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爺口中的阿姨是誰?”當日迴去之後,琴袖拉住小呈的手問了問。
“阿姨是王爺的母親劉選侍。”
“母親怎麽能叫阿姨呢?”琴袖有些不解。
“這是宮裏的規矩。”小呈把一盞清茶擺上來,拍了拍自己的衣袖,小聲說道:“凡是妃嬪所生的孩子,當麵都不能叫自己母親娘,得叫阿姨1。宮裏所有的孩子都是皇後娘娘的孩子,隻管皇後叫做母後,自己的親娘是顧不得的。”
“怎麽這般殘忍呢?”琴袖想著她自己的庶兄再不濟,也能叫自己母親一聲姨娘,這“姨娘”也總算是個“娘”,可這堂堂皇子竟連這尋常人家也比不上。難怪宮中多事,人人都想做皇後,做了皇後起碼能讓自己孩子喊自己一聲“母親”,而身為妃嬪竟連這卑微的請求都不能滿足。
視之他人,比及自身,她亦不勝唏噓。
她原以為自己乃是正四品良媛,號稱側妃,其實也不過是正妻口中隨意使喚的下人。
小呈把燈燭挑亮了一些,歎著氣道:“這原不是我該說的話,隻是良媛來府裏日子久了也應該知道一些。王爺母親,久已失寵於皇上,現下已被禁足,乃至不許外人送一針一線進去。”
琴袖聽後,竟不自覺地落下淚來。
不是為誰而哭,是哭一哭自己。
劉選侍得不到皇上的垂愛,落得如此淒慘的下場。她又何嚐不是如此呢?沒有王爺的關愛,隻有日複一日,無休無止的淩辱。
琴袖雖然身為女人,卻從小立誌不要依附於一個男人。她愛自己的母親,卻也厭棄母親在父親麵前的軟弱。她不想做這樣的女子,可世上的一切明明白白告訴她:你是女人,你一輩子就應該依偎在一個男人身邊,求他的恩寵,求他的關愛。
一朵灼灼桃花,自詡不負春光。可若春光負我,我亦為之奈何?
“良媛怎麽哭了?”小呈不解地問。
“沒什麽,隻覺得劉選侍可憐罷了。”可憐王爺的生母,也可憐自己。
小呈歎息道:“王爺已經三年沒有見到自己的母親了。不過府裏不許說這些事,說了犯忌諱呢。”
琴袖聽後也不過一哀而已,隻道她如今已是無依無靠之人,這樣的事,她哪裏有心力去管呢?
這些日子以來,她把王府看得很透。整個理王府乍一看是很繁盛,可細細瞧著卻並不是如此。
金絮其外敗絮其中,富麗不過是一時的表象,這表象之下藏著那麽許多枯幹衰敗的東西。
後院那一池碧水早已發黑,秋風葉落,枯敗的枝條也無人打理。下人雖多,卻不過趁著方繼高不在的時候,三五一處打馬吊、玩彩選,吆五喝六,王爺也不管。
幾個嬤嬤、媽子偷拿廚房裏的瓜果蔬菜、府內寶貝出去射利2,比起自己家更甚,王妃陳氏竟也蒙然不知,每日除了刁難她似乎沒有什麽別的事做。
如此想來,真是錐心!
琴袖懶得理王府裏的每一個人。即便是她貼身的侍女小呈,也不過覺得是被她豐厚的嫁妝給籠絡的一個奴婢罷了。她如此,蔣平、花霰更是如此。
這些小小的人物,在這樣的王府當中能好到什麽地方去?不過看著自己金銀財寶還算豐厚,一時沒有把她私通書信的事說道出去罷了。
琴袖覺得,王府隻是一個牢籠,把這烏泱泱一群人圍在籠子裏。年輕的她好比一隻金絲雀,空對不遠處那一枝新鮮的花叫喚,卻怎麽也飛不出這尺寸之間。
庭中花草山石早已賞得厭倦,難道那日後長得不可數算的日子都要在這片死水之中折騰?任她那點滴的青春流逝,與那外強中幹的王府同樣變成一枝枯幹的朽木?
“小呈,我是不是有了白發?”琴袖就這那一縷燭光,在銅鏡中反複摩挲著自己的長發。那烏黑的鬟發本是如此明麗的川流。可是如今,她竟懷疑這道川流是否不再值得旁人駐足細鑒了。
“良媛又說笑話,良媛才多大年紀就生出白發了,那我們不都得成白骨精了!”
