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修唐律的消息很快就傳了出去。
當王德全收到消息的時候,已經臨近傍晚。
“快,速速將這消息傳迴日月山,有些人坐不住了。”大明這兩個字之所以出現在長安,其實並非是為了給李承乾刷什麽聲望,而是提醒老百姓別忘了大唐還有這麽一個太子。
這一點兒他自然知道,時間這個東西,向來就是一把利器。
就說楊林和李勤儉吧,這倆家夥以前在涇陽那也是風雲人物,可這些年自從追隨李承乾去了西域之後,涇陽仿佛就跟忘了他們倆一樣,能記起也不過是偶爾為之。
所以說,一個被遺忘的太子,才是大明最擔心的。
隨著消息傳出去,王德全也開始思量了起來:“這樣,你們幾人去西市,將這個消息散布出去。”
西市,那是胡商的聚集地。
整個長安的胡商幾乎都在西市。
此番,大唐的騷操作,受傷的可不單單是他們。
“用不著我們散布消息吧?”有人說道,“朝廷這消息傳下來,估計要不了多久西市那邊就都收到消息了。”
“那些胡商,根本就意識不到事態的嚴重性,當然,這事兒對他們來說,影響也不大,所以就算他們聽到了,你以為他們會當迴事兒,大不了換個招牌的事兒。”王德全說道,“但對我們來說,可不是這麽迴事兒,明白麽?
說到底,大唐此舉,隻是針對我大明而已。
這樣,你現在去……”
說著,王德全便低聲交代了些什麽。
那人聞言,也是急急忙忙地退了出去。
做完了這些,王德全便開始琢磨,既然大唐開始動手了,他們的確沒有反抗的餘地,可問題是,接下來他們該如何做?
……
就在當晚,西市胡商也是聚在了一起,他們也在討論這個問題。
“一開始我倒是覺得無所謂,畢竟在大唐做生意自然要遵循大唐的律法,隻是今日我聽人說,這是大唐朝廷逐漸漢化的趨勢,不知道大家怎麽看?”
“這消息我也聽說了。”有人接茬兒說道,“如果隻是改個招牌的話,倒也無妨,可如果真要是為了漢化,那我也不能接受,雖然我也喜歡長安,但終究有一天,我還是希望能迴去。”
這個時代,絕大多數人都有著極其濃厚的民族情節,異族也不例外。
當然,他們聽到的這些自然是王德全讓人散布出來的。
“聽說這是那位蜀王殿下弄出來的,伱們說他會不會是……”
“還有什麽會不會?”有人當即說道,“其實已經很明顯了,不就是為了那個位置和大明的那位鬥法麽!
拿我們開刀,想撈資本,說白了,我們隻是被殃及的池魚罷了。”
說罷,這人也是搖了搖頭,一臉的無奈。
他們這些胡商雖然有錢,但沒地位,在大唐的日子其實也隻是表麵風光罷了。
這也就是大唐的兼容性極強,否則他們的日子隻會更難過。
“說這麽多有什麽用?就說該怎麽辦吧?”有人問道。
“這樣,我們聯合起來去問問禮部?”
