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宛轉三千裏,梅花清寒,白雪半尺。空中殘月無光,隻不過在牆上投下虛彌的影子,即便是夜不能寐的京城也早已籠在這寒夜之中休憩。黎明之前,天黑得不見五指,偶然幾點光亮,也不過是世家豪門徹夜的明燈。
在這一片苦寒之時,理王府內正堂的燭火已經亮起。掌事的下人們應睜著朦朧的睡眼,把那冷掉的湯婆子捂在手裏篩糠。
這時候吳媽媽提著一壺熱水來,王爺房外值守的張鬆抖著身子攔住她,笑道:“媽媽哪裏去?”
吳媽媽瞪了一眼:“給王爺洗臉用的!”
張鬆搓著手道:“王爺洗臉,斷用不了一壺,若是剩下些,也別費了功夫,給我們留一點兒吧。”
吳媽媽把銅壺往張鬆身上一抖,那滿壺滾燙的熱水差點澆到張鬆身上,嚇得他往後一蹦,摔在雪地上叫疼。吳媽媽冷笑一聲,咂嘴道:“放你的屁!昨兒洗臉,可可1用了這麽一壺,再者王爺用的水,你這樣的叫花子也配沾這好處?要熱水自個兒燒去,起開起開!”
張鬆好容易爬起來,揉了揉屁股:“我雖配不得,可也苦勞的!你說這王爺一個多月吃錯什麽藥了?天天這樣早就起了,我們還得支應著,這大冷天兒的凍死我了。”
吳媽媽笑出一口熱氣:“你一個奴胎2生的小家子,雞屎蚊子打哈欠,口氣倒挺大!王爺也是你能說的?他這幾日精神、沒包彈3,你就舍不得你那爛棉花做的臭被子了!”
正在調笑打牙之時,吳媽媽身後便傳來幽幽一聲:“你們杵在這裏做什麽,王爺已經起了。”
吳媽媽轉身一看,那蕭良媛穿戴齊整,步履從容而來。隻見她頭上釵著時鮮梅花,下身一襲丁香色花鳥雲肩通袖織花裘襖,分明是個絕色人物,吳媽媽忙笑臉一迎:“蕭娘娘好。”
琴袖淡然一句:“快進去吧。”
吳媽媽忙笑眯眯跟在後頭唯唯諾諾,還不忘突然轉過身朝張鬆瞪眼。
這一兩個月以來,理王府內可謂鬥轉星移了。你且往房中一看,一個微胖的男子隻穿一件單衣,氣宇昂然,端坐榻上,周圍之人都捧著一套盥洗之具聽候旨意。
琴袖才輕輕把門攏上,那男子便已眉開眼笑:“琴袖!我等你好久了。”
琴袖麵帶微喜,行了一個半禮道:“迴王爺的話,今兒早上見珠釵舊了,換戴了鮮花,因而稍晚了一些。”
理王爺才稍稍看了一眼,便低著頭小聲道:“確實……漂亮。”
琴袖把臉飛紅了,伺候王爺洗漱。不一會兒,他便換上一件尋常下人的短褐,綁了綁腿腰,帶著一把長劍朝外頭走去,琴袖跟著他到了後院的庭中。
這滿庭之間紅梅開遍,冷香暗湧,風動花搖。一個熟悉的身影站在滿樹紅梅之中,原來是琴袖的大哥蕭繕。
理王這些日子以來,一改頹唐,日日跟著蕭繕習武。天尚未亮,隻有霜雪反照之下,彌散的月光。蕭繕行了一禮,便道:“王爺,出劍吧。”
理王一喝,把劍鋒出鞘,蕭繕拔劍對舞。兩道銀光從梅花之間騰起,清輝之下,劍身仿佛龍鱗耀光,蕭繕飛身一刺,理王反手一擋,“嗙”得一聲,如同金石迸裂。
理王挺劍迴擊,蕭繕遊走輕盈。一擊不中,誤中樹幹,落花紛崩,帶著寒夜的冰光染得劍身凝上了飛香。蕭繕趁理王不注意,一個掃腿,濺得一陣寒雪驚濤般四散,理王側身一跳便避開了蕭繕掃腿,用劍背一拍,聽得“啪”得劍響,打中了蕭繕的右肩!
