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袍戰將下得馬來, 大闊步走近, 身上銀甲鏗鏘作響,腰間漆黑刀鞘的大橫刀隱著幽冥血光。一張棱角分明的剛毅麵龐, 鼻直口方, 頗為硬朗。唇邊一圈蓄髭硬且黑, 如他的人一般剛強。
開元十八年,張守珪曾被任命為新任的幽州大都督, 赴幽州接手河朔三鎮部隊。好景不長, 就在他赴幽州的次年, 吐蕃再次發生變亂, 西北無將,張守珪作為屢次抗擊吐蕃的大將,再次被抽調前往西北, 重入隴西軍, 自此,幽州的河朔三軍全部落入李瑾月手中。開元十九年、二十年, 西北唐吐邊境,與東北契丹部落均發生戰亂。張守珪與李瑾月分別帶領自己手底下的部隊出擊,大獲全勝。自此, 皇帝沒有再往幽州派遣將領,隻是維持現狀。
作為蕭嵩手底下提拔起來的悍將,在與吐蕃議和後, 張守珪再次被抽調迴長安, 隨後又被派往西南鎮壓蠢蠢欲動的南詔國。最近才被抽調迴長安, 封為輔國大將軍,暫時領右羽林軍大將軍之職。
這一年,老將張守珪已經年過五旬了,曆經滄桑,拚殺無數戰場,一生保家衛國,到如今,再也不願見到政權分崩離析,家國動亂。一直在長安城東南方右羽林軍大營中練兵的張守珪,這一次沒有接到護送聖駕入驪山的任務。而他接到驪山蕭嵩傳來的消息,要他帶兵入驪山勤王,是三日前的事。他二話不說,立刻整頓右羽林軍衝上驪山,絲毫沒有顧及自己擅自調兵的危險。
如今這位忠心耿耿的老將就站在蕭嵩身前,單膝下跪,拱手道:
“蕭相,末將來遲了。”
“快起來,守珪。”蕭嵩急忙將他扶起。
張守珪起身時悄悄抬起二指,按了按蕭嵩的手腕,蕭嵩眼神忽閃,會意點頭。此意為分兵兩路,也就是說,張守珪帶來的部隊不僅僅從正麵闖入,驪山背麵也有人,眼下正麵侵入的部隊暫時隻能與金吾衛形成對峙,吸引兵力還沒有必勝的把握。但是一旦後方軍隊趕上,便可拿下所有金吾衛,右羽林軍便會替換所有皇帝身邊的侍衛。
蕭嵩明白,此時當務之急,乃是寫信給遠在冀州的忠王和冀州刺史李陌,要李陌看清形勢,立刻護送忠王迴驪山,掌控大局,太子之位當入囊中。蕭嵩身為右相,乃是百官之首,一直以來並沒有明確表明自己的立場。但實際上,他確實是忠王的擁扈。
此外,很少有人知曉他還有另一重身份,那就是邪教的六大祭司中的人之祭司。他會入邪教完全就是一個意外,如若不是當年他在長安想要出人頭地卻無門無路,有黑袍人聲稱可以幫助他,他也不會病急亂投醫。但是這個黑袍人確實給與了他巨大的幫助,尤其在皇帝對他厭棄,將他貶迴隴西前線時,蕭嵩按照他的計策大破吐蕃軍隊,立下大功被拜相,全都是這個黑袍人的功勞。作為人之祭祀,蕭嵩要按照黑袍人給與他的時間地點,繳納供奉。黑袍人要他做事時,他決不能推諉,否則隱藏在他腦子中的蠱蟲就會爆發。
前些年他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但是近些年,那黑袍人再也沒有來找過他,他屢次自作主張行事,似乎也沒有什麽大礙,不由得放鬆下來。想來這個黑袍人不過是嚇唬他而已,也怪他膽子太小,疑心病太重,這些年來屢屢被對方威脅控製,害得弟弟蕭塏也遇害了,實屬不該。眼下進入了緊要關頭,他絕對不能再受對方影響,此時做出的決定,必須完全是他自己的意願和想法。
給忠王和李陌的信他早已寫好,一直貼身攜帶,就等著張守珪的部隊一來就發出。如今張守珪的部隊已經控製住局麵,金吾衛大將軍楊朔及他的手下全部被拿下,時候到了。他立刻叫了一名右羽林軍的傳訊兵來,將懷中裝有兩封信的信筒交到他手中,道:
“即刻送往冀州李陌手中,不能有片刻耽誤。”
“是!”