他們這些人要是聯合起來的話,能量還是有的,不說別的,整個西市的商業都被他們這些人掌控著,這就是一股不小的能量。
哪怕是李恪,也不得不慎重麵對。
畢竟西市的商業要是崩盤了,整個長安都會受到不小的衝擊。
……
另一邊,越王府,李泰這會兒倒很是愜意。
對他來說,這世間仿佛就沒什麽煩惱,自從暫時放下了對那個位置的想法,他的日子別提有多舒服了。
有些時候,阻擋一個人幸福的,往往不是什麽外物,而是欲望。
尤其是像李泰這種出身顯赫之輩,真要是遏製了自身欲望,這世上罕有什麽煩惱。
“殿下,聽說蜀王開始向那位發難了。”
李泰聞言,笑了笑道:“他現在也是身不由己,行了,我們就別給他添亂了。
都不容易,尤其是今後,隻會更不容易。”
“殿下篤定蜀王會輸?”身邊的人略微有些好奇。
他們這位殿下自從日月山迴來以後,仿佛就跟變了個人一樣,再無任何的欲望。
雖然如今看似很安全,但總歸是少了點兒奔頭。
“人啊,都一樣,欲壑難填,所以都被欲望衝昏了頭腦。
那位的位置,隻要他自己不亂來,誰都動搖不了。”
李泰對於這一切要清晰許多,也看得更清楚,當下也是笑道。
“不會吧,那位真正的對手可不是蜀王。”麾下聞言也是一臉的不解。
這是實話,李承乾的對手從來不是什麽李恪、李泰,而是他們的父皇。
李泰搖了搖頭,道:“這是趨勢,誰都改變不了。”
他其實很清楚,唐明的一統,那是大勢,莫說李恪,就是李二也改變不了什麽。
除非在這個過程中,李承乾做出了什麽天怒人怨的事兒。
不過根據李承乾這些年的表現來看,這幾乎不可能。
“那我們就什麽都不做?包括大明那邊?”
“嗯,什麽都不用做。”李泰點了點頭,說道,“這個時候,不動便是動,看戲吧。”
他知道麾下是什麽意思,無非是提前給李承乾示好,不過沒有必要。
就他了解的自己那位兄長,其實聰明著呢,你做什麽,想什麽,人家未必就不知道。
這時候做這些,難免有些畫蛇添足的意思,沒必要。
……
次日,禮部。
李孝恭一個頭兩個大。
看著堂下密密麻麻的胡商,在那裏嘰裏呱啦的,他腦瓜子都快炸了。
按理說,以他的身份地位,這檔子事兒其實找不到他頭上來的,奈何這胡商太多,幾乎西市的胡商都聚在了這裏,影響太大了,旁人也不知道如何處置,也就隻能他這位戎馬一生的尚書出麵了。
“王爺,這麽下去不行啊……”
都不等他們把話說完,李孝恭便擺了擺手,道:“行了行了行了,這事兒不歸本王管,你們找錯地方了。
這是禮部!”
他也是無語,這些外邦的人就是這點兒不好,隻要有點兒屁事兒,先找的就是禮部。
不知道的人還以為他禮部是外邦衙門。
“知道的,這個我們都知道的,這不是和禮部熟一些麽?”那人也是急忙說道,“而且,大唐這麽一弄,我們的生意算是做不下去了,這不也是來和王爺道個別麽,在這長安城裏,我們知道自己人微言輕,改變不了什麽,如今也隻好關了商鋪,迴去了。
這麽多年來,我等也是承蒙王爺和禮部諸位的照拂,我等,銘記於心。”
說罷,那家夥當即就跪了下去,而跟他一起來的那些家夥,也是紛紛撅著個屁股跪了下去,嘴裏都是嚷嚷著感激之詞。
李孝恭摸了摸腦袋,他就知道這些家夥難纏,你以為他們真是感謝的?
滾犢子吧,人家這叫以退為進。
真要是這些西市胡商都關門迴去,嗬嗬,看著吧,不知道多少人要追責,當然,真到了那時候,李二會不會讓他們帶著財富活著迴去那就難說了。
“事情都還沒定,諸位這是何苦。”李孝恭搖了搖頭,頗為無奈。
人家話說得又恭謹,正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他是真沒理由指摘他們。
“不過是早晚的事兒罷了,總歸是要提前收拾一下的。”為首的那人繼續說道。
李孝恭歎了口氣,說道:“行了,本王這就讓人去通知蜀王,這一切都是他在操持,你們有什麽想說的,跟他去說吧。”
他其實不該管這個閑事兒,畢竟這等於間接的幫了李恪一把,畢竟隻要西市真的出了什麽亂子,李恪難辭其咎的。
可他李孝恭終究是大唐的郡王,雖然不願意摻和到儲君之爭,但總不能眼睜睜地看著長安出亂子。
“多謝王爺。”一眾胡商急忙說道。
“起來吧,還跪著作甚。”李孝恭有些無語,都做到這份兒了,還做這個鬼樣子給誰看?
