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廷的崛起,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一個機會。
不管是各國,還是那些無利不起早的商賈,都想在這個機會裏為自己或者自己的國家謀取到足夠的利益。
所有人都清楚,隨著大明王廷的強勢崛起,西北的天,要變了。
在過去的這些年裏,西北其實更像一潭死水。
雖然也偶有紛爭,但像吐穀渾這種說亡國就亡國的事情其實還是少見。
尤其是大明王廷的侵略性太強了,所有人都將其當做了大唐西征的橋頭堡,要說不擔心,那是假的。
這才有了吐蕃、薛延陀四處遊走結盟的事情。
迴到使館的時候,祿東讚顯得很是疲憊。
周旋在各國使者之間,其實是一件極其耗費精神的事情。
結盟啊,哪兒有那麽簡單。
說一句各懷鬼胎也不為過。
別看大家都答應了,但後續要做的事還很多。
畢竟西域諸國、阿史那咥力的前車之鑒還在。
誰也不會真的認為一紙盟約就能真的將各國都綁在一起,這不現實。
真要有足夠的利益,哪怕是你的盟友,也會背後一刀。
吐穀渾就是最好的例子。
“都談妥了?”
祿東讚點了點頭,道:“差不多了,後麵就是一些細節的商討。”
“那蘇毗……”說話的也是吐蕃的使者,不過是祿東讚的副手。
當然,說是副手,其實和祿東讚的身份大差不離。
說到蘇毗,祿東讚也是頭疼。
自從得到了大明王廷的支持以後,蘇毗現在是越來越強勢,已經成了吐蕃的心腹大患。
雖然之前他們吐蕃和蘇毗有過短暫的停戰,但指望聯合蘇毗一起北上對付大明,還是不現實。
說到底,蘇毗和吐蕃之間的仇怨太深。
他們才是那片土地上彼此的宿敵。
“此番必須和大明王廷達成貿易關係,沒有大明的軍械,我們在和蘇毗交戰的過程中,太被動了。”祿東讚說道,“雖然我不想承認,但大明王廷在軍械一道之上,已經走到了很多人的前麵,我們自己也要加大在這方麵的投入。”
打仗打的是士氣,但同時也是打的裝備和後勤。
士氣和後勤他們吐蕃都不缺,現在唯一的短板就是軍械。
這倒不是說大明王廷的軍械真就無敵了,誰拿上都能無往而不利。
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大明王廷弄出來的這些新式軍械他們還不熟悉,短時間還沒有有效的遏製之法,這才容易吃虧。
換句話說,如果吃虧吃多了,在這方麵損失多了,自然而然的也能琢磨出一些應對之法,隻是,誰又願意付出這麽大的代價來做這個小白鼠呢?
頭號小白鼠吐穀渾都已經亡國了,誰又願意成為第二號小白鼠呢?
