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是二喬,自己隻是年紀小,又不是硬不起來,後世自己這個年紀的中學僧們在自己這個年齡都已經精通友誼賽了。
反倒是自己這個穿越者,都快十四歲了還沒成婚,太丟古人的臉了。
“好了,人就留下吧。”
考慮了一會兒後,劉封安排道:“我迴頭休書一封,你讓馬忠去一次江北,交給橋將軍和喬公,此事到此為止。”
說到這裏,劉封警告似的瞪了潘璋一眼:“文珪,汝之心意,我領受了。隻是日後若是再有這樣肆意忘形,可別怪我不念舊情。”
潘璋心中一沉,連連答應:“謹遵少主之令,日後必不敢再自行其是。”
劉封這才散去厲色,隨即轉頭去看二喬。
兩丫頭如今大了一歲,容貌的確堪稱國色,雖略微遜色於馮方女,但卻勝在姐妹花屬性。
感受到劉封的目光,二喬趕忙低下了螓首,雪白粉嫩的臉頰卻是偷偷漾開了紅暈。
“汝二人何人是姐姐,何人是妹妹?”
劉封走過去,放輕聲音詢問起來。
“噗嗤……”
突然,劉封右手邊的女孩笑了起來,可隨即卻是意識到了自身的失禮,臉色霎時間褪的雪白。
果然,下一刻劉封的身後響起了暴怒的大吼聲,潘璋喝罵道:“小婢安敢嘲笑我主!”
發笑女孩隻覺雙腿發軟,整個人顫抖不已,撲通一聲跪倒在地。
她身邊的女孩也被嚇了一大跳,一同跪下求饒道:“小妹無知,萬望將軍恕罪。”
姐妹倆清秀絕倫的小臉上滿是倉皇不安,看的劉封心中閃過一絲憐惜。
“文珪,不必如此氣盛。”
劉封先安撫了潘璋一句,隨後對著二喬笑道:“如今我倒是知曉了。”
說著,劉封點了點失笑的女孩道:“汝當為妹妹小喬。”
接著,他又點了點開口替妹妹求饒的大喬道:“汝當為姐姐大喬。”
隨後,劉封看向小喬道:“你且告訴我剛才為何發笑,我便原諒你們。”
劉封的和顏悅色,使得小喬心神安定了些許,在姐姐的鼓勵下,小聲解釋道:“主上音聲清細,故而失態。”
劉封恍然,雖然小喬沒說完整,但她的意思劉封已經明白了。
這顯然是劉封聲音太過清細,但說話卻有些老氣橫秋,這反差萌讓小喬笑出了聲來。
不過劉封還是有些奇怪,二喬好歹也是出身橋家宗族,怎麽會如此膽小,以至於有些怯懦了。
卻是劉封不知道,二喬兩次為潘璋所獻帶給這兩個小丫頭的壓力有多大。尤其是第一次,當時城中兵火連天,到處都是喊殺之聲,仿佛覆城近在眼前。
這時候橋府上衝進來一群兇神惡煞的士兵,將兩個小丫頭裹挾帶走,會給她們帶來多大的心理陰影。
好在劉封雖然不知道這些,但也沒和二喬計較。
隨後喚人來將二喬送去後堂,交給馮方女安置。
接著,劉封也沒讓潘璋離開,而是留下對方一同用膳。
期間還修書一封寫給橋蕤和喬公,令潘璋所部都尉馬忠送往江北。
飯罷後,劉封還親自將其送出城外,把潘璋感動的淚流滿麵。
次日,劉封於府中召見周瑜。
數月不見,周瑜日益神采飛揚。
先前他不過是家中旁支庶子,機緣巧合,因嫡支凋零而得到了繼承家業的機會。
可即便如此,旁人看他都是頗帶譏諷。
如今他得劉封重用,單獨統領一軍,為劉封拿下豫章,鎮撫山越,可謂是建功立業於沙場,精氣神當然與之前完全不同了。
這次迴來,不但是作大勝之姿,更是見到了昔日舊友孫伯符。
隻是兩人此時相見,地位卻是截然不同了。
自己為座上賓,伯符雖不至於是階下囚,卻也是降將身份。
周瑜主動前往拜訪孫策,堪稱光明磊落,並不以孫策身份見疑,讓後者很是感動。
不過周瑜心中卻是明白,這也是因為主上是劉封。
也就是劉封氣度非凡,寬宏雅量,若是換了袁術,周瑜卻是不敢如此行事。
“主公。”
看見劉封從堂後轉出,周瑜當即起身行禮。
“公瑾來了。”
劉封笑著點頭示意,入席之後,擺了擺手:“且寬坐,無須多禮。”
“喏!”