說罷,一甩衣袖也就離開了。
他走後,一眾胡商這才起身商議,也不知道過了多久,李泰終於在權萬紀等人的陪同下走了進來。
看了眼,李孝恭不在,他也沒多問,當即看向一眾胡商說道:“本王李恪,聽聞諸位對我大唐重修唐律甚是不滿?”
“不敢。”聽到李恪的話,眾人也是一驚,他們有些人或許見過,但絕對大多數人都沒見過這位,沒想到這位如此霸道。
“那你們此番是何意圖?”李恪那是一點兒不客氣,當然,這也是他先聲奪人的策略。
這會兒,他表現得愈發強勢,待會兒才好占據主動權。
當然,也不是每個人都會被他的氣勢所嚇到,就比如為首的那家夥,這會兒也是站出來說道:“見過殿下,既然殿下問起,我等自然不敢隱瞞,如今長安米貴,居之不易,加之離家甚久,我等不過是來給郡王和禮部諸位道別,這就打算迴歸故土,落葉歸根。”
“這樣麽?”李泰聞言冷笑道,“莫不是聽聞我大唐重修唐律,爾等懼了?還是說,爾等曾在我大唐作奸犯科,怕被揪出來?”
他其實也不知道如何處理,但總歸是要麵對的。
聽到他這話,為首那胡商絲毫不懼,笑道:“確實有聽聞重修唐律之事,不過殿下若是說我等觸犯了大唐律法,那著實是冤枉了我等。
若是殿下不信,隻管派人徹查就是,我等保證配合官府,在這之前,盡可能的做到關門整頓,也一定等官府清查完之後,再離開長安。”
做生意的嘛,貓膩可能有點兒,但也隻是有點兒貓膩而已。
真要說起來,這年頭的生意人,其實還算良心的。
當然,這也不是他的底氣,他真正的底氣可不是這個。
李恪聞言,正有些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身旁的權萬紀便站出來說道:“本官相信絕大多數的商賈都是沒問題,真正有問題的也許隻是少數,殿下,要不……”
他話沒說完,但李恪聽懂了,不單單他,就連那些胡商都聽懂了。
分化。
從內部瓦解你們。
“本王覺得也是如此,畢竟這些年諸位對我大唐還是做出過貢獻了的,真有蛀蟲,也隻是極個別罷了。”
話說到這個份上,其實就看誰比較能抗了。
當然,從現實的層麵來講,定然是李泰他們更能抗些,無他,在他們這邊,意誌是統一的。
相反,胡商那邊卻非如此。
一來,他們並不想放棄長安的生意,二來,沒人希望自己是那個極個別的。尤其是當李泰沒有將這個名字念出來的時候,誰都可能是那個極個別的。
其實,若是他們真的團結一心,所有人一起退出西市,可能會遭遇一些不測,但李恪絕對吃不了兜著走。
隻是很顯然,沒人願意如此。
就在這些胡商猶豫的時候,權萬紀卻是笑道:“諸位在擔心什麽殿下其實都清楚,這樣,旬日之內,殿下定會給諸位一個滿意的答複,不知諸位覺得如何?”
他知道,這種時候不能一直強勢,真要一直強勢下去,那隻會適得其反,該懷柔的時候,還是得懷柔。
而且,真要將西市弄得一團糟,最終還是他們自己倒黴。
領頭那人見狀,當即也就不再多言,點了點頭,也就表示了默認。
他們能做什麽呢?
