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試很快下來。李思城得了第一名,林如鳳得了第二名。李思萍數學考了滿分,但作文審題偏了點,結果弄了個第三。
全班轟動了。因為,李思城的作文得了滿分。作文的考題是翠竹縣教育局統一命的,是寫一篇關於竹子的文章。翠竹縣的竹子是最常見的,出題老師的初衷很可能是想讓剛剛上中學的孩子們學會觀察事物,因此,便讓大家寫一寫隨處可見的竹子。
第二天,李思城所在的初一(一)班的學習專攔上,貼出了李思城的作文;第三天,學校的專攔上板書了李思城這篇名《竹筍》的作文。一時間從初一到初三,幾乎沒有人不知道李思城的名字。
這是一篇短文,全文如下:
竹筍
人們總是感歎高大筆挺的毛竹。它枝葉蓬勃,四季長青,能忍受狂風暴雨的侵襲,能經受烈日寒霜的考驗,能為人們的需求而獻身。但是,人們是否注意到,這高大挺拔的枝杆的前身,是經受了破土而出之苦、蛻皮換骨之痛的竹筍?
竹筍,貌並不美,根本不深。在嚴寒的冬天,它將自己深深地埋藏於地下,在黑暗中默默地汲取養分,默默地積累力量。它不衝動,它不急躁。它在盤錯的老竹根的幫助下,找準一個點,紮穩它的根,悄悄地生長著,默默地奮鬥著,在春天還沒有到來的時候已經做好了戰鬥的準備!
在瘦弱的黃土下,在堅硬的石縫中,在凍僵的小溪旁,在隻要有黃土地和老竹根的地方,它和它的夥伴們都默默地準備著。
當春風吹綠了大山,當陽光融化了冰雪,它和它的夥伴們一齊用力,用尖尖的腦袋去撞擊堅硬的石頭,去刺破緊密的黃土。它們要戰鬥,它們要生長;它們要衝破這無邊的黑暗,它們要到另一個世界去開始新的生活!
小鳥在為它們歡唿,溪流在為它們歌唱。
那劍一般的頭終於刺破地麵,掀起泥土,掀開石塊,挺立在新的世界。它們的身體借助這撕開的一條縫,努力地向上挺,拚命地向上竄。它們鮮活的生命在春雨中在陽光下更有力量,更能戰鬥!
它們旺盛的生命像永不枯竭的山泉一樣,源源不斷地把一個冬天的積累傳送到地麵上。它們無聲地成長,無聲地戰鬥。一夜之間,那毛絨絨的身體已經奇跡般遍布在山野,遍布在自己的父親母親身旁!
沒有讚美,沒有歡唿。它們繼續向上拔高。它們要去追趕自己的父親母親。它們要把筆直的軀杆挺向高而遠的天空。
它們一件一件地脫掉衣服。它們赤裸著身子向上竄。它們在微微的春風中已經快要追趕上自己的父親母親┅┅
這就是竹筍。貌並不美,根本不深。
一篇隻有五六百字的短文,讓語文老師林玖銘對這個叫李思城的孩子注意起來。這個平日不大愛說話的孩子,是有潛力的。教了許多年書的林玖銘意識到,這個孩子很可能是這一生中最得意的學生了。
他決定找李思城談談。
李思城在林老師麵前是平靜的。他當然記得這位林老師在夏天救過自己的命,也知道林老師是全鄉最有名的語文老師。
“請坐。”林老師對李思城說,“你那篇作文寫得不錯,很有力度,看得出你讀過一些書。告訴老師,你都看過哪些書?”
李思城想了想,說:“主要都是媽媽的書。媽媽最愛看魯迅的書了。但我看得不太懂。倒是很喜歡看《西遊記》和《水滸傳》,隻是好多字都要查字典,而且,上麵的好多詩我是不太喜歡,就隔過去不看。”他的迴答很誠實。
林玖銘說:“好。你媽媽是很不錯的老師,她的文章在全縣的教師作文比賽中還得過獎呢。看來,你是受了她的影響。”
“可是我不喜歡媽媽寫的作文。”李思城直言不諱,“她老是把自己寫的作文抄在黑板上,叫同學們都抄迴家去背。她的作文寫得死板,沒有力氣。本來一個活生生的東西,讓她給寫死了。”
林玖銘看著這個全班最小的孩子,心裏湧起一種說不出的感覺。他看過沈華的範文,從教育這個角度講,是起到了作用的,但如果僅從行文的角度,他的感覺與李思城不謀而合。但他不明白,一個不到12歲的孩子,為什麽要這樣說自己的媽媽呢?
