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的邢瀚,居然也看到了那本發表《陌生的城市》的文學期刊,特來電祝賀。
李思城大為感動。想不到在物欲橫流的今日,仍有人在默默關注文學。邢瀚說:“你小子這兩年沒白泡,文筆開始有些麻辣味了。下次寫啊,得把你們四川那能做鍋底的‘紅湯’倒出來,直接潑在人的臉上!”邢瀚就是這樣,永遠像一枚不鏽的鐵刃,在現實與理想中殺過來殺過去,絲毫不鈍,絲毫不倦。邢瀚說:“你二十九了吧?人到二十九,東南西北走,你就不想出去闖蕩闖蕩?”李思城隨口說:“我準備出去流浪,采取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準備到記者們走不到的地方去體驗采訪。”邢瀚大唿道:“好!好!這個主意好!你就去吧,中國大著哩。以前有本書,叫《走過西藏》,很感人的。你要去寫,至少能寫出幾本書來,保證好出版。”
李思城問他的創作開始了沒有。邢瀚說:“現正準備辭職,找一海濱城市把它寫出來算了,肚子裏憋得難受,每晚睡覺前,有人人馬馬跑到腦子裏來亂吵,我得趕緊把他們控製住,不然,他們要鬧革命了!”
李思城和邢瀚在電話裏哈哈大笑。笑聲把電話震得沙沙地響。李思城好長時間沒有如此笑過,頓覺丹田有氣流湧動。他說:“等你把書稿背迴北京,我們暢飲通宵。”
邢瀚笑道:“別嚇我。就我這酒量,最多和你打個平手!”
曲寒把樣刊交給李思城,說:“要不是你在那邊任著職,工薪又高,我真想讓你到雜誌社來幹算了。”
李思城接過。原來是自己采寫的一篇深度報道《中關村科技含量有多高》,發了四個版。李思城說:“邢瀚要創作去了,說是一部40萬字的長篇。”
曲寒歎了口氣,說:“邢瀚太強。在上海能謀個一官半職,不容易。我勸他,他不高興,打了幾分鍾就掛了。這年頭,還寫什麽破小說。你沒看晚報吧?上頭刊了一整版,分析目前文學作品低迷的原因,主要是沒有好作品。我看,什麽是好作品?大家一搶而空的就是好作品?那錯別字連篇的名人自傳,狗屁不通,卻銷售上百萬份,你能說是好作品?文人們紛紛下海了,而沒有生活在屋裏憋得便秘的作家,翻來覆去看小報,找些色情兇殺的案例一攢,便拿去出,誰出?出版社現在要活下去,誰會幹蝕本生意?別說書了,文學期刊的命也不長了,據說國家以後不撥錢了,自負盈虧;而發行量上不去,廣告也拉不上,怎麽活?現在有的文學期刊,亂翻翻的,就停了,大夥兒是爹死媽嫁人,個人顧個人!散夥了。雜誌呢,估計也夠嗆。你看看大街上,賣的雜誌是啥玩藝?起的標題怪駭人,打成大紅字,占半個封麵,說某某明星麻煩大了。打開一看,內容就豆腐塊那麽大,說這明星在沙漠裏拍片,腳扭了,就這事。可是大夥愛看,裏頭那些東西,東抄西抄的,全是從計算機上拷過來的明星照片。唉呀,沒法說。你說咱們雜誌吧,上麵又不撥錢,自己扛著,還不能瞎弄,急了上麵就給你砍了。難辦啊。再說記者隊伍也不行。自由撰稿人吧,嫌稿費低,有了破稿往這送;有好稿,馬上傳真到《南方周末》、《羊城晚報》去了。人家稿費高,發行量大,名利雙收的。唉,別提這個。這說邢瀚吧,以前出的書,在部隊銷,而且有單位支持,你說能不好賣嗎?但現在,他一辭職,成了個自由人,單位都沒有,誰幫他?唉,文人命苦哇!”
