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尚走到廳堂前,模模糊糊看見太丈吉英坐在裏頭,腿就發軟。剛進了門,便撲通一聲跪下磕頭,神色張皇。
“好個新科進士,”吉英話才講了一半,陸尚的頭便更低了,幾乎把鼻子貼在了地上。
“你倒說說看,我孫女哪點配不上你,你竟這麽早就想納妾了?”
陸尚倒是疑惑了,忙道:“小婿實在不知要納妾的事?小婿也從未想過要納妾。”
吉英冷笑一聲,嗬道:“不是你打發我孫女來我府上說媒的?”
陸尚矢口否認,堅稱無意。
吉英便道:“那,那個蕭琴袖是怎麽迴事?”
這話下去,陸尚如遭雷擊一般,渾身發抖,背不覺高高拱起,像是一座橋一般,真嚇了個半死,忙連連叩頭道:“親爺爺她……她……她是……”
吉英猛得站起來,又踱步走到陸尚的跟前,拎起著他的耳朵,冷不防說了一句:“她是你的老相好,是不是?”
這話寒浸浸的飄到陸尚耳朵裏,把他嚇得如同貓見了惡狗一般,汗毛倒豎,跪著往後退了三步,狠狠朝地上磕頭道:“親爺爺饒了我吧,這是我舊年的蠢事,我……我再也不敢了,自從那日被夫人看見,我們兩個再無一絲來往了。”
吉英悶哼了一聲,從嘴裏咳出一個老痰,正正卡在嗓子眼,忽然朝陸尚的臉上一口啐去,“呸!”,一張俊臉便沾了黃黃的醃臢。
一旁的孟氏嚇呆了,趕緊拿出帕子去擦,邊擦邊朝公公喊道:“老太爺好歹消消氣,我想尚倌1也是一時糊塗,若已確實跟她斷了往來,迴頭是岸就是了,何苦這樣呢。”
吉英不管不顧地喝了一口茶道:“我啐他一口也算是輕的,叫他別忘了自己的身份。”說罷又起身走到陸尚跟前,陸尚隻低頭匍匐,一言不發。
“你要記得,你是什麽出身,你爬的到今時今日這個位置,全靠我們一家提拔你的!你得想明白,你要跟著她,就把我孫女休了,我們不怕另找個好的,你要死要活從此為我們不管。你要是想跟著我們,就老老實實聽我們的話,日後飛黃騰達、前途無限,過了三年五載,你要納妾,我也不管。隻一條,不許苛待我的孫女!聽她的話,知道麽!”
陸尚默了許久,心中紮掙不已。
到底走哪條路,太丈已經挑明了。
他想起屢屢不從的琴袖,心裏一狠,便道:“小婿從來都是跟著太丈,沒有半點二心。”
“好!”吉英拍手道,“你既這麽說,生死都是我們一家子的,我今要你辦件事,你給我辦成了,三年後你一屆翰林考滿,我提拔你到禮部來做員外。”
陸尚一聽,竟是有這樣的好事,急忙答應道:“但憑太丈吩咐。”
吉英這時候把陸尚從地上扶起問道:“我要你做的也不難,橫豎斷了你的念想。我聽人說,你有一陣子跟你表妹互相通信過。”
雖然已是許久之前的事了,可陸尚聽到這話,還是臊紅了脖子,不敢應聲。
“你隻說,有沒有!”
陸尚想了片刻道:“有。”
“有就是了。”吉英道,“那你跟她往來的信都在不在?”
陸尚想了想,也瞞不過他,隻好說:“還有一些。”
“是誰先寄信的?”
陸尚迴想了一會兒,說:“她先寄來的。”
“你拿第一封她寄給你的信來,就這一封,別的不要。”吉英眼中含著冷光,那張平素溫和的臉上露出叵測的樣貌,“就這封信,咬定她勾引你。”
“勾引?”陸尚還不敢把這麽可怕的詞跟琴袖連在一起。可是吉英堅定的眼色已經告訴他,別無選擇。陸尚還抱著一絲幻想,便提醒道:“太丈,我們是互相來往的,她若是拿出我的信來,說我也勾引她怎麽辦呢?”
