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的確是最會抓住時機的。


    當長孫衝提到大唐的狼子野心時,他就念叨出了大唐威脅論,一時間,就將大唐放在了對立麵。


    當然,要說他真覺得大唐是個威脅麽?


    那也未必。


    至少短時期的大唐,還威脅不到大明。


    不管怎麽說,李二還是要臉麵的。


    他之所以這麽說,是給大家製造壓力!來自大唐的壓力。


    長孫衝聞言,也是一愣,不過他很快就迴過神兒來,當即說道:“殿下說得不錯,未來,我大明發展最大的阻力就在大唐,若是無法解決大唐這個問題,我大明王廷的發展必將受其限製。


    而且,諸位也不要忘了。”說到這裏,長孫衝看向眾人說道,“如今的大唐是我大明百工最大的下遊市場!


    他們隨時都有遏製我大明發展的能力,換句話說,想我堂堂大明王廷,命門卻被別人遏製著,這還不是威脅麽?”


    一開始,長孫衝其實不願意麵對這些,可在之前長孫無忌打算犧牲他的政治生涯的時候,他突然間明悟了。


    也許政治,就是如此,隻有立場,沒有交情。


    想明白了這些東西後的長孫衝,當即就認真的跟很多人都請教了一番,甚至還請了所有在長安的那些二世祖們一起吃了頓飯,也正是從這個時候,他才清楚,自己的立場應該是什麽。


    也正因如此,他才寫了這麽一份奏章。


    不過李承乾到現在為止,都沒有看一眼奏章,而是滿意地看了看長孫衝,笑道:“長孫侍郎所言甚是,最近這幾年,我大明的發展的確迅速,但說到底,還是借了大唐的東風,就這一點,縱使是本王也無法否認。


    同樣的,這也成了我大明發展的瓶頸。


    因為大唐能帶給我們的利益,終究是有限的。


    而且,我們依靠大唐來發展己身,那永遠也無法超越大唐。


    這就好比洮河與黃河,洮河雖大,但終究隻是黃河的支流,支流如何能超越主流?”


    李承乾說到這個,眾人倒是都點了點頭。


    這是事實,大家都認可。


    他們自己其實也清楚目前大明的處境,也在思索變革之策,但變革啊,哪兒有那麽容易?


    見眾人都在沉思,李承乾這才看了看長孫衝的那份奏章。


    這一打眼,倒是有些驚喜,看得出來,長孫衝的確是用了心的,當下也是對長孫衝點了點頭,道:“長孫侍郎用心了。”


    “微臣不過是在盡一個臣子的本分罷了。”長孫衝聞言,立馬躬身道。


    李承乾笑了笑,道:“那長孫侍郎就說說,你都怎麽想的?”


    “微臣遵命。”長孫衝躬身領命後,這才看向眾人道,“各位同僚,下官覺得,如今我大明既然發現了問題所在,那麽首先要預防的就是大唐突然對我們的商業出手。


    這不是下官危言聳聽,大唐能打擊我們商業的手段可不要太多。


    不說直接斷絕雙方貿易這種最極端的方式,哪怕是加重我大明商品的稅賦,對我大明的商業來說,都是一個嚴重的打擊。


    而且,下官可以肯定,長安的那些老狐狸,絕對會這麽做!


    因為他們自身也感受到了威脅,諸位可別忘了,我們的存在,對於長安的那些老狐狸來說,本身就是威脅。”


    還別說,出生長孫家,的確是長孫衝的幸運,因為家世的原因,他從小接觸到的東西和普通人家的孩子真不一樣,這些可能要為官數載才能堪破的道理,他可能很小就懂了。


    畢竟,耳濡目染的都是朝堂上的那些勾心鬥角,加上他爹那個老狐狸手把手的教導,還真讓他學到了不少東西。


    之前沒表現出來,隻是那時候他還做著衣錦還鄉的夢,可這一次,他確實徹底醒悟了。


    隻要他在大明出仕,那麽他再次迴到大唐,決計不可能是以大唐官員的身份,而在李承乾登臨大唐皇位之前,他也很難再以大唐官員的身份重迴朝堂。


    沒辦法,他身上已經被打下了很明顯的大明標記!


    而眾人一聽他這麽說,也懂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嘛,這有什麽晦澀難懂的?


