士族的決定其實沒錯。


    對於他們而言,如果能參與軍械的製造,不管是從自身而言,還是從輔佐李恪的角度而言,都是好事兒。


    這既是權利的象征,同時也是實實在在的好處,他們沒道理拒絕。


    當然,至於這其中要麵臨的風險,他們也比任何人都清楚。


    不過很多時候就是如此,風險和利益並存。


    短短兩天時間,由李恪牽頭,士族為主的軍械工坊便在長安城外興建了起來,動作之快,效率之高,令人咋舌。


    當然,這其實也正常,真當士族這些地方開始認真起來的時候,那效率真不是開玩笑的。


    而且,他們不是沒有技術,隻是沒有資格,一旦有了這個資格,不管是人力還是物力包括工坊,對他們而言,都不是問題。


    就在士族工坊的第一批軍械開始生產的時候,邏些,李承乾的大帳之中。


    這段時間,李承乾可是一直沒閑著,時刻關注著樸固福澤的動向。


    隻要樸固福澤的大軍抵達中天竺,他便會讓泥婆羅的大軍直取西天竺。


    對於他而言,南下拿下五部天竺,也是重中之重的事情。


    倒不是說他貪戀這塊土地,準確的來說,他需要的是無上的功績,同時也需要大量的奴隸。


    如今大明的發展不能說到了瓶頸期,但確實不好發展了。


    無他,大明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治下百姓不能說百分百都融入了大明這個體係,但就如今的情況來看,絕大多數人還是認可自己大明百姓的身份。


    這事兒其實既有益處,也有弊端。


    好處當然是百姓的凝聚力隻會越來越強,但壞處也有,那就是百姓的自傲沒處施展。


    這和錦衣夜行,有著差不多的道理。


    我是大明百姓,這是我的傲氣所在,本來這個身份應該自傲的,結果,如今大家都以此為傲,那我的驕傲從哪裏體現?


    所以,對於如今的李承乾而言,拿下五部天竺,讓五部天竺的百姓襯托大明百姓的驕傲,已經刻不容緩了。


    這世間就是如此,鄙視鏈是最直接的。


    “樸固將軍那邊還沒有消息?”大帳之中,李承乾沉聲問道。


    他其實也著急,拖得越久,對他越不利,而且,他南下還有政治原因。


    “暫時還沒消息。”劉三聞言,說道,“不過應該也快了,按照之前那邊傳來的消息,這會兒樸固將軍應該已經到地方,最多兩三日應當就有消息傳來。”


    李承乾聞言,點了點頭,倒也沒有在這個問題上過多的糾纏。


    他是著急,但並不是等不得。


    “通知吳安,樸固福澤那邊的情報,享有最高級別的優先權。”說完,李承乾又看向了芒波傑孫波,道,“同時,你那邊也讓泥婆羅那邊做好準備,一旦樸固福澤那邊有消息傳來,泥婆羅的大軍第一時間便直取西天竺。


    同時怨軍南下,威懾北天竺。”


    “臣等領命。”眾人聞言,紛紛躬身領命。


    他們知道李承乾想做什麽,也是支持的,大明王廷發展到現在,的確需要注入新鮮血液了,當然,不是說大明人口不夠,而是大明急需一群人來襯托如今大明百姓的高人一等。


    “殿下,長安來人了,不是密諜司也不是王侍郎他們派來的,說是有重要的消息轉告殿下。”就在這時,有人走了進來,說道。


    聽到是長安那邊來的人,李承乾也便點頭讓人將其帶了進來。


    很快,人就被帶了進來,不過李承乾倒是有些意外,不是密諜司,也不是王德全的人,那這人的身份就有意思了。


    而尉遲寶林、劉三等人這會兒也是一副嚴陣以待的模樣,長安來的人,不是自己人都得防著點兒。


    “誰派你來的?”相對於所謂重要的消息,李承乾更想知道此人是誰派來的。


    那人聞言,倒也不緊張,三十來歲的年紀,倒是頗為鎮定。


    “殿下應該知道的。”那人說道,“不過這不重要,我家主人讓小的告知殿下,士族已經開始征調民夫,同時也開始著手興造兵器了。


    殿下要小心應對才是。


    至於我家主人的身份,小的來之前主人就交代過,殿下能猜到的。


    如今長安一日三變,還望殿下諒解。”


