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吐穀渾不應該敗得這麽快,更不應該敗得這麽慘。


    幾萬人的大軍啊,這他媽就算是幾萬頭豬都不應該輸得這麽慘,可事實上,他們就是輸了,輸得一塌糊塗。


    這倒不是說吐穀渾的大軍連豬都不如,隻能說,有了自己思想的人,有些時候確實不如那些牲畜……


    姑且不說別的,單單是人會投降,而牲畜不會,就很能說明問題了。


    當然,真要說到原因,其實也是多方麵的。


    一來是負責指揮大軍的吐穀渾名王屬實是個廢物,至少算不得良將。


    二來嘛,突如其來的變故著實讓吐穀渾的將士們有些反應不過來。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便是西域聯軍的突然背刺,直接使得吐穀渾的大軍從上到下士氣崩潰。


    他們中間有些人,甚至到死都不明白,明明是他們鐵杆盟友的西域諸國為什麽突然間就成了他們的敵人?


    在多重原因之下,潰敗其實也成了理所當然的事兒。


    “西域的勇士果然名不虛傳。”大戰結束,阿史那咥力騎著馬屁顛屁顛的朝著西域大軍而來。


    他是一點兒也不擔憂。


    如今,吐穀渾的大軍已然潰敗,暫且這裏實力最強的反而是他,哪怕是西域聯軍這會兒翻臉,他也不是沒能力一戰。


    當然,這是最壞的結果。


    “大汗麾下的驕兵悍將也是讓我大開眼界啊。”西域將軍瞅了眼阿史那咥力的那些麾下,看著他們清一水的連弩,也是眼熱得緊,“他們手裏拿著的就是大明王廷出產的連弩吧?”


    這玩意兒他見過,劉三等人人手一副,而且王玄策還送了他一副。


    但成建製的連弩在戰場上衝鋒陷陣,他也是頭一次見到。


    不過吐穀渾的大軍太不經打了,都沒堅持到阿史那咥力的麾下真正顯威就投降了,這一點兒確實讓他深感遺憾。


    “對,就是大明王廷所產的連弩。”說到這個,阿史那咥力也是一臉的驕傲,如今普天之下,除了大明王廷以外,還有成建製的裝備了連弩的大軍估計就隻有他西突厥了,“慕容伏允那老東西,居然還蠱惑本汗同他一起攻伐大明王廷,他也不用腦子想想,我西突厥的勇士何時做出過忘恩負義之舉?


    原本本汗還以為西域諸國是來援助慕容伏允的,沒想到,我們倒是同道中人。”


    西域將軍閉口不言,心裏卻是惡心得要死,誰他媽跟你是同道中人?


    你真是一點兒臉都不要了啊!


    老子們是大明王廷的正式盟友,你算個啥?


    兩麵三刀的投機分子?


    還是騎牆看風向的牆頭之草?


    見西域將軍不言不語,阿史那咥力哪裏不懂他的意思?


    但作為西突厥的可汗,他卻是一點兒都不在意。


    到了他這個位置,臉皮之厚,一般人可比不了!


    “這些人準備怎麽處置?”沒管西域將軍的態度,阿史那咥力看著那些俘虜問了一句。


    雖然大戰是勝了,可殺敵其實不多。


    除了為數不多的幾千人跟著那名王跑路了以外,更多的都投降了,真正陣斬當場的反而微乎其微。


    其實這才是戰爭常態,動不動就全殲敵軍的,其實在浩如煙海的曆史長河中,真沒多少。


    說句得罪人的話,今兒他們仨庸才給我們上演了一場正兒八經的戰爭。


    雖然不足以載入史冊,但絕對是古代大戰的常規操作。


    “問問大明的意思吧。”聽阿史那咥力這麽說,西域將軍也頭疼地看了看這些俘虜。


    對他來說,這些家夥就是雞肋。


    阿史那咥力點了點頭,也沒多言。


    自始至終他都沒提過王玄策。


    這家夥,到這會兒還在裝呢。


    知道王玄策在西域聯軍之中,和不知道是兩迴事兒,他分得很清楚。


    “那行,這些人就交給明王自己去處理吧。”阿史那咥力笑道,“接下來怎麽打算?


    實不相瞞,慕容伏允這老東西最是記仇,若是這一次不徹底將吐穀渾打垮,日後……”


    “開弓沒有迴頭箭,既然如此,那叫滅其朝食!”


    西域將軍也是一臉堅毅地說道。


    既然做了選擇,豈能如阿史那咥力一般兩麵三刀?


    若是讓吐穀渾緩過這口氣,還能有他西域諸國的好?