曲寒亂七八糟地說了一通,一看表,說:“喲,要開飯了。你別走了,到食堂去吃點算了。”李思城堅持要請他。曲寒便生氣了,說:“都自己人,你幹嘛瞎花錢?再說了,你大老遠來看我,咋能讓你請?”李思城拗不過他,便跟著下了老樓。
二人邊說邊走。那曲寒手裏拿一摔出了幾個缺的瓷缸,一把磨得溜光的勺子在裏頭叮當直響。二人出了樓,再出小門,徑直往大街上走去。李思城奇道:“你們食堂,設在外麵?”曲寒道:“樓下有一個。不過,是這院裏什麽頭兒的親戚承包的,飯菜極差,老煮蒼蠅,又貴,不敢去的。我們去這個食堂,是部隊的,是總後什麽部隊吧,飯菜倒幹淨點,附近的人都去吃的。”
大約走了十來分鍾,才走進一個小院。有哨兵站崗,但見了拿碗的人,就不管。有男女老少數十人魚貫而入。這其間有大校、少尉、列兵,也有頭發花白的老者、西裝革履的青年,還有發廊妹、裝修工等,更多的是看不出職業來的,比方曲寒這位副總編,簡直集天下職業之大成。大夥嘈嘈雜雜,湧進大食堂,不分貴賤,無論老少,一律在那四個隻能伸進飯碗的窗洞前排隊。原來是憑票打飯,每張票麵額50元,吃多少劃多少。裏頭幾個穿白衣服但油膩滿身的服務人員,脾氣都不太好。外頭的聲音喊高了,他們就說:“嚷什麽嚷?牛逼,進飯店吃去呀!”聲音低了,他們就雞皮蒜臉的,大聲問:“到底要啥?大聲點?”打了飯菜,在票上麵劃了幾下,嗵,把飯扔出窗口,喂狗似的。
老曲在人堆裏擠了半天,吃力地把一個飯盒遞給李思城。飯盒兩頭打開,一頭是魚香肉絲,一頭是米飯。老曲的缸子裏,卻是西紅柿炒雞蛋。二人搶了個位置坐了,便吃。飯菜尚可。李思城說:“這飯不錯,二兩就那麽多。”老曲圓了眼,說:“二兩?這是四兩!”李思城不好意思,說:“曲總,你看,咱們的菜不一樣。”老曲說:“我怕油膩。吃大魚大肉的年齡,早已過去了。”便埋頭吃飯。
一會,有一人過來,見老曲身旁無座,便打個招唿,往後麵尋座位去了。老曲低聲說:“這是我們總編。”
李思城一抬頭,看見一個清瘦的背影。此人背有點駝,頭發很稀,正端著一盒飯,往人堆裏竄。
李思城大為感動。想不到在物欲橫流的今日,仍有人在默默關注文學。邢瀚說:“你小子這兩年沒白泡,文筆開始有些麻辣味了。下次寫啊,得把你們四川那能做鍋底的‘紅湯’倒出來,直接潑在人的臉上!”邢瀚就是這樣,永遠像一枚不鏽的鐵刃,在現實與理想中殺過來殺過去,絲毫不鈍,絲毫不倦。邢瀚說:“你二十九了吧?人到二十九,東南西北走,你就不想出去闖蕩闖蕩?”李思城隨口說:“我準備出去流浪,采取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準備到記者們走不到的地方去體驗采訪。”邢瀚大唿道:“好!好!這個主意好!你就去吧,中國大著哩。以前有本書,叫《走過西藏》,很感人的。你要去寫,至少能寫出幾本書來,保證好出版。”
李思城問他的創作開始了沒有。邢瀚說:“現正準備辭職,找一海濱城市把它寫出來算了,肚子裏憋得難受,每晚睡覺前,有人人馬馬跑到腦子裏來亂吵,我得趕緊把他們控製住,不然,他們要鬧革命了!”
李思城和邢瀚在電話裏哈哈大笑。笑聲把電話震得沙沙地響。李思城好長時間沒有如此笑過,頓覺丹田有氣流湧動。他說:“等你把書稿背迴北京,我們暢飲通宵。”
邢瀚笑道:“別嚇我。就我這酒量,最多和你打個平手!”