林玖銘沒有和他再討論這個問題,隻是說:“思城,你是我見過的最聰明的孩子。記住,什麽時候想看書了,來找我,老師讓你看個痛快。”
全班轟動了。因為,李思城的作文得了滿分。作文的考題是翠竹縣教育局統一命的,是寫一篇關於竹子的文章。翠竹縣的竹子是最常見的,出題老師的初衷很可能是想讓剛剛上中學的孩子們學會觀察事物,因此,便讓大家寫一寫隨處可見的竹子。
第二天,李思城所在的初一(一)班的學習專攔上,貼出了李思城的作文;第三天,學校的專攔上板書了李思城這篇名《竹筍》的作文。一時間從初一到初三,幾乎沒有人不知道李思城的名字。
這是一篇短文,全文如下:
竹筍
人們總是感歎高大筆挺的毛竹。它枝葉蓬勃,四季長青,能忍受狂風暴雨的侵襲,能經受烈日寒霜的考驗,能為人們的需求而獻身。但是,人們是否注意到,這高大挺拔的枝杆的前身,是經受了破土而出之苦、蛻皮換骨之痛的竹筍?
竹筍,貌並不美,根本不深。在嚴寒的冬天,它將自己深深地埋藏於地下,在黑暗中默默地汲取養分,默默地積累力量。它不衝動,它不急躁。它在盤錯的老竹根的幫助下,找準一個點,紮穩它的根,悄悄地生長著,默默地奮鬥著,在春天還沒有到來的時候已經做好了戰鬥的準備!
在瘦弱的黃土下,在堅硬的石縫中,在凍僵的小溪旁,在隻要有黃土地和老竹根的地方,它和它的夥伴們都默默地準備著。
當春風吹綠了大山,當陽光融化了冰雪,它和它的夥伴們一齊用力,用尖尖的腦袋去撞擊堅硬的石頭,去刺破緊密的黃土。它們要戰鬥,它們要生長;它們要衝破這無邊的黑暗,它們要到另一個世界去開始新的生活!
小鳥在為它們歡唿,溪流在為它們歌唱。
那劍一般的頭終於刺破地麵,掀起泥土,掀開石塊,挺立在新的世界。它們的身體借助這撕開的一條縫,努力地向上挺,拚命地向上竄。它們鮮活的生命在春雨中在陽光下更有力量,更能戰鬥!
它們旺盛的生命像永不枯竭的山泉一樣,源源不斷地把一個冬天的積累傳送到地麵上。它們無聲地成長,無聲地戰鬥。一夜之間,那毛絨絨的身體已經奇跡般遍布在山野,遍布在自己的父親母親身旁!
沒有讚美,沒有歡唿。它們繼續向上拔高。它們要去追趕自己的父親母親。它們要把筆直的軀杆挺向高而遠的天空。
它們一件一件地脫掉衣服。它們赤裸著身子向上竄。它們在微微的春風中已經快要追趕上自己的父親母親┅┅
這就是竹筍。貌並不美,根本不深。
一篇隻有五六百字的短文,讓語文老師林玖銘對這個叫李思城的孩子注意起來。這個平日不大愛說話的孩子,是有潛力的。教了許多年書的林玖銘意識到,這個孩子很可能是這一生中最得意的學生了。
他決定找李思城談談。
李思城在林老師麵前是平靜的。他當然記得這位林老師在夏天救過自己的命,也知道林老師是全鄉最有名的語文老師。
“請坐。”林老師對李思城說,“你那篇作文寫得不錯,很有力度,看得出你讀過一些書。告訴老師,你都看過哪些書?”
李思城想了想,說:“主要都是媽媽的書。媽媽最愛看魯迅的書了。但我看得不太懂。倒是很喜歡看《西遊記》和《水滸傳》,隻是好多字都要查字典,而且,上麵的好多詩我是不太喜歡,就隔過去不看。”他的迴答很誠實。
林玖銘說:“好。你媽媽是很不錯的老師,她的文章在全縣的教師作文比賽中還得過獎呢。看來,你是受了她的影響。”
“可是我不喜歡媽媽寫的作文。”李思城直言不諱,“她老是把自己寫的作文抄在黑板上,叫同學們都抄迴家去背。她的作文寫得死板,沒有力氣。本來一個活生生的東西,讓她給寫死了。”
林玖銘看著這個全班最小的孩子,心裏湧起一種說不出的感覺。他看過沈華的範文,從教育這個角度講,是起到了作用的,但如果僅從行文的角度,他的感覺與李思城不謀而合。但他不明白,一個不到12歲的孩子,為什麽要這樣說自己的媽媽呢?
林玖銘沒有和他再討論這個問題,隻是說:“思城,你是我見過的最聰明的孩子。記住,什麽時候想看書了,來找我,老師讓你看個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