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藤清正人頭擺上後,劉黃裳不發一詞。
從城樓上退下後,於仕廉見劉黃裳悶悶不樂知他意思,道:“劉兄可是因經略大人不聽你之言斬加藤清正介懷嗎?”
劉黃裳道:“經略大人考量必有深意,或許是為了震懾倭奴,故而也不在乎是否將加藤清正送還。”
於仕廉笑著道:“我看倒不是,我以往在經略大人幕下時曾聽個笑話,以往一位商賈有兩件一模一樣的古瓷,不知如何處置?這時有一閑人道‘吾有辦法’,然後當著眾人麵將其中一件古瓷打碎。商賈大怒正欲發作,這人笑著恭喜商賈說‘老爺剩下之古瓷獨一無二,以後豈非價值十倍’。商賈聽了轉怒為喜。”
劉黃裳略有所思,然後道:“所以經略大人殺倭將加藤,難道為示倭將小早川奇貨可居?”
於仕廉點點頭道:“我看有這個意思,但更深一步想來,倭將加藤殺了經略大人心腹。經略大人是為之報複!”
劉黃裳點了點頭:“這就是公私兼顧之道。”
於仕廉笑著道:“或許如此吧,妄自揣測!”
當下劉黃裳與於仕廉都是大笑。
處置完之後,李如鬆,金元命各部也是陸續返迴。
隻是唯獨李寧,祖承訓部要次日才能返迴晉州,據報得知李寧遭遇倭軍化裝成平民的死士襲擊結果負傷,然後毛利秀元部乘勢突進,結果明軍小挫。
除了李寧,祖承訓部外,李如鬆與朝鮮大將金命元,以及義軍郭再佑都斬獲不少。倭軍在明朝聯軍追擊下,已是狼狽退向釜山浦,若非倭將伊達政宗接應,倭軍損失更大。
但即便如此,明軍經略大營,也已經確認晉州之戰的戰果比平壤之戰更大。
晉州城裏中朝聯軍凱旋而歸,林延潮打算率領文官親至大門之外迎接李如鬆。
要去之前,劉黃裳提醒林延潮。林延潮以二品文臣的身份去迎接一名得勝歸來的武將,此事傳到朝中恐怕會有禦史說道,天子也會認為林延潮刻意結納軍中武將,此乃文官大忌。
林延潮聞言笑了笑,對於劉黃裳的好意是心領了,但仍是出城迎接李如鬆。
李如鬆歸來一刻,晉州城上下都點滿火燎。
星夜之下,立在城下的林延潮與城中的官員都是翹首以盼,結果等候了半天也不見李如鬆的明軍返迴。
眾人都有些焦慮,莫非追擊的時候又出了什麽意外,碧蹄館之戰難道又要重演嗎?
正在猶疑之時,從遠方遙遙傳來了歌聲,沒錯,是凱旋歸來的明軍將士高唱的得勝歌!
遠方燃氣火把,猶如長龍般的騎兵隊伍出現在了山巒邊!雄渾遼闊的歌聲直入天際!
當年徐達北逐韃虜,元順帝由從大都倉皇北逃,時元順帝北逃之門後被改稱為德勝門,也稱得勝門。從此以後明軍將士出征和歸來經過得勝門時都要高唱凱歌!
眼下從遠處再度傳來明軍那熟悉而又雄壯的歌聲,由遠及近越來越是響亮!
驅逐外虜,振我華夏,當如是也。
城上城下的明軍隨之放聲高歌,如此熱血沸騰的氣勢非言語可以形容。
城外隨林延潮迎接的金千鎰等朝鮮官員無不震懾,麵上表情更顯得恭敬。
兩處聲音漸漸交匯在一起,無比雄壯,這時候明軍騎兵已是抵至城下,士卒衣袍上都是血汙,但馬下皆掛滿了人頭。
“萬勝!”不知誰高唿了第一句,隨著城內城外的明軍無不舉起刀槍揮舞高唿。
“萬勝!”
“萬勝!”
“萬勝!”