吉英輕笑:“廣陵王老千歲那邊打聽得很清楚,那個女的早已經把你的信燒光了。”
聽到“燒光”二字,陸尚不免還是有些難過:她竟早已打算將我忘記了,我卻還這樣掛念她。於是心中大恨難已,又不免想置她於死地。
“就算她還留著一封兩封,你是男的你怕什麽?這事兒出來,她活不成,你就說她勾引你,天下之人隻會罵她蕩婦,不過說你幾句不檢點。要說起來,朝廷裏貓兒狗兒多著呢,三妻四妾,爬灰聚麀2,你要去查,也保不齊哪裏就有呢。你怕什麽?大不了貶你幾級官,風頭過了,我在朝廷裏護著你,沒兩年又提拔上來了。”
陸尚一聽,倒也不虧。
他此時心中憤恨,早已失了理智,便一口答應下來。吉英方指點他說:“你把信先拿來我看,裏頭有沒有混賬話,也盡量別牽涉你。若是有什麽話不利我們,我們就拿水給它糊了,叫別人看不出來。我們商議好了,明日你就拿著這信去順天府告官。”
陸尚聽是順天府,便問:“順天府尹不是被抓進去了麽?”
“現在的府丞跟我們也很好的,你隻管告官,鬧出動靜來,餘下的事兒你不用管。”吉英捋著胡子,得意地笑著。
次日一早,陸尚果然將一紙訴狀遞到順天府。順天府昨夜已經得了消息,正等他來,接過訴狀,便以事係重大,晚上轉交內閣。
郭在象算準了日子,今日正是他夜裏當班的時候,一接到順天府的訴狀和發告,急忙寫成奏章,叫大殿的陳瓊交給皇上。
當時夜已深沉,今上連日操勞,感到身體不爽,早早服了藥歇下了。
明月如鉤,清明的月色透進窗內,漸漸爬上了龍床。外頭幽幽幾盞燈,晃著搖擺的影子,如泣如訴。今上剛吃了藥,嘴裏發苦不說,雖說一時犯困可想東想西的,又被思慮給擾得睡不著。
一抬眼看見看這月影幢幢、搖曳無根,覺得很是不祥,便朝外頭喊道:“再上一盞燈。”
禦榻外三四尺的地方兒,就站著一個行人少監叫蘇貴的。忙在門外應了,吩咐下頭的人掌燈。這個蘇貴是門淵的徒弟,門淵與陳瓊素來很好,也算是一夥人。
不一會兒,火光亮起來,驅走了月光,今上又覺得太熱,便又道:“把火掐了。”
蘇貴想了想,隻吩咐人把火移開一些,不敢掐了。這樣燈火之光柔明,今上也漸漸有了一絲睡意,剛一翻身。陳瓊就從外頭進來了。
因為他不注意,把門吱嘎推開了,今上耳朵尖就聽到了。
陳瓊還在蘇貴身邊嘀咕:“萬歲爺歇了麽?”
蘇貴道:“今晚太陰冷了,萬歲爺龍體欠安,沒有睡意,吩咐幾迴,剛才踏實一些。”
陳瓊道:“那件事兒成了,現在郭閣老本子上來了,隻是我怕萬歲爺歇了,不敢遞過去。”陳瓊雖說得很小心,卻被皇上多少聽到一些,便龍哈了一聲,頹散地問:“陳瓊,什麽事兒啊。”
陳瓊趕緊伏在地上道:“奴婢該死,驚擾了皇上。”
今上隻側著身,背對著陳瓊道:“你有話便說,別婆婆媽媽的。”
陳瓊道:“郭閣老遞了個奏章來,奴婢就怕皇上歇了……”
“朕醒著,你遞上來吧。”
陳瓊微微一聲“是”,邁著小碎步子,低著頭往裏頭走去。裏頭的宦官、宮女忙把錦簾開啟,陳瓊跪在地上雙手把奏本抬得老高。
今上猛一個轉身,將奏本接過。
蘇貴趕緊朝裏頭喊:“快上燈!”
