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吳怡這麽說了,夏荷走出暖閣外,輕輕一揮手,幾個仆婦把鐵爐、成套的鐵叉、鐵蒙子等全搬到了暖閣外,幾個穿了圍裙的廚娘又拿了早已經醃好鹿腿肉、羊腿肉、牛肉等等來了。
點燃了炭火在暖閣外麵烤肉,姑娘們都自來是端莊的,像是吳怡那樣不顧形象的要自己去烤的隻有她一個,吳怡說到做到,拿了個鐵叉子就要去烤,廚娘們怕她紮了手,連忙替她穿了鹿肉,又緊盯著她怕她燒了手。
吳怡穿越之前跟同學郊遊沒少親自烤燒烤吃,又有這麽多人伺侯著,動作雖然有些生疏,又因為年齡小力氣不足,但是烤起肉來還是像模像樣的。
第一迴烤熟的肉自是不能自己先吃,雖然老太太和太太說了不來,吳怡還是叫仆婦們把自己親自烤的肉給老太太、老爺、太太送去,仆婦們烤好的,叫他們給二老爺、二太太送去。
接著她自己又動手烤了一塊,親自盛在盤子裏,命廚房們切了小塊,她親自端了送進暖閣,送給吳鳳。
“姐姐大壽,妹妹身上一針一線都是長輩給的,隻有送上親手烤的鹿肉了,賀姐姐芳辰,祝姐姐夫妻和美、身體康健。”
“謝妹妹了……”吳鳳強忍住眼淚,心想我雖未遇上好婆婆,可是難得的是夫君知禮,娘家父母慈愛姐妹情深,還有什麽可愁的呢?又見那肉色澤金黃肉香撲鼻,雖然邊角有些微焦,難得的卻是吳怡的一片心思,連忙拉了吳怡的手,“好妹妹,可不許再去烤了,這等活計自有下人們動手,你在暖閣裏等著吃就好了。”
“誰烤肉卻不叫我?”人未到聲先到,來了一位身穿著身穿大紅團花猞猁皮出風大毛刻絲襖,露出一小截白色褲子,腳著鹿皮高筒靴的小公子,這位眉清目秀的小公子腰上還別著把劍,不是做俠士夢成癮的吳承業又是誰。
“四哥你來的這麽晚,還好意思說我不叫你。”吳怡笑道。
“我們江湖中人一言九鼎,我答應你來必然會來,你卻為何不等我?”
“你子時來我們還等你到子時不成,還是你來晚了。”吳怡跟他鬥著嘴,這個時候仆婦們已經烤好了幾盤鹿肉、羊肉送了上來。
“這鹿肉要自己烤才有滋味,怎麽讓下人烤了?”吳承業說道。
“我也是這麽說的,隻是姐姐不讓我出去烤了。”
“你姑娘家家的是不能做這個,當心傷了手,我去烤去。”吳鳳拉住了吳怡卻沒拉住活猴兒似的吳承業,隻見他樂
嗬嗬的接了燒烤的叉子在烤。
“有肉無酒不成席,來把溫溫的花雕酒拿來。”吳怡是這次烤肉活動的召集人,雖然被吳鳳拉著不許親自去烤肉,卻也沒斷了張羅。
吳柔坐在那裏吃著美味的鹿肉心裏卻在想著心事,她一聽說這烤鹿肉就有種莫名其妙的感覺,又見了吳怡的作為,心裏隱隱有了些感覺。
這個場景太像紅樓中的烤鹿肉了,她看書時也曾經幻想過找一個下雪天約齊三五好友去烤肉,隻是因為有時間的時候沒條件,有條件了的時候沒進間了,終究未能如願。
難道吳怡是穿的?
紅樓是世俗小說,講的是明清時期貴族人家的生活,這烤架跟鐵叉子等等分明像是用舊的,難道是她多心了?