可是令他吃驚的是,那傳訊兵剛跑出去沒兩步,忽然不知從何處發出一道冷箭,唿嘯著洞穿了那傳訊兵的頭顱,那傳訊兵哼都沒哼一聲,倒地而亡。
蕭嵩倒吸一口涼氣,急忙扭頭尋找箭矢發出的位置。張守珪的反應也很及時,大吼一聲:
“盾兵,列陣!”
當下右羽林軍中手持盾牌的步兵大量湧出,將群臣包圍在內,盾牌抵擋在外圍一圈。刀斧手依舊拿著刀斧在外圍嚴陣以待,由於他們還控製著金吾衛的人,故而沒有辦法進入盾兵保護的陣地之中,不過他們控製的金吾衛卻成了他們的盾牌,短時間當無礙。
張九齡擠在慌亂的群臣之中,被圍在盾圈之內,進退不得。炎熱的天氣使得他汗流浹背,厚重的官袍罩在身上,讓他無比氣悶。群臣驚慌失措,若逆流求生的魚群一般擠在一起,四處都是汗水和驚唿,驕陽映照在頭頂,張九齡隻覺得一陣一陣的眩暈。
“嗡”,仿佛有弓弦抖動之聲傳來,隨即一道無聲冷箭斜刺裏射出,打在了東北角一名盾兵的盾牌上,厚重的盾牌竟然被瞬間洞穿,箭矢刺入一半被阻攔了下來,那名盾兵冷汗濕透衣背,箭尖距離他的眉毛隻有不到一寸的距離。
“退入大殿!”張守珪見狀不妙,急忙下令道。
盾兵立刻邁步行動起來,包圍圈裹挾著群臣向大殿台階之上行去,刀斧手也挾持著金吾衛的人緊隨其後。張守珪初步判斷放冷箭的人身處屋簷高位,這四周樓堂大殿環伺,他們身處低位,地形十分不利,必須立刻尋找掩體,絕不可輕易暴露在射程範圍內。
就在他們攀爬台階的過程中,對方又密集地放出好幾箭,幾乎箭無虛發,每一次都要帶走幾個人的性命。落在後方的右羽林軍刀斧手和金吾衛士兵,中箭者數人,倒地而亡。
好在盾兵保護著群臣順利來到大殿門口,奈何大殿正門被拴上,一時之間無法進入。四名盾兵被抽調出來,開始撞門。還有刀斧手在側劈砍大門,但不敢動作太大,免得破壞了門扉,到時候箭矢就不容易被擋住。
在盾兵和刀斧手的努力下,大殿總算被撞開了,期間,並沒有再遭遇弓箭手的威脅,因為他們現在身處的位置,上有飛簷遮擋,三圍殿堂屋頂之上的弓箭手確實很難攻擊。
盾兵保護著群臣衝入大殿後,殿內空空如也,張守珪忽然覺得不對勁,急忙再次下令:
“從後門突圍出去!”
