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晚秋時節,天穹如洗,桂子初收。三宮六院,餘香飄散。
我和善靜尼姑漫步於林苑之中。善靜尼姑笑著說:“皇後聖睿十六年到長安的時候,皇上讓我到桂宮教授你朝廷禮儀。當時他說‘姨母,朕交給你一個女孩兒。朕想讓她當朕的皇後。你要用心的第一件事,是讓她喜歡上宮內的桂花。’一晃十年了,皇後風采勝極,桂花開滿宮城,都沒辜負皇上的心意。”
在姨母的麵前,我總褪不去一絲少女時代的羞澀。我二十六歲了,正當盛年,桂花不論開或不開,都好像融入了我的信條裏。它不怨秋風,不從群花,喚迴心底的春意,灑向人間的都是愛。
告別了善靜尼姑,我迴到太極宮。琴聲悠揚,是“流水”之曲。園荷為我披上紗衣。我靜靜地倚在廊下聽琴。金燈之旁,上官先生看著太一彈琴。一聲一聲的流水音,都是他一點一點地灌到孩子的心田裏去的。太一雖然隻有七根手指,但彈琴並不比常人遜色,也是他自己肯用心。
人道是太一天姿秀絕,怎知道先生育人的辛苦。天寰日理萬機,霸業定後,政務比之前繁了一倍。我童年失學,不能說知識淵博。因此太一的師傅,便要承擔全部的責任。他教他六藝,也教他為人。太一一曲奏畢,肅然起立,到案邊倒了一杯茶,奉給上官先生,“先生……”
上官先生喝了一口,道:“此曲彈得比以前進步了,但還有不足。”
太一生就珠耀玉潤,明眸白皙,笑起來秀發如畫,“我就知不好。我在宮中少見其他孩子,找不到多少知音。”他給右手戴上藍絲手套。
上官先生笑道:“此言差矣。誰說知音非要是孩子?我,你的父母都是你的知音。何拘泥於年齡、身份?漁夫可以為聖賢知音,老者也可以為孩童知音。”
太一靠緊他說:“漁父聽琴,可以說是知音。但琴音也不是一個人內心的全部。”
“太一,紅塵之中要找個人和你心思一致,共唿吸、同命運的人,難比登天。知音,不必是那些能全懂你的人,而是那些願意懂你的人。你將來要君臨天下的話,哪裏能找到幾個知音?大臣,後宮,能懂你的人,就是難能可貴了。”
太一用手指揉了揉鼻尖,“……我最樂意當父皇的兒子。皇太弟,是我五叔,名分已定。”他的神態還未脫天真之氣,可言語十分認真。
上官先生沉默片刻,微笑著拍了拍太一,“將來的事,不該揣測。順天應人吧,不然就是逆
行。”
我點頭,走入殿中,笑道:“怎麽,家家不能當我太一的知音?”
“家家迴來了。”太一朝我跳過來。我摩挲著他的頭頸。他對先生吐舌,“讓家家聽去了。”
上官先生起身,問我:“師兄還不到?近日首次開科取士,可別讓他操勞過甚了。”
我歎息,“要我可以代勞就好了。九品中正製延續數百年,科舉製推行自然是頭等大事。雖然他早就有心拔擢寒門素族的文人,我主持的修文殿編書便是個伏筆。但現在真要以人才為上,阻力何其之大。就說滿朝文官,從尚書令崔大人到吏部尚書杜昭維、戶部尚書謝如雅,誰不是高門子弟?皇上已經取了折中,將科舉和品第製度結合,一半一半地來。但是朝野上下觀望議論,以為廢祖製不妥。你最清楚天寰,他決心的事,無不盡力而為。就說這幾年,均田製、租用調製、統一度量製、發行五銖錢,哪件不夠他操勞的?”
上官先生默然。我對園荷招手,“今日的晚膳,先熱著,不曉得他什麽時候迴呢……惠童不是去文德殿給閱卷的大人們送湯飯了嗎?皇上他吃了人參湯嗎?”
園荷穩當當地說:“遵命。惠童已傳信來,各位大人都感激皇後的關懷。皇上用過湯了。”
我曾答應十年一放老宮女,許多人今夏都拜辭中宮還鄉了。園荷卻發誓永不嫁,隻能留著。雖然現在她和惠童等於我在宮內的左右手,但我常常錯覺園荷是一夜之間變成大人的。
我想是因為我溺愛這個丫頭。雖然我寵愛她,但絕不能流露出超越界限的程度。
好多人抱怨親人,說總把他們當孩子。其實,這隻是一種愛意。
“爹爹,爹爹。”跑到外頭翹首以待的太一眼尖,發現了以銀燭宮燈為前導的皇帝。
他跑著去迎天寰。天寰本來好像正思索著什麽,看到了太一,就笑道:“慢點慢點,別摔著。”
他幾步上前,把太一抱起來,“越來越沉了。唔……”他用手掌罩住太一的耳朵,“秋涼了,傻孩子站在外頭等我,不怕著涼?”