理王得意道:“承讓了。”
“王爺天資卓異,愚某實在佩服。”蕭繕方說完,卻見琴袖一陣捂著袖子莞爾一笑:“王爺看你腿上。”
理王低頭一看,原來那腿上的袴襪已經被劃開了一大條口子,冷風瑟瑟地吹,才覺得小腿冰冰涼的,便棄了劍,撓了撓頭道:“真是慚愧,還以為旗開得勝了呢。”
蕭繕起手道:“王爺才練了一月半,已經很有模樣了。可見王爺稟賦精奇,非常人可比。”理王笑了笑道:“若不是琴袖,我還不知能不能辦得到。”
琴袖在旁一聽,隻是微微朝他一笑。月光漸淡,夜色更濃,想是太陽將升,黎明之前那一段漆黑罷了。理王又跟著蕭繕練習打熬筋骨,這些日子以來,他每天一早就要提掇石。
這掇石有許多種,他方一開始練的是二十斤重的,一個多月前,王爺提十下就累得要休息半個時辰,後來更是差點兒不肯練了,惹得琴袖大罵:“你忘記喪母之痛了嗎?”
每當他想偷懶時,琴袖這一句話就好比下了一劑猛藥,一想起他母親死前的哀愁,他便鼓足了幹勁做事。如今他能將二十斤的掇石一次提一百下,還能試著抱起一百斤的掇石,久而不倒。
那肥胖無力的軀幹漸漸呈露出精實的樣貌,手臂上不再是肥肉一堆,而漸次看得出肌肉的線條。而那一張胖臉逐漸瘦了下來,漸漸眉目分明,略略顯出幾分英俊的樣貌。
舉完掇石,蕭繕在王爺腿上牢牢綁上幾個沙袋,他大腿漸漸細長起來,每天就要定時練八卦步。這八卦步也叫飛九宮,乃是習武之人常練的一種步法,繞走一圈配合練拳散招,練上幾十圈下來,便是數九寒天也能累得人熱汗直冒。
琴袖靜靜坐著看他練,一語不發。許是被琴袖看著心裏有些激動,王爺每次都練得十分認真。
練完了一套八卦步,他緩了緩精神,紅日杲杲已經東升,天光大亮,就是雪深風疾,四處連鳥叫也沒有,隻有梅香浮動,麗人相伴而已。
王爺才歇了半刻就又振奮起來練弓。他初學弓,練的是八力弓,蕭繕拉的是十二力,二人射箭每日都要射上幾百支,雖理王射的多有不中,可畢竟也在練習之中,射藝漸精。待他射完,已是辰時許了。
他休憩片刻,琴袖上去命人忙擦掉汗水以免著涼,又命人預備熱水沐浴。洗完澡後,他才帶著琴袖、蕭繕一同到房中用飯,日日如此。
王爺以前走兩步就氣喘不止,如今卻覺得體態強健,身體不再那麽沉重。琴袖跟在他後麵,仿佛像是迴到了小時候。小小的她也看著兩個哥哥習武,她跟在哥哥後麵瞎鬧,哥哥們也不生氣,拿著好吃的哄她玩兒。
“琴袖,今日中了八十箭。”
理王爺似乎是在做功課似的,每天都要匯報他射中的箭數,琴袖也不多言,隻是微笑道:“比昨日少了一箭,明日罰你多射十支箭。”
“是!”理王喊得像個孩子一樣,說罷便開始大口吃起飯來。不知怎麽,琴袖看他那副認真的樣子,心中竟覺得有那麽一絲可愛。那微胖的臉上橫著兩道劍眉,稍稍顯出一點點男子的陽剛之氣,竟讓她不好意思地紅了臉,低頭撥弄著碗中那枚剛剛剝好的雞蛋。
不,我並不是喜歡他。
琴袖這樣告誡自己:我隻是利用他達到我出人頭地的夢想。
看到琴袖發呆,理王爺才忽然問道:“琴袖,你怎麽不吃呢?”