她在看吳怡,吳雅卻是在看她,像她們這樣的庶女,在這種場合裏跟著樂就是了,可是吳柔卻總給吳雅一種在轉心思的感覺,使心眼不是像吳柔這麽使的,而且真的是一丁點好處都沒有,平白惹太太不高興,還要連累姨娘跟兄姐。
吳承業又開心地支使人端了親自烤的鹿肉分給吳怡,吳怡得了才輪到庶女們,現在這些人這麽開心,有沒有人提過一句留在書院裏過年的吳承平?有沒有人想過養在王姨娘院子裏的吳承安?
可憐吳承平,怕嫡母不喜再塞丫頭進自己的屋子或者是叫他不準再迴書院,過年了連家都不敢迴。
吳承安也就是過年大家一起給老太太磕頭的時候露了一迴臉,再就沒出來,王姨娘把吳承安看得死死的,輕易不叫出屋子,就是因為王姨娘知道太太對庶女大度,對庶子可不見得有多大度,每次吳承安出來,王姨娘必然是要把他弄得普普通通毫不起眼,跟她平時張揚的性格完全相反。
要按她說,王姨娘的心計還在自己的母親孫姨娘之上,就看她教出來的兒女有多精就知道了。
眾人皆醉她獨醒的滋味並不好受,吳雅有的時候寧願自己生的笨一點,或者幹脆投生在太太的肚子裏,也省得像現在這樣思來想去,心裏明白,卻一點做為也不能有。
吳承祖躺在床上做什麽都提不起精神已經兩天了,香枝自那天離開之後就被老子娘關在家裏繡嫁妝,隻等著出嫁,笑微被太太調到了針線房,雖然來了個琥珀他卻並不想親近,他有的時候想著他永遠都不長大就好了。
長大了責任什麽的就一點點的壓到了他的身上,壓得他喘不過氣來。
他不知道香枝對自
己意味著什麽,卻隻知道香枝走了,整個院子裏都像是空了一樣,他的心也跟這院子一樣空空蕩蕩的。
他甚至想過要去香枝家見見香枝,可是香枝是因為私相授受被趕出去的,若是他再去了,香枝就不用活了。
香枝啊香枝,你怎麽那麽傻呢?你若是不傻……不傻又能怎麽樣呢?
吳承祖生平第一次知道對女孩動心是什麽滋味,明白這滋味的同時,也知道了失去是什麽滋味。
笑眉端了碗飛龍西洋參湯來,“大爺不愛吃飯,好歹喝點湯。”
吳承祖卻連眼都懶得睜,“放那吧。”
笑眉張了張嘴,卻也什麽也沒說,又過了一會兒琥珀進來了,身後跟著了一個端了食盒子的小丫頭,“大爺,四爺和五姑娘在花園的暖閣裏烤肉呢,特意送了些給大爺嚐嚐。”
“他們兩個有心了,替我謝謝他們,賞這小丫頭一把錢。”吳承祖強撐了起了身說道。
“是。”那小丫頭正是紅袖,紅袖不懂為什麽大爺大白天的要躺著,說是病了吧,院子裏也沒有藥味兒,她還是搞不懂大宅門裏的人,笑眉開了錢匣子,隨手抓了一把銅錢給紅袖,紅袖趕緊接了。
不懂就不懂吧,反正工錢不少賞錢也多,她不懂就對了。
國喪、吳柔受折磨
吳怡的烤鹿肉被長輩們歸結為小孩子的胡鬧,正月裏孩子們在一起玩一起也沒什麽,所以身為長子的吳承祖、嫡次子的吳承宗都沒有出席也沒什麽大不了的。
正月十三那一天請來了戲班子,在花廳裏擺了宴,又請了說書的女先生,正式替吳鳳慶祝生日時,果然所有人都來了。
就連吳老太爺和吳憲都到場了,男人們的宴席擺在外間,老太太領著兒媳和孫女們把宴席擺在裏間。
這樣的宴會一直持續了三天,一直到十六那天公孫家的禮物和馬車來了,接走了公孫良和吳鳳。