“我和大明的戶部接觸過了。”副使說道,“聽他們的意思是能賣,但隻以物易物,而且多以糧食為主。”
“這一點兒我早就想到了。”對於這個,祿東讚並不意外,“畢竟大明王廷如今最缺的就是糧食,大戰初定,他們首要的任務就是恢複民生,沒有糧食,他李承乾還能讓那些百姓吃土不成。
真要如此,那大明王廷瞬間就會動亂。
所以,還可以壓一壓,可以給糧食,但比例不能這麽高。”
他自然不願意大明王廷順利的度過這個難關,不單單是他,薛延陀也不會同意。
真要讓大明王廷這麽簡單的就熬過了這一關,那他們的處境會更難。
現在,他們能做的就是拖住大明王廷發展的趨勢,至少得等他們平定了蘇毗以後。
說白了,大家都在盡可能的爭取時間。
“我也是這麽想的,雖然我們急,但大明顯然更急,沒有糧食,如果我們再煽動一下,可能大明王廷還得亂一陣子。”副使也點了點頭。
不過聽他這麽說,祿東讚卻是搖了搖頭,道:“如果要煽動的話,要做隱蔽些,李承乾不是傻子,他肯定會防著這一手,真要是現在把他們逼急了也不是好事。
畢竟這是大明王廷,不是大唐,李承乾不可能像對待大唐的子民一樣,對待大明王廷的子民。
說到底,這些不過是他的俘虜罷了,真把他逼急了,大開殺戒,殺到所有人服為止,這種事兒,我覺得李承乾做得出來。
到時候,輕裝上陣的大明王廷,隻怕會更恐怖。”
以己度人,如果是他,他就會這麽幹。
真要有人鬧,有多少殺多殺就是,還省了好多事兒。
雖然這麽說不好,但你不得不承認,在有些時候,殺人真就是最好的解決方法。
“我知道的。”副使聞言說道,“這個度我會把握好的。”
“對了,大明王廷的邊境貿易口岸你怎麽看?”祿東讚又問道。
說起這個,副使也來勁兒了,說道:“這確實是個機會,如果我們吐蕃能爭取到這個邊境貿易口岸的話,那對我們吐蕃來說有百利而無一害。
畢竟大明王廷出產的東西,的確都是搶手貨,我們要是能賣到南邊去,獲利不知幾何。”
“可想要爭取到,又得付出不小的代價啊。”祿東讚也是搖了搖頭,道,“李承乾是真的很會拿捏人心,就這麽一個口岸,必定會引起周邊各國的爭奪,不說別人,就說薛延陀,他們就不會放棄這麽好的機會。”
說到這個,祿東讚就煩躁,前麵還說遏製一下大明王廷的發展,後麵就被大明王廷收拾的服服帖帖的。
其實他知道有個法子絕對能將大明一軍,那就是大家都對此不感興趣。
但他也知道這不可能,畢竟大明王廷出產的貨物如今真的都是搶手貨,能拿到就是賺,就算他吐蕃可以忍住這個誘惑,誰能保證其他各國也能忍住這個誘惑?
人心不齊啊!
副使聞言,也是頗為無奈,這的確是問題的關鍵。
接下來幾天,各國使團都在忙著各自的小算盤。
而那些商賈在聽聞大明王廷有意放開商貿的同時,也是紛紛行動了起來。
就祿東讚想遏製大明王廷的發展,嗬嗬,他做不到。
就算沒有各國,還有那些無利不起早的商賈,他憑什麽認為自己能做到?
貞觀七年,九月二十九,距離大明王廷開國十餘天後,各國使團在完成了各自的任務後,也紛紛辭行。
李承乾聞言,便安排禮部侍郎王玄策和長孫衝負責送各國使團迴去。
這一天,長孫衝一臉便秘的和王玄策來到使館送各國使團出城。
對於這一天,各國使團還真是充滿了期待。
畢竟這也意味著他們要拿到迴頭錢了。
“能讓兩位侍郎親自相送,實在是榮幸之至。”
見到王玄策兩人,各國使團都很是客氣。
雖然來的人隻是兩位侍郎,可他們也知道,這兩位侍郎就是大明的禮部天官了。
“這是一些我國的特產,還請兩位侍郎莫要推辭。”祿東讚說完,就有人拿來了不少東西。
其餘各國的使者見狀,也是紛紛如此,除了段綸以外。
段綸還有阿史那泥孰此番並不離去,他們還有事情沒處理完。
而給王玄策他們送禮,其實也是習俗,類似於後世拿迴扣。
“貴使客氣了,這些禮物太過貴重,不能收,也不敢收。”長孫衝見狀,當即就拒絕道。
王玄策同樣如此。
這讓眾人都有些愣神,大明的官員這麽清廉?
不過在三番幾次的被拒絕後,眾人也就沒再堅持。
省了,這是好事兒。
不過在出了使館以後,各國使團都愣住了。
啥情況?使館外麵咋空空如也?
馬車呢?
迴禮呢?
難道在城外?