“啊!”琴袖才怔怔地叫起來,“迴王爺,妾在想以前的事兒呢。”
王爺卻嘟噥著道:“我們都是自己,我說了,別叫得那麽生分,私下裏就叫我顯弘吧。”
琴袖低著頭,瞥了一眼大哥,蕭繕卻暗自偷笑一般抿了抿嘴巴,故意低著頭嚼著一個大饅頭,惹得她又羞又急,也低著頭默默地把那雞蛋戳開,恨恨地把碗移到蕭繕的眼前,“咚”得敲了桌子一下。
“呶!我不愛吃雞子,給你吃!”
蕭繕咳嗽了一聲:“我今日可真是好福氣,白得了一個蛋。”
“你們兄妹二人可別打啞謎呢!”王爺笑道。
蕭繕笑著起手道:“王爺,民間嫁娶都要吃喜蛋的,就是我沒福,沒吃過妹妹的喜蛋,今兒可不是得了臉麽!”
“喜蛋?”王爺似乎聽說了什麽了不得的東西,“那你多吃兩個,不夠我叫廚房再添些來!對了,這樣的東西是不是上上下下都得吃呢?”
“那是自然的。”蕭繕笑道。
琴袖一聽,急紅了臉道:“王爺,你也縱他這張刁滑的嘴!”
王爺轉而叫了叫侍膳的魏芳,道:“你趕緊去叫吳媽媽備下一百個雞子,按著民間辦法做成喜蛋,府內上下人人分送。”
琴袖的臉忙燒了起來,一把拉住魏芳道:“王爺跟我們玩笑呢,您別信。”
王爺神色轉而鄭重起來:“孤可不開這種玩笑,想起來,你剛來府上的時候也沒好好待你過,就算是補償吧。”
琴袖低頭默了默道:“你們男人都花馬吊嘴的,我可不敢信。”她被陸尚傷過,那些花言巧語消散之速,恐怕連陸尚自己都不敢信。隻道男人變臉如翻書,這樣的話她如今也不十分愛聽,可真的聽到了卻又有一絲感動,到底還是個小女子啊。
不管琴袖如何想,王爺卻似乎很執著的樣子:“現在就做,我也做!”琴袖忙撅嘴:“不許去!今兒早上還有功課。”
理王爺一拍額頭:“險些忘了!”
“昨日要你背的書,背的怎麽樣兒了,背不出來可是要打的。”
原來這蕭繕教王爺武功,琴袖這幾日就當了教書先生教王爺讀書。王爺從前功課太差,現在還在讀小孩子念的《三字經》、《千字文》、《明心寶鑒》。
不過琴袖一早就看出他天賦奇高了,不然何以把母親衣服上的紋樣記得這般清楚呢?她猜的沒錯,王爺一個月內就把三本書都學完了,如今開蒙得差不多,漸漸讀起《論語》、《大學》來了。
用飯一畢,蕭繕起身告辭,王爺便與琴袖到書房讀書。
王爺以前因為懶惰,就顯得十分蠢笨,把教書先生氣跑了許多個。況且他母親去世之後,皇上下令以宮女身份落葬,眼見跟著理王爺是沒得混了,王府裏那些個掌管事務的大小官員紛紛上表請辭,由理校曾大先起頭,竟跑了一大半,隻剩下紀善方繼高、典膳商行哲寥寥數人而已。
既是無人肯來,琴袖便成了開蒙老師。看她那架勢還真有點教書先生的意思。隻見她一手捧書,一手拿著一管戒尺,神色嚴厲地聽著理王爺背書。
“人生智未生,智生人易老。心智一切生,不覺無常到……”
理王背得仔細,半個時辰背下來,一字不差。琴袖看他背得好,便命他讀一讀大學,隻見他張口便來:“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錯了錯了!”琴袖拿著戒尺敲了桌子兩下,“在新民!這個字兒寫作親,讀作新,明德使人日日新。你翻到書後麵,不是提了一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麽?看書得先通觀全文,方才能開始讀,沒有仔細思考,那就是信口雌黃,伸出手來,打三下!”
王爺嘟噥道:“打一下行不行?”