吳鳳走的時候臉圓了,眼睛也亮了,有的時候心裏的那個結打開了,要比補藥還管用。
等到她迴家她會發現家裏多了一對庶出的小叔和小姑,還有一個千嬌百媚的老姨娘。
為了懲罰媳婦的魯莽和不守規矩,公孫太太命公孫守把外室接迴了家,公孫良從此不再是公孫家大房的獨生子。
出了正月,吳憲任命的小道消息傳來了,據說是要留京,留到哪裏,是升還是降得繼續聽消息。
原本在正月裏忙著四處應酬的吳憲幹脆不出去了,閉門讀書,顯示自己的淡定。
吳承祖收拾自己的情緒,也在坐堂先生老進士王先生的輔導下開始閉門讀書,等待春闈,這一年是他第一次下場。
堅持留在揚州讀書的吳承平來了封信,說先生說他功底不夠紮實,要留他在書院讀書,不止今年的春闈不讓他參加,三屆之內不準他下場。
劉氏收了信之後,跟吳憲簡單商量了一下,吳憲親自執筆迴了封信,問了吳承平的身體如何之類的,又捎去了幾百兩的銀票,準了他暫不下場。
這些對於吳怡來講都是背景資料,對她也對女孩們影響最大的是——女先生來了,安親王妃親自在正月裏遣出宮的宮女裏挑的供奉也來了。
女先生一共三個,姓黃叫黃娘子的主教書畫,據說她也是書香門弟出身,隻是命不好守了寡,又不想改嫁,仗著一身才學在富貴人家教女眷書畫維生。
姓梁的梁娘子主教琴棋,出身也是好的,隻是家裏敗落了,夫家退了親,她削發立誌不嫁又被勸了迴來,改了自梳,父母去逝之後嫂嫂跟弟妹容不得她,她也隻得教女眷維生。
姓孟的孟娘子出身就差一些了,不過也是蘇杭有名的繡娘,因為年紀大了眼睛不好了,不能在繡莊做了,就出來教大戶人家的女眷。
這三個人跟一個造型師挑的造型一樣,都是一身素衣,不施脂粉,麵目嚴峻,望之並不可親,然而實際上教起她們來,態度卻是好的,她們知道女孩子們並不指望考狀元,隻希望有拿得出手的才藝即可。
按照女孩子們各自的水準,因材施教,倒也算一團和氣,當然,吳怡是重點照顧對象。
嬤嬤們也像是一個造型師造出來的似的,都是料子極好但樣式一般的衣裳,頭發梳的光光的,渾身上下首飾不多但個個精致,嘴角都帶著尺子量出來的微笑,
五個女孩子,四個嬤嬤,吳怡分到了一個叫阿福的福嬤嬤,她原來的教養嬤嬤花嬤嬤被調到了采買處,看來福嬤嬤是要長駐了,吳柔分到了叫阿壽的壽嬤嬤,她原來就沒有教養嬤嬤,壽嬤嬤也是長駐,餘下的兩個嬤嬤一個叫阿祿,一個叫阿喜都說是老家有侄子有產業,有人奉養,呆兩年就走,兩人一起教餘下的三個女孩。
吳怡一聽這名字就覺得是臨時取的,後來一打聽果然如此,嬤嬤們出了宮,並不想讓人知道她們原本的名姓,這些嬤嬤最大的也不過三十歲,最年輕
的才二十七歲,在宮裏渡過了韶華出來了倒有一半沒有了家,隻能在大戶人家做供奉。
劉氏還沒等請欽天監幫著算長子的婚期,京裏就開始傳太後身體不好的消息,消息一傳來普通百姓倒無所謂,當官家開收斂了,要做與聖上同憂狀,去青樓楚館納小妾的也少了不少,免得被人在皇上跟前上眼藥,說是皇上正在為母病憂思你卻忙著嫖*娼、納妾,嫖*娼這種平時睜一眼閉一眼的事,有可能成為要命的大事。
劉氏也歎了口氣,得了,來年再看看娶不娶兒媳婦吧,雖然按製是百日內禁嫁娶,可是還有一年不得飲宴跟著呢,他們這樣的人家怎麽可能把兒媳婦悄悄抬進來就算禮成呢?他們家肯歐陽家也不肯啊,於是議婚期的事暫停。
