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香恰巧看見皇上法駕停在奉安宮外,心中一喜,便對小宦官們說:“你們聽著,待會兒到了奉安宮裏,頭低低地進去,不要左顧右盼看人,知道了嗎?”
那些人都答應了,凝香便領著他們進去了。剛到宮門口就有兩個少監攔住他們道:“皇上在裏麵,你們不可進去驚擾聖駕。”
凝香卻把宮中腰牌一甩,頭一揚道:“我們是皇後娘娘派來送東西的,這是公幹,不與你們相幹。”少監遂不敢攔,凝香吩咐人快進去。
才走了兩三步路,就看見不遠處前唿後擁圍了一群宮人,想必聖駕在內,凝香便命人沿著抄手遊廊悄悄地往祧殿神主室去。忽然禦前的徐喜新過了來,凝香看他往這裏來,就站定不動,等他問話。
徐喜新認出了凝香,就怪:“你們也真是,進了宮門怎麽不先去拜皇上,以至聖上看見你們這一列人,問你們是誰,這時候要到哪裏去。”
凝香拜道:“並非不體察聖心,隻是皇上來奉安宮,我們是微賤之人,怎麽能沒來由跑到聖駕麵前說東說西呢?”
徐喜新掃了一眼,看凝香身後幾個小宦官抱著幾個大大的盒子就問:“這是什麽?”
凝香站了一會兒,已經有了些汗意,便拿巾子輕輕往臉上擦了把汗才說:“這不是正天兒熱,皇後娘娘聽說奉安宮祧殿悶熱,就叫奴婢給幾個守護先皇後神主的太監、宮女送幾個西瓜。”
徐喜新很是讚賞,點頭道:“蘇大公公,兩個大姑姑在禦前說話呢,你們跟著我去吧。”說罷領著凝香一行人去了皇上跟前。
皇上正說起先皇後與眾不同,別人都嫌蟬聲聒噪,唯獨先皇後夏日裏最愛聽蟬聲,還做了如此如此的詩句詠蟬,宮裏上下讀了那首詩都覺得很新鮮。
這時候徐喜新帶著凝香等人來了,見過聖上之後把來意迴了,聖上忙道:“既然來了,快打開盒子朕瞧瞧。”
凝香趕緊命人把木盒子打開,裏頭正是幾個又大又圓綠油油的美人瓜。於是大喜道:“皇後真是想得周全啊!這樣的暑熱都沒有忘了先人。”
這話說得凝香大喜,香秩、英序兩個姑姑也很高興,忙道:“皇上是有福的,奴婢看娘娘的行事,與先皇後也有幾分像呢。難為皇上、皇後娘娘時常想念我們,奴婢等真是萬死難以報答了。”
今上捋須點頭,笑而不語。徐喜新看皇上高興,急忙吩咐人把一個瓜剖出來呈上來吃,不一會兒,下人端著幾盤紅彤彤的西瓜瓣子上來,細細地擺成花樣,好似一朵牡丹開在盤中。今上拿起一瓣吃了一口,就說:“甜!兩個姑姑也吃,好吃得緊。”
香秩、英序二人才喜受用之,凝香便道:“若無餘事,奴婢先告退了。”
今上卻叫住她說:“等等,你且傳一句話,今夜朕到皇後宮裏說話,叫皇後預備著吧。”
“是。”凝香幽幽一笑,暗自欣喜,這才一路高高興興迴了去。
午後不久,香秩、英序二人頂著驕陽便到承乾宮謝恩去了。
皇後看見她們兩個來了,急忙叫人好生照顧著,端了兩碗雪湯來給她們喝,並道:“你們這樣我過意不去,原是想給你們解解暑,日頭這麽毒,你們還來謝恩,我倒反做了壞事了。”
香秩低頭謝道:“難為娘娘這樣照顧我們,受禮謝恩,這乃是先皇後教的規矩,一生不敢忘。”
二人坐了片刻正要走了,皇後卻叫住她們問道:“我常思慕先皇後行事,就是不知先皇後平時如何用膳,又喜賞何樂,有何素習,乃治何書?”