士卒們一個個從心底吼出,眼中熱淚盈眶。一麵麵倭軍的旗幟,一件件的倭甲,一副副的倭刀倭槍被丟擲在地,瞬間即堆作了小山。
穿著山文甲的李如鬆在大隊騎兵簇擁之下,出現在城下,提督總兵的將旗正獵獵而動。見此一幕晉州城的明軍無不振臂高唿:“萬勝!”
“李提督萬勝!”
“李提督公侯萬代!”
李如鬆高坐青花大馬上,矜持地與左右向他歡唿的將士抱拳作禮,而左右隨從的親兵無不將胸脯挺得高高的。
這方是我心目中的舉世名將,雄壯之師,大明也是如日中天之大明!看著獨受三軍歡唿的李如鬆,林延潮心底如是想到。
這時候李如鬆方見林延潮在大門前迎候,李如鬆慌忙下馬道:“不知經略大人在此,還請恕罪!”
林延潮托住李如鬆的手道:“能讓我一見與衛霍齊名的名將,何罪之有呢?將軍有寧夏平亂之功,平壤克城之勝,今日又加晉州之大捷,衛霍也不過如此吧!”
“來人,取酒來!”林延潮道,“本部要親自把壺敬李提督三杯!”
但見左右奉上銀壺銀碗,林延潮斟過親自給李如鬆奉上。
大明重文輕武後,幾個武將能有此殊榮。
李如鬆抱拳大聲道:“謝經略大人!”
左右將士無不高聲喝彩。
李如鬆接酒連飲三杯,與林延潮把臂入城!
劉黃裳見這一幕麵上卻有重憂。
當夜晉州城城內殺豬宰羊犒賞三軍將士。林延潮寫了告捷文書遞送至京師。
次日林延潮在晉州大祭陣亡將士。
柳成龍等知道這一次是林延潮冒著抗命的風險,率軍救下了晉州城對他無不感激,大祭這一日,朝鮮官員上下也是一並參加。
林延潮想起陣亡在晉州城城下的展明,不由在大祭之時痛哭流涕,明軍將士見此無不感傷。
就在這時內藤如安,玄蘇二人已是入京,石星不顧被人譏諷有主動議和之意,以兵部尚書的身份接見了二人。
主要談判的仍是玄蘇,
玄蘇仍是拿老一套忽悠石星,石星聽過後反問道:“貴使來京,可見識大明景物?”
玄蘇迴答道:“大明道路輻輳、市集繁華、人口稠密,此非小邦可及。”
石星聞言甚是滿意道:“既知我大明國力鼎盛,那朝鮮是吾大明屬國,關白為何侵犯?”
內藤如安道:“迴稟石爺,日本求封,曾要朝鮮代請,但朝鮮隱瞞不報,故而舉兵。”
石星斥道:“好膽,既是舉兵通貢,那見天兵又為何頑抗?”
見對方無言以答,石星頓了頓道:“爾等蠻夷小邦不懂禮數,本部也不願計較,如今爾關白當先書一表請罪求封,然後再計。”
石星關切的並非是封貢,也並非是朝鮮國土,他先要讓玄蘇拿出降表上呈明朝天子。
玄蘇見此暗暗奇怪,怎麽與自己打交道三位明朝官員是一人一套。
林延潮戰和上態度堅決,其餘一概不答允,但在封貢上可以許諾自己。
宋應昌可以看出有迫切議和,在條款上他對三浦倭的說辭甚至感興趣,暗示在朝鮮國土的條件上可以給予便利。
至於石星又是不同,其他條件一概不問,最關切是讓關白奉上降表。
石星繼續道:“隋時,貴國使者來朝,國書中言日出處天子致書日沒處天子,無恙乎,時煬帝覺其言十分無禮,但未加斥責,而今對於貴國關白所提七個條件,不是不可商榷,但在於主從君臣之分上要有所明確,否則其他如何能談?”
