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周瑜走後,劉封才想起小喬。


    不過這輩子周瑜和小喬應該沒啥關係了。


    既然決定了收小喬入府,劉封也就不會再把小喬推出去許配給周瑜。


    這種行為既有些自綠,又有些愚蠢。


    要真介紹的話,去年在壽春城裏即可。


    現在人都入過府了,還是橋蕤和喬公點頭送來的。


    劉封要真這麽幹,小喬的名聲可就壞了,說不得周瑜還要懷疑自己有什麽陰謀,從而和自己離心,那可真是自討苦吃了。


    周瑜走時,劉封同樣出城相送,期間諄諄話別,關懷備至,引得美周郎恨不能剖心示忠。


    有些人離開了,有些人卻在趕來。


    郡府之中,陸遜手中捧著一卷帛書,腳步匆匆的走進書房。


    這裏的布局與常規房間不同,書房隔離成內外兩進,內進置一大桌,後置一把椅子,而在外進,則布置著三套桌椅,分別歸屬諸葛亮、陸遜和龐統三人使用。


    而在房間靠門處,有一長椅,上置毛毯,專是許褚之位。


    門口的呂蒙看見陸遜,趕忙迎上前去:“陸閣僚滿臉喜氣,可是出了什麽好事?”


    陸遜看了呂蒙一眼,略一遲疑,還是笑著迴答道:“的確是有好消息,南下侯官之軍已獲全勝。”


    陸遜這人性格其實非常分裂,他既有精致利己的一麵,同時又有著大公無私的一麵,既能為了勝利不擇手段,顏麵掃地,但同時也會因為麵子而被大皇帝活活噴死。


    按照陸遜本心,他是絕對不想多話的。


    他能得劉封信任重用,引入內閣,實在是讓陸遜未曾想到,心中更是驚喜欲狂。


    劉封對吳中四大姓的磋磨,旁人未必清楚,可四大姓自己卻是深有體感,陸遜也不例外。


    以陸遜小心謹慎的性格,他本來就不是多嘴的人,此時話就更少了。


    可問題在於問他的人是呂蒙。


    別看呂蒙隻是跟隨許褚,專司負責劉封的安全,可實際上,陸遜卻是知道劉封是把呂蒙、淩統等人當做心腹將領培養的,平時多有教育,更是教導呂蒙、淩統跟隨許褚一起讀書。


    再加上呂蒙的性格和為人,倒是同陸遜頗為投契,雙方私下關係處的很是不錯。


    正是這些原因,才讓陸遜破例迴答了呂蒙的問題。


    “侯官大捷?”


    呂蒙臉上露出驚喜之色,旋即催促道:“主公正在書房內,陸閣僚可速速入內報喜。”


    陸遜衝著呂蒙笑著點點頭,知道對方這是投桃報李,隨即走進書房中。


    書房中龐統不在,顯然是出去辦事了。


    許褚看見陸遜來後,正站起身來,而一旁正在處理公文的諸葛亮抬頭看了過來。


    將手中帛書交給許褚過目,陸遜衝著諸葛亮微笑點頭。


    閣僚之中,諸葛為尊。


    陸遜和龐統很清楚劉封對諸葛亮的偏愛,如果擺在他陸遜和龐統麵前的一步登天,那麽諸葛亮拿到的劇本就是位列仙班了。


    劉封甚至明言擬定內閣順位,諸葛亮排名第一,並在劉封不在的緊急時刻,具有決定權。


    其實排名還是次要的,關鍵還是後麵這個決定權。


    沒有決定權的第一和有決定權的第一那就是兩個職務,前者和末尾幾乎沒啥區別,隻不過說起來好聽一點罷了,而後者的地位卻是天差地別。


    陸遜、龐統都是機敏到尖子上的聰明人,哪裏會看不出來劉封對諸葛亮的信任和重視。


    陸遜當即衝著諸葛亮點了點頭,低聲說道:“侯官大捷,趙將軍遣賀都尉迴報。”


    諸葛亮眼中閃過一絲喜色,對於劉封的大戰略,除了劉備之外,就數諸葛亮知道的最多,最完整了。


    會稽南部緊挨著交趾,一旦侯官定了,那交趾可就被會稽、豫章兩郡包住半邊了。


    這無疑是個大好消息,對劉封軍入主交趾戰略擁有極大的好處。


    諸葛亮情不自禁的站了起來,向外走了兩步之後卻停了下來。


    隨後,陸遜看到他努力的抑製住臉上的喜色,盡量淡然道:“主公就在裏間,之前吩咐了沒有要事不得打擾他。不過這麽大的好消息,伯言可快快入內報喜。”


