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玉佩中的東西,乃是一卷經書,經書名叫《萬化歸真訣》。萬化歸真訣乃是一套法術,據說練至大成之後,隻需心念一動,就可以令敵手形神俱滅。
不過於無謂和九迎風之所以驚訝,倒不是因為這門法術有多厲害,一念之間,令敵手形神俱滅,這並非虛言,但要想產生這樣的效果,需要滿足的條件也相當多。
簡單來說便是,相對於其他高等法術,萬化歸真訣在整體上並沒有特別巨大的優勢。
真正讓於無謂和九迎風驚訝的是,萬化歸真訣出現這件事本身。
提到萬化歸真這四個字,不論是九迎風,還是於無謂,都想到了一個消失於一劫前的玄門大派。
這個宗門,名字就叫萬化歸真宗。萬化歸真宗的前身,是兩個大宗門,萬化宗和歸真宗,這兩個宗門於三劫之前合並,建立起萬化歸真宗,並在兩劫之前,成為歸元界中風頭最盛的幾個大宗門之一。
當時的所有修士,似乎都看到了一個新的聖地門閥正在冉冉升起,事實上,若非底蘊不足,當時的萬化歸真宗,其實已經完全可以被稱作是一方門閥了。
但是,這麽一個如日中天的龐大宗門,卻在一劫之前,突然消失,沒有留下任何核心傳承,給修行界留下了一個眾說紛紜的謎團。
一劫的時間,對凡人而言,可以說是滄海桑田,足夠數十上百代人降生然後又死去,可對壽元以百年計數的修士而言,一劫前發生的事情,卻並不能算是多古老的曆史。
像萬化歸真宗突然消失這件事,就至今仍是修行人所津津樂道的話題。
於無謂和九迎風都對這段掌故很熟悉,但是如今,《萬化歸真訣》卻在他們麵前出現了,這如何不叫兩人吃驚?
並且從內容上判斷,這篇萬化歸真訣,應該確實是從萬化歸真宗根本大法《萬化歸真終始本無經》上衍生出來的,也就是說,這屬於萬化歸真宗核心傳承的一部分,而非哪位後世修士,假托萬化歸真宗之名而創造的偽作。
正因為萬化歸真訣是萬化歸真宗的核心傳承,所以李玉昆和九迎風才會說其對他們無用。
其實就算是玄門修士於無謂,也未必就能修行這篇法決,不過總歸還有點希望。
於無謂一邊把玩著玉佩,一邊問李玉昆道:“太守可否告知,是在何處得到這枚玉佩的?”
李玉昆道:“說來你可能不信,此物乃是我在枝江邊上撿到的,當時夏潮剛褪,我到江邊查驗水文,沒想到卻發現了此物。我想應該是隨著江水,從別處漂流過來的吧。”
李玉昆的說法,於無謂認為可能性很高,雖然此物已經在李玉昆手中把玩了很長一段時間,但是其表麵仍然有不少的磨損痕跡,應該是在江水當中,和沙石摩擦所致。
不過如此一來,想要通過玉佩來尋找萬化歸真宗的痕跡,那就不太可能了。因為當年的萬化歸真宗,山門就在枝江上遊十餘萬裏的群山深處。
就算告訴於無謂,這枚玉佩是沿著這條十餘萬裏,各段名稱皆不相同的大河而來,他也會相信。
但不管怎麽說,這枚玉佩終究是個線索,等將來修為上去了,術算之術更上一層樓,於無謂覺得自己可能還能有些發現。
雖然到手了一冊萬化歸真訣,但於無謂現在還沒有空去修煉,當下之事,還是先替李玉昆把枝西郡中的妖邪清除幹淨,隻要能掩蓋自身氣息的話,於無謂認為並不會花費自己太多時間。
見他不再有疑惑,李玉昆也主動提起清剿妖匪的事。
他道:“其實遮掩兩位氣息的方法很簡單,一會兒我先傳二位一道法決,然後再借兩枚官印給你們,如此一來,你們就可以借助官印上的氣機,偽裝成我儒門之人了。”
於無謂沒想到竟然還有這種好事,要知道,官印是借的,法決卻不是,若能學會這個法門,那將來隻需從別處搞到一枚官印,將來在外邊行走,就可以偽裝成儒門官員了。
幸虧李玉昆不知道他心中想法,否則的話,還真未必願意將這門法決教給他們。
實際上,李玉昆之所以願意信任於無謂,甚至當初在偵測到他二人身上的怨力時,都沒有直接翻臉,乃是因為他自有一套驗證於無謂身份的方法。