宮人們急忙把燈點得大亮,今上把奏本打開一看,半晌沒說一句話,這可把陳瓊唬得冷汗直冒,一邊悄悄斜了眼睛,用餘光偷看聖上的臉色。
這也算是太監幾十年練出的絕活,你就這樣正眼瞧他,隻知道他低頭跪著,哪裏知道他把你從上到下都打量清楚了。
可是陳瓊見今上並沒有什麽詫異,隻是淡淡說了一句:“你去叫郭在象到朕跟前來。”
“是。”
陳瓊跪著往後挪了幾步,便躬身低頭出了去。
他前腳剛跨出出了乾清宮,嚴惜規後腳就進了去。他本來也是來當差的,沒想到陳瓊這樣著急,也不知道什麽事。
可惜他師傅是徐喜新,排名比陳瓊要低,自然不敢問蘇貴怎麽迴事。就一徑走到禦座之前,就聽見裏麵皇上似乎說了一句:“蕭琴袖辜負朕。”
這話把他唬了一跳。忙命手下去知會皇後,皇後那邊為了預備六月十八萬歲節,頗是繁忙,幾個局的女官夜間還被叫來問話,皇後想要辦得簡樸、花的銀子少,又要巧妙一些,讓皇上高興,所以眾人集思廣益,還沒想得特別是好。
正巧嚴惜規手下瘋跑到承乾宮,皇後還在辦事兒,他沒工夫閑話,隻把這話說給周若中聽。周若中才忙道皇後耳朵邊說了一句,皇後立馬預感不對,支開所有人,整頓服飾,急忙往乾清宮去了。
雖然已是六月,承乾宮外的路走來卻異常的冷,連抬轎的人都覺得衣著單薄。皇後心中焦急,催促快進。剛到乾清宮外,轎還沒穩就急著下來,不意跌了一腳,腳扭了。
這下把眾人嚇壞了,忙要抬著皇後迴宮休息,皇後擔心琴袖安危,哪裏肯聽,忍著劇痛往乾清宮大殿走去。
“好個新科進士,”吉英話才講了一半,陸尚的頭便更低了,幾乎把鼻子貼在了地上。
“你倒說說看,我孫女哪點配不上你,你竟這麽早就想納妾了?”
陸尚倒是疑惑了,忙道:“小婿實在不知要納妾的事?小婿也從未想過要納妾。”
吉英冷笑一聲,嗬道:“不是你打發我孫女來我府上說媒的?”
陸尚矢口否認,堅稱無意。
吉英便道:“那,那個蕭琴袖是怎麽迴事?”
這話下去,陸尚如遭雷擊一般,渾身發抖,背不覺高高拱起,像是一座橋一般,真嚇了個半死,忙連連叩頭道:“親爺爺她……她……她是……”
吉英猛得站起來,又踱步走到陸尚的跟前,拎起著他的耳朵,冷不防說了一句:“她是你的老相好,是不是?”
這話寒浸浸的飄到陸尚耳朵裏,把他嚇得如同貓見了惡狗一般,汗毛倒豎,跪著往後退了三步,狠狠朝地上磕頭道:“親爺爺饒了我吧,這是我舊年的蠢事,我……我再也不敢了,自從那日被夫人看見,我們兩個再無一絲來往了。”
吉英悶哼了一聲,從嘴裏咳出一個老痰,正正卡在嗓子眼,忽然朝陸尚的臉上一口啐去,“呸!”,一張俊臉便沾了黃黃的醃臢。
一旁的孟氏嚇呆了,趕緊拿出帕子去擦,邊擦邊朝公公喊道:“老太爺好歹消消氣,我想尚倌1也是一時糊塗,若已確實跟她斷了往來,迴頭是岸就是了,何苦這樣呢。”
吉英不管不顧地喝了一口茶道:“我啐他一口也算是輕的,叫他別忘了自己的身份。”說罷又起身走到陸尚跟前,陸尚隻低頭匍匐,一言不發。
“你要記得,你是什麽出身,你爬的到今時今日這個位置,全靠我們一家提拔你的!你得想明白,你要跟著她,就把我孫女休了,我們不怕另找個好的,你要死要活從此為我們不管。你要是想跟著我們,就老老實實聽我們的話,日後飛黃騰達、前途無限,過了三年五載,你要納妾,我也不管。隻一條,不許苛待我的孫女!聽她的話,知道麽!”