就剛剛的情況來看,他們自身還是不夠團結,當然,他們之所以聚在這裏,為的終究還是利益。
等打發了這群胡商之後,李恪喚來了一位禮部官員,笑道:“王叔在哪裏?本王今日可得好好感謝感謝王叔了。”
“迴殿下,郡王在之前就外出了,至於具體去哪裏了,下官著實不知。”
聽到這話,李恪笑著擺了擺手,就將那人打發了,隨即,便帶著權萬紀等人離開了禮部。
剛走出禮部沒多遠,就有人說道:“這河間郡王是不是太不給殿下麵子了?明知道殿下來了,還選擇這時候離開,擺明就是避而不見!”
“嗯?”走在前麵的李恪本不想吱聲,但這會兒卻是忍不住迴頭說道,“這話是你該說的?”
他著實有些惱火,最近自己手底下這些家夥,好像都膨脹了一樣,居然敢對李孝恭評頭論足了,簡直荒謬!
“下官失言了。”那人急忙說道。
李恪冷哼了一聲,也就不再多言,而是對權萬紀說道:“長史覺得此番是誰在作祟?”
“除了大明別無他人。”權萬紀倒是很清醒,說道,“這一看就是商人的手段,而老夫記得,大明的那位使者王德全,不就是商賈出身?”
“手段算不得多高明,但卻是真的實用。”李恪點了點頭,說道,“不過就是早了點兒,要是他再精密的籌劃一番,直接讓西市的胡商一夜之間關門,那可能真給我們造成不小的麻煩。”
“商人就是商人,還是缺了些遠見的。”權萬紀說道,“真要如此的話,別說我們,就連大唐都得為之震動一番。
當然,到了那一步,作為始作俑者的王德全,估計也沒個好下場,別看他是大明的使者,真要觸怒了陛下……”
他沒說完,但大家都知道,真要到了那一步,李二的刀不會留情的。
“殿下,長史,既然那邊都開始出手了,我們就沒什麽反應麽?”
“反應,怎麽反應?”權萬紀笑道,“找上門去理論?”
他也有些無語,明明是他們先出手的,怎麽在這些人嘴裏,搞得自己才是那個受害者一樣。
昨天的被屏蔽了,看樣子是寫不得胡那邊的教教,本來打算試一下的,放棄了……
(本章完)
當王德全收到消息的時候,已經臨近傍晚。
“快,速速將這消息傳迴日月山,有些人坐不住了。”大明這兩個字之所以出現在長安,其實並非是為了給李承乾刷什麽聲望,而是提醒老百姓別忘了大唐還有這麽一個太子。
這一點兒他自然知道,時間這個東西,向來就是一把利器。
就說楊林和李勤儉吧,這倆家夥以前在涇陽那也是風雲人物,可這些年自從追隨李承乾去了西域之後,涇陽仿佛就跟忘了他們倆一樣,能記起也不過是偶爾為之。
所以說,一個被遺忘的太子,才是大明最擔心的。
隨著消息傳出去,王德全也開始思量了起來:“這樣,你們幾人去西市,將這個消息散布出去。”
西市,那是胡商的聚集地。
整個長安的胡商幾乎都在西市。
此番,大唐的騷操作,受傷的可不單單是他們。
“用不著我們散布消息吧?”有人說道,“朝廷這消息傳下來,估計要不了多久西市那邊就都收到消息了。”
“那些胡商,根本就意識不到事態的嚴重性,當然,這事兒對他們來說,影響也不大,所以就算他們聽到了,你以為他們會當迴事兒,大不了換個招牌的事兒。”王德全說道,“但對我們來說,可不是這麽迴事兒,明白麽?
說到底,大唐此舉,隻是針對我大明而已。
這樣,你現在去……”
說著,王德全便低聲交代了些什麽。
那人聞言,也是急急忙忙地退了出去。
做完了這些,王德全便開始琢磨,既然大唐開始動手了,他們的確沒有反抗的餘地,可問題是,接下來他們該如何做?
……
就在當晚,西市胡商也是聚在了一起,他們也在討論這個問題。
“一開始我倒是覺得無所謂,畢竟在大唐做生意自然要遵循大唐的律法,隻是今日我聽人說,這是大唐朝廷逐漸漢化的趨勢,不知道大家怎麽看?”