    “那以長孫侍郎來看,我們應該如何?”王玄策立馬問道。


    他雖然官階比長孫衝要高一些,但還真沒在長孫衝麵前擺過官架子,別說他,就這大殿上的人幾乎都沒有過。


    當然,也不單單因為長孫衝跟李承乾的關係或者長孫衝的家世,主要是這些家夥在老百姓麵前也沒擺過官架子。


    沒辦法,李承乾一直以來對老百姓就格外的親厚,正所謂上行下效,大抵就是如此。


    說白了,也是他們不敢觸怒李承乾。


    長孫衝聞言,拱了拱手,道:“下官覺得,要想解決我大明的問題,可以從三個方麵著手。


    一,加大對工部、將作監的投入。


    眾所周知,我大明如今超九成的收益都來自大明的各個工坊,而我們也確實吃到了工坊的紅利。


    大唐就算要遏製我們的發展,在短時間內,也不可能直接撕破臉皮。


    他們最大的可能性就是發展自身工業,這個下官相信諸位都聽說過了,大唐的確在進行工業改革。


    那麽,隻要我們一直保持著工業技術上的領先,那麽我們就能一直占據著一定的優勢。


    當然,他們也可能會對我大明的貨物苛以重稅,這是無法避免的,但即便如此,隻要我們一直保持著技術上的領先,大唐也很難對我大明商業造成無可挽迴的傷害。”


    “是這個理。”普西偌點了點頭,說道,“這一點兒本官也讚同長孫侍郎,技術的領先確實能讓我們長期占有優勢。


    隻是我大明每年對工部和將作監的投入已經不少了,還要加大投入麽?”


    “要加。”這一次不是長孫衝迴答,而是李勤儉,“普尚書可能有所不知,我大明的工藝雖然在現在還占有優勢,但大唐地大物博,人口是我大明的數十倍之多,其中不乏能人誌士。


    其中散落在民間的各種工藝更是數不勝數,是去年吧,大唐一個落魄書生,整理老宅的時候,翻出了一本他祖上的手劄,其中就記載了失傳已久的灌鋼之法。


    而像這種事情,在大唐其實並不少見,說到底,大唐的底蘊,遠非我大明可比。”


    “是的。”長孫衝也點了點頭,道,“不管在哪方麵,我們和大唐相比的話,都欠缺了一些底蘊。


    我們唯一可以和大唐相比的,是我們大明工匠的創造力。


    所以,加大工部和將作監的投入,是很有必要的。”


    “那其二呢?”在這個問題上,眾人也算是認可了。


    長孫衝聞言,繼續說道:“其二便是西域。


    要想徹底擺脫對大唐的依賴,那我大明必須要更多的渠道,那麽掌控西域就是重中之重。


    西域雖然算不得物產豐富,但它卻是聯通大食、波斯等國的必經之地。


    戰略意義和商業意義同樣重要!


    而且,我大明若是擁有了整個西域,今後在和大唐衝突的時候,至少我們底氣還能更足一些。


    其三,就是吐蕃。


    其實我大明經略吐蕃和西域也都不是一天兩天了,以前我們一直不著急,其原因大家也都清楚。


    但今時不同往日,縱使我們不防備大唐,大唐也必然會防備著我們。


    所以,在這個時候,我們唯有強大己身,才是政務。


    之所以經略西域,可以說是為了避免在商業上過於依賴大唐。


    也是為了更多的積攢財富、糧食。


    那麽經略吐蕃,就是為了真正的強大己身!


    若是我們完整的吞並了整個吐蕃,屆時不但可以經吐蕃,通商天竺等國,最重要的是,吐蕃的戰士,可以強壯我大明的‘體魄’。


    畢竟一個孩童拿著一塊金子走在大街上,總會有心懷不軌之人投來不安好心的目光。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若是我大明沒有一個強健的‘體魄’如何保得住我們辛苦積攢下來的財富?


    所以,這三點,要一起抓!”


    他說完,眾人也都在思考。


    不過李承乾卻是知道,長孫衝這奏章,肯定是請教了別人的。


    因為這所謂的三點,也確實是李承乾計劃中最重要的幾點。


    倒不是說長孫衝沒有歸納這三點的能力,能力他可能有,但決計不是短短幾天就能歸納成這樣的。


    因為,這些東西的背後,還隱藏著一個更大的目的,長孫衝並沒有說。


    “眾卿覺得如何?”李承乾笑道。


    “迴殿下。”契苾何力聞言,立馬說道,“微臣覺得長孫侍郎說得在理,如果我們能夠同時在這三個方麵都有收獲的話,那屆時,我大明必將是可以比肩大唐的帝國!