“諸位,請。”王玄策做了一個請的手勢,笑臉盈盈地說道。
各國使團都愣住了,但當即就明白了,也是,他們各國的迴禮可不在少數,怎麽可能放在城內,肯定在城外啊。
沒多久,眾人來到城外,好家夥,一如既往的空空蕩蕩啊。
直到這會兒,眾人才反應過來,大明王廷是真的啥都沒準備啊!
這他娘的,肉包子打狗了屬於是……
祿東讚心都在滴血!
他們送出的賀禮是真的豐厚啊!
本來就想賺點兒迴禮。
按照漢人講究的禮儀之邦,我麵子給足了,怎麽也得雙倍的返迴來嘛。
畢竟這才有麵子嘛。
所以各國使團的賀禮都是重禮!
大明別的沒有,可就算是迴禮等價的軍械也好啊!
結果,伱們白嫖啊?
顧建章更是愣在了原地。
本來他們大趙王廷就窮得叮當響,還指望此番大賺一筆,為此,李元景甚至把他壓箱底的寶貝都拿出來了。
結果肉包子打狗,虧大了啊!
薛延陀、倭國、高句麗、西域諸國這些占慣了大唐便宜的家夥更是傻眼了。
以前哪怕每年過年去大唐賀歲,大唐美其名曰賞賜的東西,都沒讓他們少賺,結果,大明王廷這是不按套路出牌啊!
別說他們,長孫衝見眾人不敢置信的目光,都尷尬得腳指頭能摳出三室一廳了。
不過王玄策倒是臉不紅,心不跳,很是大氣地說道:“此番大明初立,國力羸弱,倒是讓各國使者見笑了。
但禮不可廢。
拿上來。”
一聽他這麽說,眾人頓時鬆了口氣,有就好。
可隨著王玄策的話音落下,一群人一人抱著一副卷軸走了上來,這讓眾人看傻眼了?
就這?
王玄策接過一人的卷軸說道:“我大明王廷初立,百廢待興,物資匱乏。
此番各國使團能援助我大明重建,我大明上至明王下至百姓,無一不是感激涕零。”
說著,王玄策指揮人打開了一副卷軸,說道,“此乃我大明明王殿下親筆所書的感謝信,感謝各國在我大明危難之際,慷慨解囊,援助我大明重建。
每一封感謝信上,都有我大明上至明王下至百姓,至少一萬人的親筆簽名。
我們將永世銘記各國對我大明王廷的援助之情。
正所謂千裏送鵝毛,禮輕情意重,還望各國使者不要拒絕我大明的一番心意。”
祿東讚傻眼了……
西域諸國的使者眼珠子都快掉地上了!
高句麗的使者看著王玄策張大了嘴巴……
薛延陀的使者差點兒一跟頭摔在了地上。
蘇毗的使者搖頭苦笑……
顧建章更是眼前一黑,絕望地仰頭看天!
大趙王廷要破產了啊……
鬧呢!
老子們勒緊了褲腰帶,就換迴來一卷感謝信!
你他娘的這是什麽虎狼之詞?
老子稀得你們的感謝麽?
真的是絕絕子啊!
不說他們,就連長孫衝都覺得有些尷尬,他是知道大唐昔日的迴禮是有多豐厚的,可大明王廷是真的絕了……
感謝信?
那他媽不就是白嫖麽?
這也是他為什麽直接拒絕了各國使團贈禮的原因,不好意思啊!
當然,如果是李承乾在的話,他是不會拒絕的。
媽的,吃酒隨份子,這不很正常麽?
老子又不是結婚,結婚的話倒是可以給你準備點兒伴手禮!
可老子還沒結婚啊!
半晌,反應過來的祿東讚有些木然的從王玄策手中接過了那個卷軸。
他娘的,得拿著!
他敢打賭,他要是不收的話,真就得打著空手迴去了。
關鍵是,這事兒沒法說。
迴禮這個東西,沒有明文規定的。
都是各國依照各自的習俗或者能力來的。
隻是他們以為大明王廷會延續漢家傳統,可誰知道,李承乾他娘的不講漢家禮儀啊!