太一笑盈盈的,“恭喜爹爹開科舉,從此鯉魚跳龍門啦。”
父子走進大殿,我把太一拖下來,小聲嘀咕:“那麽大的孩子,你還愛抱著。”
天寰隻是笑。他正處於男人生命中魅力的巔峰,容光外映,秀色內含。
“鳳兮鳳兮在,那麽一起用膳。”他說話不容人
違抗。
我們常是三個人在一起用膳,因為天寰說“朕以一人治天下,不是天下人奉朕一人“,因此膳食簡單,並沒有多少菜品。天寰大約餓了,吃得津津有味,覺得好吃的,便推到太一的麵前。
太一左手執筷,他的吃相特別優雅,從不挑食。
上官先生不是第一次和我們全家用膳,但是這次他吃得很慢,不時瞧瞧我們,類似久別重逢的那種目光,讓我覺得不安。想起來,曾經的十年之期,就要差不多了。我慌張地抬頭瞧上官先生。他溫柔似水的眼波凝在我臉上,這時才飛快地撤開。
我是自私的女人。我暗地裏希望他能忘記那個十年之約,幫著我的丈夫、孩子……還有我。
“洛陽大運河的開鑿就要完工了吧?”天寰突然問上官先生。
國家統一後,上官先生除了教習皇子,大部分的精力還是花在了工程上。他不僅主持加高加固長安城牆,而且將長安的格局更為細化、精致化,在長安內外大量種植花木,使得風沙減弱了威力。天文曆法,農業工具,本草藥學,他都能把心得傳授出來。不過,什麽都比不過大運河的建設,更能讓上官先生牽掛了。他和天寰,對洛陽感情特殊。
上官先生想了想說:“是啊,趙王去洛陽督陣後,工程的進展更快了。明年春天,江南河、邗溝,便能和永濟、通濟兩渠連成一體,從此南北航運無阻,是百代之盛事。我們在元石先生那裏為弟子的時候,不就是夢想這麽一天嗎?所以說,統一雖然殘酷,是不得不進行的。”
太一點點頭。天寰放下筷子,道:“五弟在洛陽雷厲風行,恐怕得罪了不少人。這次科舉,有兩個舉子大膽上書……方才在文德殿內,崔僧固因為詫異,臉色都變了。”
阿宙這幾年裏用心讀書,隻管軍政,並不怎麽出聲。誰知道到洛陽主管一個工程,倒又讓人懷疑不滿起來。
太一睜大了眼睛,天寰不說下去。用膳完畢後,他對太一道:“昨日要你學的古字帖還沒有寫完吧?你先去寫,寫完了再來給我。”
我牽著太一的手,把他帶到殿西的書案旁,拿出古帖,給他磨墨。
太一是個機靈鬼,他轉了轉眸子,“家家,有人說五叔壞話?”
我沒有迴答,繼續磨墨。等墨黑勻了,我笑著說:“太一,宮內宮外風雨多。我們要讓你知道的,不需要你問;不想讓你知道的,你問了也沒用。幼而學,長而壯。你現在首先要好好練字
,多學曆史,多看人。曆史,可以知興衰,引以為鑒。人呢,分兩類:正人君子,就像你的鏡子,你可以對著他們整理你自己;小人佞臣,你自己成了他們的鏡子,你心底光風霽月,你為人端方大度,就照出他們的醜惡來。明白了?”
太一“嗯”了一聲,就提筆寫字了。我陪坐了一會兒,替孩子調節了宮燈的亮度,給他加件半臂衣,見他聚精會神,才慢慢地走到正殿。
上官先生的聲音如絲絨一般,“當文臣要比帶兵好做人。趙顯這幾年雖然將長江南岸的蠻荒之地全都討伐過了,且大獲全勝,但他每次出征,都是秉承了你的旨意啊。江南平穩,那是因為你免了幾年賦稅,又多用謝弘光之類的南方士族名人治理地方。現在釋其兵權,江南便無大將。萬一有變,又是災難……”
天寰說:“趙顯不知偽裝,口無遮攔。真有異心的人哪裏會放在口上呢?他與五弟向來不和,太尉府的人給他穿小鞋,便更激化了矛盾。他們互相牽製,本不是壞事……不過,五弟有儲君之位……”他停下了話頭。
我拿起天寰手邊的兩份卷子看,原來都是用春秋戰國的興衰提醒著皇帝集權。
阿宙,趙顯……此二人看似軍權在手,但天子還是可以控製的。
我笑了笑,“這卷子寫得有學問。”
上官先生一笑。天寰問:“何以見得?”
我將卷子合起來,道:“居然能從古到今,上起夏商周,下到春秋戰國,幾乎所有的逆子叛臣都寫了一遍。不是博古通今,通讀史籍,何以能為?隻是曆朝曆代雖然東宮奪權、大將謀逆屢見不鮮,但有幾個皇帝同你一樣?他們罵二趙,就把你當昏君了。你還能寬宏大量,與摯友商討研究。可見國家言路已大開,所以大家才能忠言直諫。”
“依你之見,我應該如何對這兩人呢?”