    他不敢拿大唐怎麽著,難不成還忌憚他西域諸國不成?


    而且,滅其朝食啊,這牛逼以前也就在夢裏嘟囔幾句,說到底,西域諸國的實力真就那麽迴事。


    如今既然有機會,他自然也想奠定一下自己西域名將之名。


    不過他這話聽到阿史那咥力耳朵裏,卻是格外震驚。


    好家夥,伱是真敢說啊!


    他想不明白,李承乾到底給他們許諾了什麽,讓他們舍得下這麽重的本錢。


    “確實,有此機會當滅其朝食!”想不明白,阿史那咥力也跟著說了一句。


    對他來說,滅不滅吐穀渾其實不重要,有此一問也隻是為了試探西域諸國的態度。


    隻是她也沒想到,西域諸國的態度如此堅決!


    滅其朝食,那是真敢說,也不怕風大閃了舌頭?


    當然,按照如今的態勢來說,這個他們還真能做到。


    畢竟李承乾加他再加西域諸國,慕容伏允還真不扛不住。


    該說不說,大明王廷的戰力還是相當彪悍的,他雖然沒有加入那邊的戰場,但那邊的情況,他還是知道一些的。


    就大明王廷幾萬兵力,硬生生把慕容伏允十數萬大軍拖死在了澆河郡,就這戰鬥力,他想想都怕。


    如果說,他和西域聯軍一起幫慕容伏允的話,這仗還有得打,可一旦他們反水了,慕容伏允真就隻能洗幹淨脖子等死了。


    ……


    清水川。


    李元景的府邸中。


    這段時間他也忙得很,又是龜茲王兵犯河州,又要派人盯著澆河郡的戰事,還要收攏清水川那些牧民的心,不忙才怪。


    不過立國之初就是如此,什麽事兒都不能忽視,畢竟什麽事兒都有可能是導致國朝崩盤。


    “殿下,吐穀渾敗了!”就在李元景剛剛起身,準備出門的時候,林州急匆匆地跑了進來。


    “敗了?”剛剛起身的李元景有些難以置信,按道理說,以李承乾目前的實力,最多也就勉強抗衡慕容伏允罷了,你說他敗了?


    李承乾什麽實力,他還是很清楚的,抗衡慕容伏允其實就很費勁兒了,但要說打敗吐穀渾,真的有些癡人說夢了。


    林州同樣是一臉的震驚,說道:“是的,敗了,就在不久前,大非山一戰,阿史那咥力和西域諸國的聯軍,擊敗了慕容伏允留在大非山的兵馬。


    除了少數人跑了以外,餘者數萬人,非死即降!”


    “等等……”李元景有些不理解了,“你說阿史那咥力和西域諸國的聯軍擊敗了吐穀渾的大軍?”


    這都什麽跟什麽?


    阿史那咥力和西域諸國不是吐穀渾的援兵麽?


    怎麽還內鬥起來了?


    “是啊,就是阿史那咥力和西域諸國的聯軍,他們聯手之下,徹底將吐穀渾的大軍給擊敗了。”林州同樣想不明白,他剛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其實比李元景好不到哪裏去。


    他難道不知道那應該是慕容伏允的援兵?


    他知道,所以他也震驚啊。


    “等等,等等,你讓我理理……”說完,李元景又迴到了桌案之前,雙手撐在桌案之上,目光盯著桌案上的堪輿圖,一臉的疑惑。


    他確實是百思不得其解。


    “不對。”看了半會兒,他搖了搖頭,說道,“本王一開始還以為西域諸國和阿史那咥力聯手了,打算將吐穀渾和大明王廷都給拿下。


    但以他們的兵力來說,就算在大非山擊敗了吐穀渾的大軍,可一旦南下,本王那侄兒和慕容伏允搞不好會聯起手來滅了他們。


    那邊如今可是有將近二十萬大軍!


    就西域諸國和阿史那咥力的那點兒兵馬,真不夠看的。


    可若不是如此,他們為何會突然對吐穀渾下手?


    想不通,實在是想不通……”


    “殿下,他們會不會已經心向大明了?畢竟,他們要是投靠了大明的話,那麽這一切就說得通了。”


    林州在一旁小聲提醒道。


    雖然這個猜測有些荒唐,但這會兒除了這個理由,他實在找不出更好的理由了。


    “不可能。”李元景當即就搖了搖頭,道,“離開長安之前,阿耶和本王長聊了一夜,阿耶說過,本王那侄兒和西域諸國之間有著不可調停的作用。


    畢竟本王那侄兒除了是明王以外,還是大唐的太子,未來的大唐皇帝。


    為君者,定當是一言九鼎的人物,豈可言而無信?”