“明王有心了!”祿東讚說這話的時候,後槽牙都快咬碎了!
王玄策倒是理所當然地點了點頭,說道:“貴使倒是不必介意,雖然殿下為了這些感謝信,寫了好幾個晚上,但終究是我大明的一片心意。
畢竟我們大明確實沒什麽拿得出手的東西,也隻有一片誠摯的感激之情了。”
“確實夠誠摯的!”一直不怎麽開口的顧建章,咬著牙說道。
那是真誠摯啊!
換我我也願意啊!
寫幾個字換來了如此大一筆財富,給狗,狗都能多叫兩聲不是?
說話間,眾人都接過了那一卷卷軸。
事已至此,他們能說什麽呢?
哪怕是陪著笑臉,也得把這個流程走完。
隻能說,終日打雁,終被雁啄了眼!
“那本官送送諸位。”王玄策是一點兒不介意他們的態度。
這換成他,他估計也是這麽個態度。
多正常,占了人家便宜,還不允許人甩個臉子啊?
祿東讚搖了搖手中的卷軸,說道:“不用了,有大明的這一片拳拳之心就夠了!”
“對對對,受不起,實在是受不起啊!”高句麗的使者舉著卷軸說道,“明王殿下親筆書寫的感謝信,我們還得趕緊帶迴去,讓我高句麗的子民都知道明王殿下的一片拳拳之心!”
對於眾人的冷嘲熱諷,王玄策一點兒反應都沒,一如既往的笑臉相迎:“還是要送送的……”
沒多久,王玄策將眾人送出城後,眾人也分道揚鑣。
一個個的臉上,都是一臉的蛋疼。
顧建章更是恨不得將手裏的卷軸給扔在地上多踩兩腳!
他都不知道迴去後該如何向李元景交代。
掏空了大趙王廷送來的賀禮,就換迴了一封感謝信?
他都怕李元景懷疑他貪了迴禮……
至於祿東讚等人,也好不到哪裏去,沒少罵李承乾不是個東西。
(本章完)
不管是各國,還是那些無利不起早的商賈,都想在這個機會裏為自己或者自己的國家謀取到足夠的利益。
所有人都清楚,隨著大明王廷的強勢崛起,西北的天,要變了。
在過去的這些年裏,西北其實更像一潭死水。
雖然也偶有紛爭,但像吐穀渾這種說亡國就亡國的事情其實還是少見。
尤其是大明王廷的侵略性太強了,所有人都將其當做了大唐西征的橋頭堡,要說不擔心,那是假的。
這才有了吐蕃、薛延陀四處遊走結盟的事情。
迴到使館的時候,祿東讚顯得很是疲憊。
周旋在各國使者之間,其實是一件極其耗費精神的事情。
結盟啊,哪兒有那麽簡單。
說一句各懷鬼胎也不為過。
別看大家都答應了,但後續要做的事還很多。
畢竟西域諸國、阿史那咥力的前車之鑒還在。
誰也不會真的認為一紙盟約就能真的將各國都綁在一起,這不現實。
真要有足夠的利益,哪怕是你的盟友,也會背後一刀。
吐穀渾就是最好的例子。
“都談妥了?”
祿東讚點了點頭,道:“差不多了,後麵就是一些細節的商討。”
“那蘇毗……”說話的也是吐蕃的使者,不過是祿東讚的副手。
當然,說是副手,其實和祿東讚的身份大差不離。
說到蘇毗,祿東讚也是頭疼。
自從得到了大明王廷的支持以後,蘇毗現在是越來越強勢,已經成了吐蕃的心腹大患。
雖然之前他們吐蕃和蘇毗有過短暫的停戰,但指望聯合蘇毗一起北上對付大明,還是不現實。
說到底,蘇毗和吐蕃之間的仇怨太深。
他們才是那片土地上彼此的宿敵。
“此番必須和大明王廷達成貿易關係,沒有大明的軍械,我們在和蘇毗交戰的過程中,太被動了。”祿東讚說道,“雖然我不想承認,但大明王廷在軍械一道之上,已經走到了很多人的前麵,我們自己也要加大在這方麵的投入。”
打仗打的是士氣,但同時也是打的裝備和後勤。
士氣和後勤他們吐蕃都不缺,現在唯一的短板就是軍械。
這倒不是說大明王廷的軍械真就無敵了,誰拿上都能無往而不利。
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大明王廷弄出來的這些新式軍械他們還不熟悉,短時間還沒有有效的遏製之法,這才容易吃虧。
換句話說,如果吃虧吃多了,在這方麵損失多了,自然而然的也能琢磨出一些應對之法,隻是,誰又願意付出這麽大的代價來做這個小白鼠呢?
