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主, 我給您要了個煮蛋,您先敷一敷罷。要不過一會兒, 您都沒法出去見人了。”沈縉房內, 藍鴝拿軟巾裹了剛煮出的雞蛋,遞給了沈綏。沈綏一臉頹喪地接了過來, 敷在了火辣辣的左臉之上。
沈縉、藍鴝在旁看著她, 想笑又不敢笑,隻能憋著,腮幫子一鼓一鼓的,十分辛苦。忽陀幹脆躲出去了, 對他來說,接下來要進行的話題,可能不大方便他這個男人在場。
“想笑就笑罷,這事兒我真是欲哭無淚。”沈綏有氣無力道。
“噗!”沈縉真的笑了出來, 她雖發不出聲音, 笑起來的氣聲還是有的,聽在耳朵裏, 讓沈綏更加無地自容。
【阿姊,你說當時你怎麽就想不到那是什麽呢?虧你也是每月都有月事的女子,當真是好笑。不是我幸災樂禍, 這次你被打,還真的不冤。】沈縉道。
“我當時腦子裏一門心思在想張道濟要給我倆說親的事,我在想該怎麽和她說這事,就怕她到時候誤會我。你知道的, 她可兇了,我沈伯昭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她。我一看那血水,我就急了,這一路行來,我就怕她出事。路上艱辛,各種預料不到的兇險,之前她馬車側翻,就把我嚇得魂不附體了,我是真怕她再出事。你說……我哪能想到是……”沈綏越說越頹唐。
沈縉樂得合不攏嘴,伸手撫摸阿姊的頭頂,安慰小兒般:
【蓮婢姐姐哪裏兇了,這世上再找不到比她更淡然寬厚的女子了,也就隻有你有本事惹得她如此羞怒。換位思考,我也是感同身受。】
沈綏苦著一張臉,道:“這下完蛋了,你讓我還有什麽臉去找她?短時間內我估計都無法接近她了。萬一這段時間裏,張道濟找她說親去,情況可不就更糟糕了嗎?”
【唉……阿姊,關鍵時刻還是得我出馬,你離不開你妹妹我啊。】說著沈縉驕傲地拍了拍自己的小胸脯道,【交給我吧,反正再有不久船就要入秭歸港了,你們自去辦案,我和藍鴝則去找蓮婢姐姐,我替你說這事,如何?】
沈綏眼淚汪汪地握住沈縉的手道:
“琴奴,你就是我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
這一場船上的鬧劇,讓沈大門主半邊臉腫得老高,即便擦了清涼的消腫藥膏,又敷了熱雞蛋,一時半會兒掌印也消不下去。眼看著秭歸港就要到了,沈綏隻得故技重施,取了上元那晚用的銀麵具,戴上遮醜。這麵具還是沈縉給她帶著以防萬一的,她本以為根本派不上用場,卻沒想到居然用在了這樣的情況之下,真是讓她哭笑不得。
及至入秭歸港,諸人出船艙,當官員們看到她時,均吃了一驚。張說指著自己的臉問她:
“伯昭,你這是何故啊?”