“這消息我也聽說了。”有人接茬兒說道,“如果隻是改個招牌的話,倒也無妨,可如果真要是為了漢化,那我也不能接受,雖然我也喜歡長安,但終究有一天,我還是希望能迴去。”
這個時代,絕大多數人都有著極其濃厚的民族情節,異族也不例外。
當然,他們聽到的這些自然是王德全讓人散布出來的。
“聽說這是那位蜀王殿下弄出來的,伱們說他會不會是……”
“還有什麽會不會?”有人當即說道,“其實已經很明顯了,不就是為了那個位置和大明的那位鬥法麽!
拿我們開刀,想撈資本,說白了,我們隻是被殃及的池魚罷了。”
說罷,這人也是搖了搖頭,一臉的無奈。
他們這些胡商雖然有錢,但沒地位,在大唐的日子其實也隻是表麵風光罷了。
這也就是大唐的兼容性極強,否則他們的日子隻會更難過。
“說這麽多有什麽用?就說該怎麽辦吧?”有人問道。
“這樣,我們聯合起來去問問禮部?”
他們這些人要是聯合起來的話,能量還是有的,不說別的,整個西市的商業都被他們這些人掌控著,這就是一股不小的能量。
哪怕是李恪,也不得不慎重麵對。
畢竟西市的商業要是崩盤了,整個長安都會受到不小的衝擊。
……
另一邊,越王府,李泰這會兒倒很是愜意。
對他來說,這世間仿佛就沒什麽煩惱,自從暫時放下了對那個位置的想法,他的日子別提有多舒服了。
有些時候,阻擋一個人幸福的,往往不是什麽外物,而是欲望。
尤其是像李泰這種出身顯赫之輩,真要是遏製了自身欲望,這世上罕有什麽煩惱。
“殿下,聽說蜀王開始向那位發難了。”
李泰聞言,笑了笑道:“他現在也是身不由己,行了,我們就別給他添亂了。
都不容易,尤其是今後,隻會更不容易。”
“殿下篤定蜀王會輸?”身邊的人略微有些好奇。
他們這位殿下自從日月山迴來以後,仿佛就跟變了個人一樣,再無任何的欲望。
雖然如今看似很安全,但總歸是少了點兒奔頭。
“人啊,都一樣,欲壑難填,所以都被欲望衝昏了頭腦。
那位的位置,隻要他自己不亂來,誰都動搖不了。”
李泰對於這一切要清晰許多,也看得更清楚,當下也是笑道。
“不會吧,那位真正的對手可不是蜀王。”麾下聞言也是一臉的不解。
這是實話,李承乾的對手從來不是什麽李恪、李泰,而是他們的父皇。
李泰搖了搖頭,道:“這是趨勢,誰都改變不了。”
他其實很清楚,唐明的一統,那是大勢,莫說李恪,就是李二也改變不了什麽。
除非在這個過程中,李承乾做出了什麽天怒人怨的事兒。
不過根據李承乾這些年的表現來看,這幾乎不可能。
“那我們就什麽都不做?包括大明那邊?”
“嗯,什麽都不用做。”李泰點了點頭,說道,“這個時候,不動便是動,看戲吧。”
他知道麾下是什麽意思,無非是提前給李承乾示好,不過沒有必要。
就他了解的自己那位兄長,其實聰明著呢,你做什麽,想什麽,人家未必就不知道。
這時候做這些,難免有些畫蛇添足的意思,沒必要。
……
次日,禮部。
李孝恭一個頭兩個大。
看著堂下密密麻麻的胡商,在那裏嘰裏呱啦的,他腦瓜子都快炸了。
按理說,以他的身份地位,這檔子事兒其實找不到他頭上來的,奈何這胡商太多,幾乎西市的胡商都聚在了這裏,影響太大了,旁人也不知道如何處置,也就隻能他這位戎馬一生的尚書出麵了。
“王爺,這麽下去不行啊……”
都不等他們把話說完,李孝恭便擺了擺手,道:“行了行了行了,這事兒不歸本王管,你們找錯地方了。
這是禮部!”