老太後年齡也不小了,快六十的人了,雖然按照現代的觀點不算老,在古代已經是老的不行了,也是長壽之人。
當年太後不過是宮女出身,承了幸有了孕生了皇長子也就是當今聖上封昭儀,轉過年又生安親王,一步一步的熬到封了妃,誰知道還沒在妃的位置上坐熱乎呢,先皇病死了,中宮無子,活下來的皇子中最長的聖上,就在前首輔劉大人這樣的官員推上了皇位。
太後也就成了聖母皇太後,聖上還未親政母後皇太後就過逝了,她頭上的聖母皇太後也就沒人提了,隻尊稱皇太後。
皇太後這些年盼的就是中宮有子,總算盼來了嫡孫,嫡孫還封了太子,她老人家了了心事之後,身體就漸漸不行了,現在大齊朝上上下下都在等第二個靴子落下的聲音。
到了三月,那個靴子落了下來,皇太後薨逝——洪宣帝臨朝泣宣遺誥,無非是說喪事從簡,希望葬入先帝陵寢與先帝合葬。
洪宣帝輟朝五日仍悲傷無法起身,又輟朝兩日,在皇後的勸說下這才身著素服上朝。
太後的諡號也定了下來,孝誠恭肅溫惠天聖皇太後。
在京命婦等均著品裝大服進宮,百姓守製百日,官員守製三個月不得嫁娶,一年不得飲宴,春闈也被罷了,但是聽說來年會開恩科,已經進京的舉子,都在京裏租了房子住了下來。
對於吳怡這樣的閨中少女來講,最大的變化是要穿素色衣服,家中一切過鮮豔的裝飾通通變成了素色,但這都是枝節了,劉氏和宋氏服侍著老太太哭了三天靈,老太太迴來就病了,劉氏和宋氏衣不解帶的侍侯著,聽說已經有人家的老太太因為受不了哭靈之苦而去逝的。
吳怡雖然
跟老太太沒有太深的感情,還是很擔心,麵有憂色,福嬤嬤對她說:“親長也好,子女也好,都各有各的緣法,緣來而聚,緣去而散,我看你跟老太太的緣份還沒散呢,不用太擔心了。”
吳怡念叨著這幾句話,古人的智慧真的不能小看,他們跟現代人相比缺乏的不過是高科技帶來的享受,卻因為生活的磨難和生活節奏的相對緩慢,在哲學上不知道比浮燥的現代人為賦新詩的強說愁,高深多少。
過了幾日老太太果然大好了,吳怡命廚房熬了蓮子粥,親自端了過去,卻看見了在一旁替劉氏端湯給老太太的吳柔,在老太太這事上,吳柔比吳怡反應快多了,她立刻意識到這是表現自己討好劉氏和老太太的機會。
壽嬤嬤雖然嚴厲,卻不好阻攔身為孫女的她盡孝,於是她親自熬了酸筍雞皮湯來,卻是交給了劉氏,劉氏看了她一眼,隻盛了一小碗,命她端著大碗,劉氏親自喂老太太喝湯。
吳柔見吳怡來了,立刻交湯交給了丫環拿著,向吳怡施了禮,吳怡還了一禮,吳柔很快找借口走了,她已經意識到了不要搶嫡女的風頭,尤其不要在劉氏麵前搶。
果然,府裏隻傳吳怡孝順,親自端蓮子粥給老太太,吳柔熬的酸筍雞皮湯連提都沒人提。
劉氏在那天晚上找了壽嬤嬤,壽嬤嬤迴來的時候看吳柔的眼神都變了。
壽嬤嬤本來就是敬事房專門負責教導新入宮宮女的女官,因為當年她親自教導的宮女如今有人混出了臉麵不想讓她繼續在宮裏呆了,這才出的宮,於是拿出了一身的本事教導吳柔。
吳柔這個時候才知道什麽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她雖是庶女卻也是大家小姐,壽嬤嬤在沒有得到劉氏的暗示之前,是不敢用教導宮女的
