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笑,這掛屏出自前朝著名繡娘黃紋繡之手,是老太太的愛物,在這之前二嬸曾經討要過多次,可是老太太惱二嬸不識大體害二叔的子嗣,沒給她,而是給了吳鳳。
吳柔如今選了這個,難不成要討好二嬸?
真可笑啊,巴結了二嬸又能怎麽樣,別說二嬸不一定會真心對她,就算是真心對她了,她一個嬸子能怎麽管吳柔?
等她嫁了,母親一定會帶著弟弟妹妹們迴揚州,在京裏母親忍著不發作她,到了揚州——母親就算是尊佛也不會忍吳柔這個吃裏扒外的東西。
吳柔自以為得計,卻不知道自己早成了老宅上下人眼裏的笑話。
盡管兩家已經商定了日子,但是公孫家還是正式的送來了期書,八月初八的正日子,欽天監監正親自幫著挑的時辰。
男方的期書既然來了,吳家也正式下了帖子,八月初七那天請親朋好友來參加添箱禮。
老太太添了副豆種的手鐲,其實誰都知道吳鳳的嫁妝裏有老太太當年陪嫁的至少三套首飾,至於古董、擺件這樣的誰也不知道老太太給她添了多少、衣料、打家具的上等黃花梨等等都是老太太給她攢的,吳鳳是老太太一手帶大的,在孫女裏是頭一份。
吳鳳跪著謝了。
“你掉胎包就沒離過我,也是我想得少,你從小就偏疼你,把你養得一丁點苦都沒吃過,到了人家家裏就要學會忍讓,侍奉翁姑要盡心竭力,勿做父母羞。”老太太說著眼淚就下來了,趕緊用帕子抹了。
姑奶奶吳恆馨感激劉氏,這點自然體現在了添箱禮上,她送的是一套緬甸翡翠的首飾,最貴重的是其中的一套翡翠珠璉,是一顆一顆磨得圓潤的翡翠珠穿成的,吳怡看著隻咂舌,她在現代時看見過有明星展示類似的翡翠項鏈,品相比這個還要稍差一些呢,這東西要是拿到現代去賣值個幾百萬吧。
吳怡真想說姑父在保護京城人民的同時,沒少刮地皮吧……
宋氏送的是一套純金的頭麵,兩匹蜀錦。
別的親戚朋友送的多數是一些釵環、布料之類,不失禮,但也沒有吳氏那麽顯眼。
劉錦送的是一幅畫,吳怡一看正是吳鳳的小像,劉錦不顯山不露水的,從不自誇自己會這個會那個,這一出手卻是不同凡響,小像畫得極精巧,雖不十分寫實,卻極得吳鳳的神韻。
吳怡自己送的是荷包,吳柔送的也是荷包,她們這些小輩本身沒什麽錢,
送什麽都沒人挑她們的。
客人走了之後,開始給嫁妝裝箱,依禮應該是由嫂子來裝,可是吳鳳是長女,這個重任也就由妹妹們來擔了。
大件的家具、顯眼的古董什麽的早裝箱了,吳怡跟吳柔隻是像征性的蓋上紅布,貼上紅封,首飾也是由丫環們擺進八寶箱,吳怡跟吳柔蓋紅布,貼紅封。
吳鳳的嫁妝有六十四抬,看起來不算是多,可都是實打實的好東西,除了家具、古董之外還有四間收租子的鋪子,位置都是極好的,旱田八百畝、水田八百畝、農莊一座。
吳怡想,有這些東西她嫁人幹嘛,坐在屋裏躺著當富婆好了,可惜這些東西是‘嫁人’才給的。
就在吳怡以為自己的工作就是蓋紅布貼紅封時,丫環拿來了整整一托盤一兩一個足有一百兩的金裸子。