他也是無語,這些外邦的人就是這點兒不好,隻要有點兒屁事兒,先找的就是禮部。
不知道的人還以為他禮部是外邦衙門。
“知道的,這個我們都知道的,這不是和禮部熟一些麽?”那人也是急忙說道,“而且,大唐這麽一弄,我們的生意算是做不下去了,這不也是來和王爺道個別麽,在這長安城裏,我們知道自己人微言輕,改變不了什麽,如今也隻好關了商鋪,迴去了。
這麽多年來,我等也是承蒙王爺和禮部諸位的照拂,我等,銘記於心。”
說罷,那家夥當即就跪了下去,而跟他一起來的那些家夥,也是紛紛撅著個屁股跪了下去,嘴裏都是嚷嚷著感激之詞。
李孝恭摸了摸腦袋,他就知道這些家夥難纏,你以為他們真是感謝的?
滾犢子吧,人家這叫以退為進。
真要是這些西市胡商都關門迴去,嗬嗬,看著吧,不知道多少人要追責,當然,真到了那時候,李二會不會讓他們帶著財富活著迴去那就難說了。
“事情都還沒定,諸位這是何苦。”李孝恭搖了搖頭,頗為無奈。
人家話說得又恭謹,正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他是真沒理由指摘他們。
“不過是早晚的事兒罷了,總歸是要提前收拾一下的。”為首的那人繼續說道。
李孝恭歎了口氣,說道:“行了,本王這就讓人去通知蜀王,這一切都是他在操持,你們有什麽想說的,跟他去說吧。”
他其實不該管這個閑事兒,畢竟這等於間接的幫了李恪一把,畢竟隻要西市真的出了什麽亂子,李恪難辭其咎的。
可他李孝恭終究是大唐的郡王,雖然不願意摻和到儲君之爭,但總不能眼睜睜地看著長安出亂子。
“多謝王爺。”一眾胡商急忙說道。
“起來吧,還跪著作甚。”李孝恭有些無語,都做到這份兒了,還做這個鬼樣子給誰看?
說罷,一甩衣袖也就離開了。
他走後,一眾胡商這才起身商議,也不知道過了多久,李泰終於在權萬紀等人的陪同下走了進來。
看了眼,李孝恭不在,他也沒多問,當即看向一眾胡商說道:“本王李恪,聽聞諸位對我大唐重修唐律甚是不滿?”
“不敢。”聽到李恪的話,眾人也是一驚,他們有些人或許見過,但絕對大多數人都沒見過這位,沒想到這位如此霸道。
“那你們此番是何意圖?”李恪那是一點兒不客氣,當然,這也是他先聲奪人的策略。
這會兒,他表現得愈發強勢,待會兒才好占據主動權。
當然,也不是每個人都會被他的氣勢所嚇到,就比如為首的那家夥,這會兒也是站出來說道:“見過殿下,既然殿下問起,我等自然不敢隱瞞,如今長安米貴,居之不易,加之離家甚久,我等不過是來給郡王和禮部諸位道別,這就打算迴歸故土,落葉歸根。”
“這樣麽?”李泰聞言冷笑道,“莫不是聽聞我大唐重修唐律,爾等懼了?還是說,爾等曾在我大唐作奸犯科,怕被揪出來?”