“還跟我討價還價了是不是?!”琴袖便湊近了,去拉住他的手要打,卻不想方拉住了理王的手卻被他緊緊地握住,再也不肯鬆開。
在這一片苦寒之時,理王府內正堂的燭火已經亮起。掌事的下人們應睜著朦朧的睡眼,把那冷掉的湯婆子捂在手裏篩糠。
這時候吳媽媽提著一壺熱水來,王爺房外值守的張鬆抖著身子攔住她,笑道:“媽媽哪裏去?”
吳媽媽瞪了一眼:“給王爺洗臉用的!”
張鬆搓著手道:“王爺洗臉,斷用不了一壺,若是剩下些,也別費了功夫,給我們留一點兒吧。”
吳媽媽把銅壺往張鬆身上一抖,那滿壺滾燙的熱水差點澆到張鬆身上,嚇得他往後一蹦,摔在雪地上叫疼。吳媽媽冷笑一聲,咂嘴道:“放你的屁!昨兒洗臉,可可1用了這麽一壺,再者王爺用的水,你這樣的叫花子也配沾這好處?要熱水自個兒燒去,起開起開!”
張鬆好容易爬起來,揉了揉屁股:“我雖配不得,可也苦勞的!你說這王爺一個多月吃錯什麽藥了?天天這樣早就起了,我們還得支應著,這大冷天兒的凍死我了。”
吳媽媽笑出一口熱氣:“你一個奴胎2生的小家子,雞屎蚊子打哈欠,口氣倒挺大!王爺也是你能說的?他這幾日精神、沒包彈3,你就舍不得你那爛棉花做的臭被子了!”
正在調笑打牙之時,吳媽媽身後便傳來幽幽一聲:“你們杵在這裏做什麽,王爺已經起了。”
吳媽媽轉身一看,那蕭良媛穿戴齊整,步履從容而來。隻見她頭上釵著時鮮梅花,下身一襲丁香色花鳥雲肩通袖織花裘襖,分明是個絕色人物,吳媽媽忙笑臉一迎:“蕭娘娘好。”
琴袖淡然一句:“快進去吧。”
吳媽媽忙笑眯眯跟在後頭唯唯諾諾,還不忘突然轉過身朝張鬆瞪眼。
這一兩個月以來,理王府內可謂鬥轉星移了。你且往房中一看,一個微胖的男子隻穿一件單衣,氣宇昂然,端坐榻上,周圍之人都捧著一套盥洗之具聽候旨意。
琴袖才輕輕把門攏上,那男子便已眉開眼笑:“琴袖!我等你好久了。”
琴袖麵帶微喜,行了一個半禮道:“迴王爺的話,今兒早上見珠釵舊了,換戴了鮮花,因而稍晚了一些。”
理王爺才稍稍看了一眼,便低著頭小聲道:“確實……漂亮。”
琴袖把臉飛紅了,伺候王爺洗漱。不一會兒,他便換上一件尋常下人的短褐,綁了綁腿腰,帶著一把長劍朝外頭走去,琴袖跟著他到了後院的庭中。
這滿庭之間紅梅開遍,冷香暗湧,風動花搖。一個熟悉的身影站在滿樹紅梅之中,原來是琴袖的大哥蕭繕。
理王這些日子以來,一改頹唐,日日跟著蕭繕習武。天尚未亮,隻有霜雪反照之下,彌散的月光。蕭繕行了一禮,便道:“王爺,出劍吧。”
理王一喝,把劍鋒出鞘,蕭繕拔劍對舞。兩道銀光從梅花之間騰起,清輝之下,劍身仿佛龍鱗耀光,蕭繕飛身一刺,理王反手一擋,“嗙”得一聲,如同金石迸裂。
理王挺劍迴擊,蕭繕遊走輕盈。一擊不中,誤中樹幹,落花紛崩,帶著寒夜的冰光染得劍身凝上了飛香。蕭繕趁理王不注意,一個掃腿,濺得一陣寒雪驚濤般四散,理王側身一跳便避開了蕭繕掃腿,用劍背一拍,聽得“啪”得劍響,打中了蕭繕的右肩!