“守珪!不行,外麵有弓箭手!”蕭嵩急道。
“這是埋伏!”張守珪大吼。
話音剛落,他們已經看到了大殿後方被數條木板封死的出路。隨即兩側牖窗被箭矢打穿,數支箭矢打了進來,箭矢之上綁縛有彌散著煙霧的球狀物,頓時大殿之內煙霧繚繞。這煙霧散發著一股奇異的香氣,人吸入體內,登時一陣眩暈。
“不好!趴在地上屏住唿吸!”張守珪唿喊道,隨即撕下衣擺的布料,用大殿內蓮花池內的水打濕,蒙住口鼻,然後召集刀斧手砸開後門。前門是不能再出去了,不然會立刻成為弓箭手的靶子。
然而局勢已經失去了控製,有三四名官員恐懼於這煙霧,認為這煙霧必然有毒,忙不迭地從洞開的前門向外衝,拽都拽不迴來。張九齡眼睜睜地看著他們奔到外麵,結果頭顱被箭矢洞穿,腦後炸出一篷血霧,滾下階梯,場麵極其殘酷。
目睹這血腥的一幕,再也無人敢從前門出去,皆趴在地上死命屏住唿吸,急切望向那幾個正在奮力劈砍後門的刀斧手。
奈何這些刀斧手,在劇烈的運動之中更快地吸入了煙霧,不久就手軟腳軟,手中刀斧也都拿不動了,盡數暈死過去。盾兵與群臣們也陸陸續續失去了意識。張守珪作為最後一個人,強撐了一段時間後,再也支撐不住,轟然倒地。隻有張九齡在迷霧散發的一開始,就從懷中摸索,摸出一粒沈綏給他的藥丸,含入口中,伏在地上。混亂之中,誰也沒有發現他竟然服下了一粒藥丸。等所有人暈厥過去,張九齡也閉上了雙目,假裝暈厥。
不久之後,待煙霧散去,殿內響起了腳步聲,腳步聲停在了距離張九齡不遠的位置,張九齡在閉目之前觀察了一下,知曉那個位置是蕭嵩倒地時所在的位置。
緊接著,張九齡聽到了衣衫摩擦窸窸窣窣的聲響,蕭嵩發出了痛苦的呻/吟聲。然後一個陌生的聲音說話了,這聲音聽起來無比寒冷,讓張九齡不自覺打了個寒顫:
“蕭相,別來無恙。”
“你……你是……”蕭嵩仿佛被人扼住脖子一般,聲音都是擠出來的。
“噓……我說話的時候,你別說話。”對方輕聲道,“我是來取迴我給你的東西的,順便討要一些利息。我給了你我座下人之祭祀這樣重要的位置,你卻不好好替我做事,私心太重,眼下你對我的威脅已經大於了利用價值,我不得不請你讓路,蕭相,你別怪我。”
那人頓了頓,忽然輕笑一聲道:
“瞧我在你衣袋裏發現了什麽,隴西軍的兵符。你們蘭陵蕭氏手中握著的隴西軍,我就笑納了。最後告訴你一個秘密,你腦子裏的東西是真的。”說罷,那人又發出一聲輕笑,然後張九齡就聽見了蕭嵩無比痛苦的嘶吼聲,片刻後,那嘶吼聲就像是琴弦忽然斷裂一般戛然而止,隨後響起的,隻是一聲沉悶的肉體倒地之聲。
又是雜亂的腳步聲響起,似乎有不少人走入殿中。其中有兩個人來到那方才說話之人的身側。
“教皇陛下,這些人該怎麽辦?”其中一人問道。