曲寒把樣刊交給李思城,說:“要不是你在那邊任著職,工薪又高,我真想讓你到雜誌社來幹算了。”
李思城接過。原來是自己采寫的一篇深度報道《中關村科技含量有多高》,發了四個版。李思城說:“邢瀚要創作去了,說是一部40萬字的長篇。”
曲寒歎了口氣,說:“邢瀚太強。在上海能謀個一官半職,不容易。我勸他,他不高興,打了幾分鍾就掛了。這年頭,還寫什麽破小說。你沒看晚報吧?上頭刊了一整版,分析目前文學作品低迷的原因,主要是沒有好作品。我看,什麽是好作品?大家一搶而空的就是好作品?那錯別字連篇的名人自傳,狗屁不通,卻銷售上百萬份,你能說是好作品?文人們紛紛下海了,而沒有生活在屋裏憋得便秘的作家,翻來覆去看小報,找些色情兇殺的案例一攢,便拿去出,誰出?出版社現在要活下去,誰會幹蝕本生意?別說書了,文學期刊的命也不長了,據說國家以後不撥錢了,自負盈虧;而發行量上不去,廣告也拉不上,怎麽活?現在有的文學期刊,亂翻翻的,就停了,大夥兒是爹死媽嫁人,個人顧個人!散夥了。雜誌呢,估計也夠嗆。你看看大街上,賣的雜誌是啥玩藝?起的標題怪駭人,打成大紅字,占半個封麵,說某某明星麻煩大了。打開一看,內容就豆腐塊那麽大,說這明星在沙漠裏拍片,腳扭了,就這事。可是大夥愛看,裏頭那些東西,東抄西抄的,全是從計算機上拷過來的明星照片。唉呀,沒法說。你說咱們雜誌吧,上麵又不撥錢,自己扛著,還不能瞎弄,急了上麵就給你砍了。難辦啊。再說記者隊伍也不行。自由撰稿人吧,嫌稿費低,有了破稿往這送;有好稿,馬上傳真到《南方周末》、《羊城晚報》去了。人家稿費高,發行量大,名利雙收的。唉,別提這個。這說邢瀚吧,以前出的書,在部隊銷,而且有單位支持,你說能不好賣嗎?但現在,他一辭職,成了個自由人,單位都沒有,誰幫他?唉,文人命苦哇!”
曲寒亂七八糟地說了一通,一看表,說:“喲,要開飯了。你別走了,到食堂去吃點算了。”李思城堅持要請他。曲寒便生氣了,說:“都自己人,你幹嘛瞎花錢?再說了,你大老遠來看我,咋能讓你請?”李思城拗不過他,便跟著下了老樓。
二人邊說邊走。那曲寒手裏拿一摔出了幾個缺的瓷缸,一把磨得溜光的勺子在裏頭叮當直響。二人出了樓,再出小門,徑直往大街上走去。李思城奇道:“你們食堂,設在外麵?”曲寒道:“樓下有一個。不過,是這院裏什麽頭兒的親戚承包的,飯菜極差,老煮蒼蠅,又貴,不敢去的。我們去這個食堂,是部隊的,是總後什麽部隊吧,飯菜倒幹淨點,附近的人都去吃的。”
大約走了十來分鍾,才走進一個小院。有哨兵站崗,但見了拿碗的人,就不管。有男女老少數十人魚貫而入。這其間有大校、少尉、列兵,也有頭發花白的老者、西裝革履的青年,還有發廊妹、裝修工等,更多的是看不出職業來的,比方曲寒這位副總編,簡直集天下職業之大成。大夥嘈嘈雜雜,湧進大食堂,不分貴賤,無論老少,一律在那四個隻能伸進飯碗的窗洞前排隊。原來是憑票打飯,每張票麵額50元,吃多少劃多少。裏頭幾個穿白衣服但油膩滿身的服務人員,脾氣都不太好。外頭的聲音喊高了,他們就說:“嚷什麽嚷?牛逼,進飯店吃去呀!”聲音低了,他們就雞皮蒜臉的,大聲問:“到底要啥?大聲點?”打了飯菜,在票上麵劃了幾下,嗵,把飯扔出窗口,喂狗似的。
老曲在人堆裏擠了半天,吃力地把一個飯盒遞給李思城。飯盒兩頭打開,一頭是魚香肉絲,一頭是米飯。老曲的缸子裏,卻是西紅柿炒雞蛋。二人搶了個位置坐了,便吃。飯菜尚可。李思城說:“這飯不錯,二兩就那麽多。”老曲圓了眼,說:“二兩?這是四兩!”李思城不好意思,說:“曲總,你看,咱們的菜不一樣。”老曲說:“我怕油膩。吃大魚大肉的年齡,早已過去了。”便埋頭吃飯。
一會,有一人過來,見老曲身旁無座,便打個招唿,往後麵尋座位去了。老曲低聲說:“這是我們總編。”
李思城一抬頭,看見一個清瘦的背影。此人背有點駝,頭發很稀,正端著一盒飯,往人堆裏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