理王得意道:“承讓了。”
“王爺天資卓異,愚某實在佩服。”蕭繕方說完,卻見琴袖一陣捂著袖子莞爾一笑:“王爺看你腿上。”
理王低頭一看,原來那腿上的袴襪已經被劃開了一大條口子,冷風瑟瑟地吹,才覺得小腿冰冰涼的,便棄了劍,撓了撓頭道:“真是慚愧,還以為旗開得勝了呢。”
蕭繕起手道:“王爺才練了一月半,已經很有模樣了。可見王爺稟賦精奇,非常人可比。”理王笑了笑道:“若不是琴袖,我還不知能不能辦得到。”
琴袖在旁一聽,隻是微微朝他一笑。月光漸淡,夜色更濃,想是太陽將升,黎明之前那一段漆黑罷了。理王又跟著蕭繕練習打熬筋骨,這些日子以來,他每天一早就要提掇石。
這掇石有許多種,他方一開始練的是二十斤重的,一個多月前,王爺提十下就累得要休息半個時辰,後來更是差點兒不肯練了,惹得琴袖大罵:“你忘記喪母之痛了嗎?”
每當他想偷懶時,琴袖這一句話就好比下了一劑猛藥,一想起他母親死前的哀愁,他便鼓足了幹勁做事。如今他能將二十斤的掇石一次提一百下,還能試著抱起一百斤的掇石,久而不倒。
那肥胖無力的軀幹漸漸呈露出精實的樣貌,手臂上不再是肥肉一堆,而漸次看得出肌肉的線條。而那一張胖臉逐漸瘦了下來,漸漸眉目分明,略略顯出幾分英俊的樣貌。
舉完掇石,蕭繕在王爺腿上牢牢綁上幾個沙袋,他大腿漸漸細長起來,每天就要定時練八卦步。這八卦步也叫飛九宮,乃是習武之人常練的一種步法,繞走一圈配合練拳散招,練上幾十圈下來,便是數九寒天也能累得人熱汗直冒。
琴袖靜靜坐著看他練,一語不發。許是被琴袖看著心裏有些激動,王爺每次都練得十分認真。
練完了一套八卦步,他緩了緩精神,紅日杲杲已經東升,天光大亮,就是雪深風疾,四處連鳥叫也沒有,隻有梅香浮動,麗人相伴而已。
王爺才歇了半刻就又振奮起來練弓。他初學弓,練的是八力弓,蕭繕拉的是十二力,二人射箭每日都要射上幾百支,雖理王射的多有不中,可畢竟也在練習之中,射藝漸精。待他射完,已是辰時許了。
他休憩片刻,琴袖上去命人忙擦掉汗水以免著涼,又命人預備熱水沐浴。洗完澡後,他才帶著琴袖、蕭繕一同到房中用飯,日日如此。
王爺以前走兩步就氣喘不止,如今卻覺得體態強健,身體不再那麽沉重。琴袖跟在他後麵,仿佛像是迴到了小時候。小小的她也看著兩個哥哥習武,她跟在哥哥後麵瞎鬧,哥哥們也不生氣,拿著好吃的哄她玩兒。
“琴袖,今日中了八十箭。”
理王爺似乎是在做功課似的,每天都要匯報他射中的箭數,琴袖也不多言,隻是微笑道:“比昨日少了一箭,明日罰你多射十支箭。”
“是!”理王喊得像個孩子一樣,說罷便開始大口吃起飯來。不知怎麽,琴袖看他那副認真的樣子,心中竟覺得有那麽一絲可愛。那微胖的臉上橫著兩道劍眉,稍稍顯出一點點男子的陽剛之氣,竟讓她不好意思地紅了臉,低頭撥弄著碗中那枚剛剛剝好的雞蛋。
不,我並不是喜歡他。
琴袖這樣告誡自己:我隻是利用他達到我出人頭地的夢想。
看到琴袖發呆,理王爺才忽然問道:“琴袖,你怎麽不吃呢?”