周瑜恭敬應答,重迴席中。
隨後,周瑜詳細介紹了他此番入豫章的過程,以及如今豫章的情況。
劉封聽完之後,開口問道:“如今祖郎何在?”
周瑜拱手答道:“我已釋其歸家,其人在丹陽、豫章山越中頗有威信,瑜欲服其心,以收丹陽、豫章山越之眾。”
山越此時依舊是原始部落製度,別說開化了,連大型部落聯盟都很少有,遠不如荊蠻漢化程度高。
就以祖郎和沙摩柯為例,前者是丹陽郡山越中的佼佼者,但其部落也不過萬人規模,能動員出一兩千山越兵,即便發動同盟友好的部落,兵力也不過四五千。
可沙摩柯卻已經是荊蠻聯盟的大頭領,自己部落就有兩三萬眾,其他直接聽命於他的部落高達十萬人以上。
這並非是荊蠻人數比山越多,也不是荊蠻的生活地域比山越富饒,完全是因為雙方組織度之間已經甩開了巨大的差距。
這其中的根源就是荊蠻在積極努力的漢化,而山越卻由始至終故步自封。
劉封點了點頭,對周瑜的做法表示了支持和滿意:“那祖郎就交給公瑾你來折服,如你所言,此人若在豫章山越中頗有威信,那我若欲得丹陽山越效力,其人若能成我之助力,當收事半功倍之效。”
想了想後,劉封又補充道:“吾對山越之民,無有偏見歧視。吾嚐聞山中缺鹽鐵,鐵目前不能給,但鹽可以給。”
沉吟片刻後補充道:“對了,還有絹帛,山越人不會織布,我會下令給元常,命他給你調撥兩萬批布匹,汝可自行決斷。”
周瑜心中一陣火熱,劉封這是又給資源,又給權力,可謂是國士之恩遇,那他自然也要以國士之能相報答。
劉封對此並不知情,自顧自的繼續說道:“豫章太守還是讓華子魚繼續出任吧。虞仲翔的話……讓他先迴來,我正好有事要尋他。另外,在豫章問題上,吾有一思,始終不得決斷,正好公瑾你也來了,幫我參詳參詳。”
“不知主公有何思慮?”
周瑜一聽,立刻端正了態度,正色發問道:“瑜必竭盡所能,為主公獻策一二。”
劉封笑著擺了擺手:“先前剛說過,不必多禮,公瑾,你我於公乃是上下之分,於私,我卻始終視汝為友。”
周瑜眼中閃過一絲動容,心裏暖洋洋的,恐怕高皇、光武也莫過於如此吧?
能給權,給錢,給人,給任務,給建議,卻不實際幹預你的行動。
這等主公,當真是高皇帝複生,光武帝重現啊。
劉封不知道周瑜心裏會有這麽多的感受,自顧自的開口道:“豫章幅員遼闊、物產豐富,然山越卻不服王化,常常下山劫掠漢民,實為豫章之疾。我欲分豫章而置贛郡和鄱陽郡。其中贛州郡治所贛縣,轄製贛縣、雩都、南野三縣,其中南野析置大餘縣,位置在南野城外豫章水之上遊。又析置全南、定南、尋烏三縣,位置於豫章郡正南部,同交州接壤。再以雩都析置會昌縣、瑞金縣、寧都縣三個縣邑,前兩縣邑均在贛水上遊,而寧都縣則在雩都縣西北。”
說完之後,劉封默默計算了下:“如此一來,廬陵郡下轄共計十個縣邑。”
緊接著,劉封又說道:“鄱陽郡的話,治所為鄱陽縣,下轄鄱陽縣、餘汗縣、鄡陽縣三縣。餘汗縣析置出鍾陵縣、葛陽縣、上饒縣三縣,鄱陽縣析置出廣昌縣,合計七個縣邑。”
“剩下的部分依舊為豫章郡,治南昌縣,轄製剩餘治南昌,轄南昌、海昏、新淦、建城、上蔡、永修、建昌、吳平、西安、彭澤、艾、宜豐、陽樂、富城、新吳、鍾陵共十六縣邑。”
周瑜一直安靜傾聽,心裏也在思索著,豫章的確太大了,一分為三之後,依舊能夠直轄十六個縣邑。而且豫章境內的情況也的確十分複雜,漢族士族、豪強,平民,山越不同的部落,可謂是錯綜複雜,很是危險。
毫不誇張的說,周瑜如今的確鎮撫住了豫章,可他自己都不知道能夠鎮撫多久,如果沒有後續的投入和清剿,這平靜都未必能保持兩三個月。
周瑜這次來時,就打定主意要和劉封稟報這個情況了。
如今倒是用不上了,在他說這些之前,劉封就已經大刀闊斧的開始改革了。
“贛郡我以為可以虞翻為郡守,汝部可調撥四至六千人一部,駐防贛縣,聽候虞翻調撥使用,同時,我再給虞翻兩千人的郡兵編製和相應的錢糧軍械,可由他自行招募使用。”
劉封說完之後,看向周瑜:“公瑾以為如何?”