沈綏清了清嗓子,道:
“咳哼,我方才吃了江鮮,沒想到竟然過敏,麵上起了疹,甚為難看,因而負麵遮醜。”
諸位官員恍然大悟,頓覺好笑。劉玉成佯怒道:
“這船上的廚工得給沈司直賠罪,他們抓的什麽江鮮給人吃,多俊的一張臉,都見不得人了啊,哈哈哈……”說完自己憋不住哈哈大笑起來,引得諸位官員均歡笑出聲。
沈綏連連搖頭,好似十分羞慚。暗地裏卻腹誹劉玉成:恐怕使我過敏的這條江鮮,放到您嘴邊,您都不敢吃下去。
其餘官員對此都沒當迴事,隻有張說狐疑地多看了她幾眼,似是有些懷疑她話中的真實性。他特別注意了一下沈綏脖頸處的皮膚,奈何沈綏的衣領拉得太高,他還真看不出什麽來。
陰雲在天空籠罩,秭歸港的空氣中彌漫著濕潤的水汽,混合著江腥味吸入鼻腔中,使人胸中憋悶。二月,春暖尚未完全降臨,陰寒透過衣袍滲進皮骨,江邊生活的人,都已適應了這樣的氣候,但北麵來的官員們,卻都很不舒適。
一行官員下了船,在歸州長史慶西原的引導下,向事發當時的那艘船行去。它就停靠在碼頭最西側,中等大小,桅杆上還掛著不少五顏六色的錦繩,看上去還是相當醒目的。
到了秭歸港,也就到了慶西原的地盤上。沈綏一直都覺得,秭歸這個名字相當得好聽,秭歸,子歸,便是歸鄉團圓時。對於秭歸,慶西原也有一份特殊的情感。他雖不是歸州人,但在此為官也快滿三年了,介紹起歸州秭歸,也是如數家珍。
此地被稱作為“歸”,是從商周時期就開始了。商時,此地乃是歸國。到了周時,成了夔子國。“歸”“夔”同音,實際上同出一脈,都是楚子熊繹之後,是本宗同源。夔國也經曆過一次遷移,從巫山一代東遷至秭歸。但是夔子國後來被同宗楚國吞並,後代子孫就以國號為姓,從此這裏多了很多夔姓人。準確來講,夔國前期不能被稱作子國,因為那時隻是楚國的附庸國。後來因子孫有功,才晉為子國。可憐,王公侯伯子男,依舊排在末尾,且不被周王朝承認。楚實際上也是子國,這是周王朝給的封號,但楚從不承認,自立為王,楚地僭越成風。
他們現在腳下站的這片土地,就是當年的夔城。
此外,關於秭歸縣名的來曆,還與屈原屈大夫有關。據《水經注》記載,屈原有賢姊,聞原放逐,亦來歸,因名曰姊歸,“秭”由“姊”演變而來。這裏是屈原的故鄉,是楚辭的故鄉。
說到楚辭,張說來了興致,張口誦了一段:
“悲時俗之迫阨兮,願輕舉而遠遊。
質菲薄而無因兮,焉讬乘而上浮?
遭沈濁而汙穢兮,獨鬱結其誰語!
夜耿耿而不寐兮,魂營營而至曙。
惟天地之無窮兮,哀人生之長勤。
往者餘弗及兮,來者吾不聞。
步徙倚而遙思兮,怊惝怳而乖懷。”【注】
眾人聽他誦這段,不由心緒低沉下來。張說自罷官後,一下蒼老了許多,對很多事十分感懷,也經常唉聲歎氣。若換了以往,他定不會擇這一篇來誦。時至如今,也讓眾多官員看到了官場仕途的盡頭。為官者,特別是為高官者,有幾位是能安安穩穩地走到平安致仕、衣錦還鄉這一步的?前路荊棘蔓蔓,越是抱負遠大,越多艱難險阻。
沈綏沒有言語,默默跟在其後。官場沉浮非她所願,總有一日,當一切結束,她將悄然退走。
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楚辭,她還是更愛離騷。隻有這句,才是她大唐的氣象!
港口碼頭的路不好走,木板路常年被打濕,綿軟不堪,多處腐爛,修了又爛,爛了又修,補丁就和窮苦難民身上的衣袍似的。來往停靠的客船、商船上下來的販夫走卒、遊子遷客,都是一副背著行囊,深一腳淺一腳的模樣。這一段不長的路,他們就親眼看到有年幼的孩子,不小心一腳踩空,幸虧身旁的母親拽著孩子的手。母親驚得臉發白,連忙將孩子背起。
裴耀卿看著不忍,就問歸州長史慶西原:
“你們就沒想過將這碼頭棧板好好重修一次嗎?用石頭夯砌起來,鋪上碎石砂礫,可不得牢靠許多?”