“先綁起來,束縛住,別急著殺,這些人現在殺了沒有什麽好處。當務之急,先控製住張守珪和他手下的右羽林軍,此人至關重要。後山上那些包抄的右羽林軍,就讓張守珪自己去收迴來罷,你即刻給他服藥催眠。此外,你們唐門若是還有蜀中蠱蟲留存,最好也給其中幾個重臣服下,我需要這幾個老家夥替我做事。”
“是。”
“費力提,你跑一趟,將這隴西兵符送往蘭陵蕭氏,自會有人發兵助我。”
“是。”另一個聲音冷冷響起,帶著奇怪的口音。
吩咐完後,腳步聲再度響起,說話之人率先離開,不久後,張九齡聽到了拖動搬運的聲響,他知道敵人在將暈厥的群臣送出殿外。
沒過多久,有人抬起他,粗魯地將他扛出殿外,扔到了一輛雙輪手推車上。張九齡努力裝扮成失去意識的狀態,手腳無力下垂,不做任何反抗。被甩上車之後,他悄然睜開眼,觀察了一下四周,恰好看到不遠處,有一個長相奇怪的西域人,正將一枚兵符塞入囊袋。電閃一瞥之下,張九齡確認那兵符就是隴西軍的兵符。
就在此時,那個西域人忽的迴身,看向張九齡。這一遭實在太突然,張九齡應變不及,閉眼時已經與那西域人對上了眼。張九齡心跳驟然加劇,就聽到對方向自己走來。
就在張九齡心道萬事皆休之時,冷不丁他的手中被塞了一個物什,那正是一個織物囊袋,裏麵有個硬邦邦的東西。隨即對方說出了一句口音極其別扭的話:
“張先生,隴西軍的兵符就給你了,交到沈大郎手中。我送你出去。”
說罷,那人推動推車,將張九齡等躺在推車上的大臣向驪山宮北側推去。
張九齡的心髒激烈地鼓動著,對方力氣極大,推車被推得飛快,很快就沒入了建築的陰影之中,但是不久,推車停了下來。張九齡迴頭一看,便見到一幕讓他心膽俱裂的景象。隻見那西域人目眥欲裂,七竅流血,雙瞳一片鮮紅,已然跪地難起。
張九齡跳下車要去扶他,對方卻拚盡全力指著遠處一條送泔水的小道,艱難道:
“走!”
張九齡咬牙,向他拱手一禮,轉身向遠處小道上跑去。
費力提望著張九齡奔跑而去的背影,感覺自己的靈魂在逐漸抽離身軀,他用最後的氣力抬起顫抖的右手,勉強在身前畫了個十字,交握垂首,做出了此生最後一次祈禱:
仁慈的天父,願您能帶您罪孽深重的子民迴歸康斯坦丁堡,阿門……
開元十八年,張守珪曾被任命為新任的幽州大都督, 赴幽州接手河朔三鎮部隊。好景不長, 就在他赴幽州的次年, 吐蕃再次發生變亂, 西北無將,張守珪作為屢次抗擊吐蕃的大將,再次被抽調前往西北, 重入隴西軍, 自此,幽州的河朔三軍全部落入李瑾月手中。開元十九年、二十年, 西北唐吐邊境,與東北契丹部落均發生戰亂。張守珪與李瑾月分別帶領自己手底下的部隊出擊,大獲全勝。自此, 皇帝沒有再往幽州派遣將領,隻是維持現狀。
作為蕭嵩手底下提拔起來的悍將,在與吐蕃議和後, 張守珪再次被抽調迴長安, 隨後又被派往西南鎮壓蠢蠢欲動的南詔國。最近才被抽調迴長安, 封為輔國大將軍,暫時領右羽林軍大將軍之職。
