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手上薄薄的油紙,慧覺卻是忽然笑了起來。


    他仰天大笑,笑得開心。


    他的笑聲,甚至將周圍的路人都嚇了一跳。


    他們一個個都是用有些驚慌和不知所措的眼神看向慧覺。


    但慧覺並不在意。


    他隻是將油紙小心翼翼的折好,然後收進了自己的衣袖裏麵。


    慧覺曾經很多次想過。


    自己的母親到底在做什麽。


    她是不是健在。


    她是不是過著幸福的生活。


    那個辜負她的男人到底有沒有迴來找她。


    亦或者,她現在已經像白居易的琵琶行裏麵所敘說的樂師一樣,已經被某個官宦富商買下,成為了別人的妾室。


    或許,還有著什麽更加悲慘的遭遇。


    現在,這個答案他得到了。


    這樣,就足夠了。


    斬斷了六根,明見了本性。


    如果說,離開邙山的慧覺是走上了一個起點的話。


    那麽現在的慧覺,就是從那個起點,走到了終點,同時又迴到了起點。


    求佛,求佛,佛在何處。


    靈山又在何處。


    明我見性之時,佛又何須再求。


    因為,我便是佛,佛便是我。


    靈山,隻在我心中。


    立誌三境界,求、修、給。


    發願三境界,發願、行願、無願。


    如果說,立誌,便是走入心宗的佛門,心中有了渴望普渡眾生的心願。


    那麽發願,便是在不知道自己該怎麽做的時候,給自己樹立一個目標。


    然後讓自己朝著這個目標去努力。


    而行願,便是這個努力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之中,不知不覺的,其實便等於在渡救眾生,同時也是在曆練自己。


    無願,並不是說沒有了大願。


    而是說,在行願的過程之中,已經沒有了迷惑,明悟了自己的本心。


    達到了明了的境界。


    所謂明我見性。


    此時此刻,慧覺便就是已經走到了無願的境界。


    用簡單的話來說,他終於,開竅了。


    這是一個終點。


    而這同時,又是一個起點。


    他在明悟無願境界的同時,也站在了精進的境界上。


    而且,這一刻,慧覺忽然也明白了。


    自己以前,將心宗四大行,對等於四果境界,是錯誤的。


    四果的境界,隻是用來衡量佛法和神通的境界。


    卻並不適用於心靈的修為。


    四大行,就是四大行。


    神通是神通,不可並列而論。


    大笑之後,慧覺重新迴複平和的目光朝著周圍看了看,然後雙掌合十,念了一聲佛號,


    “阿彌陀佛。”


    “小僧失禮了。”


    話語落下,他的身影便從原地憑空消失了。


    “沒了?!”


    “真的沒了?!”


    “和尚不見了!”


    街上的行人和路邊的商戶看著消失的慧覺,一個個頓時全部露出難以置信的神情。


    他們的目光忍不住的四處尋覓,卻哪裏能夠找到慧覺的身影。


    慧覺的身影憑空消失,再出現的時候,他已經來到了原縣縣衙的大門口。


    原縣縣衙大門敞開。


    兩個差役守著大門,大門的右邊,放著一口登聞鼓。


    這一麵登聞鼓,就是用來給百姓擊鼓鳴冤。


    隻不過登聞鼓,不是隨便可以敲的。


    前周朝,就有規定。


    衙門的登聞鼓,不得擅自敲響。


    但是鼓聲一響,不管縣令在做任何事情,都必須立刻身著官服,進行升堂。


    隻不過,前朝規定,敲擊登聞鼓者,不管有理無理,首先杖責三十。


    皇宮之中,同樣也有一口登聞鼓。


    登聞鼓一響,天子都得立刻上朝。


    但敲擊登聞鼓,隻有敵軍圍城,或者太子薨沒,這樣的情況,才可以敲擊。


    若是有大臣死諫,同樣也可以敲擊登聞鼓。


    但鼓聲一響,不管天子聽不聽從你的諫言,敲擊登聞鼓的大臣,都隻有以死謝罪。


    這也算是前朝比較不仁道的地方。


    相比於前朝,律法嚴苛的大秦,反而在這方麵沒有那麽嚴苛。


    大秦百姓,府衙之外,敲擊登聞鼓者,若是有冤情訴者,無罪。若是無事狹戲者,杖八十,充沒為奴。


    從某種程度上而言,大秦律法,在這一點上麵,反而顯得有些人性化。


    而在朝廷之中,卻是取消了登聞鼓。


    隻是在鹹陽帝宮之中,上朝的麒麟宮外,有一口麒麟鍾。


    這一口麒麟鍾也不是凡物。


    傳聞這麒麟鍾的鍾聲一響,可以遍傳鹹陽全城。


    始皇帝有規定,後事皇帝,除非重病,外訓、親征,否則的話,必須日日臨朝。


    麒麟鍾敲兩次。


    第一次敲,乃是在寅時,和早上開城門的時間是一樣的。


    麒麟鍾敲第一聲,便意味著皇帝和上朝的大臣,必須起來,準備上朝了。


    麒麟鍾敲第二聲,是在卯時。


    這一聲鍾敲響,早朝就正式開始了。


    同時會有專門的人員負責點卯。


    查看是否有官員缺席、遲到、病假。


    這些都是要記錄在案的。


    大秦律法,相比於前周朝的律法,卻是嚴苛了很多。


    這種嚴格,不僅僅隻是體現在針對百姓。


    包括作為上位接階級的皇帝、大臣們統統都受到了嚴格的製約。


    慧覺看了看登聞鼓,目光隨即又收了迴來。


    他雖然有要事求見原縣縣令,卻也沒有必要敲擊登聞鼓。


    事實上,在慧覺來到原縣縣衙門口的時候,站在大門口值守的兩個差役,也早已經留意到了慧覺的到來。


    “敢問小師傅可是有事?”


    門口兩個差役之中的一人朝著慧覺抱拳問道。


    “正是。”


    慧覺點點頭。


    “小僧慧覺,奉州府之命而來,求見原縣縣令大人。”


    “州府來人?!”


    聽到慧覺的話語,兩個差役微微一驚,立時相互對視一眼,隨後之前開口的那人再次朝著慧覺說道,


    “師傅請稍等片刻,在下立刻前進通傳!”


    這一次,他說話的語氣,都明顯恭敬了起來。


    這麽說著,他旋即趕緊轉身跑進了縣衙之中。


    此人進去之後,剩下的一名差役也是朝著慧覺拱手一禮,然後說道,


    “師傅莫怪,來人通傳,這是縣衙的規矩,我們兩兄弟不敢做主,還望師傅不要怪罪。”


    “哪裏的話。”


    慧覺微微頷首,這樣說道。


    在原縣縣衙的門口,慧覺並沒有等太久,很快的,之前進入縣衙的差役就迴來了。


    和他一起出來的,還有一群人。


    他們匆匆忙忙出來,其中為首的一人,身著縣令官服,顯然不正是原縣縣令!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修成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偷看書的懶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偷看書的懶貓並收藏修成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