    陸遜眼中閃過一絲感激,諸葛亮明明喜不自禁,卻依然能夠克製住自己,而將報喜的機會留給他,從這一點上來說,諸葛孔明確係敦厚之人。


    “多謝孔明提點。”


    陸遜一語雙關的道了一聲謝謝,然後來到了內進的門外,輕輕叩響了房門。


    “進來。”


    裏麵傳出的聲音還是有些清脆,但陸遜卻不敢有半點輕視。


    房門未鎖,輕輕一推,就將其打開。


    進入內屋後,陸遜目光一掃。


    屋中此時僅有兩人,一人自然是劉封,正坐在桌案後書寫什麽。而另外一人,則是眉目如畫,嬌俏絕色的少女,正是二喬之一,此時正站在劉封的身側為其添茶倒水,傳接帛書。


    “是伯言啊。”


    劉封放下羽筆,抬頭看見了陸遜,頓時笑著招唿道:“且坐下說話。”


    緊接著,劉封又轉頭吩咐道:“小喬兒,給伯言上一碗新茶。”


    陸遜趕忙彎腰道謝,隨後走過來,語帶激動道:“主公,南下侯官軍趙將軍使賀齊迴傳,侯官大捷!如今侯官已下,會南望風而降,會稽已平。”


    “哦!?”


    劉封聞言,登時大喜。


    緊接著,他詢問道:“賀齊迴來了?”


    陸遜有些驚訝劉封對賀齊的態度,但立刻點了點頭:“已在郡府之中,方才我已經安排他在用膳了。”


    劉封此時已經站起身來,當即說道:“走,去看看他!”


    陸遜心中一驚,看來賀齊在劉封的心中地位可是不低啊。


    小喬茶水都未曾泡好,劉封就已經帶著陸遜離開了。


    ********


    賀齊是下午時分到的宛陵,沿途還不曾用飯,此時雖然餓的夠嗆,但情緒卻是亢奮之極。


    這一路來,因為劉封的叮囑,他得到了趙雲的重視,每有決斷,必然要找其詢問商議。


    如今更是獲得全勝,拿下了侯官,平定了會南。


    大丈夫建功立業,不過如此。


    就在賀齊想著一會見到劉封,該如何為其中自己的趙將軍表功,如何傾訴南下侯官軍的辛勞時,劉封竟然已經出現在了他的眼前。


    賀齊一度以為自己是餓花眼了。


    等清醒過來後,當即就想起身行禮,卻為劉封所阻止。


    “公苗且坐,無須多禮。”


    劉封說著,在對方的對麵跌坐下來。


    “此行委實是辛苦你們了。”


    接下來,賀齊一邊等著食物,一邊將南下過程事無巨細的敘述了一遍。


    當聽到趙雲軍中生出疫病,瘴氣橫行時,陸遜心中咯噔一下,險些驚唿出聲,不過旋即他就反應了過來,若是趙雲軍真疫病流行了,那別說拿下侯官縣城了,就是自保都恐無力做到了。


    果然,賀齊很快話鋒一轉,提起了軍中所備下的藥物,尤其是黃花蒿和金雞納樹樹葉、樹皮,效果絕佳,見效很快,成功的避免了一場大型瘟疫疾病。


    說到這裏的時候,賀齊情不自禁的流露出對劉封的崇拜,他一個南方人,身在瘴氣之地中,居然都沒劉封一個北方人懂的多。


    就連瘴氣都為劉封所推薦的幾味藥材所解,這無疑讓賀齊狂喜到無可自拔。


    正因為賀齊是南方人,他才格外清楚解瘴的良方對南方人的意義有多大。


    如今整個江東,人口不過千萬,這千萬之中,還有半數是山越人。


    可江東的地盤卻要遠大於兗州和徐州,好不誇張的說,一個豫章就抵得上一個兗州了,而一個會稽也能趕上一個徐州。


    可為什麽人口差距能這麽巨大,加上了山中的百越人,人口都抵不上中原兩個州的人口多。


    其中一個很大的問題就在於瘴氣。


    東漢末年,恰逢小冰河期,溫度是低於常年的。


    但恰恰因為整體溫度下降,南方的溫度不但更適合生存,同時也更適合耕種。


    此時劉封又拿出了能夠解瘴氣的良藥,開發南方的幾個關鍵困難可就都迎刃而解了。


    這讓賀齊如何能不興奮到無法自已?


