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宗諸位真君,此刻都頗受震動。


    先前那數道神通威能雖宏,但是尚未超脫諸真意料之外。但凡環繞於四位天尊之間的數十件珍藏能夠解決的麻煩,都不能算是真正的挑戰。


    但是此時此刻,那詭異孩童現世,立刻逼迫出了九宗真正底蘊。


    若是無道境大能坐鎮,每一宗分別迎敵,隻怕除卻動用門中那一道根本法門之外,已別無他策。


    方才取自杜明倫上真之手、經劍主季蒼生施展的,乃是藏象宗地位甚重的一道秘術,創製於成就完道大業十之八九的嚴侗暉天尊之手。


    諸位妖祖所持之念,雖然十之八九準確,但也未必全無偏差。


    尋常而論,其道理自由支撐——在破界飛升、感通天人的一瞬,所得浩瀚,所見精微,同時傳感於下的傳承,勢必不能太過複雜。


    但若是道境之中的頂尖人物,於一宗完道走出甚遠,又或者另辟蹊徑,開辟了自家獨到的道途。那麽對於大道領悟之深湛,或非同儕可比。其雖然並未飛升,但是對於一界之道理,甚至對於飛升之後的氣象變化,乃至飛升大能何以勝過尚未飛升的駐世天尊,全了然於心。


    此輩所留下之法訣,便與眾不同了。


    雖然飛升之舉同樣隻是一瞬,不得暫留;但即便是短短一瞬,在胸中自有度數的前提下,依舊能夠走出極遠!


    譬如作一幅畫。


    一筆一劃,仔細勾勒描摹,自然是一種風格;但是若對即將作畫了如指掌,那麽心神一印,自然能夠在一個刹那間潑墨成就。


    此刻三位天尊一齊出手。


    或者是動用了麵前真寶底蘊,或者並不依傍外物,純粹動用自家法力。


    不過示現於外,這鬥戰場景就並不那麽好看了。


    並無低階修士交手時美輪美奐的神通變化。所能見者,唯有那已然十分壯大的“孩童”,身軀不住扭曲變幻。仿佛一隻無形巨手將其按住,用力揉捏。


    約莫十息之後,那“孩童”立刻到了搖搖欲墜的邊緣。


    如此戰局,大出龍雲等四人之所料。


    九宗毫不猶豫的動用了一門深湛法訣,說明兩條。


    對方識得此術之厲害;