陸尚默了許久,心中紮掙不已。
到底走哪條路,太丈已經挑明了。
他想起屢屢不從的琴袖,心裏一狠,便道:“小婿從來都是跟著太丈,沒有半點二心。”
“好!”吉英拍手道,“你既這麽說,生死都是我們一家子的,我今要你辦件事,你給我辦成了,三年後你一屆翰林考滿,我提拔你到禮部來做員外。”
陸尚一聽,竟是有這樣的好事,急忙答應道:“但憑太丈吩咐。”
吉英這時候把陸尚從地上扶起問道:“我要你做的也不難,橫豎斷了你的念想。我聽人說,你有一陣子跟你表妹互相通信過。”
雖然已是許久之前的事了,可陸尚聽到這話,還是臊紅了脖子,不敢應聲。
“你隻說,有沒有!”
陸尚想了片刻道:“有。”
“有就是了。”吉英道,“那你跟她往來的信都在不在?”
陸尚想了想,也瞞不過他,隻好說:“還有一些。”
“是誰先寄信的?”
陸尚迴想了一會兒,說:“她先寄來的。”
“你拿第一封她寄給你的信來,就這一封,別的不要。”吉英眼中含著冷光,那張平素溫和的臉上露出叵測的樣貌,“就這封信,咬定她勾引你。”
“勾引?”陸尚還不敢把這麽可怕的詞跟琴袖連在一起。可是吉英堅定的眼色已經告訴他,別無選擇。陸尚還抱著一絲幻想,便提醒道:“太丈,我們是互相來往的,她若是拿出我的信來,說我也勾引她怎麽辦呢?”
吉英輕笑:“廣陵王老千歲那邊打聽得很清楚,那個女的早已經把你的信燒光了。”
聽到“燒光”二字,陸尚不免還是有些難過:她竟早已打算將我忘記了,我卻還這樣掛念她。於是心中大恨難已,又不免想置她於死地。
“就算她還留著一封兩封,你是男的你怕什麽?這事兒出來,她活不成,你就說她勾引你,天下之人隻會罵她蕩婦,不過說你幾句不檢點。要說起來,朝廷裏貓兒狗兒多著呢,三妻四妾,爬灰聚麀2,你要去查,也保不齊哪裏就有呢。你怕什麽?大不了貶你幾級官,風頭過了,我在朝廷裏護著你,沒兩年又提拔上來了。”
陸尚一聽,倒也不虧。
他此時心中憤恨,早已失了理智,便一口答應下來。吉英方指點他說:“你把信先拿來我看,裏頭有沒有混賬話,也盡量別牽涉你。若是有什麽話不利我們,我們就拿水給它糊了,叫別人看不出來。我們商議好了,明日你就拿著這信去順天府告官。”
陸尚聽是順天府,便問:“順天府尹不是被抓進去了麽?”