    聽他這麽說,李承乾倒是愣了一下,倒不是在意他背後之人的身份,而是士族居然開始興造軍械了。


    至於這個消息,他倒是不懷疑,這麽大的事情,估計就算他不耐通知,要不了多久,密諜司和王德全那邊也會送來消息。


    “私造還是官營?”李承乾問道。


    這個很重要。


    “官營,陛下有過旨意。”那人急忙說道,“不過雖說是官營,但卻是由士族執掌。”


    擺了擺手,李承乾道:“劉三,帶他下去,好酒好菜的招唿著。”


    等劉三將人帶走後,趙岩問道:“殿下不問問他背後究竟是誰?”


    “不用問了,本王已經知道是誰了。”李承乾搖了搖頭道,“既然是官營,那這人的身份隻能是本王那兄弟了。”


    “魏王?”眾人聞言一愣。


    這位可是沉寂了有些日子了。


    李承乾卻是搖了搖頭,道:“不,蜀王恪。”


    “不會吧?”眾人這會兒是真的愣住了。


    如果說是魏王李泰,他們其實還是能理解的,可如果換做了李恪,那真的難以理解。


    士族把持,說白了就是李恪把持著。


    他沒道理出賣自己吧?


    見眾人那副表情,李承乾搖了搖頭,說道:“你們還沒弄明白,對於蜀王而言,將這個消息傳給本王,其實對他而言,有百利而無一害。


    首先,他能徹底將士族綁在自己的戰車之上,斷絕士族和我們之間的勾連。


    畢竟士族開始征調民夫,又開始興造軍械,用途自然是大趙王廷的戰事。


    這就和我們徹底的站在了對立麵。


    當然,這也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日後他自己也多了一條退路。


    軍械官營,士族興造,嗬嗬,吾那父皇是怕士族不死啊!


    此番,除非他們真的能輔佐蜀王奪得天下,否則,不管是吾那父皇,還是本王,都將容不得士族。


    還別說,士族此番,當真是下了血本,幾乎是在搏命了。”


    “殿下的意思是,大唐皇帝已經容不下士族了?這是在借刀殺人?”芒波傑孫波連忙問道。


    這問題他們還是很在意的。


    如果大唐皇帝單純是為了遏製李承乾,便放縱士族興造軍械的話,這其實並不是一個好結果,可如果是容不下士族,哪怕是借刀殺人,至少說明大唐皇帝對他們的殿下的惡意還在可承受範圍之內。


    “倒也不是說容不下士族了。”李承乾笑道,“隻是想讓我們鬥個兩敗俱傷罷了。


    或者說,也有逼出士族底蘊和野心的心思。


    可能士族自己也看出來了,索性就賭一把,不過今後,士族對我們定然會下死手了。


    若是蜀王失敗了,傳承千年的士族,可能真就要成為過去了。


    不敢說滅其族,但毀其傳承是必然的。


    寶林,派人通知兩位仆射,該做好準備了。


    另外,通知王德全,這些年我們如同老鼠搬家一般,偷運止大唐的各類書籍,包括四書五經、包括漢語拚音、包括三字經等等一係列書籍,可以對外發賣了。


    價格嘛,嗬嗬,不論什麽書,統統三文錢!


    既然士族已經有了決定,那就別怪本王刨了他們的根。


    另外,將活字印刷術的工藝,傳出去。


    本王要他們曾經視如珍寶的典籍,人手一本!”


    “殿下,真要這樣做了,那士族那邊的反應可就不止現在這樣了。”尉遲寶林聞言,當即就嚇了一大跳。


    士族為什麽這麽囂張,不就是因為他們把持著知識?


    如果李承乾真這麽幹了,那他們視如禁臠的知識仿佛泄了洪一般,躥進了千家萬戶,那他們士族這麽多年的積累,不說毀於一旦,必然飽受打擊。


    “無妨,就按本王說的做。”李承乾搖了搖頭,道,“既然吾那父皇想要逼迫士族一把,作為父皇最有作為的嫡長子,怎能不用心?