我抿嘴笑道:“我可不敢說,這位還寫了‘莫聽哲婦之言’。我再亂說話,便更是陷你為昏君了。”
天寰不說話,思考了一會兒,用朱筆在卷子上各寫一個“閱”字,叫來百年,“把這兩卷退迴文德殿。”
百年一頓,“萬歲還有何旨意?”天寰搖頭,百年忙退下了。
上官先生望著窗外,起立道:“金秋露水多,我還要趕迴去收取花園裏的夜露。”
上官先生如今全吃素,修道學仙日趨嚴格。因為他的盛名,長安城內外效仿思慕的子弟不少,有上門請求拜師學仙的
,被他一概拒絕,他說是“學仙乃天機,不可傳人。”
天寰和我看著他離去,麵麵相覷,我和他都不願提十年之期。
新朝建立,已經三年。我記得未央宮盛筵之後,我便作為中宮上表言事。
表上對朝廷有四大請求:一是勸農桑,薄傜賦;二是以道德化天下,王公以下皆習《論語》;三是重編官製,重考百官進階之法,地方吏權歸中央吏部;四是行寬大之典,減免酷刑。
我特別送給皇太弟一本《論語》。隻有第四條,直到上個月皇帝才允準我。
燈下,我靠著天寰,他看著我用朱筆將原定刑律上的“夷族”、“車裂”等一條條刪除。他突然用長長的手指擋住我的筆,道:“到今日,你已刪死罪四十五條,刪流罪八十條了。你的仁心,已可以了。”他說完,將我的筆奪去。誰知朱筆尖上的朱砂色,濺在我的鵝黃裙裾上。我故作生氣,“我還沒有刪除完畢。你就不容了。看,新裙子都壞了。”
天寰歎息,搖首展顏,“不是我不容,而是你已到了我的限度。天下風波,至此而定?未必。上官如今要學仙了,他是不肯多說的。我不能為了博好名聲,而放棄了我的本色。不過……”他的唇湊近我的脖子,“雖為天子婦,你愛惜節儉總是好的,這裙子……”他俯身,用朱筆在我裙子上揮灑。我一動,他便用手掌攏住我的腰。
我臉熱,口裏好像有了桂花酒的味道。我說:“太一他……”
天寰又用筆添繪數筆。裙子上,多了幾枝清豔桃花,灼灼其華。
我將手放在他的肩上,他離我近了。雪後鬆林圖,蕩漾在桃花的馥鬱裏。
我愕然發現他墨黑的發中有了一根白發,伸出手指替他拔掉。
我說:“當皇上真難,你生了白發。”
天寰停了一會,才說:“記得我們渡江初年,我看到五弟也生了白發。五弟不易。”他抱著我的腰,輕聲道,“大概再過幾年,我便徹底老去了。白發與紅顏相對,你莫厭惡。”
我知道他故意逗我,笑道:“你什麽時候年輕過呢?可我與你命中注定是青山白水,相看兩不厭的。”
我一扭頭,太一正拿著書帖來尋我們。看我在天寰懷裏,他小嘴一動,忙把書帖放在地上,自己用雙手把眼睛遮起來。我忙抽身,理理頭發,“太一過來,我和你爹爹正在商量刑律。”
太一還是蒙著眼睛,貝齒微顯。這小孩暗暗在
笑呢。天寰偏頭,走到他身邊,把他的手拉下來,嚴肅地說:“爹爹正在和你家家說笑,不是定刑律。你寫的字……這句最好。”
我走過去,太一念道:“孩子最愛這句‘君臣同德,天地同氣,以康九有,以遂萬物。”
天地同氣,潤物無聲。第二年的春天很快就來到了,大運河完工。我們率百官、太一行幸洛陽,準備從洛陽到揚州南巡江南。
到了洛陽,必然要見東都留守阿宙。到揚州,趙顯與我們再見,正是上官先生的桃花三季之說。
行宮之內,阿宙與天寰絮叨離別之情。阿宙將一些土產送給天寰,說:“重陽節到,可惜七弟病廢,不然我三兄弟聚首東都,一起登高,會何等暢快。”
昭陽殿大火後,元旭宗徹底在家養病。他受驚後,行走不便,精神虛弱,無論什麽名醫妙藥都不成。天寰對小弟憐憫,每隔幾日便派宦官前去送賞賜。元旭宗每日讀《老子》篇,養花養鳥。王妃織布下廚,教養子女。夫妻倆比普通的百姓更閑適。
聽阿宙談起他,我的眼前浮現出今年中秋後去燕王府看他們夫婦的情形。七弟靠著騰床,身上搭著一條棉胎,在院子裏歪著。他手拿一淘籮碎米,一把一把地喂小雞。小雞啄食,他看著微笑,好像人世間的樂趣莫過於此。臨走時他還說:“多謝皇後皇上。臣弟不濟事,苟延殘喘到今天,隻能白拿國家米祿,還讓兄嫂費心。”
我想到這裏,朝院裏望,老朱護著太一騎著玉飛龍。如意跟著馬尾跑。迦葉賴在石頭上吃花生米。陽光下,孩子們都像春雨後的秧苗。
阿宙走來,自己替太一牽著馬韁,道:“是不是好馬?通人性,又忠誠。”
太一現在由老朱傳授武藝了,不僅能操縱馬匹,還能挽弓,左手的劍法日益進步。這又要提起上官先生了。是先生替他用木頭和鐵做了一個類似手的機關。關節可以活動,但也隻能用在這些武力技能上。太一常戴上那機關,戴上頭套,別人乍一看,也不覺得他奇怪。
太一道:“五叔的馬是我見過最好的。”
阿宙注視著他的右手,叉腰笑道:“其實我早有此意,隻是舍不得。此次皇子到東都來,我便把這匹白馬送給你吧。”
“使不得。”我脫口而出。玉飛龍與阿宙形影不離,怎可從將軍的戰馬變成孩子的玩物?
太一聽了我的話,忙說:“謝謝五叔,但我不能奪人之美。”
阿宙摸著
玉飛龍的鬃毛,道:“身為皇帝皇後之子,可沒有奪人之美的說法。玉飛龍老了,該有個安靜的去處。就算我寄放在太一那裏吧。”
玉飛龍跪下,長嘶一聲。阿宙拉拉它的耳朵,不再說話。
在洛陽,天寰第一次領著我們母子去鄉間看農舍。微服私訪,走訪農家,對太一算是新鮮的事。
洛陽附近的平原,在這幾年繁榮一片。草堂春綠,竹溪空翠,浣紗人倩。
天寰拄著竹杖,問太一:“你知道什麽叫農人三苦嗎?”