“一床被裏塞十個。”劉氏說道,彼時嫁女不管窮富都要陪送被子,這被子得有全福人來做,沒錢的也要做兩床,像是劉家這種就要做十床了,做完了還要在被子裏塞金祼子,被同輩,是要輩輩富貴的意思。
做完了這些,劉氏又拿了幾張銀票放在被子最底下,這個就是押箱銀了,劉氏沒有背著女兒們,給吳鳳的壓箱銀是五千兩。
那天劉氏帶著吳鳳在正房睡,正房的燈一直到三更才熄。
第二天公孫良騎了高頭大馬,帶著八抬大轎來迎吳鳳,在廳堂之上吳老太爺受了公孫良跟吳鳳的禮:“你今去後要孝敬公婆、友愛弟妹、勿以娘家為念。”
公孫良接走了吳鳳,一路吹吹打打而走,從此以後,吳鳳成了公孫門吳氏。
事起
嫁完了女兒的劉氏一個人躺在床上,閉目養神,她現在是身心俱疲,她的貼身大丫環瑪瑙和珍珠兩個人互相使著眼色,似乎都有話要說。
“別在那裏用眼皮子打仗了,有什麽事說。”劉氏半閉著眼睛說道。
“昨兒小孫姨娘的信到了,我們見太太忙著嫁大姑娘,就把信給留下了。”珍珠小聲說道,小孫姨娘是個謹慎人,如果沒有大事,是不會隨便寫信進京的。
“哦?老爺的信可有到?”吳鳳成親前三天,吳憲給女兒的禮物和信都到了,信裏沒說別的,隻說一切都好囑咐女兒到了婆家不要任性,好好侍奉丈夫、孝敬公婆。
“老爺沒有新的信到。”珍珠搖了搖頭。
“把夏芙的信拿給我看。”劉氏伸手拿到了信,
拆開了看了——夏芙做丫環時的字在丫環裏麵就是頭一份,做了姨娘又特意練過,蠅頭小楷寫得工整娟秀,隻是信裏的內容卻讓劉氏臉色越來越難看。
“太太……”珍珠試探性的問著……從太太的臉色看小孫姨娘的信裏也不是什麽好事,隻不過丫環們的想法都是太太不在揚州,老爺的那位新寵在內宅裏稱王稱霸之類的事,可是這樣的事不會把太太氣得手直抖,當初老爺獨自先行赴任,有了新寵馮姨娘,太太在她們麵前也隻是一笑了事。
“琥珀,你悄悄出去告訴你二叔,讓他準備船跟一應物品,大姑娘三天迴完門咱們就迴揚州,這事要悄悄的,不要聲張。”琥珀的二叔是外院管事,這次跟著他們一起迴了京城。
“是。”琥珀領命離去。
劉氏把信揉成一團,扔到銅盆裏燒了……“珍珠,你吩咐二門上的人,等老爺的信一來,就直接送到我這裏。”
“是。”
“打發人送信到安親王府,讓王妃派人把閔文跟錦丫頭接走。”
“是。”
三天迴門時,劉氏牽著女兒的手細看,見女兒麵有羞色,氣色極好,也就放心了,吳老太爺領著二兒子跟孫子們陪著新姑爺在前麵吃酒,劉氏母女們在吳老太太的正房裏說體己話。
“姑爺對你可好?”吳老太太問道。
“好。”吳鳳低頭說道。
“好就好啊。”
“婆婆可和氣?”劉氏問道。
“婆婆規矩大,太婆婆倒是極和氣的。”
“這樣就好。”老太太和氣就好辦了。
老太太備了酒席,兩個兒媳不用立規矩,都落座跟著吃了,吃完飯之後吳怡小聲問吳鳳:“成親好嗎?”
“好,好不好都要成親,既然人人都要成親,成親自然是好的。”吳鳳說道。
吳怡被她繞暈了,總歸來說是“好”吧,“姐夫有通房嗎?”