頭號小白鼠吐穀渾都已經亡國了,誰又願意成為第二號小白鼠呢?
“我和大明的戶部接觸過了。”副使說道,“聽他們的意思是能賣,但隻以物易物,而且多以糧食為主。”
“這一點兒我早就想到了。”對於這個,祿東讚並不意外,“畢竟大明王廷如今最缺的就是糧食,大戰初定,他們首要的任務就是恢複民生,沒有糧食,他李承乾還能讓那些百姓吃土不成。
真要如此,那大明王廷瞬間就會動亂。
所以,還可以壓一壓,可以給糧食,但比例不能這麽高。”
他自然不願意大明王廷順利的度過這個難關,不單單是他,薛延陀也不會同意。
真要讓大明王廷這麽簡單的就熬過了這一關,那他們的處境會更難。
現在,他們能做的就是拖住大明王廷發展的趨勢,至少得等他們平定了蘇毗以後。
說白了,大家都在盡可能的爭取時間。
“我也是這麽想的,雖然我們急,但大明顯然更急,沒有糧食,如果我們再煽動一下,可能大明王廷還得亂一陣子。”副使也點了點頭。
不過聽他這麽說,祿東讚卻是搖了搖頭,道:“如果要煽動的話,要做隱蔽些,李承乾不是傻子,他肯定會防著這一手,真要是現在把他們逼急了也不是好事。
畢竟這是大明王廷,不是大唐,李承乾不可能像對待大唐的子民一樣,對待大明王廷的子民。
說到底,這些不過是他的俘虜罷了,真把他逼急了,大開殺戒,殺到所有人服為止,這種事兒,我覺得李承乾做得出來。
到時候,輕裝上陣的大明王廷,隻怕會更恐怖。”
以己度人,如果是他,他就會這麽幹。
真要有人鬧,有多少殺多殺就是,還省了好多事兒。
雖然這麽說不好,但你不得不承認,在有些時候,殺人真就是最好的解決方法。
“我知道的。”副使聞言說道,“這個度我會把握好的。”
“對了,大明王廷的邊境貿易口岸你怎麽看?”祿東讚又問道。
說起這個,副使也來勁兒了,說道:“這確實是個機會,如果我們吐蕃能爭取到這個邊境貿易口岸的話,那對我們吐蕃來說有百利而無一害。
畢竟大明王廷出產的東西,的確都是搶手貨,我們要是能賣到南邊去,獲利不知幾何。”
“可想要爭取到,又得付出不小的代價啊。”祿東讚也是搖了搖頭,道,“李承乾是真的很會拿捏人心,就這麽一個口岸,必定會引起周邊各國的爭奪,不說別人,就說薛延陀,他們就不會放棄這麽好的機會。”
說到這個,祿東讚就煩躁,前麵還說遏製一下大明王廷的發展,後麵就被大明王廷收拾的服服帖帖的。
其實他知道有個法子絕對能將大明一軍,那就是大家都對此不感興趣。
但他也知道這不可能,畢竟大明王廷出產的貨物如今真的都是搶手貨,能拿到就是賺,就算他吐蕃可以忍住這個誘惑,誰能保證其他各國也能忍住這個誘惑?
人心不齊啊!
