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閣首輔江鸞、大學士郭在象與禮部尚書吉英三人一合計,往那本理王的奏章上貼出一張票:事係禮部之失,陛下可先令禮部自責其咎,該監考之人逐人問起,上若徑付三司等提審推鞠,朝廷驚動,則事反有不便矣。
這句話既然寫了,自然是商議了老半天的辦法,看似平平無奇,卻有許多學問:首先先說這事兒是禮部的鍋,意思是叫皇上別過分推想別人。
其次又說,先查監考人員,也就是叫皇上縮小範圍。
最後提醒,皇上別把都察院、刑部、大理寺的人扯進來,怕打草驚蛇。明著是這麽說,實際上就是叫皇上先別急著整人。如此說來,可以說是滴水不漏,想必今上也不會拒絕。
果然小票遞上去,不一會兒就有太監來送迴批:知道,俱照卿等所擬辦理。
這才使眾人鬆了一口氣。
可是江鸞仍麵露憂色,很不放心,原因無他:因為他太了解皇上了。
今上何等睿智之人?豈能被一張小小擬票給打動呢?現在隻能壓得住一時,得趕緊讓禮部商定好要查的人,穩住皇上那頭,否則等到第二日聖心一旦轉變,那就難辦了。
吉英聽了江鸞的意思,急忙迴禮部準備找替罪羊去了。隻是沒有料到還沒等眾人商議出個所以然來,當天傍晚時候今上忽然傳召理王帶著李沛入宮。
皇上,要見見這個李沛。
李沛頭一次進宮,卻並不很驚慌。
理王乘轎在前,李沛行走在後。斜陽脈脈,暉光如雞子,攤在金瓦之上,逼出一陣燦爛的宏光。可是宮中高牆的影子還是拖出高大的帷幕,把李沛瘦小的人影遮住了。
東華門內似乎是一個世界,滿地隻有跫跫足音,抬眼望去,四麵朱紅的牆下,隻有瘦弱的李沛和前頭走得漫不經心的那個宦官。
“入大殿之前,要磕兩次頭。在乾清宮東門前磕一次頭,入殿之前磕一次頭。你可記住了?”
宦官的聲音在這空曠的大門前十分虛無,甚至能聽得到如同老痰在喉一般的迴聲。
“知道了。”李沛似乎前世與宮廷有緣一樣,一切都很從容。他沒心思聽宦官反複提點他注意的地方,隻是不斷朝四周觀望,觀望這宏大的宮殿。
宮中的路那樣漫長,也不知走了多久,才走到乾清宮。
宮外那一地白磚,斜陽西照之下,反出金燦燦魚鱗一般的光來,李沛看得愣住了,卻被宦官一推:“磕頭!”
咚咚兩個響頭。
裏麵一個太監瞥了他一眼,細著聲音說:“進來吧。”
李沛這才跟著他去了,理王已在乾清宮和父親談話多時了。
父子二人久不相見,竟也有一搭沒一搭說了許多。理王讀書進益,今上也有些喜歡。隻是他愈發俊朗,反倒是眉宇之間恍然能看出一絲劉選侍的影子,讓今上有些驚訝,忽然又慍怒起來。
他怒,是因為他覺得虧欠。
皇上的麵子是天大的麵子,他總不可能拉下臉來到劉選侍墓前賠個不是,時日一長,越發怨恨故人,這是帝王之怒,也是帝王無可奈何之處。
他是天子,享常人不能享之福,也受常人不能受之孤。
理王看父親言談語調冷淡起來,已經有所察覺,便隻說一些皇上感興趣的話。
譬如學業之增進、武藝之精熟,尤其多提了提四哥嘉王對自己的幫助。
此言一出,果然今上怒意稍減,語重心長對他說:“你四哥學問是最好的,你要多向他討教,他為人謹慎寬厚,是諸位皇子的榜樣,也望你有他一半的好。”
理王忙道:“臣謹記在心。”
這時候門淵太監進來通傳:“皇上,李沛到了。”
今上語調仍低:“叫他進來吧。”
門淵忙去通傳:“宣李沛陛見。”
李沛才遠遠低著頭進了宮門,理王不便說話,隻側著身也看著他。李沛遙遙朝皇上一拜,又走進了稽首再拜道:“臣理王別駕李沛,恭拜吾皇陛下萬年崇安,萬歲萬歲萬萬歲。”
“你就是李沛?”
李沛稱臣即是。
“來人,將他拿下!”
還沒等李沛反應過來,殿外太監、宦官已經得令,將他五花大綁,按在禦座之前。理王看了大驚失色,忙問道:“父皇何故如此?”
今上一邊對理王道:“你不許說一句話,但置一語,與他同罪。”又斥道:“李沛,你可知罪?”