這一年,老將張守珪已經年過五旬了,曆經滄桑,拚殺無數戰場,一生保家衛國,到如今,再也不願見到政權分崩離析,家國動亂。一直在長安城東南方右羽林軍大營中練兵的張守珪,這一次沒有接到護送聖駕入驪山的任務。而他接到驪山蕭嵩傳來的消息,要他帶兵入驪山勤王,是三日前的事。他二話不說,立刻整頓右羽林軍衝上驪山,絲毫沒有顧及自己擅自調兵的危險。
如今這位忠心耿耿的老將就站在蕭嵩身前,單膝下跪,拱手道:
“蕭相,末將來遲了。”
“快起來,守珪。”蕭嵩急忙將他扶起。
張守珪起身時悄悄抬起二指,按了按蕭嵩的手腕,蕭嵩眼神忽閃,會意點頭。此意為分兵兩路,也就是說,張守珪帶來的部隊不僅僅從正麵闖入,驪山背麵也有人,眼下正麵侵入的部隊暫時隻能與金吾衛形成對峙,吸引兵力還沒有必勝的把握。但是一旦後方軍隊趕上,便可拿下所有金吾衛,右羽林軍便會替換所有皇帝身邊的侍衛。
蕭嵩明白,此時當務之急,乃是寫信給遠在冀州的忠王和冀州刺史李陌,要李陌看清形勢,立刻護送忠王迴驪山,掌控大局,太子之位當入囊中。蕭嵩身為右相,乃是百官之首,一直以來並沒有明確表明自己的立場。但實際上,他確實是忠王的擁扈。
此外,很少有人知曉他還有另一重身份,那就是邪教的六大祭司中的人之祭司。他會入邪教完全就是一個意外,如若不是當年他在長安想要出人頭地卻無門無路,有黑袍人聲稱可以幫助他,他也不會病急亂投醫。但是這個黑袍人確實給與了他巨大的幫助,尤其在皇帝對他厭棄,將他貶迴隴西前線時,蕭嵩按照他的計策大破吐蕃軍隊,立下大功被拜相,全都是這個黑袍人的功勞。作為人之祭祀,蕭嵩要按照黑袍人給與他的時間地點,繳納供奉。黑袍人要他做事時,他決不能推諉,否則隱藏在他腦子中的蠱蟲就會爆發。
前些年他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但是近些年,那黑袍人再也沒有來找過他,他屢次自作主張行事,似乎也沒有什麽大礙,不由得放鬆下來。想來這個黑袍人不過是嚇唬他而已,也怪他膽子太小,疑心病太重,這些年來屢屢被對方威脅控製,害得弟弟蕭塏也遇害了,實屬不該。眼下進入了緊要關頭,他絕對不能再受對方影響,此時做出的決定,必須完全是他自己的意願和想法。
給忠王和李陌的信他早已寫好,一直貼身攜帶,就等著張守珪的部隊一來就發出。如今張守珪的部隊已經控製住局麵,金吾衛大將軍楊朔及他的手下全部被拿下,時候到了。他立刻叫了一名右羽林軍的傳訊兵來,將懷中裝有兩封信的信筒交到他手中,道:
“即刻送往冀州李陌手中,不能有片刻耽誤。”
“是!”
可是令他吃驚的是,那傳訊兵剛跑出去沒兩步,忽然不知從何處發出一道冷箭,唿嘯著洞穿了那傳訊兵的頭顱,那傳訊兵哼都沒哼一聲,倒地而亡。
蕭嵩倒吸一口涼氣,急忙扭頭尋找箭矢發出的位置。張守珪的反應也很及時,大吼一聲:
“盾兵,列陣!”