琴袖漠然“哦”了一聲,仍然對著銅鏡發呆,忽然想起什麽似的問:“今天是什麽日子了?”
“初六啦,良媛昨兒才問過,怎麽日子又忘啦。”小呈笑著道,“良媛貴人多忘事,時候不早啦,奴婢伺候您洗漱吧。”
琴袖沒有迴答她,隻愣愣一道:“是啊,昨兒是初五。今日便是初六,明日便是初七。啊呀,怎麽才初七呢?”
度日如年的辛苦,她覺得一介下人是很難體味的。正在胡思亂想之時,一隻蛾子撲簌簌飛了進來,小呈一看忙道:“許是燈點得太亮了,把蛾子引來了。”
這蛾子很肥,用力撲閃著翅膀飛到房中。小呈慌忙降下紗簾,去取一根雞毛撣子驅趕。可是怎麽趕它都不肯走,那寬大的翅膀就要往燭火那裏鑽。
“秋天了,蛾子嫌冷了吧。小呈,由它去吧。”琴袖避到紗簾之中,望著簾外那隻飛舞不倦的蛾子,也竟覺得可愛起來:它也知道冷,也知道要來房中取暖,可是人若是心冷了,可有一把火可取暖麽?
驀地,她可惜起那被燭火燒掉的陸尚的信,四顧茫茫,信中寫了什麽,她似乎又忘得幹幹淨淨了。
次日一早,皇後宮裏倒是收到一束菊花。這菊花血一般的顏色,看了讓人不舒服。
彤飛見瓶中如此景色,立馬叫來幾個大的侍女問道:“這是誰插的花?這樣的顏色,怎麽能供在娘娘跟前?”
妝碧、點紅都搖頭說不知道,凝香道了一句:“這似乎是早上馮直公公抱過來的。”彤飛便去找馮直。
馮直乃是皇後宮中九品長隨,彤飛雖是一等侍女,卻因宮女沒有品階壓不過他,隻能好聲問道:“馮公公,這菊花是怎麽迴事?”
馮直看了一眼菊花,一拍腦袋道:“瞧我,一早忘記說了。這是今兒早上理王爺叫送來的。王爺說他阿姨喜歡這種花,叫娘娘務必想法子送給劉選侍。”
“劉選侍乃是禁足宮嬪,怎麽能送進去呢。”彤飛心想,若是被他人所知,豈不是壞事麽?
“娘娘開恩,總不至於送朵花兒都不成吧。”
“那也不成!”彤飛抱著兩瓶子花,正色道,“我這就叫人把花扔了。反正理王又不知怎麽,勞公公派人跟理王說一聲,就說花送到了,放心就是。”
馮直應了一聲,便派人去說了。
彤飛轉身便走,又悄悄把這兩瓶花送到皇後的寢殿。
此刻,皇後方在凝思殿與女官們商議中秋節的事。彤飛入了凝思殿內,朝皇後望了望。因是日常行事,皇後隻著了明黃色的襖裙,梳著一個狄髻,看著倒很明快。
“李尚食,這中秋節又不賜宴,怎麽花的銀子比去年重陽節的錢還多呢?”
李尚食瞧了一眼謝尚宮,謝尚宮弓著身子給李尚食使了一個淩厲的顏色,李尚食便道:“皇後娘娘,今年直隸豐收,聖心喜悅,故命中秋節大辦燈會,又要大辦夜宴以慶豐年。是故多花了一些銀子。”
皇後翻著賬本,神色一凜:“豆腐用了一千六百斤,本宮瞧前幾年賬本,這些豆腐也不過七八兩銀子罷了,你們報了二十兩;彩紙兩萬四千六百張,內造紙再貴也不過一百多兩銀子,你們竟報了三百兩。再者柏子仁要二百斤、桂花要一千四百斤,舊年爛在倉的不知有多少,今年收來的桂花不夠用?宮裏桂花樹那麽多,不夠了叫人去上林苑收去,何必從外麵買?動輒又是幾十幾百兩的,內庫都成了你們開的了?”
李尚食聽後並無懼色,仍笑道:“今年漲價了。”
皇後冷笑一聲:“六月六開壇造醬,你們說今年白麵漲價,一斤漲了五文錢,六千斤白麵便多花了三十多兩銀子,可去年用的醬還沒用完,今年便又新製許多,難不成積年下來都爛在缸裏不成?”