“自是有的,不過都是規矩人。”不規矩也不會主母才進門三天就不規矩,現在自然都是規矩的。
現代女人總說小三兇猛,古代這些合法小三們,卻不知道應該怎麽定義了。
吳怡不知道的是,某件小三引發的大事,已經發生了。
吳憲的信在吳鳳迴門第二天到了,劉氏冷笑著看完信,立刻收拾好了去了老太太處,關上門跟老太太談了半天,迴去就開始收
拾行裝,讓兒女們也跟著收拾。
吳怡還不明白怎麽迴事呢,丫環們已經行動起來把行李裝箱了,本來她還覺得有時間,京裏的特產什麽的都沒有買,雷嬌這個好朋友也沒來得及告別,幸好錦表姐……吳怡想到這裏才想清楚,就算是吳家也不可能在不到一天的時間訂好去揚州的船更不用說準備一路上所要用的東西了,難道母親早已經知道了消息?
吳怡翻來覆去的在床上烙了半天的煎餅,這才迷迷糊糊的睡了,感覺剛剛睡著,就聽見隔壁院子裏一陣吵鬧。
過了一會兒,夏荷進來了,“七姑娘發燒了,太太剛讓人請的大夫。”她表情平淡的說道。
劉氏的行程並沒有因為庶女的生病而耽擱,她把吳柔留在了京中老宅,吳怡在走之前看了吳柔,她臉色蒼白渾身無力的躺在床上,嘴唇被燒得幹裂。
吳怡之前懷疑吳柔是裝病不想迴揚州,見她這個樣子也不忍心懷疑了,“你好好在京裏養身體,病好之後或者迴揚州,或是我們隨父親迴京裏,沒多久就能再見了。”
“我想姨娘。”吳柔的聲音小得跟貓叫一樣。
“我會照顧好姨娘的。”吳怡拍拍她的手背。
後來整個吳家因為吳柔而狼狽不堪措手不及的時候,吳怡才想明白,一個敢對別人狠的人不可怕,敢對自己狠的人才可怕,吳柔敢為了留在京城而故意讓自己在這個醫療條件落後的古代真生病發燒,後麵出的那些事也就不足為奇了。
吳柔也許也被開了另一種金手指,如果不是揚州出了事,她就算是病得再嚴重,劉氏也有耐心等她病好再帶她走,可是偏偏揚州出了事,劉氏無暇顧及她這個庶女。
某種程度上,吳怡不如她,吳怡是個隻會隨波逐流的,吳柔卻是個不甘於命運的奮鬥者。
揚州之禍一
吳怡他們從揚州到京城,坐船坐了整整一個月,從京城迴揚州,卻隻用了二十天,在一些水路比較寬的地方,夜裏船都不停,兩撥船工宿夜不停的劃船。
劉氏到了船上就恢複到了以往的淡定,依舊跟兒女們語氣溫和,沒事的時候靜靜的坐在船裏看書,指揮調度仆婦,傭人。
中秋節他們是在船上渡過的,在渡船上看著圓圓的月亮,一家人靜靜的坐在一起,遠處的船上傳來《春江花月夜》的曲聲,吳怡躺在劉氏的腿上,慢慢的閉上了眼睛睡著了。
這一日天近傍晚,船終於到了揚州城,吳
怡遠遠的就看見父親穿了身便裝站在碼頭等他們。
劉氏下了船,客氣無比的對吳憲福了一福,“老爺怎麽親自出來迎了?實在是勞煩老爺了。”
“你們迴來了,我怎麽能不迎?”吳憲臉色還是一如往常,吳怡卻觀察到了一絲疲憊。
劉氏走的時候跟吳憲之間也很客氣,但卻透著夫妻之間的親密,這次他們倆個中間卻有一種冷氣團,劉氏很生氣——吳怡深刻意識到了這一點。
揚州知府衙門正院,劉氏把丫環們打發走,坐在羅漢榻上喝茶,吳憲坐在她旁邊,慢慢的剝著瓜子:“我已經把她鎖在院子裏了,沒有事情不許她出門。”
“你這是幹嘛?把她放出來,被外人知道了流言又做實了一成。”
“她——她死不承認這事跟她有關係,一口咬定說是她哥哥自己考的。”