副使聞言,也是頗為無奈,這的確是問題的關鍵。
接下來幾天,各國使團都在忙著各自的小算盤。
而那些商賈在聽聞大明王廷有意放開商貿的同時,也是紛紛行動了起來。
就祿東讚想遏製大明王廷的發展,嗬嗬,他做不到。
就算沒有各國,還有那些無利不起早的商賈,他憑什麽認為自己能做到?
貞觀七年,九月二十九,距離大明王廷開國十餘天後,各國使團在完成了各自的任務後,也紛紛辭行。
李承乾聞言,便安排禮部侍郎王玄策和長孫衝負責送各國使團迴去。
這一天,長孫衝一臉便秘的和王玄策來到使館送各國使團出城。
對於這一天,各國使團還真是充滿了期待。
畢竟這也意味著他們要拿到迴頭錢了。
“能讓兩位侍郎親自相送,實在是榮幸之至。”
見到王玄策兩人,各國使團都很是客氣。
雖然來的人隻是兩位侍郎,可他們也知道,這兩位侍郎就是大明的禮部天官了。
“這是一些我國的特產,還請兩位侍郎莫要推辭。”祿東讚說完,就有人拿來了不少東西。
其餘各國的使者見狀,也是紛紛如此,除了段綸以外。
段綸還有阿史那泥孰此番並不離去,他們還有事情沒處理完。
而給王玄策他們送禮,其實也是習俗,類似於後世拿迴扣。
“貴使客氣了,這些禮物太過貴重,不能收,也不敢收。”長孫衝見狀,當即就拒絕道。
王玄策同樣如此。
這讓眾人都有些愣神,大明的官員這麽清廉?
不過在三番幾次的被拒絕後,眾人也就沒再堅持。
省了,這是好事兒。
不過在出了使館以後,各國使團都愣住了。
啥情況?使館外麵咋空空如也?
馬車呢?
迴禮呢?
難道在城外?
“諸位,請。”王玄策做了一個請的手勢,笑臉盈盈地說道。
各國使團都愣住了,但當即就明白了,也是,他們各國的迴禮可不在少數,怎麽可能放在城內,肯定在城外啊。
沒多久,眾人來到城外,好家夥,一如既往的空空蕩蕩啊。
直到這會兒,眾人才反應過來,大明王廷是真的啥都沒準備啊!
這他娘的,肉包子打狗了屬於是……
祿東讚心都在滴血!
他們送出的賀禮是真的豐厚啊!
本來就想賺點兒迴禮。
按照漢人講究的禮儀之邦,我麵子給足了,怎麽也得雙倍的返迴來嘛。
畢竟這才有麵子嘛。
所以各國使團的賀禮都是重禮!
大明別的沒有,可就算是迴禮等價的軍械也好啊!
結果,伱們白嫖啊?
顧建章更是愣在了原地。
本來他們大趙王廷就窮得叮當響,還指望此番大賺一筆,為此,李元景甚至把他壓箱底的寶貝都拿出來了。
結果肉包子打狗,虧大了啊!
薛延陀、倭國、高句麗、西域諸國這些占慣了大唐便宜的家夥更是傻眼了。
以前哪怕每年過年去大唐賀歲,大唐美其名曰賞賜的東西,都沒讓他們少賺,結果,大明王廷這是不按套路出牌啊!
別說他們,長孫衝見眾人不敢置信的目光,都尷尬得腳指頭能摳出三室一廳了。
不過王玄策倒是臉不紅,心不跳,很是大氣地說道:“此番大明初立,國力羸弱,倒是讓各國使者見笑了。
但禮不可廢。
拿上來。”
一聽他這麽說,眾人頓時鬆了口氣,有就好。
可隨著王玄策的話音落下,一群人一人抱著一副卷軸走了上來,這讓眾人看傻眼了?
就這?