太一冥思苦想了好一會兒,“……是春耕、夏種、秋收嗎?”
“是啊。”我得意。比起那些不知米從哪裏出來的紈絝子孫,太一要好得多了。
我們在一家農舍籬笆旁休息。一個老農婦正在編雞籠,招唿我們道:“客人進來坐吧。”
五六個農家稚子,正在院子一角玩“擺戰陣”的遊戲。見太一進來,就拉他參加。太一眼一亮,迴顧我。我首肯後,他便跟著孩子們去了。
老婆婆端出兩張小凳,讓我們坐在她身邊,一邊編籠一邊問:“你們不像本地人,是不是到洛陽來做生意的?”
“老人家為何如此猜?”天寰拿起竹篾,眼望著老婆婆。
“俺活到這歲數,見過的橋比你們走過的路還多呢。你一定是個做生意的。往來這路上的客,大多是生意人。生意人有錢有見識,所以討老婆都找漂亮閨女。俺雖老眼昏花,可能馬虎看到人。你娘子算個讓人開眼的好模樣。你別跟著別的年輕人一樣三心二意。”
我撲哧一聲捂住嘴。天寰忍俊不禁道:“我忙著做生意,哪有閑力氣?”
老婆婆說:“大運河開成了,經過本地去江南做生意的客人一天比一天多。洛陽地界好。還記得俺年輕時在長安邊的娘家,那時候長安的水土就不太好了。所以俺耍個心眼兒,非要嫁到東邊來。那些……是俺孫子。兒子們都在田裏忙活,媳婦們送飯去。隻有俺老頭兒在裏麵。喂,老頭子?”
一個老頭從屋裏蹣跚出來,跨坐在門檻上,氣喘如牛。
天寰向他拱手問:“老人家,這幾年的光景怎麽樣?”
老頭說:“總要比以前好……文成帝那時候,俺們可活不下去。現在的皇上能文能武,傳說他是個殘暴鬥狠的……可俺們老百姓隻管過日子。日子好,皇上就是好;日子不濟,皇上名聲再好,沒用。皇上愛打仗,打贏南朝,總
算消停了。於是搞些新的法子造福農人。有的法子不錯,有的法子就不怎樣。”
老婆婆瞪眼,“老冤家別胡說,小心殺頭!”
我瞧了天寰一眼,他饒有興致地問:“老人家的見識到底比我們年輕人深遠。可皇上施新政於農,百官讚聲一片,天下連年豐收,怎麽還有不足的?”
老頭道:“大兄弟,你做生意的?看你雪白斯文的模樣,更像讀書人。反正你沒有種過田。皇上坐在金鑾殿上,討個老婆也是皇帝的女兒。他們有好心,但跟那群富貴人家出來的大臣商量著,不能替俺們想周全。打個比方說:統一了,全國都用一樣大小的銅鬥量。官府收租子倒是開心,可俺們呢?平白被銅鬥量多收了幾鬥去。朝廷按一夫一婦算賦稅,婦女多是不能下田的。男孩兒長到十七八,成了家就多個負擔。還有就是五銖錢了……自從有了五銖錢,錢裏摻蠟的缺德事就沒有少過……”
我插嘴:“皇上已下令封掉蠟的產地了嗎?沒有蠟,如何造劣錢?”
“那肯定不夠的。”天寰對我們說,“如今就要拿一些人開刀,才能徹底杜絕假錢流通。”
日頭偏西,老人夫婦與我們聊得甚歡,我不得不咳嗽提醒道:“我們要趕路了。”
天寰這才站起來,他手下的雞籠子竟已編好了。老婆婆合不攏嘴,“小娘子有福,嫁到這麽個靈巧後生。俺從不會看錯人,他一定會把生意越做越大。”
太一正指揮群兒戲戰,這時候才依依不舍地道別。農家小兒圍繞老夫妻送他,一個小孩兒還贈他幾個彩色石子兒。
我們三人走了一段路,迴頭見雞皮鶴發的老婆婆扶著老頭兒,還在揮手。
天寰對太一說:“一個光在深宮的人,就是天下的井底之蛙。當皇帝,一定不要光信賴大臣們,要自己體貼民情。”
我羨慕地說:“老人家夫妻恩愛,兒孫滿堂,這日子挺好。”
太一搖頭,“家家說的和孩兒想的不同。一家的好日子,不比天下人的好日子。光是在農家舒服,不如我爹爹家家,也救不了眾人疾苦。”
天寰拍了一下他的脖子,低頭嗅著他身上的香味。太一癢癢,笑著躲到我的身後。
炊煙嫋嫋,田壟春光一片,生機盎然。
天寰對我說:“銅鬥此時還不能廢,以後可以換成陶製的。至於夫婦,隻要按一戶算,婦女可以不算徭役。我已經把成丁的年齡從十八變成二十一歲
,以後五十歲以上的人都可以免賦稅。至於假錢,不法官員的名單已有了。在新法典頒布前,必須嚴處。朕……也不能顧及幾個大將大臣的麵子了。”
我點點頭,握住他的手。太一捉到一朵蒲公英,鼓足腮幫子,吹散開來。