點燃了炭火在暖閣外麵烤肉,姑娘們都自來是端莊的,像是吳怡那樣不顧形象的要自己去烤的隻有她一個,吳怡說到做到,拿了個鐵叉子就要去烤,廚娘們怕她紮了手,連忙替她穿了鹿肉,又緊盯著她怕她燒了手。
吳怡穿越之前跟同學郊遊沒少親自烤燒烤吃,又有這麽多人伺侯著,動作雖然有些生疏,又因為年齡小力氣不足,但是烤起肉來還是像模像樣的。
第一迴烤熟的肉自是不能自己先吃,雖然老太太和太太說了不來,吳怡還是叫仆婦們把自己親自烤的肉給老太太、老爺、太太送去,仆婦們烤好的,叫他們給二老爺、二太太送去。
接著她自己又動手烤了一塊,親自盛在盤子裏,命廚房們切了小塊,她親自端了送進暖閣,送給吳鳳。
“姐姐大壽,妹妹身上一針一線都是長輩給的,隻有送上親手烤的鹿肉了,賀姐姐芳辰,祝姐姐夫妻和美、身體康健。”
“謝妹妹了……”吳鳳強忍住眼淚,心想我雖未遇上好婆婆,可是難得的是夫君知禮,娘家父母慈愛姐妹情深,還有什麽可愁的呢?又見那肉色澤金黃肉香撲鼻,雖然邊角有些微焦,難得的卻是吳怡的一片心思,連忙拉了吳怡的手,“好妹妹,可不許再去烤了,這等活計自有下人們動手,你在暖閣裏等著吃就好了。”
“誰烤肉卻不叫我?”人未到聲先到,來了一位身穿著身穿大紅團花猞猁皮出風大毛刻絲襖,露出一小截白色褲子,腳著鹿皮高筒靴的小公子,這位眉清目秀的小公子腰上還別著把劍,不是做俠士夢成癮的吳承業又是誰。
“四哥你來的這麽晚,還好意思說我不叫你。”吳怡笑道。
“我們江湖中人一言九鼎,我答應你來必然會來,你卻為何不等我?”
“你子時來我們還等你到子時不成,還是你來晚了。”吳怡跟他鬥著嘴,這個時候仆婦們已經烤好了幾盤鹿肉、羊肉送了上來。
“這鹿肉要自己烤才有滋味,怎麽讓下人烤了?”吳承業說道。
“我也是這麽說的,隻是姐姐不讓我出去烤了。”
“你姑娘家家的是不能做這個,當心傷了手,我去烤去。”吳鳳拉住了吳怡卻沒拉住活猴兒似的吳承業,隻見他樂
嗬嗬的接了燒烤的叉子在烤。
“有肉無酒不成席,來把溫溫的花雕酒拿來。”吳怡是這次烤肉活動的召集人,雖然被吳鳳拉著不許親自去烤肉,卻也沒斷了張羅。
吳柔坐在那裏吃著美味的鹿肉心裏卻在想著心事,她一聽說這烤鹿肉就有種莫名其妙的感覺,又見了吳怡的作為,心裏隱隱有了些感覺。
這個場景太像紅樓中的烤鹿肉了,她看書時也曾經幻想過找一個下雪天約齊三五好友去烤肉,隻是因為有時間的時候沒條件,有條件了的時候沒進間了,終究未能如願。
難道吳怡是穿的?
紅樓是世俗小說,講的是明清時期貴族人家的生活,這烤架跟鐵叉子等等分明像是用舊的,難道是她多心了?
她在看吳怡,吳雅卻是在看她,像她們這樣的庶女,在這種場合裏跟著樂就是了,可是吳柔卻總給吳雅一種在轉心思的感覺,使心眼不是像吳柔這麽使的,而且真的是一丁點好處都沒有,平白惹太太不高興,還要連累姨娘跟兄姐。
吳承業又開心地支使人端了親自烤的鹿肉分給吳怡,吳怡得了才輪到庶女們,現在這些人這麽開心,有沒有人提過一句留在書院裏過年的吳承平?有沒有人想過養在王姨娘院子裏的吳承安?