玄蘇道:“蒙石爺天高地厚之恩,這降表乞封當然可以寫,但並非封一人,小臣乞封關白豐臣秀吉為日本國王,妻豐臣氏為妃,嫡子為神童世子,養子秀政為都督,仍為關白。”
“另外豐臣行長(小西行長)、豐臣三成(石田三成)、豐臣長成、豐臣吉繼、豐臣秀嘉,以上五員,乞封大都督。獨行長加世西海道,永與天朝治海藩籬,與朝鮮世世修好。”
“還有小僧玄蘇封日本禪師,豐臣家康、豐臣利家、豐臣秀保、豐臣秀俊、豐臣氏鄉、豐臣輝元、平國保、豐臣隆景、豐臣時信、豐臣義智。以上十員,乞封亞都督……直有未盡封人員,乞老爺賜給大都督劄付十五張,亞都督劄付二十張,都督指揮劄付三十張,都督亞指揮劄付五十張。”
石星內心大笑,這些不過是一些虛銜要多少給多少,看來倭人好名真是一點不錯。
石星麵上道:“你們討要官職太多了,此事本部必須先稟過皇帝再說。”
“煩請石爺了。”玄蘇很是高興,此事他與內藤如安商議過了,這小西行長,石田三成都是豐臣秀吉下文官派中議和的骨幹,當然要大大犒賞,至於加藤清正則根本不會有名字出現,當然玄蘇他們不知此刻加藤清正已是沒了。
“至於封貢之事……”玄蘇剛開口,即被石星打斷道:“朝廷的意思是許封不許貢。”
“既是勘合不成,議和也沒什麽好談的了。”玄蘇神色一變,方才良好的談判氣氛蕩然無存,一副起身要走的樣子。
石星當即道:“兩位雖然封貢不成,但是其他事上可以商榷,具體宋經略,沈遊擊會仔細與你們說明。”
說到這裏,石星起身離去。
石星迴去心覺的兩位倭使態度很好,看來和議之事大有可能。
返迴兵部後,石星卻看見兵部官員人人臉上都有喜色。
正在奇怪之間,一名官員奉上道:“大司馬,這是朝鮮捷報露布,備倭經略與李提督在晉州城下大破倭軍,斬敵兩萬!”
石星聞言神色一變。
從城樓上退下後,於仕廉見劉黃裳悶悶不樂知他意思,道:“劉兄可是因經略大人不聽你之言斬加藤清正介懷嗎?”
劉黃裳道:“經略大人考量必有深意,或許是為了震懾倭奴,故而也不在乎是否將加藤清正送還。”
於仕廉笑著道:“我看倒不是,我以往在經略大人幕下時曾聽個笑話,以往一位商賈有兩件一模一樣的古瓷,不知如何處置?這時有一閑人道‘吾有辦法’,然後當著眾人麵將其中一件古瓷打碎。商賈大怒正欲發作,這人笑著恭喜商賈說‘老爺剩下之古瓷獨一無二,以後豈非價值十倍’。商賈聽了轉怒為喜。”
劉黃裳略有所思,然後道:“所以經略大人殺倭將加藤,難道為示倭將小早川奇貨可居?”
於仕廉點點頭道:“我看有這個意思,但更深一步想來,倭將加藤殺了經略大人心腹。經略大人是為之報複!”
劉黃裳點了點頭:“這就是公私兼顧之道。”
於仕廉笑著道:“或許如此吧,妄自揣測!”
當下劉黃裳與於仕廉都是大笑。
處置完之後,李如鬆,金元命各部也是陸續返迴。
隻是唯獨李寧,祖承訓部要次日才能返迴晉州,據報得知李寧遭遇倭軍化裝成平民的死士襲擊結果負傷,然後毛利秀元部乘勢突進,結果明軍小挫。
除了李寧,祖承訓部外,李如鬆與朝鮮大將金命元,以及義軍郭再佑都斬獲不少。倭軍在明朝聯軍追擊下,已是狼狽退向釜山浦,若非倭將伊達政宗接應,倭軍損失更大。
但即便如此,明軍經略大營,也已經確認晉州之戰的戰果比平壤之戰更大。
晉州城裏中朝聯軍凱旋而歸,林延潮打算率領文官親至大門之外迎接李如鬆。
要去之前,劉黃裳提醒林延潮。林延潮以二品文臣的身份去迎接一名得勝歸來的武將,此事傳到朝中恐怕會有禦史說道,天子也會認為林延潮刻意結納軍中武將,此乃文官大忌。
林延潮聞言笑了笑,對於劉黃裳的好意是心領了,但仍是出城迎接李如鬆。
李如鬆歸來一刻,晉州城上下都點滿火燎。
星夜之下,立在城下的林延潮與城中的官員都是翹首以盼,結果等候了半天也不見李如鬆的明軍返迴。
眾人都有些焦慮,莫非追擊的時候又出了什麽意外,碧蹄館之戰難道又要重演嗎?