李沛雖然一臉驚慌失措,但心中想了想蕭良媛來之前對他說的話,便冷靜了下來。
琴袖告訴他,不論皇上對他做什麽、說什麽,他一定要反複陳述自己有冤,是無罪之人。於是李沛一咬牙道:“臣有冤,臣不知所犯何罪。”
今上眼色一凜,罵道:“你膽敢欺騙我兒,栽贓朝廷大臣?”
李沛心中已經嚇得六神無主了,但仍牙關要緊道:“臣所言句句屬實,不知何罪!”
今上一拍桌子大罵:“你不過一個路過的窮秀才,窮餓無聊,誆騙我皇兒。我皇兒素性愚笨,易受人騙,你砌詞造假,謊稱被人頂替,有何憑證?空口無據,豈非汙蔑朝廷?汙蔑大臣?”
李沛慌亂之間,仿佛又聽到琴袖對他的囑咐:若事危急,但求一死。
於是李沛叫道:“臣自知無憑無據,聖上必然不信,但求一死,以證清白!”
“好!”今上的臉色忽然變了,一陣冷笑道,“你既求死,朕就讓你死,來人,把他下入昭獄,明朝梟首示眾,以肅綱紀!”
理王一聽這話,趕緊朝今上下跪,正想開口說話,卻也記起琴袖對他說的話:王爺萬萬不能為他申述一句,否則王爺奏章所說求皇上自行判斷就成了欺君之言。此事久之自亂,不必擔心。
可是,李沛都要被抓到大牢裏去了,怎麽還能袖手旁觀呢!理王已經顧不得那麽多了,趕緊朝今上磕頭,正要發話,忽然外頭行人少監景善來了。
景善拜後道:“皇上,禮部有奏本呈上。”
皇上一挑眉:“哦?將上來我看。”
景善小心翼翼把奏本遞上去,今上打開一看,不禁心裏竊笑:這些大臣真的是不戰自亂。
原來禮部早就慌了,怕事情敗露,於是找了幾個替罪羊,考官自然是跑不了的,但這是翰林院的事,橫豎跟禮部無關,審卷、監考推了兩個說是受了人家錢財,替順天府尹的親戚張羅冒領舉人。
一切都是順天府尹之錯!
真是可笑之極。
今上自然知道,眼前這個李沛是無辜的。否則怎麽會如此堅持自己無罪?但是他證據不足,光靠一張嘴怎麽能洗脫冤屈?別說今上不能盡信,朝廷大臣那邊也一定是不能放過他的。
好在禮部這些人先按捺不住:找替罪羊,招了。
無論是不是替罪羊,至少說明,這個李沛真的被人冤枉了,這不就完了。
今上捋著胡子,輕輕一笑:“把他放了。”
理王還來不及反應過來,今上就道:“朕看事出可疑,暫留你一條性命,你先去偏殿,限你一個時辰之內,作策論一篇,隻許落筆成章,不許草稿之後謄寫,一字不許修改,一字不許錯訛。一個時辰之後,將你策論將來朕看。”
事已至此,李沛已經大致明白了來龍去脈。
他不禁大歎一口,琴袖此女真是神算!一個府中養的嬌女,足不出戶竟猜得出皇上手段,若是男人,作一國宰相可謂綽綽有餘。
既然皇上親開金口,那就是開恩讓他重新考試了。於是欣喜之下,語音洪亮說了三個字:“臣領旨!”
看著李沛高興而退的樣子,理王卻還蒙在鼓裏:怎麽父皇態度轉變如此之快?
這時候今上轉過頭來對理王道:“你先去見見你母後吧,她得病很是辛苦。”
這話又是什麽意思?
理王又聽得一頭霧水,可惜琴袖不在身邊,若是她在,一定知道父皇的意思。隻能依禮而退,往承乾宮去了。
這時候,今上收迴剛才寬和的顏色,板著臉對門淵說:“門淵,傳行人監大小太監,叫禮部尚書吉英,禮部左右侍郎及此次北直隸鄉試正副主考、房官,速到乾清宮見朕。不許一人有缺,違者下昭獄即刻論死。”
門淵聽這話,臉白得跟捈了粉一樣,忙應了出去,急忙對在外頭的景善道:“完了完了,事情鬧大了,快去告訴郭閣老!快!”
當夜,內閣是郭在象坐班,他也來迴踱步,心中很是不安。文淵閣內堆滿了各處上來的奏本,可郭在象也無心再看,隻是惶惶不寧。
忽然,文淵閣的大門被吱嘎一聲推開,嚇得他身子一激靈,朝門外大叫:“是誰!”
睜眼一看,竟是行人少監景善,上氣不接下氣的,慘白著一張臉跑過來喊道:“郭……郭閣老,出……出大事了!”