可憐吳承平,怕嫡母不喜再塞丫頭進自己的屋子或者是叫他不準再迴書院,過年了連家都不敢迴。
吳承安也就是過年大家一起給老太太磕頭的時候露了一迴臉,再就沒出來,王姨娘把吳承安看得死死的,輕易不叫出屋子,就是因為王姨娘知道太太對庶女大度,對庶子可不見得有多大度,每次吳承安出來,王姨娘必然是要把他弄得普普通通毫不起眼,跟她平時張揚的性格完全相反。
要按她說,王姨娘的心計還在自己的母親孫姨娘之上,就看她教出來的兒女有多精就知道了。
眾人皆醉她獨醒的滋味並不好受,吳雅有的時候寧願自己生的笨一點,或者幹脆投生在太太的肚子裏,也省得像現在這樣思來想去,心裏明白,卻一點做為也不能有。
吳承祖躺在床上做什麽都提不起精神已經兩天了,香枝自那天離開之後就被老子娘關在家裏繡嫁妝,隻等著出嫁,笑微被太太調到了針線房,雖然來了個琥珀他卻並不想親近,他有的時候想著他永遠都不長大就好了。
長大了責任什麽的就一點點的壓到了他的身上,壓得他喘不過氣來。
他不知道香枝對自
己意味著什麽,卻隻知道香枝走了,整個院子裏都像是空了一樣,他的心也跟這院子一樣空空蕩蕩的。
他甚至想過要去香枝家見見香枝,可是香枝是因為私相授受被趕出去的,若是他再去了,香枝就不用活了。
香枝啊香枝,你怎麽那麽傻呢?你若是不傻……不傻又能怎麽樣呢?
吳承祖生平第一次知道對女孩動心是什麽滋味,明白這滋味的同時,也知道了失去是什麽滋味。
笑眉端了碗飛龍西洋參湯來,“大爺不愛吃飯,好歹喝點湯。”
吳承祖卻連眼都懶得睜,“放那吧。”
笑眉張了張嘴,卻也什麽也沒說,又過了一會兒琥珀進來了,身後跟著了一個端了食盒子的小丫頭,“大爺,四爺和五姑娘在花園的暖閣裏烤肉呢,特意送了些給大爺嚐嚐。”
“他們兩個有心了,替我謝謝他們,賞這小丫頭一把錢。”吳承祖強撐了起了身說道。
“是。”那小丫頭正是紅袖,紅袖不懂為什麽大爺大白天的要躺著,說是病了吧,院子裏也沒有藥味兒,她還是搞不懂大宅門裏的人,笑眉開了錢匣子,隨手抓了一把銅錢給紅袖,紅袖趕緊接了。
不懂就不懂吧,反正工錢不少賞錢也多,她不懂就對了。
國喪、吳柔受折磨
吳怡的烤鹿肉被長輩們歸結為小孩子的胡鬧,正月裏孩子們在一起玩一起也沒什麽,所以身為長子的吳承祖、嫡次子的吳承宗都沒有出席也沒什麽大不了的。
正月十三那一天請來了戲班子,在花廳裏擺了宴,又請了說書的女先生,正式替吳鳳慶祝生日時,果然所有人都來了。
就連吳老太爺和吳憲都到場了,男人們的宴席擺在外間,老太太領著兒媳和孫女們把宴席擺在裏間。
這樣的宴會一直持續了三天,一直到十六那天公孫家的禮物和馬車來了,接走了公孫良和吳鳳。
吳鳳走的時候臉圓了,眼睛也亮了,有的時候心裏的那個結打開了,要比補藥還管用。
等到她迴家她會發現家裏多了一對庶出的小叔和小姑,還有一個千嬌百媚的老姨娘。
為了懲罰媳婦的魯莽和不守規矩,公孫太太命公孫守把外室接迴了家,公孫良從此不再是公孫家大房的獨生子。
出了正月,吳憲任命的小道消息傳來了,據說是要留京,留到哪裏,是升還是降得繼續聽消息。