香秩聽後便明白皇後的意思,投桃報李就把先皇後習慣詮說一番:
一則,先皇後用膳是宮中素有之例,不另添膳食,偶爾吃幾枚糖漬的山楂就是最多了。
皇後一聽,先讚歎道:“先皇後嚴謹。”
二則,先皇後平時不太賞樂,唯獨偶爾聽幾管子簫,最喜就是一管簫、一副琴,合奏《平沙落雁》一曲。有時自己撫琴,有時聽別人彈,自己手書孟浩然詩幾句,如今“北山白雲裏,隱者自怡悅”一章行書還收藏在坤寧宮內。
皇後聽後點頭道:“先皇後著實氣度不凡。”
三則,先皇後平素穿上不講究什麽,但倒是極喜歡首飾的。尤其喜歡點翠的,每有做工精巧之物,必重賞匠人,錢不可惜。
皇後暗想:可不是,坤寧宮裏還留著幾大箱子的首飾,都是先皇後留下的。但不好說她不好,於是笑而不語,隻問先皇後愛看何書。
香秩道:“先皇後平素最喜看《漢書》。詩詞上,特喜孟浩然、王維之詩。”
皇後聽她們說了半天,基本都打聽清楚了,於是笑道:“先皇後琴彈得必是極好的。”
香秩道:“皇上很是愛聽。”
皇後便命人去把自己宮裏那把叫“春峻”的琴拿來。
“春峻”本從她娘家帶來,是太祖爺那時候進上的東西,也算難得。就是皇後調音一試,叫香秩、英序一聽,二人都搖頭道:“這聲軟了一些,必出不了這大殿之內,好雖好,不如先皇後手裏那把‘梅上虯’。‘梅上虯’一響,皇上在宮門外的道兒上就聽得見,一聽見就到先皇後宮裏去了。”
一聽“梅上虯”,皇後歎息說:“那把琴在皇上手中,是皇上私藏的愛物。”
於是問起彤飛宮裏有別的好琴沒有,彤飛搖頭道:“宮裏好的自然多,就是我們手上沒有。皇上的自然不好開口去要,誠妃宮裏有把‘淚膽’,寶貝似的捧在手裏連看都不讓人看一眼,恐怕借不出來。”
香秩道:“娘娘若想尋好的琴,叫人到宮外去問問就有了。”皇後這才謝過二人,又要賞賜許多東西,香秩拿走了一本金字金剛經,英序辭謝不受,飄然而去。
皇後一麵吩咐宮女們時常去看望這兩個大姑姑,又一麵把宮裏出得了宮的四五個宦官叫來問他們:“你們有誰懂琴的?”
周若中笑道:“嗨!奴婢們哪裏懂這個,隻道彈琴跟彈棉花似的,看不出什麽好壞。”
皇後撇嘴不言,心裏直想朝他們翻白眼。彤飛又忙道:“既然如此,不如娘娘托蕭琴袖去找一把琴啊,既是她給娘娘出的主意,也得盡了這份心意才好。”
皇後道:“這倒是了,她是個懂行的。明日舒可至再出去一趟,就叫她給我尋把好琴來吧。”
次日一早,舒可至便去了廣濟王府,正巧,廣濟王府上有個女客人,一打聽卻說是什麽京城名妓叫什麽秦拂雪的。舒可至哪裏知道這個,也當不是什麽重要的人,就大咧咧進去找廣濟王。
秦拂雪聽說理王被降級,心裏擔心這才來他們家做做客說說話。琴袖久不與她聯絡,自感慚愧,秦拂雪來了還不敢去見她。倒被秦拂雪推開了房門,揪出來一道去喝茶。
她邊走邊埋怨:“你也真是!自個兒下到牢裏了,也不找人告訴我一聲兒。我知道了,真是生氣,這叫什麽姐妹?妹妹牢裏走了一趟,懷了孩子還掉了,做姐姐的還蒙在鼓裏等著喝你孩子的滿月酒?”
琴袖像個孩子一般拍了一記秦拂雪的肩膀道:“姐姐別生氣,我就是怕你擔心。”
“你這才叫我擔心呢!”秦拂雪扭頭過去,正巧碰見宛芳過來報說:“宮裏舒公公來了,要見承徽呢!”
琴袖看了一眼秦拂雪,便道:“你教舒公公稍等等,我這裏還有客人,待會兒再去見他。”
秦拂雪一笑:“什麽輸公公,贏公公,我就不能見?你與皇後娘娘一家子親,我跟你是姐妹,難道也算不上和皇後是一家子,來來來,我也去!”