周瑜有些吃驚,沒想到劉封對虞翻如此看好,這就直接升任郡守了?
贛郡雖然不如豫章郡,但比起鄱陽郡來可是大了許多,而且也重要了不少。
不過周瑜並沒有著急迴答,而是認真思考了之後,迴答道:“主公之意,瑜甚喜之。虞仲翔能文能武,此番入豫章,其功位列第三,僅次於太守華歆和功曹劉壹。其單騎一人直入南昌,說動華歆、劉壹來降,實為我入主豫章省去了眾多功夫。”
之前有提過,華歆在豫章的聲望很高,而且還是漢夷皆服那種。
如果華歆死硬頑抗,周瑜還真就要大動幹戈了。
劉封讚同道:“不錯,我正是因此,才讓華子魚繼續擔任豫章太守,以期其能王化山越。”
華歆在山越中的聲望在劉封眼中堪稱珍貴。
這既說明山越本身內部也是有漢化動力的,隻需要保護引導好這一股動力,就可以不戰而降一部分的山越力量。
劉封收攬祖郎所謂何事?
為的還不是能夠平定山越。
華歆如今既有這樣的威望,又是漢人,那麽讓他出麵說降消化山越,豈非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隨即,劉封又和周瑜溝通了不少事情,提前告知他可能會將他所部安置在豫章,主要防禦的對象就是荊州劉表。
別看豫章和荊州之間的陸地交通頗為險阻,可荊揚之間的長江要隘,第一個就是柴桑。柴桑堪稱是揚州對荊的防禦第一線,隻要守住柴桑,荊州水軍就不敢放膽順江之下。
如此一來,雖然陸上來敵的可能不大,但豫章也一樣成了對抗荊州的第一線。
因此,適當提醒一下周瑜也是必要的。
周瑜目露恍然,甚至多了幾絲聯想。
原本劉表和劉備之間的關係還可以,可劉勳的事情之後,雙方雖然保持住了貿易往來,可關係卻是急轉直下。
聽劉封這麽提醒,似乎內裏的情況比起自己預想的可能還要更為嚴重。
看來自己在豫章可得做好準備。
“豫章雖然一分為三,但軍事主導權卻並不拆分。”
劉封順勢聊起了指揮權:“我會表奏公瑾汝為豫章都尉,都督豫章三郡諸軍事。”
周瑜先前的確因為豫章郡被一拆為三,同時劉封又提拔虞翻為贛郡郡守,同時負責贛縣軍事而產生了些許憂慮。
他的這份憂慮並非全是私心,更多的其實是擔心如此拆分的話,會造成豫章三郡國之間的配合失措。
這一點在戰時是相當重要的,否則當初收複琅琊,一分為三之後,劉備也不會舍得放陳登去琅琊坐鎮了。
虞仲翔在周瑜麾下不過短短數月,周瑜卻已深知此人才能卓著,可性格卻更為剛強。若是沒有上下從屬關係,一旦發生了爭執,他可不會給周瑜任何好臉,也絕對不會因為周瑜地位高做出退讓。
剛剛他也曾經想過是否要開口解釋,可這個問題實在是太過敏感。
萬一讓劉封產生了誤會,誤解他是因為私心作祟,想要攬權,那可就真是得不償失,冤枉透頂了。
此刻,周瑜心中鬱氣盡泄,慷慨昂揚道:“謝主公恩遇,瑜定不負主公之托!”