慶西原搖搖頭,苦笑道:
“秭歸縣縣令無數次給州裏上案文,要求州裏撥款,重修秭歸碼頭。我也無數次和刺史談過此事,奈何歸州這些年,刺史來來往往,換得太頻繁了,連續六任,每一位都坐不到半年,更別說任期三年了。每一位新來的刺史,都要想辦法先在歸州站穩腳跟,忙於與地主豪強打交道,也顧不上這一些,這修繕錢款,始終批不下來。”
“為何歸州刺史會換得這樣頻繁?”張說開口了,目光看向了荊州大都督府長史郝冶和荊南節度使司馬江騰,宰相的氣勢油然而生。
郝冶雖屬軍係,但也算是荊州一帶的治官之一,應當比較了解情況。江騰身為荊南節度府的人,更是對這一帶有更高的治權。
郝冶閉嘴不言,此事他是不願多嘴的,雖然他很清楚其中的情況。江騰見所有人都在看他,特別老宰相一直盯著他,他頂不住壓力,刮了那位歸州刺史慶西原一眼,這才歎口氣,道:
“江某有言在先,我這話說出來可能會得罪不少人。張公,既然您問起此事,我也不得不答。”
他這話說得沈綏眉頭一皺,心裏很反感。
“郝長史不願談,是因為他身份特殊,他是大都督府的人,這事兒就跟大都督府有關。”
“荊州大都督府那是在荊州,與歸州之間山一程水一程,隔著不近的路,怎麽就和荊州大都督府扯上關係了?”裴耀卿問道。
“裴侍郎,您是不知道情況啊。咱們荊南沿江這一帶,誰不知道都是朱元茂表親家的地盤?”江騰說了一句,又不說了,顯然是不想再繼續說下去。
劉玉成不耐煩地道:
“有什麽你就都說出來,今日在場的都不是外人,不必顧忌。”
“好。”江騰舉袖擦了擦汗,道,“是這樣的。朱家是荊州軍係裏的大世家,從朱元茂曾祖那一輩起,就是替天家打天下的英雄。不過,因著家族沒有太大的背景,朱家的官職,始終就在府軍都督、團練使這些職位上徘徊,再上不去了。到了朱元茂的祖父那一輩,攀上一門好親,娶了一位名門家的嫡長千金。這位嫡長千金,是範陽盧氏的心頭肉,朱元茂的祖父可謂是從此以後擺脫了粗俗軍人的身份,躋身入世家大貴族的圈中。他的官職也是水漲船高,很快就有了侯爵的世襲爵位在身。
恰逢當時,範陽盧氏也不知是怎麽迴事,將家中兩位千金都嫁到荊州來了。朱家娶的是嫡長千金,還有一位嫡次千金,嫁給了當時在荊州任長史的蘇詵。”
“蘇詵?老許國公蘇瑰的兒子?”劉玉成問道。
江騰點頭,道:
“正是老許國公的兒子,也是蘇頲的胞弟,當時非常有名的大才子。他們的婚事是在荊州辦的,蘇詵在荊州當了三年的官,兩人就在荊州生下了女兒,也就是朱元茂的表姑。因為當時蘇詵要經常調任各地,這個女兒他們就寄養在了朱家。後來,這個女兒就沒有離開過荊州,在朱家嫁給了荊州這邊一位富裕的商人。這個商人名叫吳子璀,與蘇氏女訂婚後,就定居荊州江陵府。他非常有能耐,短短幾年時間裏,就購買了大量的土地,成為荊南一帶最大的地主。再加上他也是舉子出身,好歹有功名,又能言善辯,身上還有功夫,手底下養著一幫舞槍弄棒的豪強,在這一帶非常有勢力。
可惜的是,蘇氏女體弱,給吳子璀生下兩個兒子後,就撒手人寰。吳子璀後來續了弦,又娶了兩房妾室,再有了三個孩子。說到底,他還算是朱家的表親,雖然關係已經相當遠了。再因他又有錢,朱家與他也始終沒有斷了來往。
就是這個人,一直聯合朱家操縱著荊南一帶的官場,特別沿江這一帶,他在沿江有眾多的私人碼頭,自然是不願官家的碼頭修整好的。每一位到任荊南一帶的地方官,都必須要與他打交道,稍讓他不滿意,他就有本事逼著人家走人。這種現象,一直持續到一年半前。”
“一年半前?”張說疑惑了,“之後發生了什麽事?”
不等江騰迴答,一直沒開口的沈綏突然接過話頭,迴答道:“一年半前,吳子璀一家被人滿門屠殺,徹底消失在了這個世界上。”
作者有話要說: 【注】出自《楚辭·遠遊》
注音:
悲時俗之迫阨è兮
焉讬tuo乘而上浮
怊chāo惝怳g huǎng而乖懷
譯文:
有感世俗扼殺人的自由,真想飛翔起來遠處周遊。
性質微薄又沒有依靠,以什麽為寄托乘著它上浮?
周圍是汙濁黑暗的氣氛,獨自苦悶向誰去傾訴?