    就衝此術被如此果斷的動用,對方真正壓箱底的手段,遠遠不曾使了出來。


    原本在龍雲等人預料中,能夠應對方才這一法的,每一家宗門至多隻有一種,就是其真正自保的底蘊。一旦動用,這一家宗門立刻陷入空虛,然後自己便可著手加以應對。


    風青、武鳴二人,袖手輕拂,果斷出手幹預。


    風青是動用了自家神通道術;武鳴依舊是借用了某一種事先備藏的手段。


    各位大能神通相攪,戰局也立刻生出感應,呈現妙相。


    茫茫一界,在兩種奇異景象之間,反複變幻。


    其中之一,是天地蒼茫,偉力相合。一上一下,兩道磅礴恣肆、高遠無盡的雄渾氣機,宛若推磨,宛若旋渦,流動傾覆,波及萬有。


    一種力量,是要將那巨大的“孩童”徹底限製,以至於碾成粉碎。


    另一種力量,卻是對這孩童的強化,似乎有無限精力,灌注到這孩童的身軀之中。


    此等景象,維持十餘息之後,陡然一變。


    憑空顯化而出的,卻是兩個巨人,與那“孩童”一般大小。一人執拳用劍,隨意出手,欲向那孩童出手攻襲;而另外一人卻是雙掌遮攔,長袖曼舞,欲要進行救援。


    儼然一個刺客,一個守衛。


    鬥法一陣,同樣是約莫十餘息時間,二道人像化去,又迴到了那“二力相攪”之象。


    如此反複變幻,正反無窮……


    平心而論。


    那抽象玄虛的戰法,氣魄極為宏偉。隻教人感到萬古如一時,千載如一瞬,廣大無盡如紫微大世界,也隻不過是浩瀚天河中的一葉孤舟而已。


    此等心念,對於諸位真君而言,卻是前所未有。心中半是震動欣悅,半是駭異迷茫。


    而那具體化形的戰法,兩人搏鬥之場麵,雖然其粗獷高古不如前者,但是精密細致,栩栩如生,又有前一種戰法所不及之處。


    寧中流真君忽然轉首,望了杜明倫一眼。


    恰在此時,杜明倫也恰好投了目光過來。


    其餘諸位真君,尚未能夠察出戰局之演變。但是這兩位功行甚高者,卻看出了一些端倪。


    兩種戰法,似乎是雙方大能各自主場。


    在那兩道磅礴異力交手的過程中,似乎是那給孩童撐腰的力量占據了上風;那一道鎮壓之力雖然貌似雄健鋒銳到了極點,但是其實始終並未能夠對孩童身軀造成根本威脅。


    但是在那具體人像交手的過程中,卻顛倒過來。似乎是破襲之人,招式巧妙,變化精微到了無以複加的程度。而負責防守的那人,本力雖悍,卻時時在幻變轉折之中落入下風。


    這其中似乎蘊藏了四位降世妖祖和四位天尊道行優劣的深刻道理。


    但是寧中流、杜明倫雖然是近道境中的最高層次,一時卻也不能剖析透徹。


    就在戰局膠著,諸真心中皆不大托底之時。


    辰陽劍主季蒼生,身形忽然一凝。


    本來季蒼生的麵目形容,總是給人一種無可名狀的異感。表麵看來似乎衣衫五官甚是清晰,但是閉目迴響,似乎除卻此人頭發甚短之外,竟無有一個可以準確下筆雕琢的角度。


    甚而他那一頭短發,也極有可能是刻意留下的“符號”。


    但是此時此刻,他忽然麵目明晰。


    諸真心中訝異,定睛一看,其麵頰似乎較想象中略長一些,骨骼也略微突出一些,身材略微瘦削一些,一望便知是一個慈眉善目的苦修之士。


    但季蒼生身形一實;那戰場之中顯化之人卻相應一“虛”。


    模模糊糊,渾不可辨。


    那守禦之“人”措手不及,攻方已是駢指作劍,一舉刺入那“孩童”的眉心。


    其身形增長之勢,驟然停滯。


    薑成鹿驀然轉首,深望了季蒼生一眼,旋即淡然道:“謝過。”


    ……


    這一式被瓦解之後,林雷妖祖又動用了兩道大神通手段。


    這兩者一者是以五行為序,但凡動用陰陽五行十大門徑的道術,便自然能夠將戰局引入一種無解之境;另外一道大神通是以占位為序,隻消占定六合方位輪轉三迴,便能引動一種牽動一界的威力。


    戰局與諸真所料,似乎不同。


    原本以為,此戰至少在前半段,在妖族四位聖祖決意親身下場之前,這是雙方底蘊的比拚。雙方底蘊逐漸動用,你一著我一著的耗下去,端的看誰的積蓄更厚。甚至於以此便決出勝負,也未可知。


    但是現在看來,所謂的“底蘊”,層次地位也有明顯分別。那以“大小”“五行”“占位”為限的大神通手段,顯然是具有戰略意義的非凡妙手。圍繞此等神通成立的條件,驅逐與援護,要先產生一場攻防戰。


    等若是一個“大題”之下,九宗方也要用一道更強的底蘊為鎮壓,然後以“小題”分勝負。


    麵對其後的兩種手段,原陸宗洪初玄、辰陽劍山二組所留下的一道大底蘊,都相繼動用。


    後續交手,以數道較小的底蘊為資糧,最終憑借季蒼生的虛實變化之法,將二法徹底破去。


    中天之上。


    四位妖祖,卻似並無受挫之意。


    林雷淡淡一笑,道:“武道友,請。”


    然後反手一推,將盛滿“混同清流”的銅鼎,推向武鳴這一側。


    武鳴淡然頷首,道:“單憑所攜之法與其較量,果然不能攻破。彼輩之底蘊,著實甚厚。”


    出言之時,掌心已握住一道精光。


    四道根本秘法。


    大小限,方位限,五行限。三法皆已折戟。隻剩下最後一法了。


    乍一看,林雷、武鳴二位,負責所藏秘法的實戰。四道最強秘法,總是一人動用兩件為宜。但偏偏前三件都是林雷動用,他也全無意見,似乎並不以為自己吃虧了。


    其中意味,已經不言自明了。


    經水一洗,神通一落;武鳴妖祖掌心之中,已是空空如也!


    升雲台上,四位天尊神色一凝,一齊認真觀望。


    少頃,東方晚晴道:“好一個如白染皂。確是奇著。妙手!看來下場交手,終是不能迴避。”


    諸永宸微微頷首。


    薑成鹿撚須一笑。


    飛升上境之人錘煉的手段,確有不可輕侮之處。


    譬如你在白紙上書寫。若是寫錯了一個字,自然可以用墨汁將其塗抹。


    但是就算你再如何塗抹幹淨,紙上也會留下一個墨團。初時純淨無暇的白紙,已然不可複得了。


    武鳴所動用的這一門神通,一旦發散,威力不在那“大小限”的孩童之下。


    但是此法之奧義,卻是“次數限”。


    敵手在一定時間內動用神通的次數達到一定的限製,就會引動此術的另外一重妙用——十二時辰之內,一切“借物封印”流的手段,皆不能動用,無論彼此。


    不抵擋,是毀天滅地的威能。


    若抵擋,九宗底蘊皆要被封印十二個時辰,屆時諸位妖祖,勢必會親身下場,挑戰四位天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萬法無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巡山校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巡山校尉並收藏萬法無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