輕風自東方來,我和天寰拉著太一的手,向著太陽閃耀的地方前進。
我和善靜尼姑漫步於林苑之中。善靜尼姑笑著說:“皇後聖睿十六年到長安的時候,皇上讓我到桂宮教授你朝廷禮儀。當時他說‘姨母,朕交給你一個女孩兒。朕想讓她當朕的皇後。你要用心的第一件事,是讓她喜歡上宮內的桂花。’一晃十年了,皇後風采勝極,桂花開滿宮城,都沒辜負皇上的心意。”
在姨母的麵前,我總褪不去一絲少女時代的羞澀。我二十六歲了,正當盛年,桂花不論開或不開,都好像融入了我的信條裏。它不怨秋風,不從群花,喚迴心底的春意,灑向人間的都是愛。
告別了善靜尼姑,我迴到太極宮。琴聲悠揚,是“流水”之曲。園荷為我披上紗衣。我靜靜地倚在廊下聽琴。金燈之旁,上官先生看著太一彈琴。一聲一聲的流水音,都是他一點一點地灌到孩子的心田裏去的。太一雖然隻有七根手指,但彈琴並不比常人遜色,也是他自己肯用心。
人道是太一天姿秀絕,怎知道先生育人的辛苦。天寰日理萬機,霸業定後,政務比之前繁了一倍。我童年失學,不能說知識淵博。因此太一的師傅,便要承擔全部的責任。他教他六藝,也教他為人。太一一曲奏畢,肅然起立,到案邊倒了一杯茶,奉給上官先生,“先生……”
上官先生喝了一口,道:“此曲彈得比以前進步了,但還有不足。”
太一生就珠耀玉潤,明眸白皙,笑起來秀發如畫,“我就知不好。我在宮中少見其他孩子,找不到多少知音。”他給右手戴上藍絲手套。
上官先生笑道:“此言差矣。誰說知音非要是孩子?我,你的父母都是你的知音。何拘泥於年齡、身份?漁夫可以為聖賢知音,老者也可以為孩童知音。”
太一靠緊他說:“漁父聽琴,可以說是知音。但琴音也不是一個人內心的全部。”
“太一,紅塵之中要找個人和你心思一致,共唿吸、同命運的人,難比登天。知音,不必是那些能全懂你的人,而是那些願意懂你的人。你將來要君臨天下的話,哪裏能找到幾個知音?大臣,後宮,能懂你的人,就是難能可貴了。”
太一用手指揉了揉鼻尖,“……我最樂意當父皇的兒子。皇太弟,是我五叔,名分已定。”他的神態還未脫天真之氣,可言語十分認真。
上官先生沉默片刻,微笑著拍了拍太一,“將來的事,不該揣測。順天應人吧,不然就是逆
行。”
我點頭,走入殿中,笑道:“怎麽,家家不能當我太一的知音?”
“家家迴來了。”太一朝我跳過來。我摩挲著他的頭頸。他對先生吐舌,“讓家家聽去了。”
上官先生起身,問我:“師兄還不到?近日首次開科取士,可別讓他操勞過甚了。”
我歎息,“要我可以代勞就好了。九品中正製延續數百年,科舉製推行自然是頭等大事。雖然他早就有心拔擢寒門素族的文人,我主持的修文殿編書便是個伏筆。但現在真要以人才為上,阻力何其之大。就說滿朝文官,從尚書令崔大人到吏部尚書杜昭維、戶部尚書謝如雅,誰不是高門子弟?皇上已經取了折中,將科舉和品第製度結合,一半一半地來。但是朝野上下觀望議論,以為廢祖製不妥。你最清楚天寰,他決心的事,無不盡力而為。就說這幾年,均田製、租用調製、統一度量製、發行五銖錢,哪件不夠他操勞的?”
上官先生默然。我對園荷招手,“今日的晚膳,先熱著,不曉得他什麽時候迴呢……惠童不是去文德殿給閱卷的大人們送湯飯了嗎?皇上他吃了人參湯嗎?”
園荷穩當當地說:“遵命。惠童已傳信來,各位大人都感激皇後的關懷。皇上用過湯了。”
我曾答應十年一放老宮女,許多人今夏都拜辭中宮還鄉了。園荷卻發誓永不嫁,隻能留著。雖然現在她和惠童等於我在宮內的左右手,但我常常錯覺園荷是一夜之間變成大人的。
我想是因為我溺愛這個丫頭。雖然我寵愛她,但絕不能流露出超越界限的程度。
好多人抱怨親人,說總把他們當孩子。其實,這隻是一種愛意。
“爹爹,爹爹。”跑到外頭翹首以待的太一眼尖,發現了以銀燭宮燈為前導的皇帝。
他跑著去迎天寰。天寰本來好像正思索著什麽,看到了太一,就笑道:“慢點慢點,別摔著。”
他幾步上前,把太一抱起來,“越來越沉了。唔……”他用手掌罩住太一的耳朵,“秋涼了,傻孩子站在外頭等我,不怕著涼?”