原本在正月裏忙著四處應酬的吳憲幹脆不出去了,閉門讀書,顯示自己的淡定。
吳承祖收拾自己的情緒,也在坐堂先生老進士王先生的輔導下開始閉門讀書,等待春闈,這一年是他第一次下場。
堅持留在揚州讀書的吳承平來了封信,說先生說他功底不夠紮實,要留他在書院讀書,不止今年的春闈不讓他參加,三屆之內不準他下場。
劉氏收了信之後,跟吳憲簡單商量了一下,吳憲親自執筆迴了封信,問了吳承平的身體如何之類的,又捎去了幾百兩的銀票,準了他暫不下場。
這些對於吳怡來講都是背景資料,對她也對女孩們影響最大的是——女先生來了,安親王妃親自在正月裏遣出宮的宮女裏挑的供奉也來了。
女先生一共三個,姓黃叫黃娘子的主教書畫,據說她也是書香門弟出身,隻是命不好守了寡,又不想改嫁,仗著一身才學在富貴人家教女眷書畫維生。
姓梁的梁娘子主教琴棋,出身也是好的,隻是家裏敗落了,夫家退了親,她削發立誌不嫁又被勸了迴來,改了自梳,父母去逝之後嫂嫂跟弟妹容不得她,她也隻得教女眷維生。
姓孟的孟娘子出身就差一些了,不過也是蘇杭有名的繡娘,因為年紀大了眼睛不好了,不能在繡莊做了,就出來教大戶人家的女眷。
這三個人跟一個造型師挑的造型一樣,都是一身素衣,不施脂粉,麵目嚴峻,望之並不可親,然而實際上教起她們來,態度卻是好的,她們知道女孩子們並不指望考狀元,隻希望有拿得出手的才藝即可。
按照女孩子們各自的水準,因材施教,倒也算一團和氣,當然,吳怡是重點照顧對象。
嬤嬤們也像是一個造型師造出來的似的,都是料子極好但樣式一般的衣裳,頭發梳的光光的,渾身上下首飾不多但個個精致,嘴角都帶著尺子量出來的微笑,
五個女孩子,四個嬤嬤,吳怡分到了一個叫阿福的福嬤嬤,她原來的教養嬤嬤花嬤嬤被調到了采買處,看來福嬤嬤是要長駐了,吳柔分到了叫阿壽的壽嬤嬤,她原來就沒有教養嬤嬤,壽嬤嬤也是長駐,餘下的兩個嬤嬤一個叫阿祿,一個叫阿喜都說是老家有侄子有產業,有人奉養,呆兩年就走,兩人一起教餘下的三個女孩。
吳怡一聽這名字就覺得是臨時取的,後來一打聽果然如此,嬤嬤們出了宮,並不想讓人知道她們原本的名姓,這些嬤嬤最大的也不過三十歲,最年輕
的才二十七歲,在宮裏渡過了韶華出來了倒有一半沒有了家,隻能在大戶人家做供奉。
劉氏還沒等請欽天監幫著算長子的婚期,京裏就開始傳太後身體不好的消息,消息一傳來普通百姓倒無所謂,當官家開收斂了,要做與聖上同憂狀,去青樓楚館納小妾的也少了不少,免得被人在皇上跟前上眼藥,說是皇上正在為母病憂思你卻忙著嫖*娼、納妾,嫖*娼這種平時睜一眼閉一眼的事,有可能成為要命的大事。
劉氏也歎了口氣,得了,來年再看看娶不娶兒媳婦吧,雖然按製是百日內禁嫁娶,可是還有一年不得飲宴跟著呢,他們這樣的人家怎麽可能把兒媳婦悄悄抬進來就算禮成呢?他們家肯歐陽家也不肯啊,於是議婚期的事暫停。
老太後年齡也不小了,快六十的人了,雖然按照現代的觀點不算老,在古代已經是老的不行了,也是長壽之人。