    “話是這麽說沒錯,但現在事實就擺在我們眼前,由不得我們不信啊。”林州說道,“除了這個原因,我實在找不到第二個原因了。


    也許這裏麵,發生了什麽是我們不知道的呢?”


    “是這樣麽?”李元景有些疑惑。


    但李淵真的說過,自他出長安以來,李淵說的每一句話幾乎都應驗了!


    哪怕是李淵說慕容伏允會將清水川讓出來,都應驗了,你讓他怎麽敢懷疑?


    那畢竟是昔日裏開辟了大唐王朝的開國之君,他說的話,你讓怎敢不信?


    “極有可能。”林州思前想後,也想不出第二個可能性,“除此之外,微臣實在找不到理由來解釋這一切。


    西域諸國和阿史那咥力願意甚至敢得罪慕容伏允,那就說明他們已經看到了慕容伏允的處境,怕是此戰結束之後,吐穀渾將就此除名!


    否則,就算借他們幾個膽子,他們也不敢在這個節骨眼兒上對吐穀渾做什麽,要知道,吐穀渾如今正在大戰,這時候對吐穀渾動兵,隻要慕容伏允緩過勁兒來,那絕對是不死不休的惡戰。


    所以,他們定然是看到了吐穀渾即將湮滅在曆史的長河中,所以才敢如此。


    換句話說,就算他們不是偏向了大明王廷,那也是在向大明王廷示好。


    也可以說,他們是想在這一場大戰之中,分得一杯羹!”


    說到這裏,林州有些蠢蠢欲動,整個人都有些激動難耐,“殿下,出兵吧!此時隻要我們出兵,也定能在這一場大戰中分得一杯羹,一起瓜分吐穀渾!”


    他說完,李元景的狐疑地看著他,這家夥說這麽多,該不會就是為了出兵吧?


    雖然這麽懷疑,但他還是很認真的思考了一下林州的提議。


    別說,可操作性還真的挺強,可問題是,他們才多少兵馬啊?


    滿打滿算也就三千出頭,這還要算上他的親兵。


    人家大戰動輒數萬十數萬,他這幾千兵馬還沒別人的潰兵多,打得過誰?


    便宜誰不想占?


    是個人都想占便宜,但問題是,又有幾個人能占到這個便宜?


    打鐵還需自身硬啊,就他這幾千兵馬,對於那種級別的大戰來說,真就是杯水車薪。


    “算了,那不是我們暫時可以染指的大戰,就我們這點兒兵馬,還不夠丟人現眼的。”李元景搖了搖頭,突然又笑了,“不過也是好事兒,之前本王還擔心高明擋不住慕容伏允的攻勢,現在看來,倒是本王多慮了。”


    對於他來說,李承乾能贏自然最好。


    李承乾贏了,他就學劉備借荊州。


    再說了,吐穀渾都沒了,他就算想還,還給誰啊?


    “殿下,話可不是這麽說。”林州急忙說道,“雖然我們實力的確不強,但真要說起來,我們隻是去混個好處的罷了,隻要出兵了,那就是我們的態度。


    不管對大明王廷,哪怕是對大唐,我們都有個露臉的機會。


    關鍵是,殿下作為明王的叔父,戰後明王還能少了殿下那份?


    給阿史那咥力,給西域諸國,為什麽不能給我們?”


    他其實也有些私心的,在大唐的時候,他籍籍無名,哪怕他想上陣殺敵,建功立業都沒那個機會,可現在不一樣了,機會就在眼前,他是真想爭取一下。


    你以為他不知道,就算李元景同意了,他能帶走的兵馬也及其有限,最多不會超過一千五百人,但他還是想試一下。


    哪怕丟臉,他都想證明一下自己。


    說到底,還是被名利所累……


    不過大好男兒,又有幾個能擺脫名利場?


    誰又不想建功立業,馬上封候?


    李元景還是搖了搖頭,這事兒,他不做考慮。


    雖然林州分析得有道理,但萬一呢,凡事就怕一個萬一。


    萬一這個東西,誰都說不好。


    “不過要想獲利的話,本王倒是還有個法子。”說完,李元景一臉奸笑地說道,“誰說一定要在大戰之後才有利可圖?


    其實,現在就有,而且對我們來說,這個利,比什麽都好!”


    “嗯,是什麽?”一時之間,林州也來了興趣。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貞觀無太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赴醉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赴醉人並收藏貞觀無太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