漫長的黑夜裏不能安眠,守著一縷孤魂直至破曙。
聯想天地的無窮無盡,哀歎人生的坎坷苦辛。
過去的事我沒能趕上,未來的事我難以知聞。
徘徊不定思緒遙遠,惆悵失意心氣不順。
ps:這章發得比較匆忙,明日再捉蟲修改。
沈縉、藍鴝在旁看著她, 想笑又不敢笑,隻能憋著,腮幫子一鼓一鼓的,十分辛苦。忽陀幹脆躲出去了, 對他來說,接下來要進行的話題,可能不大方便他這個男人在場。
“想笑就笑罷,這事兒我真是欲哭無淚。”沈綏有氣無力道。
“噗!”沈縉真的笑了出來, 她雖發不出聲音, 笑起來的氣聲還是有的,聽在耳朵裏, 讓沈綏更加無地自容。
【阿姊,你說當時你怎麽就想不到那是什麽呢?虧你也是每月都有月事的女子,當真是好笑。不是我幸災樂禍, 這次你被打,還真的不冤。】沈縉道。
“我當時腦子裏一門心思在想張道濟要給我倆說親的事,我在想該怎麽和她說這事,就怕她到時候誤會我。你知道的, 她可兇了,我沈伯昭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她。我一看那血水,我就急了,這一路行來,我就怕她出事。路上艱辛,各種預料不到的兇險,之前她馬車側翻,就把我嚇得魂不附體了,我是真怕她再出事。你說……我哪能想到是……”沈綏越說越頹唐。
沈縉樂得合不攏嘴,伸手撫摸阿姊的頭頂,安慰小兒般:
【蓮婢姐姐哪裏兇了,這世上再找不到比她更淡然寬厚的女子了,也就隻有你有本事惹得她如此羞怒。換位思考,我也是感同身受。】
沈綏苦著一張臉,道:“這下完蛋了,你讓我還有什麽臉去找她?短時間內我估計都無法接近她了。萬一這段時間裏,張道濟找她說親去,情況可不就更糟糕了嗎?”
【唉……阿姊,關鍵時刻還是得我出馬,你離不開你妹妹我啊。】說著沈縉驕傲地拍了拍自己的小胸脯道,【交給我吧,反正再有不久船就要入秭歸港了,你們自去辦案,我和藍鴝則去找蓮婢姐姐,我替你說這事,如何?】
沈綏眼淚汪汪地握住沈縉的手道:
“琴奴,你就是我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
這一場船上的鬧劇,讓沈大門主半邊臉腫得老高,即便擦了清涼的消腫藥膏,又敷了熱雞蛋,一時半會兒掌印也消不下去。眼看著秭歸港就要到了,沈綏隻得故技重施,取了上元那晚用的銀麵具,戴上遮醜。這麵具還是沈縉給她帶著以防萬一的,她本以為根本派不上用場,卻沒想到居然用在了這樣的情況之下,真是讓她哭笑不得。
及至入秭歸港,諸人出船艙,當官員們看到她時,均吃了一驚。張說指著自己的臉問她:
“伯昭,你這是何故啊?”
沈綏清了清嗓子,道:
“咳哼,我方才吃了江鮮,沒想到竟然過敏,麵上起了疹,甚為難看,因而負麵遮醜。”
諸位官員恍然大悟,頓覺好笑。劉玉成佯怒道:
“這船上的廚工得給沈司直賠罪,他們抓的什麽江鮮給人吃,多俊的一張臉,都見不得人了啊,哈哈哈……”說完自己憋不住哈哈大笑起來,引得諸位官員均歡笑出聲。
沈綏連連搖頭,好似十分羞慚。暗地裏卻腹誹劉玉成:恐怕使我過敏的這條江鮮,放到您嘴邊,您都不敢吃下去。