謝尚宮笑道:“奴婢等豈敢欺瞞娘娘,隻是純妃娘娘昨兒已把賬本看過,說是可以,下頭宮人也都巴巴兒等著放羊酒3的,這會子若是這也減了那也刪了,恐怕合宮抱怨。”
正在掰扯不清之時,彤飛終於忍不住咳嗽了一聲,皇後看彤飛似乎有話要說,便命女官們分別屏退了,隻留彤飛一個。
“怎麽了?看你神色。”皇後看著賬本,蹙著眉頭。
“叨擾娘娘了,隻是今兒早上倒有一件新鮮事兒呢。”彤飛笑著行禮,皇後免禮問話:“什麽新鮮事?”皇後放下賬本,直看著彤飛。
“今兒早上,理王爺托人給娘娘兩瓶菊花,說是劉選侍愛看,望娘娘垂憐,想法子帶給劉選侍。”
“誰收的花?”皇後顏色一正問道。
“長隨馮直。”
皇後聽後搖搖頭:“他不是個可靠之人,不能給別人知道,把花扔了吧。”
彤飛又行了一禮:“奴婢想著,理王爺難得一點兒孝心,母子三年不見,本來就十分想念的。娘娘不如成全了理王幫他一把。奴婢當著馮直的麵兒說要把花扔了,實則把花偷偷放在娘娘寢殿了。”
皇後忽然換了一個坐姿,蹙著眉頭嘴中輕“嘶”了一聲道:“你倒是周全。隻是本宮有些好奇,這個理王怎麽想到讓我轉交呢?”
“許是有人從旁指點罷了。”彤飛道。
“不對,不會。”皇後輕輕搖了搖頭,那流水一般的衣衫泄在明鏡一般的琉璃磚上,“理王周圍都是些無能宵小之輩,斷斷隻會哄他送花,實則必然不送。若要真送到我宮裏,是他拿定了主意了。”
“娘娘的意思是……”
“有的人是傻,有的人是不得不傻。”皇後狡黠的一笑,“本宮倒看不清理王是哪一種了,你姑且收著,尋個合適的機會,把花兒送去吧。若是劉選侍有什麽話,你叫人細細聽取,抽空說給理王聽吧。”
彤飛道了聲“是”,低頭緩緩退出。
“阿姨是王爺的母親劉選侍。”
“母親怎麽能叫阿姨呢?”琴袖有些不解。
“這是宮裏的規矩。”小呈把一盞清茶擺上來,拍了拍自己的衣袖,小聲說道:“凡是妃嬪所生的孩子,當麵都不能叫自己母親娘,得叫阿姨1。宮裏所有的孩子都是皇後娘娘的孩子,隻管皇後叫做母後,自己的親娘是顧不得的。”
“怎麽這般殘忍呢?”琴袖想著她自己的庶兄再不濟,也能叫自己母親一聲姨娘,這“姨娘”也總算是個“娘”,可這堂堂皇子竟連這尋常人家也比不上。難怪宮中多事,人人都想做皇後,做了皇後起碼能讓自己孩子喊自己一聲“母親”,而身為妃嬪竟連這卑微的請求都不能滿足。
視之他人,比及自身,她亦不勝唏噓。
她原以為自己乃是正四品良媛,號稱側妃,其實也不過是正妻口中隨意使喚的下人。
小呈把燈燭挑亮了一些,歎著氣道:“這原不是我該說的話,隻是良媛來府裏日子久了也應該知道一些。王爺母親,久已失寵於皇上,現下已被禁足,乃至不許外人送一針一線進去。”
琴袖聽後,竟不自覺地落下淚來。
不是為誰而哭,是哭一哭自己。
劉選侍得不到皇上的垂愛,落得如此淒慘的下場。她又何嚐不是如此呢?沒有王爺的關愛,隻有日複一日,無休無止的淩辱。
琴袖雖然身為女人,卻從小立誌不要依附於一個男人。她愛自己的母親,卻也厭棄母親在父親麵前的軟弱。她不想做這樣的女子,可世上的一切明明白白告訴她:你是女人,你一輩子就應該依偎在一個男人身邊,求他的恩寵,求他的關愛。
一朵灼灼桃花,自詡不負春光。可若春光負我,我亦為之奈何?