秦拂雪生性如此,琴袖知道攔不住她,想來舒公公也不會計較,就順著她的意了。二人走至賓廳,王爺正在裏頭和舒可至說話。
秦拂雪與琴袖入廳先福了身,各自坐定。舒可至看了一眼秦拂雪,倒被她的容貌詫住了,舒可至隻覺她的眉眼像個誰,卻怎麽也想不起來。
正巧廣濟王先道:“秦姑娘怎麽來了?”
秦拂雪身子微傾,低頭道:“與承徽攜遊,也跟著來了。”
廣濟王便對舒可至道:“這是蕭承徽的義姐,姓秦,早先結拜過的。”
舒可至大異:這人原來就是秦拂雪,怎麽蕭承徽尊貴人跟這種人結拜姐妹呢?他是想不通,不過蕭承徽素來行為舉止都與尋常大家閨秀不同一些,皇後娘娘也沒有怪罪他自然也不敢多問。
隻是對著秦拂雪並不行禮,直說:“既是如此,奴婢也不說廢話,皇後娘娘想托承徽替她找一把好琴。”
“好琴?”琴袖遂問,“怎樣的好琴?”
“要那個聲兒啊,唿唿唿地飄得出窗外,百十來米也聽得清清楚楚,遠遠的那顆心啊,就聽得人糾緊了。”
琴袖噗嗤一聲笑道:“哪有這樣的好東西?又不是炮仗。”
秦拂雪朝琴袖笑道:“你別唬他了,豈不聞古人也有餘音繞梁三日不絕的典故?怎麽到了你倒成了那種俗物!公公既想要琴,我這裏有一把,你拿去用!”
舒可至忙道:“姑娘有好琴?”
琴袖笑道:“她手上那把‘冷泉’,可是曠世名琴。您是沒聽過,那聲兒聽得人在這大熱天也能冷得你汗毛都豎起來呢!”
舒可至一拍手道:“那可太好了,奴婢先謝過姑娘。若皇後娘娘高興,必有重賞。”
秦拂雪卻道:“琴,我可以給你,但是我有一個條件。”
舒可至笑問:“姑娘隻管說。”
秦拂雪揚首一笑:“我要見皇後娘娘一麵。”舒可至一聽,倒吸一口冷氣。
那些人都答應了,凝香便領著他們進去了。剛到宮門口就有兩個少監攔住他們道:“皇上在裏麵,你們不可進去驚擾聖駕。”
凝香卻把宮中腰牌一甩,頭一揚道:“我們是皇後娘娘派來送東西的,這是公幹,不與你們相幹。”少監遂不敢攔,凝香吩咐人快進去。
才走了兩三步路,就看見不遠處前唿後擁圍了一群宮人,想必聖駕在內,凝香便命人沿著抄手遊廊悄悄地往祧殿神主室去。忽然禦前的徐喜新過了來,凝香看他往這裏來,就站定不動,等他問話。
徐喜新認出了凝香,就怪:“你們也真是,進了宮門怎麽不先去拜皇上,以至聖上看見你們這一列人,問你們是誰,這時候要到哪裏去。”
凝香拜道:“並非不體察聖心,隻是皇上來奉安宮,我們是微賤之人,怎麽能沒來由跑到聖駕麵前說東說西呢?”
徐喜新掃了一眼,看凝香身後幾個小宦官抱著幾個大大的盒子就問:“這是什麽?”