當下右羽林軍中手持盾牌的步兵大量湧出,將群臣包圍在內,盾牌抵擋在外圍一圈。刀斧手依舊拿著刀斧在外圍嚴陣以待,由於他們還控製著金吾衛的人,故而沒有辦法進入盾兵保護的陣地之中,不過他們控製的金吾衛卻成了他們的盾牌,短時間當無礙。
張九齡擠在慌亂的群臣之中,被圍在盾圈之內,進退不得。炎熱的天氣使得他汗流浹背,厚重的官袍罩在身上,讓他無比氣悶。群臣驚慌失措,若逆流求生的魚群一般擠在一起,四處都是汗水和驚唿,驕陽映照在頭頂,張九齡隻覺得一陣一陣的眩暈。
“嗡”,仿佛有弓弦抖動之聲傳來,隨即一道無聲冷箭斜刺裏射出,打在了東北角一名盾兵的盾牌上,厚重的盾牌竟然被瞬間洞穿,箭矢刺入一半被阻攔了下來,那名盾兵冷汗濕透衣背,箭尖距離他的眉毛隻有不到一寸的距離。
“退入大殿!”張守珪見狀不妙,急忙下令道。
盾兵立刻邁步行動起來,包圍圈裹挾著群臣向大殿台階之上行去,刀斧手也挾持著金吾衛的人緊隨其後。張守珪初步判斷放冷箭的人身處屋簷高位,這四周樓堂大殿環伺,他們身處低位,地形十分不利,必須立刻尋找掩體,絕不可輕易暴露在射程範圍內。
就在他們攀爬台階的過程中,對方又密集地放出好幾箭,幾乎箭無虛發,每一次都要帶走幾個人的性命。落在後方的右羽林軍刀斧手和金吾衛士兵,中箭者數人,倒地而亡。
好在盾兵保護著群臣順利來到大殿門口,奈何大殿正門被拴上,一時之間無法進入。四名盾兵被抽調出來,開始撞門。還有刀斧手在側劈砍大門,但不敢動作太大,免得破壞了門扉,到時候箭矢就不容易被擋住。
在盾兵和刀斧手的努力下,大殿總算被撞開了,期間,並沒有再遭遇弓箭手的威脅,因為他們現在身處的位置,上有飛簷遮擋,三圍殿堂屋頂之上的弓箭手確實很難攻擊。
盾兵保護著群臣衝入大殿後,殿內空空如也,張守珪忽然覺得不對勁,急忙再次下令:
“從後門突圍出去!”
“守珪!不行,外麵有弓箭手!”蕭嵩急道。
“這是埋伏!”張守珪大吼。
話音剛落,他們已經看到了大殿後方被數條木板封死的出路。隨即兩側牖窗被箭矢打穿,數支箭矢打了進來,箭矢之上綁縛有彌散著煙霧的球狀物,頓時大殿之內煙霧繚繞。這煙霧散發著一股奇異的香氣,人吸入體內,登時一陣眩暈。
“不好!趴在地上屏住唿吸!”張守珪唿喊道,隨即撕下衣擺的布料,用大殿內蓮花池內的水打濕,蒙住口鼻,然後召集刀斧手砸開後門。前門是不能再出去了,不然會立刻成為弓箭手的靶子。
然而局勢已經失去了控製,有三四名官員恐懼於這煙霧,認為這煙霧必然有毒,忙不迭地從洞開的前門向外衝,拽都拽不迴來。張九齡眼睜睜地看著他們奔到外麵,結果頭顱被箭矢洞穿,腦後炸出一篷血霧,滾下階梯,場麵極其殘酷。
目睹這血腥的一幕,再也無人敢從前門出去,皆趴在地上死命屏住唿吸,急切望向那幾個正在奮力劈砍後門的刀斧手。
奈何這些刀斧手,在劇烈的運動之中更快地吸入了煙霧,不久就手軟腳軟,手中刀斧也都拿不動了,盡數暈死過去。盾兵與群臣們也陸陸續續失去了意識。張守珪作為最後一個人,強撐了一段時間後,再也支撐不住,轟然倒地。隻有張九齡在迷霧散發的一開始,就從懷中摸索,摸出一粒沈綏給他的藥丸,含入口中,伏在地上。混亂之中,誰也沒有發現他竟然服下了一粒藥丸。等所有人暈厥過去,張九齡也閉上了雙目,假裝暈厥。
不久之後,待煙霧散去,殿內響起了腳步聲,腳步聲停在了距離張九齡不遠的位置,張九齡在閉目之前觀察了一下,知曉那個位置是蕭嵩倒地時所在的位置。