“景公公,你怎麽來了?”郭在象故作鎮定地問。
“皇上,叫北直隸鄉試經手的大小官員,去乾清宮問話。”
郭閣老一聽,一個踉蹌,轟然倒在椅子上。
這句話既然寫了,自然是商議了老半天的辦法,看似平平無奇,卻有許多學問:首先先說這事兒是禮部的鍋,意思是叫皇上別過分推想別人。
其次又說,先查監考人員,也就是叫皇上縮小範圍。
最後提醒,皇上別把都察院、刑部、大理寺的人扯進來,怕打草驚蛇。明著是這麽說,實際上就是叫皇上先別急著整人。如此說來,可以說是滴水不漏,想必今上也不會拒絕。
果然小票遞上去,不一會兒就有太監來送迴批:知道,俱照卿等所擬辦理。
這才使眾人鬆了一口氣。
可是江鸞仍麵露憂色,很不放心,原因無他:因為他太了解皇上了。
今上何等睿智之人?豈能被一張小小擬票給打動呢?現在隻能壓得住一時,得趕緊讓禮部商定好要查的人,穩住皇上那頭,否則等到第二日聖心一旦轉變,那就難辦了。
吉英聽了江鸞的意思,急忙迴禮部準備找替罪羊去了。隻是沒有料到還沒等眾人商議出個所以然來,當天傍晚時候今上忽然傳召理王帶著李沛入宮。
皇上,要見見這個李沛。
李沛頭一次進宮,卻並不很驚慌。
理王乘轎在前,李沛行走在後。斜陽脈脈,暉光如雞子,攤在金瓦之上,逼出一陣燦爛的宏光。可是宮中高牆的影子還是拖出高大的帷幕,把李沛瘦小的人影遮住了。
東華門內似乎是一個世界,滿地隻有跫跫足音,抬眼望去,四麵朱紅的牆下,隻有瘦弱的李沛和前頭走得漫不經心的那個宦官。
“入大殿之前,要磕兩次頭。在乾清宮東門前磕一次頭,入殿之前磕一次頭。你可記住了?”
宦官的聲音在這空曠的大門前十分虛無,甚至能聽得到如同老痰在喉一般的迴聲。
“知道了。”李沛似乎前世與宮廷有緣一樣,一切都很從容。他沒心思聽宦官反複提點他注意的地方,隻是不斷朝四周觀望,觀望這宏大的宮殿。
宮中的路那樣漫長,也不知走了多久,才走到乾清宮。
宮外那一地白磚,斜陽西照之下,反出金燦燦魚鱗一般的光來,李沛看得愣住了,卻被宦官一推:“磕頭!”
咚咚兩個響頭。
裏麵一個太監瞥了他一眼,細著聲音說:“進來吧。”
李沛這才跟著他去了,理王已在乾清宮和父親談話多時了。
父子二人久不相見,竟也有一搭沒一搭說了許多。理王讀書進益,今上也有些喜歡。隻是他愈發俊朗,反倒是眉宇之間恍然能看出一絲劉選侍的影子,讓今上有些驚訝,忽然又慍怒起來。
他怒,是因為他覺得虧欠。
皇上的麵子是天大的麵子,他總不可能拉下臉來到劉選侍墓前賠個不是,時日一長,越發怨恨故人,這是帝王之怒,也是帝王無可奈何之處。
他是天子,享常人不能享之福,也受常人不能受之孤。
理王看父親言談語調冷淡起來,已經有所察覺,便隻說一些皇上感興趣的話。
譬如學業之增進、武藝之精熟,尤其多提了提四哥嘉王對自己的幫助。
此言一出,果然今上怒意稍減,語重心長對他說:“你四哥學問是最好的,你要多向他討教,他為人謹慎寬厚,是諸位皇子的榜樣,也望你有他一半的好。”
理王忙道:“臣謹記在心。”
這時候門淵太監進來通傳:“皇上,李沛到了。”
今上語調仍低:“叫他進來吧。”
門淵忙去通傳:“宣李沛陛見。”
李沛才遠遠低著頭進了宮門,理王不便說話,隻側著身也看著他。李沛遙遙朝皇上一拜,又走進了稽首再拜道:“臣理王別駕李沛,恭拜吾皇陛下萬年崇安,萬歲萬歲萬萬歲。”
“你就是李沛?”
李沛稱臣即是。
“來人,將他拿下!”
還沒等李沛反應過來,殿外太監、宦官已經得令,將他五花大綁,按在禦座之前。理王看了大驚失色,忙問道:“父皇何故如此?”
今上一邊對理王道:“你不許說一句話,但置一語,與他同罪。”又斥道:“李沛,你可知罪?”