他其實也不知道如何處理,但總歸是要麵對的。
聽到他這話,為首那胡商絲毫不懼,笑道:“確實有聽聞重修唐律之事,不過殿下若是說我等觸犯了大唐律法,那著實是冤枉了我等。
若是殿下不信,隻管派人徹查就是,我等保證配合官府,在這之前,盡可能的做到關門整頓,也一定等官府清查完之後,再離開長安。”
做生意的嘛,貓膩可能有點兒,但也隻是有點兒貓膩而已。
真要說起來,這年頭的生意人,其實還算良心的。
當然,這也不是他的底氣,他真正的底氣可不是這個。
李恪聞言,正有些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身旁的權萬紀便站出來說道:“本官相信絕大多數的商賈都是沒問題,真正有問題的也許隻是少數,殿下,要不……”
他話沒說完,但李恪聽懂了,不單單他,就連那些胡商都聽懂了。
分化。
從內部瓦解你們。
“本王覺得也是如此,畢竟這些年諸位對我大唐還是做出過貢獻了的,真有蛀蟲,也隻是極個別罷了。”
話說到這個份上,其實就看誰比較能抗了。
當然,從現實的層麵來講,定然是李泰他們更能抗些,無他,在他們這邊,意誌是統一的。
相反,胡商那邊卻非如此。
一來,他們並不想放棄長安的生意,二來,沒人希望自己是那個極個別的。尤其是當李泰沒有將這個名字念出來的時候,誰都可能是那個極個別的。
其實,若是他們真的團結一心,所有人一起退出西市,可能會遭遇一些不測,但李恪絕對吃不了兜著走。
隻是很顯然,沒人願意如此。
就在這些胡商猶豫的時候,權萬紀卻是笑道:“諸位在擔心什麽殿下其實都清楚,這樣,旬日之內,殿下定會給諸位一個滿意的答複,不知諸位覺得如何?”
他知道,這種時候不能一直強勢,真要一直強勢下去,那隻會適得其反,該懷柔的時候,還是得懷柔。
而且,真要將西市弄得一團糟,最終還是他們自己倒黴。
領頭那人見狀,當即也就不再多言,點了點頭,也就表示了默認。
他們能做什麽呢?
就剛剛的情況來看,他們自身還是不夠團結,當然,他們之所以聚在這裏,為的終究還是利益。
等打發了這群胡商之後,李恪喚來了一位禮部官員,笑道:“王叔在哪裏?本王今日可得好好感謝感謝王叔了。”
“迴殿下,郡王在之前就外出了,至於具體去哪裏了,下官著實不知。”
聽到這話,李恪笑著擺了擺手,就將那人打發了,隨即,便帶著權萬紀等人離開了禮部。
剛走出禮部沒多遠,就有人說道:“這河間郡王是不是太不給殿下麵子了?明知道殿下來了,還選擇這時候離開,擺明就是避而不見!”
“嗯?”走在前麵的李恪本不想吱聲,但這會兒卻是忍不住迴頭說道,“這話是你該說的?”
他著實有些惱火,最近自己手底下這些家夥,好像都膨脹了一樣,居然敢對李孝恭評頭論足了,簡直荒謬!
“下官失言了。”那人急忙說道。
李恪冷哼了一聲,也就不再多言,而是對權萬紀說道:“長史覺得此番是誰在作祟?”
“除了大明別無他人。”權萬紀倒是很清醒,說道,“這一看就是商人的手段,而老夫記得,大明的那位使者王德全,不就是商賈出身?”
“手段算不得多高明,但卻是真的實用。”李恪點了點頭,說道,“不過就是早了點兒,要是他再精密的籌劃一番,直接讓西市的胡商一夜之間關門,那可能真給我們造成不小的麻煩。”
“商人就是商人,還是缺了些遠見的。”權萬紀說道,“真要如此的話,別說我們,就連大唐都得為之震動一番。
當然,到了那一步,作為始作俑者的王德全,估計也沒個好下場,別看他是大明的使者,真要觸怒了陛下……”
他沒說完,但大家都知道,真要到了那一步,李二的刀不會留情的。
“殿下,長史,既然那邊都開始出手了,我們就沒什麽反應麽?”
“反應,怎麽反應?”權萬紀笑道,“找上門去理論?”
他也有些無語,明明是他們先出手的,怎麽在這些人嘴裏,搞得自己才是那個受害者一樣。
昨天的被屏蔽了,看樣子是寫不得胡那邊的教教,本來打算試一下的,放棄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