“現在的府丞跟我們也很好的,你隻管告官,鬧出動靜來,餘下的事兒你不用管。”吉英捋著胡子,得意地笑著。
次日一早,陸尚果然將一紙訴狀遞到順天府。順天府昨夜已經得了消息,正等他來,接過訴狀,便以事係重大,晚上轉交內閣。
郭在象算準了日子,今日正是他夜裏當班的時候,一接到順天府的訴狀和發告,急忙寫成奏章,叫大殿的陳瓊交給皇上。
當時夜已深沉,今上連日操勞,感到身體不爽,早早服了藥歇下了。
明月如鉤,清明的月色透進窗內,漸漸爬上了龍床。外頭幽幽幾盞燈,晃著搖擺的影子,如泣如訴。今上剛吃了藥,嘴裏發苦不說,雖說一時犯困可想東想西的,又被思慮給擾得睡不著。
一抬眼看見看這月影幢幢、搖曳無根,覺得很是不祥,便朝外頭喊道:“再上一盞燈。”
禦榻外三四尺的地方兒,就站著一個行人少監叫蘇貴的。忙在門外應了,吩咐下頭的人掌燈。這個蘇貴是門淵的徒弟,門淵與陳瓊素來很好,也算是一夥人。
不一會兒,火光亮起來,驅走了月光,今上又覺得太熱,便又道:“把火掐了。”
蘇貴想了想,隻吩咐人把火移開一些,不敢掐了。這樣燈火之光柔明,今上也漸漸有了一絲睡意,剛一翻身。陳瓊就從外頭進來了。
因為他不注意,把門吱嘎推開了,今上耳朵尖就聽到了。
陳瓊還在蘇貴身邊嘀咕:“萬歲爺歇了麽?”
蘇貴道:“今晚太陰冷了,萬歲爺龍體欠安,沒有睡意,吩咐幾迴,剛才踏實一些。”
陳瓊道:“那件事兒成了,現在郭閣老本子上來了,隻是我怕萬歲爺歇了,不敢遞過去。”陳瓊雖說得很小心,卻被皇上多少聽到一些,便龍哈了一聲,頹散地問:“陳瓊,什麽事兒啊。”
陳瓊趕緊伏在地上道:“奴婢該死,驚擾了皇上。”
今上隻側著身,背對著陳瓊道:“你有話便說,別婆婆媽媽的。”
陳瓊道:“郭閣老遞了個奏章來,奴婢就怕皇上歇了……”
“朕醒著,你遞上來吧。”
陳瓊微微一聲“是”,邁著小碎步子,低著頭往裏頭走去。裏頭的宦官、宮女忙把錦簾開啟,陳瓊跪在地上雙手把奏本抬得老高。
今上猛一個轉身,將奏本接過。
蘇貴趕緊朝裏頭喊:“快上燈!”
宮人們急忙把燈點得大亮,今上把奏本打開一看,半晌沒說一句話,這可把陳瓊唬得冷汗直冒,一邊悄悄斜了眼睛,用餘光偷看聖上的臉色。
這也算是太監幾十年練出的絕活,你就這樣正眼瞧他,隻知道他低頭跪著,哪裏知道他把你從上到下都打量清楚了。
可是陳瓊見今上並沒有什麽詫異,隻是淡淡說了一句:“你去叫郭在象到朕跟前來。”
“是。”
陳瓊跪著往後挪了幾步,便躬身低頭出了去。
他前腳剛跨出出了乾清宮,嚴惜規後腳就進了去。他本來也是來當差的,沒想到陳瓊這樣著急,也不知道什麽事。
可惜他師傅是徐喜新,排名比陳瓊要低,自然不敢問蘇貴怎麽迴事。就一徑走到禦座之前,就聽見裏麵皇上似乎說了一句:“蕭琴袖辜負朕。”
這話把他唬了一跳。忙命手下去知會皇後,皇後那邊為了預備六月十八萬歲節,頗是繁忙,幾個局的女官夜間還被叫來問話,皇後想要辦得簡樸、花的銀子少,又要巧妙一些,讓皇上高興,所以眾人集思廣益,還沒想得特別是好。
正巧嚴惜規手下瘋跑到承乾宮,皇後還在辦事兒,他沒工夫閑話,隻把這話說給周若中聽。周若中才忙道皇後耳朵邊說了一句,皇後立馬預感不對,支開所有人,整頓服飾,急忙往乾清宮去了。
雖然已是六月,承乾宮外的路走來卻異常的冷,連抬轎的人都覺得衣著單薄。皇後心中焦急,催促快進。剛到乾清宮外,轎還沒穩就急著下來,不意跌了一腳,腳扭了。
這下把眾人嚇壞了,忙要抬著皇後迴宮休息,皇後擔心琴袖安危,哪裏肯聽,忍著劇痛往乾清宮大殿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