反倒是自己這個穿越者,都快十四歲了還沒成婚,太丟古人的臉了。
“好了,人就留下吧。”
考慮了一會兒後,劉封安排道:“我迴頭休書一封,你讓馬忠去一次江北,交給橋將軍和喬公,此事到此為止。”
說到這裏,劉封警告似的瞪了潘璋一眼:“文珪,汝之心意,我領受了。隻是日後若是再有這樣肆意忘形,可別怪我不念舊情。”
潘璋心中一沉,連連答應:“謹遵少主之令,日後必不敢再自行其是。”
劉封這才散去厲色,隨即轉頭去看二喬。
兩丫頭如今大了一歲,容貌的確堪稱國色,雖略微遜色於馮方女,但卻勝在姐妹花屬性。
感受到劉封的目光,二喬趕忙低下了螓首,雪白粉嫩的臉頰卻是偷偷漾開了紅暈。
“汝二人何人是姐姐,何人是妹妹?”
劉封走過去,放輕聲音詢問起來。
“噗嗤……”
突然,劉封右手邊的女孩笑了起來,可隨即卻是意識到了自身的失禮,臉色霎時間褪的雪白。
果然,下一刻劉封的身後響起了暴怒的大吼聲,潘璋喝罵道:“小婢安敢嘲笑我主!”
發笑女孩隻覺雙腿發軟,整個人顫抖不已,撲通一聲跪倒在地。
她身邊的女孩也被嚇了一大跳,一同跪下求饒道:“小妹無知,萬望將軍恕罪。”
姐妹倆清秀絕倫的小臉上滿是倉皇不安,看的劉封心中閃過一絲憐惜。
“文珪,不必如此氣盛。”
劉封先安撫了潘璋一句,隨後對著二喬笑道:“如今我倒是知曉了。”
說著,劉封點了點失笑的女孩道:“汝當為妹妹小喬。”
接著,他又點了點開口替妹妹求饒的大喬道:“汝當為姐姐大喬。”
隨後,劉封看向小喬道:“你且告訴我剛才為何發笑,我便原諒你們。”
劉封的和顏悅色,使得小喬心神安定了些許,在姐姐的鼓勵下,小聲解釋道:“主上音聲清細,故而失態。”
劉封恍然,雖然小喬沒說完整,但她的意思劉封已經明白了。
這顯然是劉封聲音太過清細,但說話卻有些老氣橫秋,這反差萌讓小喬笑出了聲來。
不過劉封還是有些奇怪,二喬好歹也是出身橋家宗族,怎麽會如此膽小,以至於有些怯懦了。
卻是劉封不知道,二喬兩次為潘璋所獻帶給這兩個小丫頭的壓力有多大。尤其是第一次,當時城中兵火連天,到處都是喊殺之聲,仿佛覆城近在眼前。
這時候橋府上衝進來一群兇神惡煞的士兵,將兩個小丫頭裹挾帶走,會給她們帶來多大的心理陰影。
好在劉封雖然不知道這些,但也沒和二喬計較。
隨後喚人來將二喬送去後堂,交給馮方女安置。
接著,劉封也沒讓潘璋離開,而是留下對方一同用膳。
期間還修書一封寫給橋蕤和喬公,令潘璋所部都尉馬忠送往江北。
飯罷後,劉封還親自將其送出城外,把潘璋感動的淚流滿麵。
次日,劉封於府中召見周瑜。
數月不見,周瑜日益神采飛揚。
先前他不過是家中旁支庶子,機緣巧合,因嫡支凋零而得到了繼承家業的機會。
可即便如此,旁人看他都是頗帶譏諷。
如今他得劉封重用,單獨統領一軍,為劉封拿下豫章,鎮撫山越,可謂是建功立業於沙場,精氣神當然與之前完全不同了。
這次迴來,不但是作大勝之姿,更是見到了昔日舊友孫伯符。
隻是兩人此時相見,地位卻是截然不同了。
自己為座上賓,伯符雖不至於是階下囚,卻也是降將身份。
周瑜主動前往拜訪孫策,堪稱光明磊落,並不以孫策身份見疑,讓後者很是感動。
不過周瑜心中卻是明白,這也是因為主上是劉封。
也就是劉封氣度非凡,寬宏雅量,若是換了袁術,周瑜卻是不敢如此行事。
“主公。”
看見劉封從堂後轉出,周瑜當即起身行禮。
“公瑾來了。”
劉封笑著點頭示意,入席之後,擺了擺手:“且寬坐,無須多禮。”
“喏!”