其餘官員對此都沒當迴事,隻有張說狐疑地多看了她幾眼,似是有些懷疑她話中的真實性。他特別注意了一下沈綏脖頸處的皮膚,奈何沈綏的衣領拉得太高,他還真看不出什麽來。
陰雲在天空籠罩,秭歸港的空氣中彌漫著濕潤的水汽,混合著江腥味吸入鼻腔中,使人胸中憋悶。二月,春暖尚未完全降臨,陰寒透過衣袍滲進皮骨,江邊生活的人,都已適應了這樣的氣候,但北麵來的官員們,卻都很不舒適。
一行官員下了船,在歸州長史慶西原的引導下,向事發當時的那艘船行去。它就停靠在碼頭最西側,中等大小,桅杆上還掛著不少五顏六色的錦繩,看上去還是相當醒目的。
到了秭歸港,也就到了慶西原的地盤上。沈綏一直都覺得,秭歸這個名字相當得好聽,秭歸,子歸,便是歸鄉團圓時。對於秭歸,慶西原也有一份特殊的情感。他雖不是歸州人,但在此為官也快滿三年了,介紹起歸州秭歸,也是如數家珍。
此地被稱作為“歸”,是從商周時期就開始了。商時,此地乃是歸國。到了周時,成了夔子國。“歸”“夔”同音,實際上同出一脈,都是楚子熊繹之後,是本宗同源。夔國也經曆過一次遷移,從巫山一代東遷至秭歸。但是夔子國後來被同宗楚國吞並,後代子孫就以國號為姓,從此這裏多了很多夔姓人。準確來講,夔國前期不能被稱作子國,因為那時隻是楚國的附庸國。後來因子孫有功,才晉為子國。可憐,王公侯伯子男,依舊排在末尾,且不被周王朝承認。楚實際上也是子國,這是周王朝給的封號,但楚從不承認,自立為王,楚地僭越成風。
他們現在腳下站的這片土地,就是當年的夔城。
此外,關於秭歸縣名的來曆,還與屈原屈大夫有關。據《水經注》記載,屈原有賢姊,聞原放逐,亦來歸,因名曰姊歸,“秭”由“姊”演變而來。這裏是屈原的故鄉,是楚辭的故鄉。
說到楚辭,張說來了興致,張口誦了一段:
“悲時俗之迫阨兮,願輕舉而遠遊。
質菲薄而無因兮,焉讬乘而上浮?
遭沈濁而汙穢兮,獨鬱結其誰語!
夜耿耿而不寐兮,魂營營而至曙。
惟天地之無窮兮,哀人生之長勤。
往者餘弗及兮,來者吾不聞。
步徙倚而遙思兮,怊惝怳而乖懷。”【注】
眾人聽他誦這段,不由心緒低沉下來。張說自罷官後,一下蒼老了許多,對很多事十分感懷,也經常唉聲歎氣。若換了以往,他定不會擇這一篇來誦。時至如今,也讓眾多官員看到了官場仕途的盡頭。為官者,特別是為高官者,有幾位是能安安穩穩地走到平安致仕、衣錦還鄉這一步的?前路荊棘蔓蔓,越是抱負遠大,越多艱難險阻。
沈綏沒有言語,默默跟在其後。官場沉浮非她所願,總有一日,當一切結束,她將悄然退走。
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楚辭,她還是更愛離騷。隻有這句,才是她大唐的氣象!
港口碼頭的路不好走,木板路常年被打濕,綿軟不堪,多處腐爛,修了又爛,爛了又修,補丁就和窮苦難民身上的衣袍似的。來往停靠的客船、商船上下來的販夫走卒、遊子遷客,都是一副背著行囊,深一腳淺一腳的模樣。這一段不長的路,他們就親眼看到有年幼的孩子,不小心一腳踩空,幸虧身旁的母親拽著孩子的手。母親驚得臉發白,連忙將孩子背起。
裴耀卿看著不忍,就問歸州長史慶西原:
“你們就沒想過將這碼頭棧板好好重修一次嗎?用石頭夯砌起來,鋪上碎石砂礫,可不得牢靠許多?”