“良媛怎麽哭了?”小呈不解地問。
“沒什麽,隻覺得劉選侍可憐罷了。”可憐王爺的生母,也可憐自己。
小呈歎息道:“王爺已經三年沒有見到自己的母親了。不過府裏不許說這些事,說了犯忌諱呢。”
琴袖聽後也不過一哀而已,隻道她如今已是無依無靠之人,這樣的事,她哪裏有心力去管呢?
這些日子以來,她把王府看得很透。整個理王府乍一看是很繁盛,可細細瞧著卻並不是如此。
金絮其外敗絮其中,富麗不過是一時的表象,這表象之下藏著那麽許多枯幹衰敗的東西。
後院那一池碧水早已發黑,秋風葉落,枯敗的枝條也無人打理。下人雖多,卻不過趁著方繼高不在的時候,三五一處打馬吊、玩彩選,吆五喝六,王爺也不管。
幾個嬤嬤、媽子偷拿廚房裏的瓜果蔬菜、府內寶貝出去射利2,比起自己家更甚,王妃陳氏竟也蒙然不知,每日除了刁難她似乎沒有什麽別的事做。
如此想來,真是錐心!
琴袖懶得理王府裏的每一個人。即便是她貼身的侍女小呈,也不過覺得是被她豐厚的嫁妝給籠絡的一個奴婢罷了。她如此,蔣平、花霰更是如此。
這些小小的人物,在這樣的王府當中能好到什麽地方去?不過看著自己金銀財寶還算豐厚,一時沒有把她私通書信的事說道出去罷了。
琴袖覺得,王府隻是一個牢籠,把這烏泱泱一群人圍在籠子裏。年輕的她好比一隻金絲雀,空對不遠處那一枝新鮮的花叫喚,卻怎麽也飛不出這尺寸之間。
庭中花草山石早已賞得厭倦,難道那日後長得不可數算的日子都要在這片死水之中折騰?任她那點滴的青春流逝,與那外強中幹的王府同樣變成一枝枯幹的朽木?
“小呈,我是不是有了白發?”琴袖就這那一縷燭光,在銅鏡中反複摩挲著自己的長發。那烏黑的鬟發本是如此明麗的川流。可是如今,她竟懷疑這道川流是否不再值得旁人駐足細鑒了。
“良媛又說笑話,良媛才多大年紀就生出白發了,那我們不都得成白骨精了!”
琴袖漠然“哦”了一聲,仍然對著銅鏡發呆,忽然想起什麽似的問:“今天是什麽日子了?”
“初六啦,良媛昨兒才問過,怎麽日子又忘啦。”小呈笑著道,“良媛貴人多忘事,時候不早啦,奴婢伺候您洗漱吧。”
琴袖沒有迴答她,隻愣愣一道:“是啊,昨兒是初五。今日便是初六,明日便是初七。啊呀,怎麽才初七呢?”
度日如年的辛苦,她覺得一介下人是很難體味的。正在胡思亂想之時,一隻蛾子撲簌簌飛了進來,小呈一看忙道:“許是燈點得太亮了,把蛾子引來了。”
這蛾子很肥,用力撲閃著翅膀飛到房中。小呈慌忙降下紗簾,去取一根雞毛撣子驅趕。可是怎麽趕它都不肯走,那寬大的翅膀就要往燭火那裏鑽。
“秋天了,蛾子嫌冷了吧。小呈,由它去吧。”琴袖避到紗簾之中,望著簾外那隻飛舞不倦的蛾子,也竟覺得可愛起來:它也知道冷,也知道要來房中取暖,可是人若是心冷了,可有一把火可取暖麽?
驀地,她可惜起那被燭火燒掉的陸尚的信,四顧茫茫,信中寫了什麽,她似乎又忘得幹幹淨淨了。
次日一早,皇後宮裏倒是收到一束菊花。這菊花血一般的顏色,看了讓人不舒服。
彤飛見瓶中如此景色,立馬叫來幾個大的侍女問道:“這是誰插的花?這樣的顏色,怎麽能供在娘娘跟前?”
妝碧、點紅都搖頭說不知道,凝香道了一句:“這似乎是早上馮直公公抱過來的。”彤飛便去找馮直。
馮直乃是皇後宮中九品長隨,彤飛雖是一等侍女,卻因宮女沒有品階壓不過他,隻能好聲問道:“馮公公,這菊花是怎麽迴事?”
馮直看了一眼菊花,一拍腦袋道:“瞧我,一早忘記說了。這是今兒早上理王爺叫送來的。王爺說他阿姨喜歡這種花,叫娘娘務必想法子送給劉選侍。”
“劉選侍乃是禁足宮嬪,怎麽能送進去呢。”彤飛心想,若是被他人所知,豈不是壞事麽?
