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蔽對外的聯係方式當然是下策當中的下策。


    薛旺也想在場的每一個人,都能夠自覺的保守秘密。


    但是,再怎麽想也不可能。


    因為,他這裏聚集的僅僅隻是一群沒有經過任何壓力和打擊的“烏合之眾”。


    他們的專業能力很強,但是想要讓他們自覺自願的保守秘密,那就很一廂情願了。


    不是他們不願意保守秘密,而是他們甚至分辨不出來,什麽樣的才是秘密。


    或許,他們隨意說的一句話,就泄露了大量的信息。


    而用技術手段,屏蔽聯係方式,雖然有些損害大家的士氣,但是卻降低了管理難度。


    兩害取其輕,這是成本最低的必然選擇。


    畢竟,一款同時在線人數破千萬的遊戲,真正活躍用戶數量,至少突破了一億。


    如此體量的遊戲,在整個人類的文明史上,都很難見到。


    哪怕,有同等類別的遊戲,也不可同日而語。


    因為,其它遊戲,哪怕同時在線人數再多,他們也是關在一個個小房子裏,進行著幾個人的遊戲。


    而不像是《地球在線》這般,大家都在同一個大地圖裏。


    雖然,矽派的人並沒有仔細設計過遊戲的玩法。


    但是,在生物的演變和進化當中,貫穿而中的主旋律,就是不斷升級的“軍備競賽”。


    捕食被捕食。


    植物和草食性動物以及肉食性動物,都不想成為其它生物的盤中餐,因此進化出許多防禦措施。


    包括但不限於難吃。


    各種意義上的難吃。


    有毒的難吃。


    難以吃到的難吃。


    等等……


    而捕食者為了不被活活餓死,理所應當也要進化相應的進攻手段。


    攻擊、防禦、敏捷……


    大家各自選擇各自的發展方向,從一個基本上沒有太大差異的模樣,變的越來越極端,變成另外一幅模樣。


    這種升級,對於生命來說是殘酷的。


    但是對於玩家來說,確實快樂的源泉。


    有“種田”玩家,很樂意操縱自己的生物圈地吃泥巴當中的微生物,進行合理化的養殖。


    有“暴躁”玩家,更喜歡粗暴的進行掠奪,破壞別人的成果,豐富自己的利益。


    各自不同的玩法,讓他們操控的生物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


    而這種相應的變化,也演變成了相應的生態位位置。


    底層並非一定是低級,因為它有可能秉承著可持續發展,在悶聲發大財。


    頂層的捕食者,也不一定真的很頂級。因為它破壞無度,能夠同時生存的數量很少,所以看似是頂級。


    玩家不光在遊戲裏分化,在現實當中也分成各自的社團論壇。


    討論著,如何討伐其它玩法的玩家。


    種田玩家說自己在做蛋糕,說自己在努力的提高環境的含氧量,以及食物數量,讓大家都能更好的進化。


    但是,捕食者玩家則說,老子不管那麽多,今天沒吃的就要去死。明天太遠,活在當下。不要扯那些有的沒的,老子就是要吃。


    於是,第一次生物大戰的序幕拉開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養了個地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月雨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月雨白並收藏我養了個地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