“終究是秀才家的小姐……她不承認這事就對了,這事不光她不能認,老爺也要一口咬定了她哥哥是憑本事考的,這事不能鬧大,一床大被掩了為好。”劉氏揉了揉額頭,她能想到的吳憲未必想不到,隻是驕傲的吳憲不能容忍自己被姨娘所騙。
這事說起來並不複雜,像是韓姨娘這樣青春貌美出身良家的女子,上趕著去認識年齡比自己大一倍的吳憲,進了吳家的門做姨娘,一為權二為錢,說是為了感情——也就隻有有中年危機傾向的吳憲信,隻是那個時候沒有這個名詞罷了。
劉氏在揚州的時候,韓姨娘也就是小打小鬧的爭爭寵,劉氏去了京城之後,她漸漸的就有點不知道自己是誰了。
打首飾、做衣服、換著花樣的點菜,這些都是小事,吳憲也樂得寵她,韓家的人也開始三天兩頭的登門了,擺的還是親家的架式。
管家的是二姑娘、三姑娘,撫助的是王姨娘、大孫姨娘,但這隻是名義上的,實際上是王姨娘、大孫姨娘管家,兩個姑娘看著學習。
一發現韓姨娘的這個苗頭,大孫姨娘首先“病”了,躲迴自己的小院不管事了,可是她能躲王姨娘躲不了,三姑娘是尊佛,擺設而已,真管家也真需要學管家的是二姑娘,王姨娘做為二姑娘的親娘不可能把二姑娘丟下不管。
跟韓姨娘交鋒了幾次,都在吳憲的她還小,又是新來的,不懂規矩慢慢學之類的理由之下敗下陣來,發現韓姨娘確實嚴重超出姨娘的應有支出之後,吳憲又拿了三百兩銀子交到公中,說是自己的私房,補上韓姨娘的虧空。
吳憲都這麽偏心了,王姨娘還能怎麽樣?王姨娘從老太太身邊倒夜壺的小丫頭一直混到老太太最寵愛的大丫環,又被賞給了長子做通房,自然不是傻的,也就撂下這事不管了,隻是冷笑著等著看太太迴來韓姨娘的下場罷了。
馮姨娘本身就是韓姨娘的手下敗將,小孫姨娘一心守著八姑娘跟九姑娘,萬事不理,幾次韓姨娘想要小小的刺她一下,都被小孫姨娘四兩撥千斤的給躲了過去,韓姨娘知道了小孫姨娘的不好惹,倒沒有繼續跟她鬥下去,隻是纏著吳憲口口聲聲要給吳憲生兒子。
漸漸的也就有了專房之寵。
她一個人在內宅爭寵的事,劉氏走之前就想到了,但是劉氏沒有想到的是韓姨娘竟然膽大包天到敢插手外麵的事。
韓家自從把女兒嫁進了知府家裏做妾,韓秀才倒是唉聲歎氣了幾天,韓秀才的妻子韓李氏可是樂得嘴都合不攏了,到處的誇自己女兒嫁得好,姑爺有權有錢又有貌,韓秀才的兒子韓家誠更是美得不知道自己姓什麽了,臨到要考院試也不複習,整天流連於青樓楚館,別人一問他隻說有了知府做妹夫,別說是秀才,就算是舉人也是不難的。
韓姨娘的母親、嫂子來看韓姨娘幾次,除了打秋風拿家用、擺親家太太、親家嫂子的譜之外,說的就是韓家誠的前程。
“你哥哥本身是有才的,前幾次院試不利都是因為有小人占了名額,如今有了知府做靠山,考秀才還是容易的,隻是事情怕有萬一,要是別人不知道咱們的關係呢?你哥哥的意思是讓你跟姑爺要了名帖,他親自去拜會主考大人,悄悄透個話,進考場之前心裏也有個底。”
韓姨娘想著這事是小事,她也確實對自己家哥哥的學問有信心,當天晚上就對吳憲吹起了枕頭風。
吳憲那天晚上喝了酒,隻是嗯嗯的應了幾聲,就睡過去了,也沒說同意也沒說不同意。
誰知道韓姨娘是個膽大包天的,偷偷摸進了了吳憲內書房,偷了他名帖,給了自己的娘家哥哥。
她哥哥到了浙江學政楊昌興那裏
吳柔如今選了這個,難不成要討好二嬸?