凝香站了一會兒,已經有了些汗意,便拿巾子輕輕往臉上擦了把汗才說:“這不是正天兒熱,皇後娘娘聽說奉安宮祧殿悶熱,就叫奴婢給幾個守護先皇後神主的太監、宮女送幾個西瓜。”
徐喜新很是讚賞,點頭道:“蘇大公公,兩個大姑姑在禦前說話呢,你們跟著我去吧。”說罷領著凝香一行人去了皇上跟前。
皇上正說起先皇後與眾不同,別人都嫌蟬聲聒噪,唯獨先皇後夏日裏最愛聽蟬聲,還做了如此如此的詩句詠蟬,宮裏上下讀了那首詩都覺得很新鮮。
這時候徐喜新帶著凝香等人來了,見過聖上之後把來意迴了,聖上忙道:“既然來了,快打開盒子朕瞧瞧。”
凝香趕緊命人把木盒子打開,裏頭正是幾個又大又圓綠油油的美人瓜。於是大喜道:“皇後真是想得周全啊!這樣的暑熱都沒有忘了先人。”
這話說得凝香大喜,香秩、英序兩個姑姑也很高興,忙道:“皇上是有福的,奴婢看娘娘的行事,與先皇後也有幾分像呢。難為皇上、皇後娘娘時常想念我們,奴婢等真是萬死難以報答了。”
今上捋須點頭,笑而不語。徐喜新看皇上高興,急忙吩咐人把一個瓜剖出來呈上來吃,不一會兒,下人端著幾盤紅彤彤的西瓜瓣子上來,細細地擺成花樣,好似一朵牡丹開在盤中。今上拿起一瓣吃了一口,就說:“甜!兩個姑姑也吃,好吃得緊。”
香秩、英序二人才喜受用之,凝香便道:“若無餘事,奴婢先告退了。”
今上卻叫住她說:“等等,你且傳一句話,今夜朕到皇後宮裏說話,叫皇後預備著吧。”
“是。”凝香幽幽一笑,暗自欣喜,這才一路高高興興迴了去。
午後不久,香秩、英序二人頂著驕陽便到承乾宮謝恩去了。
皇後看見她們兩個來了,急忙叫人好生照顧著,端了兩碗雪湯來給她們喝,並道:“你們這樣我過意不去,原是想給你們解解暑,日頭這麽毒,你們還來謝恩,我倒反做了壞事了。”
香秩低頭謝道:“難為娘娘這樣照顧我們,受禮謝恩,這乃是先皇後教的規矩,一生不敢忘。”
二人坐了片刻正要走了,皇後卻叫住她們問道:“我常思慕先皇後行事,就是不知先皇後平時如何用膳,又喜賞何樂,有何素習,乃治何書?”
香秩聽後便明白皇後的意思,投桃報李就把先皇後習慣詮說一番:
一則,先皇後用膳是宮中素有之例,不另添膳食,偶爾吃幾枚糖漬的山楂就是最多了。
皇後一聽,先讚歎道:“先皇後嚴謹。”
二則,先皇後平時不太賞樂,唯獨偶爾聽幾管子簫,最喜就是一管簫、一副琴,合奏《平沙落雁》一曲。有時自己撫琴,有時聽別人彈,自己手書孟浩然詩幾句,如今“北山白雲裏,隱者自怡悅”一章行書還收藏在坤寧宮內。
皇後聽後點頭道:“先皇後著實氣度不凡。”
三則,先皇後平素穿上不講究什麽,但倒是極喜歡首飾的。尤其喜歡點翠的,每有做工精巧之物,必重賞匠人,錢不可惜。
皇後暗想:可不是,坤寧宮裏還留著幾大箱子的首飾,都是先皇後留下的。但不好說她不好,於是笑而不語,隻問先皇後愛看何書。
香秩道:“先皇後平素最喜看《漢書》。詩詞上,特喜孟浩然、王維之詩。”
皇後聽她們說了半天,基本都打聽清楚了,於是笑道:“先皇後琴彈得必是極好的。”
香秩道:“皇上很是愛聽。”
皇後便命人去把自己宮裏那把叫“春峻”的琴拿來。
“春峻”本從她娘家帶來,是太祖爺那時候進上的東西,也算難得。就是皇後調音一試,叫香秩、英序一聽,二人都搖頭道:“這聲軟了一些,必出不了這大殿之內,好雖好,不如先皇後手裏那把‘梅上虯’。‘梅上虯’一響,皇上在宮門外的道兒上就聽得見,一聽見就到先皇後宮裏去了。”
一聽“梅上虯”,皇後歎息說:“那把琴在皇上手中,是皇上私藏的愛物。”
於是問起彤飛宮裏有別的好琴沒有,彤飛搖頭道:“宮裏好的自然多,就是我們手上沒有。皇上的自然不好開口去要,誠妃宮裏有把‘淚膽’,寶貝似的捧在手裏連看都不讓人看一眼,恐怕借不出來。”
香秩道:“娘娘若想尋好的琴,叫人到宮外去問問就有了。”皇後這才謝過二人,又要賞賜許多東西,香秩拿走了一本金字金剛經,英序辭謝不受,飄然而去。
皇後一麵吩咐宮女們時常去看望這兩個大姑姑,又一麵把宮裏出得了宮的四五個宦官叫來問他們:“你們有誰懂琴的?”