當年太後不過是宮女出身,承了幸有了孕生了皇長子也就是當今聖上封昭儀,轉過年又生安親王,一步一步的熬到封了妃,誰知道還沒在妃的位置上坐熱乎呢,先皇病死了,中宮無子,活下來的皇子中最長的聖上,就在前首輔劉大人這樣的官員推上了皇位。
太後也就成了聖母皇太後,聖上還未親政母後皇太後就過逝了,她頭上的聖母皇太後也就沒人提了,隻尊稱皇太後。
皇太後這些年盼的就是中宮有子,總算盼來了嫡孫,嫡孫還封了太子,她老人家了了心事之後,身體就漸漸不行了,現在大齊朝上上下下都在等第二個靴子落下的聲音。
到了三月,那個靴子落了下來,皇太後薨逝——洪宣帝臨朝泣宣遺誥,無非是說喪事從簡,希望葬入先帝陵寢與先帝合葬。
洪宣帝輟朝五日仍悲傷無法起身,又輟朝兩日,在皇後的勸說下這才身著素服上朝。
太後的諡號也定了下來,孝誠恭肅溫惠天聖皇太後。
在京命婦等均著品裝大服進宮,百姓守製百日,官員守製三個月不得嫁娶,一年不得飲宴,春闈也被罷了,但是聽說來年會開恩科,已經進京的舉子,都在京裏租了房子住了下來。
對於吳怡這樣的閨中少女來講,最大的變化是要穿素色衣服,家中一切過鮮豔的裝飾通通變成了素色,但這都是枝節了,劉氏和宋氏服侍著老太太哭了三天靈,老太太迴來就病了,劉氏和宋氏衣不解帶的侍侯著,聽說已經有人家的老太太因為受不了哭靈之苦而去逝的。
吳怡雖然
跟老太太沒有太深的感情,還是很擔心,麵有憂色,福嬤嬤對她說:“親長也好,子女也好,都各有各的緣法,緣來而聚,緣去而散,我看你跟老太太的緣份還沒散呢,不用太擔心了。”
吳怡念叨著這幾句話,古人的智慧真的不能小看,他們跟現代人相比缺乏的不過是高科技帶來的享受,卻因為生活的磨難和生活節奏的相對緩慢,在哲學上不知道比浮燥的現代人為賦新詩的強說愁,高深多少。
過了幾日老太太果然大好了,吳怡命廚房熬了蓮子粥,親自端了過去,卻看見了在一旁替劉氏端湯給老太太的吳柔,在老太太這事上,吳柔比吳怡反應快多了,她立刻意識到這是表現自己討好劉氏和老太太的機會。
壽嬤嬤雖然嚴厲,卻不好阻攔身為孫女的她盡孝,於是她親自熬了酸筍雞皮湯來,卻是交給了劉氏,劉氏看了她一眼,隻盛了一小碗,命她端著大碗,劉氏親自喂老太太喝湯。
吳柔見吳怡來了,立刻交湯交給了丫環拿著,向吳怡施了禮,吳怡還了一禮,吳柔很快找借口走了,她已經意識到了不要搶嫡女的風頭,尤其不要在劉氏麵前搶。
果然,府裏隻傳吳怡孝順,親自端蓮子粥給老太太,吳柔熬的酸筍雞皮湯連提都沒人提。
劉氏在那天晚上找了壽嬤嬤,壽嬤嬤迴來的時候看吳柔的眼神都變了。
壽嬤嬤本來就是敬事房專門負責教導新入宮宮女的女官,因為當年她親自教導的宮女如今有人混出了臉麵不想讓她繼續在宮裏呆了,這才出的宮,於是拿出了一身的本事教導吳柔。
吳柔這個時候才知道什麽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她雖是庶女卻也是大家小姐,壽嬤嬤在沒有得到劉氏的暗示之前,是不敢用教導宮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