“娘娘開恩,總不至於送朵花兒都不成吧。”
“那也不成!”彤飛抱著兩瓶子花,正色道,“我這就叫人把花扔了。反正理王又不知怎麽,勞公公派人跟理王說一聲,就說花送到了,放心就是。”
馮直應了一聲,便派人去說了。
彤飛轉身便走,又悄悄把這兩瓶花送到皇後的寢殿。
此刻,皇後方在凝思殿與女官們商議中秋節的事。彤飛入了凝思殿內,朝皇後望了望。因是日常行事,皇後隻著了明黃色的襖裙,梳著一個狄髻,看著倒很明快。
“李尚食,這中秋節又不賜宴,怎麽花的銀子比去年重陽節的錢還多呢?”
李尚食瞧了一眼謝尚宮,謝尚宮弓著身子給李尚食使了一個淩厲的顏色,李尚食便道:“皇後娘娘,今年直隸豐收,聖心喜悅,故命中秋節大辦燈會,又要大辦夜宴以慶豐年。是故多花了一些銀子。”
皇後翻著賬本,神色一凜:“豆腐用了一千六百斤,本宮瞧前幾年賬本,這些豆腐也不過七八兩銀子罷了,你們報了二十兩;彩紙兩萬四千六百張,內造紙再貴也不過一百多兩銀子,你們竟報了三百兩。再者柏子仁要二百斤、桂花要一千四百斤,舊年爛在倉的不知有多少,今年收來的桂花不夠用?宮裏桂花樹那麽多,不夠了叫人去上林苑收去,何必從外麵買?動輒又是幾十幾百兩的,內庫都成了你們開的了?”
李尚食聽後並無懼色,仍笑道:“今年漲價了。”
皇後冷笑一聲:“六月六開壇造醬,你們說今年白麵漲價,一斤漲了五文錢,六千斤白麵便多花了三十多兩銀子,可去年用的醬還沒用完,今年便又新製許多,難不成積年下來都爛在缸裏不成?”
謝尚宮笑道:“奴婢等豈敢欺瞞娘娘,隻是純妃娘娘昨兒已把賬本看過,說是可以,下頭宮人也都巴巴兒等著放羊酒3的,這會子若是這也減了那也刪了,恐怕合宮抱怨。”
正在掰扯不清之時,彤飛終於忍不住咳嗽了一聲,皇後看彤飛似乎有話要說,便命女官們分別屏退了,隻留彤飛一個。
“怎麽了?看你神色。”皇後看著賬本,蹙著眉頭。
“叨擾娘娘了,隻是今兒早上倒有一件新鮮事兒呢。”彤飛笑著行禮,皇後免禮問話:“什麽新鮮事?”皇後放下賬本,直看著彤飛。
“今兒早上,理王爺托人給娘娘兩瓶菊花,說是劉選侍愛看,望娘娘垂憐,想法子帶給劉選侍。”
“誰收的花?”皇後顏色一正問道。
“長隨馮直。”
皇後聽後搖搖頭:“他不是個可靠之人,不能給別人知道,把花扔了吧。”
彤飛又行了一禮:“奴婢想著,理王爺難得一點兒孝心,母子三年不見,本來就十分想念的。娘娘不如成全了理王幫他一把。奴婢當著馮直的麵兒說要把花扔了,實則把花偷偷放在娘娘寢殿了。”
皇後忽然換了一個坐姿,蹙著眉頭嘴中輕“嘶”了一聲道:“你倒是周全。隻是本宮有些好奇,這個理王怎麽想到讓我轉交呢?”
“許是有人從旁指點罷了。”彤飛道。
“不對,不會。”皇後輕輕搖了搖頭,那流水一般的衣衫泄在明鏡一般的琉璃磚上,“理王周圍都是些無能宵小之輩,斷斷隻會哄他送花,實則必然不送。若要真送到我宮裏,是他拿定了主意了。”
“娘娘的意思是……”
“有的人是傻,有的人是不得不傻。”皇後狡黠的一笑,“本宮倒看不清理王是哪一種了,你姑且收著,尋個合適的機會,把花兒送去吧。若是劉選侍有什麽話,你叫人細細聽取,抽空說給理王聽吧。”
彤飛道了聲“是”,低頭緩緩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