太一笑盈盈的,“恭喜爹爹開科舉,從此鯉魚跳龍門啦。”
父子走進大殿,我把太一拖下來,小聲嘀咕:“那麽大的孩子,你還愛抱著。”
天寰隻是笑。他正處於男人生命中魅力的巔峰,容光外映,秀色內含。
“鳳兮鳳兮在,那麽一起用膳。”他說話不容人
違抗。
我們常是三個人在一起用膳,因為天寰說“朕以一人治天下,不是天下人奉朕一人“,因此膳食簡單,並沒有多少菜品。天寰大約餓了,吃得津津有味,覺得好吃的,便推到太一的麵前。
太一左手執筷,他的吃相特別優雅,從不挑食。
上官先生不是第一次和我們全家用膳,但是這次他吃得很慢,不時瞧瞧我們,類似久別重逢的那種目光,讓我覺得不安。想起來,曾經的十年之期,就要差不多了。我慌張地抬頭瞧上官先生。他溫柔似水的眼波凝在我臉上,這時才飛快地撤開。
我是自私的女人。我暗地裏希望他能忘記那個十年之約,幫著我的丈夫、孩子……還有我。
“洛陽大運河的開鑿就要完工了吧?”天寰突然問上官先生。
國家統一後,上官先生除了教習皇子,大部分的精力還是花在了工程上。他不僅主持加高加固長安城牆,而且將長安的格局更為細化、精致化,在長安內外大量種植花木,使得風沙減弱了威力。天文曆法,農業工具,本草藥學,他都能把心得傳授出來。不過,什麽都比不過大運河的建設,更能讓上官先生牽掛了。他和天寰,對洛陽感情特殊。
上官先生想了想說:“是啊,趙王去洛陽督陣後,工程的進展更快了。明年春天,江南河、邗溝,便能和永濟、通濟兩渠連成一體,從此南北航運無阻,是百代之盛事。我們在元石先生那裏為弟子的時候,不就是夢想這麽一天嗎?所以說,統一雖然殘酷,是不得不進行的。”
太一點點頭。天寰放下筷子,道:“五弟在洛陽雷厲風行,恐怕得罪了不少人。這次科舉,有兩個舉子大膽上書……方才在文德殿內,崔僧固因為詫異,臉色都變了。”
阿宙這幾年裏用心讀書,隻管軍政,並不怎麽出聲。誰知道到洛陽主管一個工程,倒又讓人懷疑不滿起來。
太一睜大了眼睛,天寰不說下去。用膳完畢後,他對太一道:“昨日要你學的古字帖還沒有寫完吧?你先去寫,寫完了再來給我。”
我牽著太一的手,把他帶到殿西的書案旁,拿出古帖,給他磨墨。
太一是個機靈鬼,他轉了轉眸子,“家家,有人說五叔壞話?”
我沒有迴答,繼續磨墨。等墨黑勻了,我笑著說:“太一,宮內宮外風雨多。我們要讓你知道的,不需要你問;不想讓你知道的,你問了也沒用。幼而學,長而壯。你現在首先要好好練字
,多學曆史,多看人。曆史,可以知興衰,引以為鑒。人呢,分兩類:正人君子,就像你的鏡子,你可以對著他們整理你自己;小人佞臣,你自己成了他們的鏡子,你心底光風霽月,你為人端方大度,就照出他們的醜惡來。明白了?”
太一“嗯”了一聲,就提筆寫字了。我陪坐了一會兒,替孩子調節了宮燈的亮度,給他加件半臂衣,見他聚精會神,才慢慢地走到正殿。
上官先生的聲音如絲絨一般,“當文臣要比帶兵好做人。趙顯這幾年雖然將長江南岸的蠻荒之地全都討伐過了,且大獲全勝,但他每次出征,都是秉承了你的旨意啊。江南平穩,那是因為你免了幾年賦稅,又多用謝弘光之類的南方士族名人治理地方。現在釋其兵權,江南便無大將。萬一有變,又是災難……”
天寰說:“趙顯不知偽裝,口無遮攔。真有異心的人哪裏會放在口上呢?他與五弟向來不和,太尉府的人給他穿小鞋,便更激化了矛盾。他們互相牽製,本不是壞事……不過,五弟有儲君之位……”他停下了話頭。
我拿起天寰手邊的兩份卷子看,原來都是用春秋戰國的興衰提醒著皇帝集權。
阿宙,趙顯……此二人看似軍權在手,但天子還是可以控製的。
我笑了笑,“這卷子寫得有學問。”
上官先生一笑。天寰問:“何以見得?”
我將卷子合起來,道:“居然能從古到今,上起夏商周,下到春秋戰國,幾乎所有的逆子叛臣都寫了一遍。不是博古通今,通讀史籍,何以能為?隻是曆朝曆代雖然東宮奪權、大將謀逆屢見不鮮,但有幾個皇帝同你一樣?他們罵二趙,就把你當昏君了。你還能寬宏大量,與摯友商討研究。可見國家言路已大開,所以大家才能忠言直諫。”
“依你之見,我應該如何對這兩人呢?”