真可笑啊,巴結了二嬸又能怎麽樣,別說二嬸不一定會真心對她,就算是真心對她了,她一個嬸子能怎麽管吳柔?
等她嫁了,母親一定會帶著弟弟妹妹們迴揚州,在京裏母親忍著不發作她,到了揚州——母親就算是尊佛也不會忍吳柔這個吃裏扒外的東西。
吳柔自以為得計,卻不知道自己早成了老宅上下人眼裏的笑話。
盡管兩家已經商定了日子,但是公孫家還是正式的送來了期書,八月初八的正日子,欽天監監正親自幫著挑的時辰。
男方的期書既然來了,吳家也正式下了帖子,八月初七那天請親朋好友來參加添箱禮。
老太太添了副豆種的手鐲,其實誰都知道吳鳳的嫁妝裏有老太太當年陪嫁的至少三套首飾,至於古董、擺件這樣的誰也不知道老太太給她添了多少、衣料、打家具的上等黃花梨等等都是老太太給她攢的,吳鳳是老太太一手帶大的,在孫女裏是頭一份。
吳鳳跪著謝了。
“你掉胎包就沒離過我,也是我想得少,你從小就偏疼你,把你養得一丁點苦都沒吃過,到了人家家裏就要學會忍讓,侍奉翁姑要盡心竭力,勿做父母羞。”老太太說著眼淚就下來了,趕緊用帕子抹了。
姑奶奶吳恆馨感激劉氏,這點自然體現在了添箱禮上,她送的是一套緬甸翡翠的首飾,最貴重的是其中的一套翡翠珠璉,是一顆一顆磨得圓潤的翡翠珠穿成的,吳怡看著隻咂舌,她在現代時看見過有明星展示類似的翡翠項鏈,品相比這個還要稍差一些呢,這東西要是拿到現代去賣值個幾百萬吧。
吳怡真想說姑父在保護京城人民的同時,沒少刮地皮吧……
宋氏送的是一套純金的頭麵,兩匹蜀錦。
別的親戚朋友送的多數是一些釵環、布料之類,不失禮,但也沒有吳氏那麽顯眼。
劉錦送的是一幅畫,吳怡一看正是吳鳳的小像,劉錦不顯山不露水的,從不自誇自己會這個會那個,這一出手卻是不同凡響,小像畫得極精巧,雖不十分寫實,卻極得吳鳳的神韻。
吳怡自己送的是荷包,吳柔送的也是荷包,她們這些小輩本身沒什麽錢,
送什麽都沒人挑她們的。
客人走了之後,開始給嫁妝裝箱,依禮應該是由嫂子來裝,可是吳鳳是長女,這個重任也就由妹妹們來擔了。
大件的家具、顯眼的古董什麽的早裝箱了,吳怡跟吳柔隻是像征性的蓋上紅布,貼上紅封,首飾也是由丫環們擺進八寶箱,吳怡跟吳柔蓋紅布,貼紅封。
吳鳳的嫁妝有六十四抬,看起來不算是多,可都是實打實的好東西,除了家具、古董之外還有四間收租子的鋪子,位置都是極好的,旱田八百畝、水田八百畝、農莊一座。
吳怡想,有這些東西她嫁人幹嘛,坐在屋裏躺著當富婆好了,可惜這些東西是‘嫁人’才給的。
就在吳怡以為自己的工作就是蓋紅布貼紅封時,丫環拿來了整整一托盤一兩一個足有一百兩的金裸子。
“一床被裏塞十個。”劉氏說道,彼時嫁女不管窮富都要陪送被子,這被子得有全福人來做,沒錢的也要做兩床,像是劉家這種就要做十床了,做完了還要在被子裏塞金祼子,被同輩,是要輩輩富貴的意思。
做完了這些,劉氏又拿了幾張銀票放在被子最底下,這個就是押箱銀了,劉氏沒有背著女兒們,給吳鳳的壓箱銀是五千兩。
那天劉氏帶著吳鳳在正房睡,正房的燈一直到三更才熄。
第二天公孫良騎了高頭大馬,帶著八抬大轎來迎吳鳳,在廳堂之上吳老太爺受了公孫良跟吳鳳的禮:“你今去後要孝敬公婆、友愛弟妹、勿以娘家為念。”