周若中笑道:“嗨!奴婢們哪裏懂這個,隻道彈琴跟彈棉花似的,看不出什麽好壞。”
皇後撇嘴不言,心裏直想朝他們翻白眼。彤飛又忙道:“既然如此,不如娘娘托蕭琴袖去找一把琴啊,既是她給娘娘出的主意,也得盡了這份心意才好。”
皇後道:“這倒是了,她是個懂行的。明日舒可至再出去一趟,就叫她給我尋把好琴來吧。”
次日一早,舒可至便去了廣濟王府,正巧,廣濟王府上有個女客人,一打聽卻說是什麽京城名妓叫什麽秦拂雪的。舒可至哪裏知道這個,也當不是什麽重要的人,就大咧咧進去找廣濟王。
秦拂雪聽說理王被降級,心裏擔心這才來他們家做做客說說話。琴袖久不與她聯絡,自感慚愧,秦拂雪來了還不敢去見她。倒被秦拂雪推開了房門,揪出來一道去喝茶。
她邊走邊埋怨:“你也真是!自個兒下到牢裏了,也不找人告訴我一聲兒。我知道了,真是生氣,這叫什麽姐妹?妹妹牢裏走了一趟,懷了孩子還掉了,做姐姐的還蒙在鼓裏等著喝你孩子的滿月酒?”
琴袖像個孩子一般拍了一記秦拂雪的肩膀道:“姐姐別生氣,我就是怕你擔心。”
“你這才叫我擔心呢!”秦拂雪扭頭過去,正巧碰見宛芳過來報說:“宮裏舒公公來了,要見承徽呢!”
琴袖看了一眼秦拂雪,便道:“你教舒公公稍等等,我這裏還有客人,待會兒再去見他。”
秦拂雪一笑:“什麽輸公公,贏公公,我就不能見?你與皇後娘娘一家子親,我跟你是姐妹,難道也算不上和皇後是一家子,來來來,我也去!”
秦拂雪生性如此,琴袖知道攔不住她,想來舒公公也不會計較,就順著她的意了。二人走至賓廳,王爺正在裏頭和舒可至說話。
秦拂雪與琴袖入廳先福了身,各自坐定。舒可至看了一眼秦拂雪,倒被她的容貌詫住了,舒可至隻覺她的眉眼像個誰,卻怎麽也想不起來。
正巧廣濟王先道:“秦姑娘怎麽來了?”
秦拂雪身子微傾,低頭道:“與承徽攜遊,也跟著來了。”
廣濟王便對舒可至道:“這是蕭承徽的義姐,姓秦,早先結拜過的。”
舒可至大異:這人原來就是秦拂雪,怎麽蕭承徽尊貴人跟這種人結拜姐妹呢?他是想不通,不過蕭承徽素來行為舉止都與尋常大家閨秀不同一些,皇後娘娘也沒有怪罪他自然也不敢多問。
隻是對著秦拂雪並不行禮,直說:“既是如此,奴婢也不說廢話,皇後娘娘想托承徽替她找一把好琴。”
“好琴?”琴袖遂問,“怎樣的好琴?”
“要那個聲兒啊,唿唿唿地飄得出窗外,百十來米也聽得清清楚楚,遠遠的那顆心啊,就聽得人糾緊了。”
琴袖噗嗤一聲笑道:“哪有這樣的好東西?又不是炮仗。”
秦拂雪朝琴袖笑道:“你別唬他了,豈不聞古人也有餘音繞梁三日不絕的典故?怎麽到了你倒成了那種俗物!公公既想要琴,我這裏有一把,你拿去用!”
舒可至忙道:“姑娘有好琴?”
琴袖笑道:“她手上那把‘冷泉’,可是曠世名琴。您是沒聽過,那聲兒聽得人在這大熱天也能冷得你汗毛都豎起來呢!”
舒可至一拍手道:“那可太好了,奴婢先謝過姑娘。若皇後娘娘高興,必有重賞。”
秦拂雪卻道:“琴,我可以給你,但是我有一個條件。”
舒可至笑問:“姑娘隻管說。”
秦拂雪揚首一笑:“我要見皇後娘娘一麵。”舒可至一聽,倒吸一口冷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