    至於說士族,垮不了,要是他們族裏還有真正的聰明人,定然知道他們這麽多年傳承下來的什麽東西最寶貴。


    哪怕本王將那些書籍印製到人手一本,想要撼動他們的根基,其實也沒那麽容易。


    本王要是他們,可能都會不屑一顧。


    隻是他們吧,強勢太多年了。


    一旦覺得自己的地位受到了威脅,就會憤恨,就會不滿。


    可能這就是所謂的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吧……”


    說完,李承乾也不再言語。


    他其實很清楚,想要靠這個打垮士族,其實很難,士族真的要聰明一點兒,他甚是一點兒辦法都沒。


    不過這個可能性不存在。


    因為這是人性。


    把持了文教這麽多年,他們天然的認為就隻有他們配掌控知識、把持知識、支配知識。


    這麽多年來,知識已經成了他們手中的一把劍,無往而不利。


    眾人見狀,也便不再多言,這麽多年來,他們已經養成了相信自家殿下的習慣。


    “是得加快速度了。”李承乾正說著,就見劉三走了進來,沒管他,而是看向馬業說道,“這樣,馬業,伱現在就派人南下,隨時關注北天竺的動向。


    趙岩,集結大軍,隨時做好南下的準備。


    芒波郡守通知泥婆羅的大軍,若是此戰泥婆羅能拖住西天竺,本王有重賞!”


    說到底,李承乾還是急了。


    沒辦法,士族那邊一旦發作起來,他必須要有充分的實力和精力去應對。


    這個節骨眼兒上,他更應該撤兵,嚴防士族。


    可如今國內太缺天竺的新鮮血液了。


    大明的等級構造其實已經形成了,這會兒,就需要三哥來墊底,成為人人都可以炫耀的對象。


    再說了,這也是他和李二的競賽,輸贏雖然不重要,但誰又願意輸呢?


    ……


    同一時間,另一邊,高州。


    李二和李承乾一樣,忙碌異常。


    兩個君王,按理說都是有資格花天酒地好不快活的存在,結果這兩個一個比一個卷。


    “陛下,允許士族興造軍械,會不會成為我們的後患。”行宮之中,長孫衝憂心忡忡地說道。


    “無妨。”李二笑道,“士族在軍械的營造之上,本就不缺技術,你以為之前他們就沒私造過?隻是我們不知道罷了。


    不過如今的軍械,嗬嗬……


    早已不是他們理解的那個範疇了。”


    他是真的不在意,以前的軍械,還是刀槍棍棒。


    但現在的軍械是什麽,是火藥彈,是燃燒彈,軍械,迭代了!


    “可如果他們也開始研發火器呢?或者說,他們也開始研發更新的軍械?”長孫衝還是有些不放心。


    大唐人傑地靈,冒出幾個能造出火器的家夥,他是毫不意外的。


    “那就讓他們造。”李二笑道,“你以為研發新式軍械那麽簡單?


    而且,有人會製止他們的。


    我們如今身在高州,有什麽好擔心的。”


    研究新式軍械,嗬嗬,那投入的錢財可不是小數目,他巴不得士族這麽幹,到時候,他正好去摘桃子。


    花自己的錢他可能有些心疼,但如果說是花士族的,那他可就精神了。


    “陛下,魏征求見。”就在這時,有內侍來報。


    一聽到是魏征,李二擺了擺手,道:“轟出去,朕心情正好,莫要讓這老匹夫壞了朕的好心情!”


    他對魏征太了解了,聽到這檔子事兒,魏征高低得來噴一波,不過他又不是賤皮子,明知道魏征是來幹嘛的,還讓他來噴一波。


    腦子又沒坑。


    而在行宮之外,內侍聞言自然也沒真的將魏征轟走。


    雖然如今這位丟官罷爵了,但既然能被李二帶在南征大軍之中,誰又敢真的當他失寵了?


    這會兒圖個口舌之快,快是快活了。


    但等魏征又站起來了,且不說魏征會不會報複他們,可他們自己又如何自處?


    而且,就算魏征不吭聲,總會有人為魏征吭聲的。


    所以,這種事兒,他們不會幹。


    “哎……陛下這是在亂我大唐啊。”聽聞李二不見他,魏征長歎了一口氣。


    年三十家裏著火了,昨晚上流落街頭,其實也不至於,就是想走走,最後一群朋友勸我開房對付一晚,還發了好多紅包,感之,難言!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貞觀無太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赴醉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赴醉人並收藏貞觀無太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