“啊!”琴袖才怔怔地叫起來,“迴王爺,妾在想以前的事兒呢。”
王爺卻嘟噥著道:“我們都是自己,我說了,別叫得那麽生分,私下裏就叫我顯弘吧。”
琴袖低著頭,瞥了一眼大哥,蕭繕卻暗自偷笑一般抿了抿嘴巴,故意低著頭嚼著一個大饅頭,惹得她又羞又急,也低著頭默默地把那雞蛋戳開,恨恨地把碗移到蕭繕的眼前,“咚”得敲了桌子一下。
“呶!我不愛吃雞子,給你吃!”
蕭繕咳嗽了一聲:“我今日可真是好福氣,白得了一個蛋。”
“你們兄妹二人可別打啞謎呢!”王爺笑道。
蕭繕笑著起手道:“王爺,民間嫁娶都要吃喜蛋的,就是我沒福,沒吃過妹妹的喜蛋,今兒可不是得了臉麽!”
“喜蛋?”王爺似乎聽說了什麽了不得的東西,“那你多吃兩個,不夠我叫廚房再添些來!對了,這樣的東西是不是上上下下都得吃呢?”
“那是自然的。”蕭繕笑道。
琴袖一聽,急紅了臉道:“王爺,你也縱他這張刁滑的嘴!”
王爺轉而叫了叫侍膳的魏芳,道:“你趕緊去叫吳媽媽備下一百個雞子,按著民間辦法做成喜蛋,府內上下人人分送。”
琴袖的臉忙燒了起來,一把拉住魏芳道:“王爺跟我們玩笑呢,您別信。”
王爺神色轉而鄭重起來:“孤可不開這種玩笑,想起來,你剛來府上的時候也沒好好待你過,就算是補償吧。”
琴袖低頭默了默道:“你們男人都花馬吊嘴的,我可不敢信。”她被陸尚傷過,那些花言巧語消散之速,恐怕連陸尚自己都不敢信。隻道男人變臉如翻書,這樣的話她如今也不十分愛聽,可真的聽到了卻又有一絲感動,到底還是個小女子啊。
不管琴袖如何想,王爺卻似乎很執著的樣子:“現在就做,我也做!”琴袖忙撅嘴:“不許去!今兒早上還有功課。”
理王爺一拍額頭:“險些忘了!”
“昨日要你背的書,背的怎麽樣兒了,背不出來可是要打的。”
原來這蕭繕教王爺武功,琴袖這幾日就當了教書先生教王爺讀書。王爺從前功課太差,現在還在讀小孩子念的《三字經》、《千字文》、《明心寶鑒》。
不過琴袖一早就看出他天賦奇高了,不然何以把母親衣服上的紋樣記得這般清楚呢?她猜的沒錯,王爺一個月內就把三本書都學完了,如今開蒙得差不多,漸漸讀起《論語》、《大學》來了。
用飯一畢,蕭繕起身告辭,王爺便與琴袖到書房讀書。
王爺以前因為懶惰,就顯得十分蠢笨,把教書先生氣跑了許多個。況且他母親去世之後,皇上下令以宮女身份落葬,眼見跟著理王爺是沒得混了,王府裏那些個掌管事務的大小官員紛紛上表請辭,由理校曾大先起頭,竟跑了一大半,隻剩下紀善方繼高、典膳商行哲寥寥數人而已。
既是無人肯來,琴袖便成了開蒙老師。看她那架勢還真有點教書先生的意思。隻見她一手捧書,一手拿著一管戒尺,神色嚴厲地聽著理王爺背書。
“人生智未生,智生人易老。心智一切生,不覺無常到……”
理王背得仔細,半個時辰背下來,一字不差。琴袖看他背得好,便命他讀一讀大學,隻見他張口便來:“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錯了錯了!”琴袖拿著戒尺敲了桌子兩下,“在新民!這個字兒寫作親,讀作新,明德使人日日新。你翻到書後麵,不是提了一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麽?看書得先通觀全文,方才能開始讀,沒有仔細思考,那就是信口雌黃,伸出手來,打三下!”
王爺嘟噥道:“打一下行不行?”
“還跟我討價還價了是不是?!”琴袖便湊近了,去拉住他的手要打,卻不想方拉住了理王的手卻被他緊緊地握住,再也不肯鬆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