緊接著,張九齡聽到了衣衫摩擦窸窸窣窣的聲響,蕭嵩發出了痛苦的呻/吟聲。然後一個陌生的聲音說話了,這聲音聽起來無比寒冷,讓張九齡不自覺打了個寒顫:
“蕭相,別來無恙。”
“你……你是……”蕭嵩仿佛被人扼住脖子一般,聲音都是擠出來的。
“噓……我說話的時候,你別說話。”對方輕聲道,“我是來取迴我給你的東西的,順便討要一些利息。我給了你我座下人之祭祀這樣重要的位置,你卻不好好替我做事,私心太重,眼下你對我的威脅已經大於了利用價值,我不得不請你讓路,蕭相,你別怪我。”
那人頓了頓,忽然輕笑一聲道:
“瞧我在你衣袋裏發現了什麽,隴西軍的兵符。你們蘭陵蕭氏手中握著的隴西軍,我就笑納了。最後告訴你一個秘密,你腦子裏的東西是真的。”說罷,那人又發出一聲輕笑,然後張九齡就聽見了蕭嵩無比痛苦的嘶吼聲,片刻後,那嘶吼聲就像是琴弦忽然斷裂一般戛然而止,隨後響起的,隻是一聲沉悶的肉體倒地之聲。
又是雜亂的腳步聲響起,似乎有不少人走入殿中。其中有兩個人來到那方才說話之人的身側。
“教皇陛下,這些人該怎麽辦?”其中一人問道。
“先綁起來,束縛住,別急著殺,這些人現在殺了沒有什麽好處。當務之急,先控製住張守珪和他手下的右羽林軍,此人至關重要。後山上那些包抄的右羽林軍,就讓張守珪自己去收迴來罷,你即刻給他服藥催眠。此外,你們唐門若是還有蜀中蠱蟲留存,最好也給其中幾個重臣服下,我需要這幾個老家夥替我做事。”
“是。”
“費力提,你跑一趟,將這隴西兵符送往蘭陵蕭氏,自會有人發兵助我。”
“是。”另一個聲音冷冷響起,帶著奇怪的口音。
吩咐完後,腳步聲再度響起,說話之人率先離開,不久後,張九齡聽到了拖動搬運的聲響,他知道敵人在將暈厥的群臣送出殿外。
沒過多久,有人抬起他,粗魯地將他扛出殿外,扔到了一輛雙輪手推車上。張九齡努力裝扮成失去意識的狀態,手腳無力下垂,不做任何反抗。被甩上車之後,他悄然睜開眼,觀察了一下四周,恰好看到不遠處,有一個長相奇怪的西域人,正將一枚兵符塞入囊袋。電閃一瞥之下,張九齡確認那兵符就是隴西軍的兵符。
就在此時,那個西域人忽的迴身,看向張九齡。這一遭實在太突然,張九齡應變不及,閉眼時已經與那西域人對上了眼。張九齡心跳驟然加劇,就聽到對方向自己走來。
就在張九齡心道萬事皆休之時,冷不丁他的手中被塞了一個物什,那正是一個織物囊袋,裏麵有個硬邦邦的東西。隨即對方說出了一句口音極其別扭的話:
“張先生,隴西軍的兵符就給你了,交到沈大郎手中。我送你出去。”
說罷,那人推動推車,將張九齡等躺在推車上的大臣向驪山宮北側推去。
張九齡的心髒激烈地鼓動著,對方力氣極大,推車被推得飛快,很快就沒入了建築的陰影之中,但是不久,推車停了下來。張九齡迴頭一看,便見到一幕讓他心膽俱裂的景象。隻見那西域人目眥欲裂,七竅流血,雙瞳一片鮮紅,已然跪地難起。
張九齡跳下車要去扶他,對方卻拚盡全力指著遠處一條送泔水的小道,艱難道:
“走!”
張九齡咬牙,向他拱手一禮,轉身向遠處小道上跑去。
費力提望著張九齡奔跑而去的背影,感覺自己的靈魂在逐漸抽離身軀,他用最後的氣力抬起顫抖的右手,勉強在身前畫了個十字,交握垂首,做出了此生最後一次祈禱:
仁慈的天父,願您能帶您罪孽深重的子民迴歸康斯坦丁堡,阿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