我抿嘴笑道:“我可不敢說,這位還寫了‘莫聽哲婦之言’。我再亂說話,便更是陷你為昏君了。”
天寰不說話,思考了一會兒,用朱筆在卷子上各寫一個“閱”字,叫來百年,“把這兩卷退迴文德殿。”
百年一頓,“萬歲還有何旨意?”天寰搖頭,百年忙退下了。
上官先生望著窗外,起立道:“金秋露水多,我還要趕迴去收取花園裏的夜露。”
上官先生如今全吃素,修道學仙日趨嚴格。因為他的盛名,長安城內外效仿思慕的子弟不少,有上門請求拜師學仙的
,被他一概拒絕,他說是“學仙乃天機,不可傳人。”
天寰和我看著他離去,麵麵相覷,我和他都不願提十年之期。
新朝建立,已經三年。我記得未央宮盛筵之後,我便作為中宮上表言事。
表上對朝廷有四大請求:一是勸農桑,薄傜賦;二是以道德化天下,王公以下皆習《論語》;三是重編官製,重考百官進階之法,地方吏權歸中央吏部;四是行寬大之典,減免酷刑。
我特別送給皇太弟一本《論語》。隻有第四條,直到上個月皇帝才允準我。
燈下,我靠著天寰,他看著我用朱筆將原定刑律上的“夷族”、“車裂”等一條條刪除。他突然用長長的手指擋住我的筆,道:“到今日,你已刪死罪四十五條,刪流罪八十條了。你的仁心,已可以了。”他說完,將我的筆奪去。誰知朱筆尖上的朱砂色,濺在我的鵝黃裙裾上。我故作生氣,“我還沒有刪除完畢。你就不容了。看,新裙子都壞了。”
天寰歎息,搖首展顏,“不是我不容,而是你已到了我的限度。天下風波,至此而定?未必。上官如今要學仙了,他是不肯多說的。我不能為了博好名聲,而放棄了我的本色。不過……”他的唇湊近我的脖子,“雖為天子婦,你愛惜節儉總是好的,這裙子……”他俯身,用朱筆在我裙子上揮灑。我一動,他便用手掌攏住我的腰。
我臉熱,口裏好像有了桂花酒的味道。我說:“太一他……”
天寰又用筆添繪數筆。裙子上,多了幾枝清豔桃花,灼灼其華。
我將手放在他的肩上,他離我近了。雪後鬆林圖,蕩漾在桃花的馥鬱裏。
我愕然發現他墨黑的發中有了一根白發,伸出手指替他拔掉。
我說:“當皇上真難,你生了白發。”
天寰停了一會,才說:“記得我們渡江初年,我看到五弟也生了白發。五弟不易。”他抱著我的腰,輕聲道,“大概再過幾年,我便徹底老去了。白發與紅顏相對,你莫厭惡。”
我知道他故意逗我,笑道:“你什麽時候年輕過呢?可我與你命中注定是青山白水,相看兩不厭的。”
我一扭頭,太一正拿著書帖來尋我們。看我在天寰懷裏,他小嘴一動,忙把書帖放在地上,自己用雙手把眼睛遮起來。我忙抽身,理理頭發,“太一過來,我和你爹爹正在商量刑律。”
太一還是蒙著眼睛,貝齒微顯。這小孩暗暗在
笑呢。天寰偏頭,走到他身邊,把他的手拉下來,嚴肅地說:“爹爹正在和你家家說笑,不是定刑律。你寫的字……這句最好。”
我走過去,太一念道:“孩子最愛這句‘君臣同德,天地同氣,以康九有,以遂萬物。”
天地同氣,潤物無聲。第二年的春天很快就來到了,大運河完工。我們率百官、太一行幸洛陽,準備從洛陽到揚州南巡江南。
到了洛陽,必然要見東都留守阿宙。到揚州,趙顯與我們再見,正是上官先生的桃花三季之說。
行宮之內,阿宙與天寰絮叨離別之情。阿宙將一些土產送給天寰,說:“重陽節到,可惜七弟病廢,不然我三兄弟聚首東都,一起登高,會何等暢快。”
昭陽殿大火後,元旭宗徹底在家養病。他受驚後,行走不便,精神虛弱,無論什麽名醫妙藥都不成。天寰對小弟憐憫,每隔幾日便派宦官前去送賞賜。元旭宗每日讀《老子》篇,養花養鳥。王妃織布下廚,教養子女。夫妻倆比普通的百姓更閑適。
聽阿宙談起他,我的眼前浮現出今年中秋後去燕王府看他們夫婦的情形。七弟靠著騰床,身上搭著一條棉胎,在院子裏歪著。他手拿一淘籮碎米,一把一把地喂小雞。小雞啄食,他看著微笑,好像人世間的樂趣莫過於此。臨走時他還說:“多謝皇後皇上。臣弟不濟事,苟延殘喘到今天,隻能白拿國家米祿,還讓兄嫂費心。”
我想到這裏,朝院裏望,老朱護著太一騎著玉飛龍。如意跟著馬尾跑。迦葉賴在石頭上吃花生米。陽光下,孩子們都像春雨後的秧苗。
阿宙走來,自己替太一牽著馬韁,道:“是不是好馬?通人性,又忠誠。”
太一現在由老朱傳授武藝了,不僅能操縱馬匹,還能挽弓,左手的劍法日益進步。這又要提起上官先生了。是先生替他用木頭和鐵做了一個類似手的機關。關節可以活動,但也隻能用在這些武力技能上。太一常戴上那機關,戴上頭套,別人乍一看,也不覺得他奇怪。
太一道:“五叔的馬是我見過最好的。”
阿宙注視著他的右手,叉腰笑道:“其實我早有此意,隻是舍不得。此次皇子到東都來,我便把這匹白馬送給你吧。”
“使不得。”我脫口而出。玉飛龍與阿宙形影不離,怎可從將軍的戰馬變成孩子的玩物?
太一聽了我的話,忙說:“謝謝五叔,但我不能奪人之美。”
阿宙摸著
玉飛龍的鬃毛,道:“身為皇帝皇後之子,可沒有奪人之美的說法。玉飛龍老了,該有個安靜的去處。就算我寄放在太一那裏吧。”
玉飛龍跪下,長嘶一聲。阿宙拉拉它的耳朵,不再說話。
在洛陽,天寰第一次領著我們母子去鄉間看農舍。微服私訪,走訪農家,對太一算是新鮮的事。
洛陽附近的平原,在這幾年繁榮一片。草堂春綠,竹溪空翠,浣紗人倩。
天寰拄著竹杖,問太一:“你知道什麽叫農人三苦嗎?”