李沛雖然一臉驚慌失措,但心中想了想蕭良媛來之前對他說的話,便冷靜了下來。
琴袖告訴他,不論皇上對他做什麽、說什麽,他一定要反複陳述自己有冤,是無罪之人。於是李沛一咬牙道:“臣有冤,臣不知所犯何罪。”
今上眼色一凜,罵道:“你膽敢欺騙我兒,栽贓朝廷大臣?”
李沛心中已經嚇得六神無主了,但仍牙關要緊道:“臣所言句句屬實,不知何罪!”
今上一拍桌子大罵:“你不過一個路過的窮秀才,窮餓無聊,誆騙我皇兒。我皇兒素性愚笨,易受人騙,你砌詞造假,謊稱被人頂替,有何憑證?空口無據,豈非汙蔑朝廷?汙蔑大臣?”
李沛慌亂之間,仿佛又聽到琴袖對他的囑咐:若事危急,但求一死。
於是李沛叫道:“臣自知無憑無據,聖上必然不信,但求一死,以證清白!”
“好!”今上的臉色忽然變了,一陣冷笑道,“你既求死,朕就讓你死,來人,把他下入昭獄,明朝梟首示眾,以肅綱紀!”
理王一聽這話,趕緊朝今上下跪,正想開口說話,卻也記起琴袖對他說的話:王爺萬萬不能為他申述一句,否則王爺奏章所說求皇上自行判斷就成了欺君之言。此事久之自亂,不必擔心。
可是,李沛都要被抓到大牢裏去了,怎麽還能袖手旁觀呢!理王已經顧不得那麽多了,趕緊朝今上磕頭,正要發話,忽然外頭行人少監景善來了。
景善拜後道:“皇上,禮部有奏本呈上。”
皇上一挑眉:“哦?將上來我看。”
景善小心翼翼把奏本遞上去,今上打開一看,不禁心裏竊笑:這些大臣真的是不戰自亂。
原來禮部早就慌了,怕事情敗露,於是找了幾個替罪羊,考官自然是跑不了的,但這是翰林院的事,橫豎跟禮部無關,審卷、監考推了兩個說是受了人家錢財,替順天府尹的親戚張羅冒領舉人。
一切都是順天府尹之錯!
真是可笑之極。
今上自然知道,眼前這個李沛是無辜的。否則怎麽會如此堅持自己無罪?但是他證據不足,光靠一張嘴怎麽能洗脫冤屈?別說今上不能盡信,朝廷大臣那邊也一定是不能放過他的。
好在禮部這些人先按捺不住:找替罪羊,招了。
無論是不是替罪羊,至少說明,這個李沛真的被人冤枉了,這不就完了。
今上捋著胡子,輕輕一笑:“把他放了。”
理王還來不及反應過來,今上就道:“朕看事出可疑,暫留你一條性命,你先去偏殿,限你一個時辰之內,作策論一篇,隻許落筆成章,不許草稿之後謄寫,一字不許修改,一字不許錯訛。一個時辰之後,將你策論將來朕看。”
事已至此,李沛已經大致明白了來龍去脈。
他不禁大歎一口,琴袖此女真是神算!一個府中養的嬌女,足不出戶竟猜得出皇上手段,若是男人,作一國宰相可謂綽綽有餘。
既然皇上親開金口,那就是開恩讓他重新考試了。於是欣喜之下,語音洪亮說了三個字:“臣領旨!”
看著李沛高興而退的樣子,理王卻還蒙在鼓裏:怎麽父皇態度轉變如此之快?
這時候今上轉過頭來對理王道:“你先去見見你母後吧,她得病很是辛苦。”
這話又是什麽意思?
理王又聽得一頭霧水,可惜琴袖不在身邊,若是她在,一定知道父皇的意思。隻能依禮而退,往承乾宮去了。
這時候,今上收迴剛才寬和的顏色,板著臉對門淵說:“門淵,傳行人監大小太監,叫禮部尚書吉英,禮部左右侍郎及此次北直隸鄉試正副主考、房官,速到乾清宮見朕。不許一人有缺,違者下昭獄即刻論死。”
門淵聽這話,臉白得跟捈了粉一樣,忙應了出去,急忙對在外頭的景善道:“完了完了,事情鬧大了,快去告訴郭閣老!快!”
當夜,內閣是郭在象坐班,他也來迴踱步,心中很是不安。文淵閣內堆滿了各處上來的奏本,可郭在象也無心再看,隻是惶惶不寧。
忽然,文淵閣的大門被吱嘎一聲推開,嚇得他身子一激靈,朝門外大叫:“是誰!”
睜眼一看,竟是行人少監景善,上氣不接下氣的,慘白著一張臉跑過來喊道:“郭……郭閣老,出……出大事了!”
“景公公,你怎麽來了?”郭在象故作鎮定地問。
“皇上,叫北直隸鄉試經手的大小官員,去乾清宮問話。”
郭閣老一聽,一個踉蹌,轟然倒在椅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