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雍神色肅然,正色道:“陸遜坐鎮丹陽郡,又俘虜了荀攸和張遼。有兩人在大王手中,曹軍便不敢輕易再開戰。臣認為,接下來應當全力對抗劉修。”


    原本,吳國遭到魏國和楚國聯合攻打。


    如今俘虜了張遼和荀攸,就足以牽製魏國,令魏國束手束腳。


    單獨麵對楚國,吳國就有了反擊的機會。


    顧雍此刻,心中也稍稍鬆口氣。


    此前的局麵太糟糕,他整夜整夜的難以入眠。


    如今,終於能緩口氣了。


    孫權聽完顧雍的話,微微頷首,又看向張昭,道:“張公作何考慮?”


    張昭捋著頜下的胡須,歎息道:“老臣認為,局麵依舊很糟糕。顧雍的考慮,是建立在曹操會顧及張遼、荀攸性命的基礎上的。”


    “如果,曹操不顧他們呢?”


    “曹操調集大軍,又發兵殺來,我們該如何抵擋?”


    “事實上,我們還是兩麵受敵。”


    張昭說道:“這一戰,還是存在很大的危險。老臣認為,擊敗了曹軍後,現在的重點,在於如何處置荀攸和張遼上。這兩個人的處置,才是最關鍵的。”


    孫權點了點頭。


    張昭的分析,也很有道理。


    如果不把荀攸和張遼處置妥當,就無法解決曹操的問題。


    趙諮道:“我吳國向曹操請降稱臣,魏國方麵,已經答應了條件。張遼帶兵南下丹陽郡,卻遭到伏擊,以至於張遼和荀攸被擒。曹操盛怒之下,不會罷休。一方麵,是我們先違背盟約;另一方麵,曹操損失這麽大,焉能善罷甘休?”


    孫權道:“趙諮,你的意思是曹操會殺來?”


    趙諮道:“很有可能!”


    顧雍持不同的意見,道:“不論是張遼,亦或是荀攸,那都是曹操麾下的心腹。他敢發動戰事,難道不要他們的性命了嗎?”


    趙諮道:“曹操世之奸雄,會因為荀攸和張遼,就受到脅迫嗎?”


    顧雍一聽,頓時沉默了。


    此前孫權派遣趙諮出仕江夏,劉修不受威脅。


    曹操不亞於劉修,兩人都不是受威脅的人。


    想要用荀攸和張遼來威脅曹操,是一件相當困難的事情。


    在大局麵前,曹操不可能改變決定。


    孫權聽著麾下眾人的議論,沉聲道:“張公認為,該怎麽處置荀攸和張遼?”


    張昭思慮許久,說道:“大王再度向劉修求和,然後派人將荀攸和張遼送過去,借此離間曹操和劉修,令楚國和魏國聯盟破裂。”


    孫權聞言,眼中精光閃爍。


    張昭的這個提議,在陸遜的書信中已有提及。


    陸遜的來信,不僅是稟報了前方戰況,還涉及到了荀攸和張遼的處置。


    陸遜提出建議,將張遼和荀攸轉交給劉修,讓劉修處置。


    張昭看了孫權一眼,見孫權意動,繼續說道:“大王,吳國有長江天塹,又拿下了張遼和荀攸,重創了魏國,至少短時間內,曹軍無法攻破吳國。”


    “所慮者,唯有楚國。”


    “劉修麾下水軍,也是一等一的精銳,不輸給我吳國。”


    “劉修帶給吳國的威脅,遠甚於魏國。”


    “將張遼和荀攸給了劉修,以劉修吞並天下的誌向,他不會縱虎歸山,不會把荀攸和張遼交給曹操的。”


    “曹操得了消息,自然惱怒。”


    “屆時,楚國和魏國聯盟破裂,便不可能再聯合攻打吳國。”


    “這一戰,我們的壓力就輕鬆了。”


    張昭沉聲道:“再者,我們派人送上張遼和荀攸求和,隻要劉修接受,楚國和吳國的戰事也就放緩下來。如果劉修不接受,最多也就是現在的戰況,繼續開戰便是。”


    孫權說道:“這一招禍水東引,倒也是不錯。”


    陸遜給出的計策,便是禍水東引。


    利用荀攸和張遼進行離間。


    顧雍思索後,忽然道:“張公,假設劉修接受我們投降。但是,劉修轉手將荀攸和張遼交給曹操呢?”


    孫權聞言,臉色微變。


    是啊,如果劉修把張遼和荀攸交給曹操。


    到時候,得利的就是劉修了。


    張昭卻是不急不躁,解釋道:“顧雍,老夫剛才說了,劉修誌在天下。在劉修眼中,他始終認為曹操才是大敵,有削弱曹操的機會,劉修怎麽會不去做呢?”


    “夏侯惇、夏侯淵等人,死在劉修手中。”


    “如果再斬張遼和荀攸,可想而知,對曹操的打擊有多大。”


    “尤其是,荀攸乃是曹操謀主。”


    “先有賈詡和張頜,現在又是荀攸和張遼。試想一下,曹操能承受這樣的打擊嗎?”


    張昭說道:“兩利相權取其重,劉修結交曹操有利,但斬殺或者囚禁荀攸和張遼也有利,而且利益還更大。老夫篤定,劉修不會釋放兩人的。”


    顧雍眼神肅然,道:“張公,你強詞奪理。”


    張昭說道:“老夫隻是闡述一個事實,而且老夫隻是提出個人看法。具體如何抉擇,還看大王。”


    顧雍大袖一拂,哼了聲便不再說話。


    孫權聽眾人議論完,他心中已有了決定,說道:“關於張遼和荀攸的處置,本王讚同張公所言。以劉修的秉性,不會將荀攸和張遼送還給曹操。故,本王決定派人押送兩人,轉交給劉修。”


    顧雍勸說道:“大王不可啊!”


    張昭道:“顧雍,如果留著荀攸和張遼,繼續被曹操和劉修攻打嗎?不破解曹操和劉修的聯盟,吳國必將不存,這是唯一的辦法。”


    孫權點了點頭。


    眼下劉修和曹操聯盟,必須要破解雙方聯盟。


    事情定下後,孫權一方麵傳令周瑜做好備戰準備,另一方麵又傳令陸遜遣送荀攸和張遼迴來,然後向劉修求和。


    張昭、顧雍等人離開了吳王府。


    站在府外,顧雍盯著張昭,冷冷道:“張公,你是什麽意思?你難道看不出來,一旦將荀攸和張遼交給劉修,我們就沒有了主動權,曹操也不會顧忌我們了嗎?”


    張昭沉聲道:“元歎,有荀攸和張遼在手,曹操就會顧忌嗎?曹操是一個寧我負人的人。這樣的人,會因為荀攸和張遼,就受到掣肘嗎?你太天真了。”


    顧雍搖頭道:“不,張公你藏有私心。雖然張遼和荀攸在我們手中,可能沒有效果,可能無法掣肘曹操。但眼下的局麵,絕不會比把人交給劉修更糟糕。一旦劉修把人轉交給曹操,局麵對我們將更為惡劣。”


    張昭道:“元歎,你多慮了。”


    顧雍拂袖道:“但願吧!”


    張昭坐上馬車,很快就離開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小侯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東一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東一方並收藏三國小侯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