正在猶疑之時,從遠方遙遙傳來了歌聲,沒錯,是凱旋歸來的明軍將士高唱的得勝歌!
遠方燃氣火把,猶如長龍般的騎兵隊伍出現在了山巒邊!雄渾遼闊的歌聲直入天際!
當年徐達北逐韃虜,元順帝由從大都倉皇北逃,時元順帝北逃之門後被改稱為德勝門,也稱得勝門。從此以後明軍將士出征和歸來經過得勝門時都要高唱凱歌!
眼下從遠處再度傳來明軍那熟悉而又雄壯的歌聲,由遠及近越來越是響亮!
驅逐外虜,振我華夏,當如是也。
城上城下的明軍隨之放聲高歌,如此熱血沸騰的氣勢非言語可以形容。
城外隨林延潮迎接的金千鎰等朝鮮官員無不震懾,麵上表情更顯得恭敬。
兩處聲音漸漸交匯在一起,無比雄壯,這時候明軍騎兵已是抵至城下,士卒衣袍上都是血汙,但馬下皆掛滿了人頭。
“萬勝!”不知誰高唿了第一句,隨著城內城外的明軍無不舉起刀槍揮舞高唿。
“萬勝!”
“萬勝!”
“萬勝!”
士卒們一個個從心底吼出,眼中熱淚盈眶。一麵麵倭軍的旗幟,一件件的倭甲,一副副的倭刀倭槍被丟擲在地,瞬間即堆作了小山。
穿著山文甲的李如鬆在大隊騎兵簇擁之下,出現在城下,提督總兵的將旗正獵獵而動。見此一幕晉州城的明軍無不振臂高唿:“萬勝!”
“李提督萬勝!”
“李提督公侯萬代!”
李如鬆高坐青花大馬上,矜持地與左右向他歡唿的將士抱拳作禮,而左右隨從的親兵無不將胸脯挺得高高的。
這方是我心目中的舉世名將,雄壯之師,大明也是如日中天之大明!看著獨受三軍歡唿的李如鬆,林延潮心底如是想到。
這時候李如鬆方見林延潮在大門前迎候,李如鬆慌忙下馬道:“不知經略大人在此,還請恕罪!”
林延潮托住李如鬆的手道:“能讓我一見與衛霍齊名的名將,何罪之有呢?將軍有寧夏平亂之功,平壤克城之勝,今日又加晉州之大捷,衛霍也不過如此吧!”
“來人,取酒來!”林延潮道,“本部要親自把壺敬李提督三杯!”
但見左右奉上銀壺銀碗,林延潮斟過親自給李如鬆奉上。
大明重文輕武後,幾個武將能有此殊榮。
李如鬆抱拳大聲道:“謝經略大人!”
左右將士無不高聲喝彩。
李如鬆接酒連飲三杯,與林延潮把臂入城!
劉黃裳見這一幕麵上卻有重憂。
當夜晉州城城內殺豬宰羊犒賞三軍將士。林延潮寫了告捷文書遞送至京師。
次日林延潮在晉州大祭陣亡將士。
柳成龍等知道這一次是林延潮冒著抗命的風險,率軍救下了晉州城對他無不感激,大祭這一日,朝鮮官員上下也是一並參加。
林延潮想起陣亡在晉州城城下的展明,不由在大祭之時痛哭流涕,明軍將士見此無不感傷。
就在這時內藤如安,玄蘇二人已是入京,石星不顧被人譏諷有主動議和之意,以兵部尚書的身份接見了二人。
主要談判的仍是玄蘇,
玄蘇仍是拿老一套忽悠石星,石星聽過後反問道:“貴使來京,可見識大明景物?”