王玄策接過一人的卷軸說道:“我大明王廷初立,百廢待興,物資匱乏。
此番各國使團能援助我大明重建,我大明上至明王下至百姓,無一不是感激涕零。”
說著,王玄策指揮人打開了一副卷軸,說道,“此乃我大明明王殿下親筆所書的感謝信,感謝各國在我大明危難之際,慷慨解囊,援助我大明重建。
每一封感謝信上,都有我大明上至明王下至百姓,至少一萬人的親筆簽名。
我們將永世銘記各國對我大明王廷的援助之情。
正所謂千裏送鵝毛,禮輕情意重,還望各國使者不要拒絕我大明的一番心意。”
祿東讚傻眼了……
西域諸國的使者眼珠子都快掉地上了!
高句麗的使者看著王玄策張大了嘴巴……
薛延陀的使者差點兒一跟頭摔在了地上。
蘇毗的使者搖頭苦笑……
顧建章更是眼前一黑,絕望地仰頭看天!
大趙王廷要破產了啊……
鬧呢!
老子們勒緊了褲腰帶,就換迴來一卷感謝信!
你他娘的這是什麽虎狼之詞?
老子稀得你們的感謝麽?
真的是絕絕子啊!
不說他們,就連長孫衝都覺得有些尷尬,他是知道大唐昔日的迴禮是有多豐厚的,可大明王廷是真的絕了……
感謝信?
那他媽不就是白嫖麽?
這也是他為什麽直接拒絕了各國使團贈禮的原因,不好意思啊!
當然,如果是李承乾在的話,他是不會拒絕的。
媽的,吃酒隨份子,這不很正常麽?
老子又不是結婚,結婚的話倒是可以給你準備點兒伴手禮!
可老子還沒結婚啊!
半晌,反應過來的祿東讚有些木然的從王玄策手中接過了那個卷軸。
他娘的,得拿著!
他敢打賭,他要是不收的話,真就得打著空手迴去了。
關鍵是,這事兒沒法說。
迴禮這個東西,沒有明文規定的。
都是各國依照各自的習俗或者能力來的。
隻是他們以為大明王廷會延續漢家傳統,可誰知道,李承乾他娘的不講漢家禮儀啊!
“明王有心了!”祿東讚說這話的時候,後槽牙都快咬碎了!
王玄策倒是理所當然地點了點頭,說道:“貴使倒是不必介意,雖然殿下為了這些感謝信,寫了好幾個晚上,但終究是我大明的一片心意。
畢竟我們大明確實沒什麽拿得出手的東西,也隻有一片誠摯的感激之情了。”
“確實夠誠摯的!”一直不怎麽開口的顧建章,咬著牙說道。
那是真誠摯啊!
換我我也願意啊!
寫幾個字換來了如此大一筆財富,給狗,狗都能多叫兩聲不是?
說話間,眾人都接過了那一卷卷軸。
事已至此,他們能說什麽呢?
哪怕是陪著笑臉,也得把這個流程走完。
隻能說,終日打雁,終被雁啄了眼!
“那本官送送諸位。”王玄策是一點兒不介意他們的態度。
這換成他,他估計也是這麽個態度。
多正常,占了人家便宜,還不允許人甩個臉子啊?
祿東讚搖了搖手中的卷軸,說道:“不用了,有大明的這一片拳拳之心就夠了!”
“對對對,受不起,實在是受不起啊!”高句麗的使者舉著卷軸說道,“明王殿下親筆書寫的感謝信,我們還得趕緊帶迴去,讓我高句麗的子民都知道明王殿下的一片拳拳之心!”
對於眾人的冷嘲熱諷,王玄策一點兒反應都沒,一如既往的笑臉相迎:“還是要送送的……”
沒多久,王玄策將眾人送出城後,眾人也分道揚鑣。
一個個的臉上,都是一臉的蛋疼。
顧建章更是恨不得將手裏的卷軸給扔在地上多踩兩腳!
他都不知道迴去後該如何向李元景交代。
掏空了大趙王廷送來的賀禮,就換迴了一封感謝信?
他都怕李元景懷疑他貪了迴禮……
至於祿東讚等人,也好不到哪裏去,沒少罵李承乾不是個東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