公孫良接走了吳鳳,一路吹吹打打而走,從此以後,吳鳳成了公孫門吳氏。
事起
嫁完了女兒的劉氏一個人躺在床上,閉目養神,她現在是身心俱疲,她的貼身大丫環瑪瑙和珍珠兩個人互相使著眼色,似乎都有話要說。
“別在那裏用眼皮子打仗了,有什麽事說。”劉氏半閉著眼睛說道。
“昨兒小孫姨娘的信到了,我們見太太忙著嫁大姑娘,就把信給留下了。”珍珠小聲說道,小孫姨娘是個謹慎人,如果沒有大事,是不會隨便寫信進京的。
“哦?老爺的信可有到?”吳鳳成親前三天,吳憲給女兒的禮物和信都到了,信裏沒說別的,隻說一切都好囑咐女兒到了婆家不要任性,好好侍奉丈夫、孝敬公婆。
“老爺沒有新的信到。”珍珠搖了搖頭。
“把夏芙的信拿給我看。”劉氏伸手拿到了信,
拆開了看了——夏芙做丫環時的字在丫環裏麵就是頭一份,做了姨娘又特意練過,蠅頭小楷寫得工整娟秀,隻是信裏的內容卻讓劉氏臉色越來越難看。
“太太……”珍珠試探性的問著……從太太的臉色看小孫姨娘的信裏也不是什麽好事,隻不過丫環們的想法都是太太不在揚州,老爺的那位新寵在內宅裏稱王稱霸之類的事,可是這樣的事不會把太太氣得手直抖,當初老爺獨自先行赴任,有了新寵馮姨娘,太太在她們麵前也隻是一笑了事。
“琥珀,你悄悄出去告訴你二叔,讓他準備船跟一應物品,大姑娘三天迴完門咱們就迴揚州,這事要悄悄的,不要聲張。”琥珀的二叔是外院管事,這次跟著他們一起迴了京城。
“是。”琥珀領命離去。
劉氏把信揉成一團,扔到銅盆裏燒了……“珍珠,你吩咐二門上的人,等老爺的信一來,就直接送到我這裏。”
“是。”
“打發人送信到安親王府,讓王妃派人把閔文跟錦丫頭接走。”
“是。”
三天迴門時,劉氏牽著女兒的手細看,見女兒麵有羞色,氣色極好,也就放心了,吳老太爺領著二兒子跟孫子們陪著新姑爺在前麵吃酒,劉氏母女們在吳老太太的正房裏說體己話。
“姑爺對你可好?”吳老太太問道。
“好。”吳鳳低頭說道。
“好就好啊。”
“婆婆可和氣?”劉氏問道。
“婆婆規矩大,太婆婆倒是極和氣的。”
“這樣就好。”老太太和氣就好辦了。
老太太備了酒席,兩個兒媳不用立規矩,都落座跟著吃了,吃完飯之後吳怡小聲問吳鳳:“成親好嗎?”
“好,好不好都要成親,既然人人都要成親,成親自然是好的。”吳鳳說道。
吳怡被她繞暈了,總歸來說是“好”吧,“姐夫有通房嗎?”
“自是有的,不過都是規矩人。”不規矩也不會主母才進門三天就不規矩,現在自然都是規矩的。
現代女人總說小三兇猛,古代這些合法小三們,卻不知道應該怎麽定義了。
吳怡不知道的是,某件小三引發的大事,已經發生了。
吳憲的信在吳鳳迴門第二天到了,劉氏冷笑著看完信,立刻收拾好了去了老太太處,關上門跟老太太談了半天,迴去就開始收
拾行裝,讓兒女們也跟著收拾。
吳怡還不明白怎麽迴事呢,丫環們已經行動起來把行李裝箱了,本來她還覺得有時間,京裏的特產什麽的都沒有買,雷嬌這個好朋友也沒來得及告別,幸好錦表姐……吳怡想到這裏才想清楚,就算是吳家也不可能在不到一天的時間訂好去揚州的船更不用說準備一路上所要用的東西了,難道母親早已經知道了消息?