太一冥思苦想了好一會兒,“……是春耕、夏種、秋收嗎?”
“是啊。”我得意。比起那些不知米從哪裏出來的紈絝子孫,太一要好得多了。
我們在一家農舍籬笆旁休息。一個老農婦正在編雞籠,招唿我們道:“客人進來坐吧。”
五六個農家稚子,正在院子一角玩“擺戰陣”的遊戲。見太一進來,就拉他參加。太一眼一亮,迴顧我。我首肯後,他便跟著孩子們去了。
老婆婆端出兩張小凳,讓我們坐在她身邊,一邊編籠一邊問:“你們不像本地人,是不是到洛陽來做生意的?”
“老人家為何如此猜?”天寰拿起竹篾,眼望著老婆婆。
“俺活到這歲數,見過的橋比你們走過的路還多呢。你一定是個做生意的。往來這路上的客,大多是生意人。生意人有錢有見識,所以討老婆都找漂亮閨女。俺雖老眼昏花,可能馬虎看到人。你娘子算個讓人開眼的好模樣。你別跟著別的年輕人一樣三心二意。”
我撲哧一聲捂住嘴。天寰忍俊不禁道:“我忙著做生意,哪有閑力氣?”
老婆婆說:“大運河開成了,經過本地去江南做生意的客人一天比一天多。洛陽地界好。還記得俺年輕時在長安邊的娘家,那時候長安的水土就不太好了。所以俺耍個心眼兒,非要嫁到東邊來。那些……是俺孫子。兒子們都在田裏忙活,媳婦們送飯去。隻有俺老頭兒在裏麵。喂,老頭子?”
一個老頭從屋裏蹣跚出來,跨坐在門檻上,氣喘如牛。
天寰向他拱手問:“老人家,這幾年的光景怎麽樣?”
老頭說:“總要比以前好……文成帝那時候,俺們可活不下去。現在的皇上能文能武,傳說他是個殘暴鬥狠的……可俺們老百姓隻管過日子。日子好,皇上就是好;日子不濟,皇上名聲再好,沒用。皇上愛打仗,打贏南朝,總
算消停了。於是搞些新的法子造福農人。有的法子不錯,有的法子就不怎樣。”
老婆婆瞪眼,“老冤家別胡說,小心殺頭!”
我瞧了天寰一眼,他饒有興致地問:“老人家的見識到底比我們年輕人深遠。可皇上施新政於農,百官讚聲一片,天下連年豐收,怎麽還有不足的?”
老頭道:“大兄弟,你做生意的?看你雪白斯文的模樣,更像讀書人。反正你沒有種過田。皇上坐在金鑾殿上,討個老婆也是皇帝的女兒。他們有好心,但跟那群富貴人家出來的大臣商量著,不能替俺們想周全。打個比方說:統一了,全國都用一樣大小的銅鬥量。官府收租子倒是開心,可俺們呢?平白被銅鬥量多收了幾鬥去。朝廷按一夫一婦算賦稅,婦女多是不能下田的。男孩兒長到十七八,成了家就多個負擔。還有就是五銖錢了……自從有了五銖錢,錢裏摻蠟的缺德事就沒有少過……”
我插嘴:“皇上已下令封掉蠟的產地了嗎?沒有蠟,如何造劣錢?”
“那肯定不夠的。”天寰對我們說,“如今就要拿一些人開刀,才能徹底杜絕假錢流通。”
日頭偏西,老人夫婦與我們聊得甚歡,我不得不咳嗽提醒道:“我們要趕路了。”
天寰這才站起來,他手下的雞籠子竟已編好了。老婆婆合不攏嘴,“小娘子有福,嫁到這麽個靈巧後生。俺從不會看錯人,他一定會把生意越做越大。”
太一正指揮群兒戲戰,這時候才依依不舍地道別。農家小兒圍繞老夫妻送他,一個小孩兒還贈他幾個彩色石子兒。
我們三人走了一段路,迴頭見雞皮鶴發的老婆婆扶著老頭兒,還在揮手。
天寰對太一說:“一個光在深宮的人,就是天下的井底之蛙。當皇帝,一定不要光信賴大臣們,要自己體貼民情。”
我羨慕地說:“老人家夫妻恩愛,兒孫滿堂,這日子挺好。”
太一搖頭,“家家說的和孩兒想的不同。一家的好日子,不比天下人的好日子。光是在農家舒服,不如我爹爹家家,也救不了眾人疾苦。”
天寰拍了一下他的脖子,低頭嗅著他身上的香味。太一癢癢,笑著躲到我的身後。
炊煙嫋嫋,田壟春光一片,生機盎然。
天寰對我說:“銅鬥此時還不能廢,以後可以換成陶製的。至於夫婦,隻要按一戶算,婦女可以不算徭役。我已經把成丁的年齡從十八變成二十一歲
,以後五十歲以上的人都可以免賦稅。至於假錢,不法官員的名單已有了。在新法典頒布前,必須嚴處。朕……也不能顧及幾個大將大臣的麵子了。”
我點點頭,握住他的手。太一捉到一朵蒲公英,鼓足腮幫子,吹散開來。
輕風自東方來,我和天寰拉著太一的手,向著太陽閃耀的地方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