周瑜恭敬應答,重迴席中。
隨後,周瑜詳細介紹了他此番入豫章的過程,以及如今豫章的情況。
劉封聽完之後,開口問道:“如今祖郎何在?”
周瑜拱手答道:“我已釋其歸家,其人在丹陽、豫章山越中頗有威信,瑜欲服其心,以收丹陽、豫章山越之眾。”
山越此時依舊是原始部落製度,別說開化了,連大型部落聯盟都很少有,遠不如荊蠻漢化程度高。
就以祖郎和沙摩柯為例,前者是丹陽郡山越中的佼佼者,但其部落也不過萬人規模,能動員出一兩千山越兵,即便發動同盟友好的部落,兵力也不過四五千。
可沙摩柯卻已經是荊蠻聯盟的大頭領,自己部落就有兩三萬眾,其他直接聽命於他的部落高達十萬人以上。
這並非是荊蠻人數比山越多,也不是荊蠻的生活地域比山越富饒,完全是因為雙方組織度之間已經甩開了巨大的差距。
這其中的根源就是荊蠻在積極努力的漢化,而山越卻由始至終故步自封。
劉封點了點頭,對周瑜的做法表示了支持和滿意:“那祖郎就交給公瑾你來折服,如你所言,此人若在豫章山越中頗有威信,那我若欲得丹陽山越效力,其人若能成我之助力,當收事半功倍之效。”
想了想後,劉封又補充道:“吾對山越之民,無有偏見歧視。吾嚐聞山中缺鹽鐵,鐵目前不能給,但鹽可以給。”
沉吟片刻後補充道:“對了,還有絹帛,山越人不會織布,我會下令給元常,命他給你調撥兩萬批布匹,汝可自行決斷。”
周瑜心中一陣火熱,劉封這是又給資源,又給權力,可謂是國士之恩遇,那他自然也要以國士之能相報答。
劉封對此並不知情,自顧自的繼續說道:“豫章太守還是讓華子魚繼續出任吧。虞仲翔的話……讓他先迴來,我正好有事要尋他。另外,在豫章問題上,吾有一思,始終不得決斷,正好公瑾你也來了,幫我參詳參詳。”
“不知主公有何思慮?”
周瑜一聽,立刻端正了態度,正色發問道:“瑜必竭盡所能,為主公獻策一二。”
劉封笑著擺了擺手:“先前剛說過,不必多禮,公瑾,你我於公乃是上下之分,於私,我卻始終視汝為友。”
周瑜眼中閃過一絲動容,心裏暖洋洋的,恐怕高皇、光武也莫過於如此吧?
能給權,給錢,給人,給任務,給建議,卻不實際幹預你的行動。
這等主公,當真是高皇帝複生,光武帝重現啊。
劉封不知道周瑜心裏會有這麽多的感受,自顧自的開口道:“豫章幅員遼闊、物產豐富,然山越卻不服王化,常常下山劫掠漢民,實為豫章之疾。我欲分豫章而置贛郡和鄱陽郡。其中贛州郡治所贛縣,轄製贛縣、雩都、南野三縣,其中南野析置大餘縣,位置在南野城外豫章水之上遊。又析置全南、定南、尋烏三縣,位置於豫章郡正南部,同交州接壤。再以雩都析置會昌縣、瑞金縣、寧都縣三個縣邑,前兩縣邑均在贛水上遊,而寧都縣則在雩都縣西北。”
說完之後,劉封默默計算了下:“如此一來,廬陵郡下轄共計十個縣邑。”
緊接著,劉封又說道:“鄱陽郡的話,治所為鄱陽縣,下轄鄱陽縣、餘汗縣、鄡陽縣三縣。餘汗縣析置出鍾陵縣、葛陽縣、上饒縣三縣,鄱陽縣析置出廣昌縣,合計七個縣邑。”
“剩下的部分依舊為豫章郡,治南昌縣,轄製剩餘治南昌,轄南昌、海昏、新淦、建城、上蔡、永修、建昌、吳平、西安、彭澤、艾、宜豐、陽樂、富城、新吳、鍾陵共十六縣邑。”
周瑜一直安靜傾聽,心裏也在思索著,豫章的確太大了,一分為三之後,依舊能夠直轄十六個縣邑。而且豫章境內的情況也的確十分複雜,漢族士族、豪強,平民,山越不同的部落,可謂是錯綜複雜,很是危險。
毫不誇張的說,周瑜如今的確鎮撫住了豫章,可他自己都不知道能夠鎮撫多久,如果沒有後續的投入和清剿,這平靜都未必能保持兩三個月。
周瑜這次來時,就打定主意要和劉封稟報這個情況了。
如今倒是用不上了,在他說這些之前,劉封就已經大刀闊斧的開始改革了。
“贛郡我以為可以虞翻為郡守,汝部可調撥四至六千人一部,駐防贛縣,聽候虞翻調撥使用,同時,我再給虞翻兩千人的郡兵編製和相應的錢糧軍械,可由他自行招募使用。”
劉封說完之後,看向周瑜:“公瑾以為如何?”