吳怡翻來覆去的在床上烙了半天的煎餅,這才迷迷糊糊的睡了,感覺剛剛睡著,就聽見隔壁院子裏一陣吵鬧。
過了一會兒,夏荷進來了,“七姑娘發燒了,太太剛讓人請的大夫。”她表情平淡的說道。
劉氏的行程並沒有因為庶女的生病而耽擱,她把吳柔留在了京中老宅,吳怡在走之前看了吳柔,她臉色蒼白渾身無力的躺在床上,嘴唇被燒得幹裂。
吳怡之前懷疑吳柔是裝病不想迴揚州,見她這個樣子也不忍心懷疑了,“你好好在京裏養身體,病好之後或者迴揚州,或是我們隨父親迴京裏,沒多久就能再見了。”
“我想姨娘。”吳柔的聲音小得跟貓叫一樣。
“我會照顧好姨娘的。”吳怡拍拍她的手背。
後來整個吳家因為吳柔而狼狽不堪措手不及的時候,吳怡才想明白,一個敢對別人狠的人不可怕,敢對自己狠的人才可怕,吳柔敢為了留在京城而故意讓自己在這個醫療條件落後的古代真生病發燒,後麵出的那些事也就不足為奇了。
吳柔也許也被開了另一種金手指,如果不是揚州出了事,她就算是病得再嚴重,劉氏也有耐心等她病好再帶她走,可是偏偏揚州出了事,劉氏無暇顧及她這個庶女。
某種程度上,吳怡不如她,吳怡是個隻會隨波逐流的,吳柔卻是個不甘於命運的奮鬥者。
揚州之禍一
吳怡他們從揚州到京城,坐船坐了整整一個月,從京城迴揚州,卻隻用了二十天,在一些水路比較寬的地方,夜裏船都不停,兩撥船工宿夜不停的劃船。
劉氏到了船上就恢複到了以往的淡定,依舊跟兒女們語氣溫和,沒事的時候靜靜的坐在船裏看書,指揮調度仆婦,傭人。
中秋節他們是在船上渡過的,在渡船上看著圓圓的月亮,一家人靜靜的坐在一起,遠處的船上傳來《春江花月夜》的曲聲,吳怡躺在劉氏的腿上,慢慢的閉上了眼睛睡著了。
這一日天近傍晚,船終於到了揚州城,吳
怡遠遠的就看見父親穿了身便裝站在碼頭等他們。
劉氏下了船,客氣無比的對吳憲福了一福,“老爺怎麽親自出來迎了?實在是勞煩老爺了。”
“你們迴來了,我怎麽能不迎?”吳憲臉色還是一如往常,吳怡卻觀察到了一絲疲憊。
劉氏走的時候跟吳憲之間也很客氣,但卻透著夫妻之間的親密,這次他們倆個中間卻有一種冷氣團,劉氏很生氣——吳怡深刻意識到了這一點。
揚州知府衙門正院,劉氏把丫環們打發走,坐在羅漢榻上喝茶,吳憲坐在她旁邊,慢慢的剝著瓜子:“我已經把她鎖在院子裏了,沒有事情不許她出門。”
“你這是幹嘛?把她放出來,被外人知道了流言又做實了一成。”
“她——她死不承認這事跟她有關係,一口咬定說是她哥哥自己考的。”
“終究是秀才家的小姐……她不承認這事就對了,這事不光她不能認,老爺也要一口咬定了她哥哥是憑本事考的,這事不能鬧大,一床大被掩了為好。”劉氏揉了揉額頭,她能想到的吳憲未必想不到,隻是驕傲的吳憲不能容忍自己被姨娘所騙。
這事說起來並不複雜,像是韓姨娘這樣青春貌美出身良家的女子,上趕著去認識年齡比自己大一倍的吳憲,進了吳家的門做姨娘,一為權二為錢,說是為了感情——也就隻有有中年危機傾向的吳憲信,隻是那個時候沒有這個名詞罷了。