慶西原搖搖頭,苦笑道:
“秭歸縣縣令無數次給州裏上案文,要求州裏撥款,重修秭歸碼頭。我也無數次和刺史談過此事,奈何歸州這些年,刺史來來往往,換得太頻繁了,連續六任,每一位都坐不到半年,更別說任期三年了。每一位新來的刺史,都要想辦法先在歸州站穩腳跟,忙於與地主豪強打交道,也顧不上這一些,這修繕錢款,始終批不下來。”
“為何歸州刺史會換得這樣頻繁?”張說開口了,目光看向了荊州大都督府長史郝冶和荊南節度使司馬江騰,宰相的氣勢油然而生。
郝冶雖屬軍係,但也算是荊州一帶的治官之一,應當比較了解情況。江騰身為荊南節度府的人,更是對這一帶有更高的治權。
郝冶閉嘴不言,此事他是不願多嘴的,雖然他很清楚其中的情況。江騰見所有人都在看他,特別老宰相一直盯著他,他頂不住壓力,刮了那位歸州刺史慶西原一眼,這才歎口氣,道:
“江某有言在先,我這話說出來可能會得罪不少人。張公,既然您問起此事,我也不得不答。”
他這話說得沈綏眉頭一皺,心裏很反感。
“郝長史不願談,是因為他身份特殊,他是大都督府的人,這事兒就跟大都督府有關。”
“荊州大都督府那是在荊州,與歸州之間山一程水一程,隔著不近的路,怎麽就和荊州大都督府扯上關係了?”裴耀卿問道。
“裴侍郎,您是不知道情況啊。咱們荊南沿江這一帶,誰不知道都是朱元茂表親家的地盤?”江騰說了一句,又不說了,顯然是不想再繼續說下去。
劉玉成不耐煩地道:
“有什麽你就都說出來,今日在場的都不是外人,不必顧忌。”
“好。”江騰舉袖擦了擦汗,道,“是這樣的。朱家是荊州軍係裏的大世家,從朱元茂曾祖那一輩起,就是替天家打天下的英雄。不過,因著家族沒有太大的背景,朱家的官職,始終就在府軍都督、團練使這些職位上徘徊,再上不去了。到了朱元茂的祖父那一輩,攀上一門好親,娶了一位名門家的嫡長千金。這位嫡長千金,是範陽盧氏的心頭肉,朱元茂的祖父可謂是從此以後擺脫了粗俗軍人的身份,躋身入世家大貴族的圈中。他的官職也是水漲船高,很快就有了侯爵的世襲爵位在身。
恰逢當時,範陽盧氏也不知是怎麽迴事,將家中兩位千金都嫁到荊州來了。朱家娶的是嫡長千金,還有一位嫡次千金,嫁給了當時在荊州任長史的蘇詵。”
“蘇詵?老許國公蘇瑰的兒子?”劉玉成問道。
江騰點頭,道:
“正是老許國公的兒子,也是蘇頲的胞弟,當時非常有名的大才子。他們的婚事是在荊州辦的,蘇詵在荊州當了三年的官,兩人就在荊州生下了女兒,也就是朱元茂的表姑。因為當時蘇詵要經常調任各地,這個女兒他們就寄養在了朱家。後來,這個女兒就沒有離開過荊州,在朱家嫁給了荊州這邊一位富裕的商人。這個商人名叫吳子璀,與蘇氏女訂婚後,就定居荊州江陵府。他非常有能耐,短短幾年時間裏,就購買了大量的土地,成為荊南一帶最大的地主。再加上他也是舉子出身,好歹有功名,又能言善辯,身上還有功夫,手底下養著一幫舞槍弄棒的豪強,在這一帶非常有勢力。
可惜的是,蘇氏女體弱,給吳子璀生下兩個兒子後,就撒手人寰。吳子璀後來續了弦,又娶了兩房妾室,再有了三個孩子。說到底,他還算是朱家的表親,雖然關係已經相當遠了。再因他又有錢,朱家與他也始終沒有斷了來往。
就是這個人,一直聯合朱家操縱著荊南一帶的官場,特別沿江這一帶,他在沿江有眾多的私人碼頭,自然是不願官家的碼頭修整好的。每一位到任荊南一帶的地方官,都必須要與他打交道,稍讓他不滿意,他就有本事逼著人家走人。這種現象,一直持續到一年半前。”
“一年半前?”張說疑惑了,“之後發生了什麽事?”
不等江騰迴答,一直沒開口的沈綏突然接過話頭,迴答道:“一年半前,吳子璀一家被人滿門屠殺,徹底消失在了這個世界上。”
作者有話要說: 【注】出自《楚辭·遠遊》
注音:
悲時俗之迫阨è兮
焉讬tuo乘而上浮
怊chāo惝怳g huǎng而乖懷
譯文:
有感世俗扼殺人的自由,真想飛翔起來遠處周遊。
性質微薄又沒有依靠,以什麽為寄托乘著它上浮?
周圍是汙濁黑暗的氣氛,獨自苦悶向誰去傾訴?
漫長的黑夜裏不能安眠,守著一縷孤魂直至破曙。
聯想天地的無窮無盡,哀歎人生的坎坷苦辛。
過去的事我沒能趕上,未來的事我難以知聞。
徘徊不定思緒遙遠,惆悵失意心氣不順。
ps:這章發得比較匆忙,明日再捉蟲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