周瑜有些吃驚,沒想到劉封對虞翻如此看好,這就直接升任郡守了?
贛郡雖然不如豫章郡,但比起鄱陽郡來可是大了許多,而且也重要了不少。
不過周瑜並沒有著急迴答,而是認真思考了之後,迴答道:“主公之意,瑜甚喜之。虞仲翔能文能武,此番入豫章,其功位列第三,僅次於太守華歆和功曹劉壹。其單騎一人直入南昌,說動華歆、劉壹來降,實為我入主豫章省去了眾多功夫。”
之前有提過,華歆在豫章的聲望很高,而且還是漢夷皆服那種。
如果華歆死硬頑抗,周瑜還真就要大動幹戈了。
劉封讚同道:“不錯,我正是因此,才讓華子魚繼續擔任豫章太守,以期其能王化山越。”
華歆在山越中的聲望在劉封眼中堪稱珍貴。
這既說明山越本身內部也是有漢化動力的,隻需要保護引導好這一股動力,就可以不戰而降一部分的山越力量。
劉封收攬祖郎所謂何事?
為的還不是能夠平定山越。
華歆如今既有這樣的威望,又是漢人,那麽讓他出麵說降消化山越,豈非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隨即,劉封又和周瑜溝通了不少事情,提前告知他可能會將他所部安置在豫章,主要防禦的對象就是荊州劉表。
別看豫章和荊州之間的陸地交通頗為險阻,可荊揚之間的長江要隘,第一個就是柴桑。柴桑堪稱是揚州對荊的防禦第一線,隻要守住柴桑,荊州水軍就不敢放膽順江之下。
如此一來,雖然陸上來敵的可能不大,但豫章也一樣成了對抗荊州的第一線。
因此,適當提醒一下周瑜也是必要的。
周瑜目露恍然,甚至多了幾絲聯想。
原本劉表和劉備之間的關係還可以,可劉勳的事情之後,雙方雖然保持住了貿易往來,可關係卻是急轉直下。
聽劉封這麽提醒,似乎內裏的情況比起自己預想的可能還要更為嚴重。
看來自己在豫章可得做好準備。
“豫章雖然一分為三,但軍事主導權卻並不拆分。”
劉封順勢聊起了指揮權:“我會表奏公瑾汝為豫章都尉,都督豫章三郡諸軍事。”
周瑜先前的確因為豫章郡被一拆為三,同時劉封又提拔虞翻為贛郡郡守,同時負責贛縣軍事而產生了些許憂慮。
他的這份憂慮並非全是私心,更多的其實是擔心如此拆分的話,會造成豫章三郡國之間的配合失措。
這一點在戰時是相當重要的,否則當初收複琅琊,一分為三之後,劉備也不會舍得放陳登去琅琊坐鎮了。
虞仲翔在周瑜麾下不過短短數月,周瑜卻已深知此人才能卓著,可性格卻更為剛強。若是沒有上下從屬關係,一旦發生了爭執,他可不會給周瑜任何好臉,也絕對不會因為周瑜地位高做出退讓。
剛剛他也曾經想過是否要開口解釋,可這個問題實在是太過敏感。
萬一讓劉封產生了誤會,誤解他是因為私心作祟,想要攬權,那可就真是得不償失,冤枉透頂了。
此刻,周瑜心中鬱氣盡泄,慷慨昂揚道:“謝主公恩遇,瑜定不負主公之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