劉氏在揚州的時候,韓姨娘也就是小打小鬧的爭爭寵,劉氏去了京城之後,她漸漸的就有點不知道自己是誰了。
打首飾、做衣服、換著花樣的點菜,這些都是小事,吳憲也樂得寵她,韓家的人也開始三天兩頭的登門了,擺的還是親家的架式。
管家的是二姑娘、三姑娘,撫助的是王姨娘、大孫姨娘,但這隻是名義上的,實際上是王姨娘、大孫姨娘管家,兩個姑娘看著學習。
一發現韓姨娘的這個苗頭,大孫姨娘首先“病”了,躲迴自己的小院不管事了,可是她能躲王姨娘躲不了,三姑娘是尊佛,擺設而已,真管家也真需要學管家的是二姑娘,王姨娘做為二姑娘的親娘不可能把二姑娘丟下不管。
跟韓姨娘交鋒了幾次,都在吳憲的她還小,又是新來的,不懂規矩慢慢學之類的理由之下敗下陣來,發現韓姨娘確實嚴重超出姨娘的應有支出之後,吳憲又拿了三百兩銀子交到公中,說是自己的私房,補上韓姨娘的虧空。
吳憲都這麽偏心了,王姨娘還能怎麽樣?王姨娘從老太太身邊倒夜壺的小丫頭一直混到老太太最寵愛的大丫環,又被賞給了長子做通房,自然不是傻的,也就撂下這事不管了,隻是冷笑著等著看太太迴來韓姨娘的下場罷了。
馮姨娘本身就是韓姨娘的手下敗將,小孫姨娘一心守著八姑娘跟九姑娘,萬事不理,幾次韓姨娘想要小小的刺她一下,都被小孫姨娘四兩撥千斤的給躲了過去,韓姨娘知道了小孫姨娘的不好惹,倒沒有繼續跟她鬥下去,隻是纏著吳憲口口聲聲要給吳憲生兒子。
漸漸的也就有了專房之寵。
她一個人在內宅爭寵的事,劉氏走之前就想到了,但是劉氏沒有想到的是韓姨娘竟然膽大包天到敢插手外麵的事。
韓家自從把女兒嫁進了知府家裏做妾,韓秀才倒是唉聲歎氣了幾天,韓秀才的妻子韓李氏可是樂得嘴都合不攏了,到處的誇自己女兒嫁得好,姑爺有權有錢又有貌,韓秀才的兒子韓家誠更是美得不知道自己姓什麽了,臨到要考院試也不複習,整天流連於青樓楚館,別人一問他隻說有了知府做妹夫,別說是秀才,就算是舉人也是不難的。
韓姨娘的母親、嫂子來看韓姨娘幾次,除了打秋風拿家用、擺親家太太、親家嫂子的譜之外,說的就是韓家誠的前程。
“你哥哥本身是有才的,前幾次院試不利都是因為有小人占了名額,如今有了知府做靠山,考秀才還是容易的,隻是事情怕有萬一,要是別人不知道咱們的關係呢?你哥哥的意思是讓你跟姑爺要了名帖,他親自去拜會主考大人,悄悄透個話,進考場之前心裏也有個底。”
韓姨娘想著這事是小事,她也確實對自己家哥哥的學問有信心,當天晚上就對吳憲吹起了枕頭風。
吳憲那天晚上喝了酒,隻是嗯嗯的應了幾聲,就睡過去了,也沒說同意也沒說不同意。
誰知道韓姨娘是個膽大包天的,偷偷摸進了了吳憲內書房,偷了他名帖,給了自己的娘家哥哥。
她哥哥到了浙江學政楊昌興那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