玄蘇迴答道:“大明道路輻輳、市集繁華、人口稠密,此非小邦可及。”
石星聞言甚是滿意道:“既知我大明國力鼎盛,那朝鮮是吾大明屬國,關白為何侵犯?”
內藤如安道:“迴稟石爺,日本求封,曾要朝鮮代請,但朝鮮隱瞞不報,故而舉兵。”
石星斥道:“好膽,既是舉兵通貢,那見天兵又為何頑抗?”
見對方無言以答,石星頓了頓道:“爾等蠻夷小邦不懂禮數,本部也不願計較,如今爾關白當先書一表請罪求封,然後再計。”
石星關切的並非是封貢,也並非是朝鮮國土,他先要讓玄蘇拿出降表上呈明朝天子。
玄蘇見此暗暗奇怪,怎麽與自己打交道三位明朝官員是一人一套。
林延潮戰和上態度堅決,其餘一概不答允,但在封貢上可以許諾自己。
宋應昌可以看出有迫切議和,在條款上他對三浦倭的說辭甚至感興趣,暗示在朝鮮國土的條件上可以給予便利。
至於石星又是不同,其他條件一概不問,最關切是讓關白奉上降表。
石星繼續道:“隋時,貴國使者來朝,國書中言日出處天子致書日沒處天子,無恙乎,時煬帝覺其言十分無禮,但未加斥責,而今對於貴國關白所提七個條件,不是不可商榷,但在於主從君臣之分上要有所明確,否則其他如何能談?”
玄蘇道:“蒙石爺天高地厚之恩,這降表乞封當然可以寫,但並非封一人,小臣乞封關白豐臣秀吉為日本國王,妻豐臣氏為妃,嫡子為神童世子,養子秀政為都督,仍為關白。”
“另外豐臣行長(小西行長)、豐臣三成(石田三成)、豐臣長成、豐臣吉繼、豐臣秀嘉,以上五員,乞封大都督。獨行長加世西海道,永與天朝治海藩籬,與朝鮮世世修好。”
“還有小僧玄蘇封日本禪師,豐臣家康、豐臣利家、豐臣秀保、豐臣秀俊、豐臣氏鄉、豐臣輝元、平國保、豐臣隆景、豐臣時信、豐臣義智。以上十員,乞封亞都督……直有未盡封人員,乞老爺賜給大都督劄付十五張,亞都督劄付二十張,都督指揮劄付三十張,都督亞指揮劄付五十張。”
石星內心大笑,這些不過是一些虛銜要多少給多少,看來倭人好名真是一點不錯。
石星麵上道:“你們討要官職太多了,此事本部必須先稟過皇帝再說。”
“煩請石爺了。”玄蘇很是高興,此事他與內藤如安商議過了,這小西行長,石田三成都是豐臣秀吉下文官派中議和的骨幹,當然要大大犒賞,至於加藤清正則根本不會有名字出現,當然玄蘇他們不知此刻加藤清正已是沒了。
“至於封貢之事……”玄蘇剛開口,即被石星打斷道:“朝廷的意思是許封不許貢。”
“既是勘合不成,議和也沒什麽好談的了。”玄蘇神色一變,方才良好的談判氣氛蕩然無存,一副起身要走的樣子。
石星當即道:“兩位雖然封貢不成,但是其他事上可以商榷,具體宋經略,沈遊擊會仔細與你們說明。”
說到這裏,石星起身離去。
石星迴去心覺的兩位倭使態度很好,看來和議之事大有可能。
返迴兵部後,石星卻看見兵部官員人人臉上都有喜色。
正在奇怪之間,一名官員奉上道:“大司馬,這是朝鮮捷報露布,備倭經略與李提督在晉州城下大破倭軍,斬敵兩萬!”
石星聞言神色一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