    “主公,如今瘴氣已解,隻需再平山越,即可開發南疆。”


    賀齊有些語無倫次的激動道:“南方多湖澤,隻要能解決瘴氣問題,必定能開墾出大量的水田,再種植上稻米,便是養數十萬雄兵又有何懼?”


    不算蜀中,整個南方在東漢時代麵積已經超過了北方諸州,可實際上雙方經濟、人口、耕地麵積相差的不是一星半點。


    荊、揚、交三州看起來麵積極大,可實際上僅僅隻開發出了六塊根基。


    最富饒,影響力最大的,自然是長江中下遊平原。


    這一塊平原目前是由三塊小平原所組成的,包括太湖平原,杭甬平原以及丹陽平原,麵積,經濟、人口、科技水平都是江南之最。


    其次就是鄱陽湖平原,也就是劉封剛剛收迴的豫章故郡。


    這一塊圍繞鄱陽湖而一圈的平原,麵積排在倒數,但勝在土地肥沃,水量充沛。


    第三塊則是江漢平原,麵積僅次於長江中下遊平原,而且這還是和長江中下遊平原一樣,唯二較少受到瘴氣影響的寶地。


    毫不誇張的說,如今整個南方五分之二的漢族人口就集中在了這兩塊平原之上。


    剩下的三塊,分別是浙閩沿岸平原,珠江三角洲平原以及紅河三角洲平原。


    浙閩沿岸平原是一條長線,坐落於海岸線上的散碎平原,這片平原不但割裂狹長,而且陸地交通還不怎麽通暢,更為依賴海路,此地也是瘴氣濃鬱,北麵群山之中不知道有多少百越荊蠻,開發難度堪稱最高,可謂是地獄級別。


    其次是珠江三州平原和紅河三角洲平原,那簡直是天賜寶地了,這兩塊平原麵積都很大,每一個都是鄱陽湖平原的一點五倍至兩倍大小。


    最關鍵的是,這兩個平原不但靠海,而且開發他們最大的難度就是瘴氣,其他難度倒是很低,本來人口稀少是個大問題,可如今北方大量的士人、難民湧入,立刻就把這問題給超額解決了。


    一旦解決了瘴氣問題,有著交趾法理權的劉封想要拿下他們,可謂是易如反掌。


    這也難怪賀齊會高興成這樣了。


    劉封看著賀齊,心中暗感滿意。


    正巧此時飯食好了,劉封安撫道:“公苗且先用飯,餘事飯後再議,我當有重任予汝。”


    賀齊乖乖的先用了飯食,隨後跟著劉封去了書房。


    劉封之所以聽見賀齊迴來會如此高興,其實還真不是因為趙雲軍大獲全勝。


    好吧,這部分原因其實也有一些,但的確有很大部分原因是因為賀齊這個人。


    別看和氣在三國演義裏沒啥戲份,可這位在正史之中,卻是東吳裏繞不過去的一位將領。


    東吳從建國伊始就有內憂外患兩個問題,外環自然是曹魏的江淮地區,無江淮難以守江東,這也是為什麽大皇帝十萬雄兵非要死磕合肥城的根本原因。


    而內憂,自然是江東那群山之中的數百萬百越人了。


    這些百越人不服孫權,各種叛亂造反,劫掠破壞。


    而賀齊,就是東吳諸將公認的“百越克星”。


    賀齊在百越之中聲望極高,百越婦孺常用賀齊在部落中嚇唬不聽話的孩童。這其中沒有什麽過多的緣由,唯一的理由就是賀齊把百越打的太疼了。


    賀齊屢屢能以弱勝強,以少勝多,花式吊打百越。


    最吊譜的是,賀齊常常能在山地打出殲滅戰,而這些山地其實應該是百越人的主場。


    在自己家主場被人剃了光頭,臉都不要了,接下來還能輸給誰,輸給陸遜輸諸葛恪,輸完諸葛恪輸鍾離牧,到最後誰來都能贏了。


    可以說東吳的豫章、會稽兩個郡,就是被賀齊所平定的。


    賀齊在這兩地打出的輝煌戰績數不勝數,原時空的五年之後,賀齊就帶了不到萬人的部曲,其中五千人還是各縣壯勇,就討平了東冶地的百越叛亂,斬首六千。一戰就掃滅了東冶地山越全部名將,俘虜六萬餘眾,收編精兵萬餘人。


    如今劉封把視線專注到了百越身上,賀齊如何能不得重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父劉玄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網文老大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網文老大爺並收藏我父劉玄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