    說句不該說的,屆時,那大唐就算真歸了別人,我大明也不懼!”


    試想一下,吐蕃、西域、吐穀渾、西突厥都成了大明的國土,那時,就算是在地盤上,大明也絲毫不遜色大唐,甚至略有盈餘。


    而如此龐大的一個帝國,說是不懼大唐,還真沒說大話。


    做到分庭抗禮,還是有把握的。


    “可以我大明如今的實力,能做到三線其出麽?”普西偌有些猶豫地說道,“吐蕃本就強盛,這些年更是如此,要想對吐蕃動兵,怕是比當初北上攻伐吐穀渾還要困難。


    而且,還有西域數十國,雖然單個拎出來,沒有一個是我大明的一合之敵,可唇亡齒寒的道理他們豈能不懂?


    真要打起來,我大明未必有能力應付。”


    他雖然也知道,大明隻要吞並了西域和吐蕃,屆時他也能跟著水漲船高,但那是最好的局麵。


    雙線作戰,如今的大明還不具備這樣的實力。


    長孫衝聞言卻是搖了搖頭,道:“普仆射說笑了,我們先說西域諸國,之前在北上攻伐慕容伏允的時候,殿下就已經承諾過,二十年不會對西域動刀兵。


    我大明殿下豈會食言?”


    “那……”普西偌一說到這裏,突然像是想起了什麽,“你是說當初殿下讓我們組建的那些商隊?”


    “對。”長孫衝說道,“其實,就西域這樣的地方,真想破了他們,未必就一定要用刀兵。


    他們雖然在遇到外敵的時候,會抱著唇亡齒寒的心態一致對外,但沒有外敵的時候,他們自己就會鬥個天翻地覆。


    在這個時候,我們不管是扶持哪一個或者哪兩個,他們之間都會矛盾重重。


    當然,這隻是其中一個法子。


    如果按照之前殿下交代的,我們滲透他們的商業領域,侵占各國的商業份額,將他們的市場牢牢的掌控在我們的手中,那更容易讓他們土崩瓦解。


    至於說吐蕃,不是還有蘇毗在與其糾纏麽?”


    說到這裏,長孫衝看向李承乾,躬身道,“殿下,是時候加大對蘇毗的扶持力度了。”


    “嗯?”一聽長孫衝這話,李承乾笑了笑,道,“也對,的確是時候加大對蘇毗的扶持力度了,畢竟當初吐蕃勾連蘇毗女王派係的餘孽北上,這個仇,本王還記著呢!”


    其實他倒是沒打算這麽快就對吐蕃動手,不過這是長孫衝第一次表明心跡,他還是要支持一下的。


    免得長孫衝第一次表明心跡就受到了打擊,讓這家夥以後都不敢輕易開口了。


    認可,是對於一個人最好的鼓勵。


    “眾卿,此事你們怎麽看?”李承乾說著又看了看眾人。


    眾人其實也有些茫然,怎麽看?用眼睛看?


    今天的一切他們都有些看不懂,也許是變化太大,讓他們一時之間還有些不適應。


    說到底,在場的人,終究還是太嫩了一些。


    讓他們做伱交代的事情,他們可能能做得很好,因為他們真的認真。


    但你要說指望現在的他們治國,嗬嗬,那真的是問道於盲。


    當然,契苾何力除外。


    這個家夥畢竟是大汗出身,在這方麵還是要比眾人強多了,當即聞言就說道:“微臣倒是覺得可行。


    減少對大唐的依賴,我大明才能突破發展的桎梏。


    而且,西域和吐蕃的確也是我們圖謀已久的了,這時候,就算機會沒完全成熟,可要是再經略一段時間,也必定有機會。


    這會兒,未雨綢繆,未嚐不是一件好事兒。”


    李承乾聞言,看向他人問道:“其餘人等呢?”


    “微臣附議。”


    “微臣附議。”


    ……


    一時間,群臣附議。


    在他們看來,經驗最豐富的契苾何力都支持了,自然是看出了什麽。


    這也是大明官員如今可悲的地方,經驗太過稀少了……


    “哼。”而李承乾聞言卻是冷哼了一聲,道,“但本王卻是不滿意!”


    不好意思,這兩天,一來卡文。


    二來吧,最近工作上遇到點兒惡心事兒,前女友休產假迴來了……一個單位,搭班,正在紅塵煉心……尷尬得一批。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貞觀無太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赴醉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赴醉人並收藏貞觀無太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