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大陸框架邊緣的淺海地區,正在被溫煦的陽光照耀。


    盡管大量的二氧化碳,讓大氣氣溫居高不下,但是到了水裏,這溫度卻正適合生命的繁衍。


    清澈見底的水裏,漂浮著無數浮遊生物。


    而在這些浮遊生物之上,已經開始出現了更加複雜的生命體了。


    有些蘊含著葉綠素的浮遊植物,聚集在一起,連成一片漂浮在海綿,靜靜地吸收著陽光,吸收著二氧化碳,噴吐著氧氣。


    而在這遮天蔽日的浮遊植物群之下,則有小小的生物,在啃食岩石上的鈣質物質。


    這些啃食岩石的生物,看上去十分柔弱,就像是落入水中的鼻涕一樣。


    但是,在這柔弱的身體的前端,口部的位置,卻有著十分先進,豐富挖造地鐵盾構機一般的牙齒組合。


    它們將堅硬的岩石,磨成細細的粉末,吞食到身體內部。


    而後,再將經過提純的鈣質,聚集在體表,慢慢形成堅硬的外殼。


    至於它們為什麽要這樣做,原因很簡單,因為不這樣做就會死。


    食肉動物,盡管軀幹依舊不大,一波洶湧的海浪,就能將它們衝到從未到達過的未知地域。


    但是,它們的捕食器官卻高度的進化。似乎所有的進化點全部堆到了這裏。


    由第一對腿演變而成的長長的螯,像是有力的鉗子一樣,能夠輕鬆地捕獲那些身體柔軟的生物。


    在過去的三天時間裏,進化出這對螯的生物,都在大殺特殺,種群繁衍的速度,可以用令人發指來形容。


    許多其它陣營的玩家,信奉版本強勢英雄,他們也紛紛轉職成為了捕食者。


    不過,盡管在薛旺的要求下,開放了《生命在線》的遊戲,用玩家的人工選擇,幹預球內生命的自然演變。


    但是,如此多的生命,可不止隻有玩家控製的角色。還有許多是無意識,隻靠生命本能,而尋求活下去的生命。


    其中,吞噬岩層,可以看作是“蝸牛”祖先的這類生物,最先就是自演化出來的。


    堅硬的鈣質外殼,是極為優秀的鎧甲。


    那些轉職的玩家們,很快就發現有一群生物,他們捕食不了了。


    因為,他們的武器擊穿不了敵人的裝甲。


    而與此同時,也有許多玩家,在越來越難以捕捉食物的情況下,選擇了成為蝸牛。


    不過,說是蝸牛,這類生物的盔甲還沒有隆起成為一座小山。因為蘊藏在其中的內髒還少的可憐。


    但是,雖然功能單一,行動的速度也很慢,每天的絕大部分時間,不是在啃岩石,就是在吃浮遊生物。


    但是,哪怕是這樣極慢的遊戲速度,也積累著緩慢成長的樂趣。


    當然了,實際上對於玩家來說,遊戲速度並沒有這麽慢。


    因為,他們也是觀測者,盡管他們並未進行直接觀測,隻是間接的觀察著球。


    但是,球的時間流速,也已經從地球時間一天一夜上千萬年的尺度,減慢成了千年的尺度。


    玩家們以為他們玩的是同一個角色。


    但實際上,他上線後與上一次下線前所操縱的角色,已經是第nnnnnnnn代子孫的關係了。


    不過,這不重要,不影響遊戲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養了個地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月雨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月雨白並收藏我養了個地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