玄、儒兩門,作為當下歸元界秩序一方的維護者,互相之間常有交流,但不論是玄門,還是儒門,都可謂是宗派眾多,源流複雜,所以數十劫下來,自然而然地,就發展出一種互相鑒別身份的方法。
儒門官員自不必說,他們身處官府之中,也不似尋常儒士一般,收斂自身氣息,所以玄門修士並不需要其他辦法,就能驗證一個受到承認的儒門官員身份。
而儒門修士若是想辨認出玄門修士的身份,那就比較困難了,因為一般情況下,玄魔兩道的修士,都會將自身氣息收斂。
所以一些玄、儒兩道的大能修士在商議之後,便定下了一個身份識別的方案。
在這個方案當中,道門弟子的身份令牌,就是他們身份的標誌,而儒門主官的官印,則具有檢測驗證身份令牌的作用。
隻要玄門弟子主動激活身份令牌上的相應標識,在感應範圍內的儒門主官就能通過官印,知曉其屬於哪個宗派。
當初於無謂和九迎風在郡府之外受阻,李玉昆卻派出了陳參正前來迎接,就是因為於無謂用神識和李玉昆進行了短暫的交流之後,激活了身份令牌上的標識,獲得了他的信任。
當然,並非所有的玄門身份令牌都有這個功能,隻有一些比較大的宗門,才會被人間各國的官印“記錄在案”。
因為對宗門的中低階弟子而言,這非但不是一件壞事,反而能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
要知道,就憑李玉昆剛才表現出的能力,雖然還比不上長生修士,卻也非尋常步虛修士能比的。
不過於無謂和九迎風之所以驚訝,倒不是因為這門法術有多厲害,一念之間,令敵手形神俱滅,這並非虛言,但要想產生這樣的效果,需要滿足的條件也相當多。
簡單來說便是,相對於其他高等法術,萬化歸真訣在整體上並沒有特別巨大的優勢。
真正讓於無謂和九迎風驚訝的是,萬化歸真訣出現這件事本身。
提到萬化歸真這四個字,不論是九迎風,還是於無謂,都想到了一個消失於一劫前的玄門大派。
這個宗門,名字就叫萬化歸真宗。萬化歸真宗的前身,是兩個大宗門,萬化宗和歸真宗,這兩個宗門於三劫之前合並,建立起萬化歸真宗,並在兩劫之前,成為歸元界中風頭最盛的幾個大宗門之一。
當時的所有修士,似乎都看到了一個新的聖地門閥正在冉冉升起,事實上,若非底蘊不足,當時的萬化歸真宗,其實已經完全可以被稱作是一方門閥了。
但是,這麽一個如日中天的龐大宗門,卻在一劫之前,突然消失,沒有留下任何核心傳承,給修行界留下了一個眾說紛紜的謎團。
一劫的時間,對凡人而言,可以說是滄海桑田,足夠數十上百代人降生然後又死去,可對壽元以百年計數的修士而言,一劫前發生的事情,卻並不能算是多古老的曆史。
像萬化歸真宗突然消失這件事,就至今仍是修行人所津津樂道的話題。
於無謂和九迎風都對這段掌故很熟悉,但是如今,《萬化歸真訣》卻在他們麵前出現了,這如何不叫兩人吃驚?
並且從內容上判斷,這篇萬化歸真訣,應該確實是從萬化歸真宗根本大法《萬化歸真終始本無經》上衍生出來的,也就是說,這屬於萬化歸真宗核心傳承的一部分,而非哪位後世修士,假托萬化歸真宗之名而創造的偽作。
正因為萬化歸真訣是萬化歸真宗的核心傳承,所以李玉昆和九迎風才會說其對他們無用。
其實就算是玄門修士於無謂,也未必就能修行這篇法決,不過總歸還有點希望。
於無謂一邊把玩著玉佩,一邊問李玉昆道:“太守可否告知,是在何處得到這枚玉佩的?”
李玉昆道:“說來你可能不信,此物乃是我在枝江邊上撿到的,當時夏潮剛褪,我到江邊查驗水文,沒想到卻發現了此物。我想應該是隨著江水,從別處漂流過來的吧。”
李玉昆的說法,於無謂認為可能性很高,雖然此物已經在李玉昆手中把玩了很長一段時間,但是其表麵仍然有不少的磨損痕跡,應該是在江水當中,和沙石摩擦所致。
不過如此一來,想要通過玉佩來尋找萬化歸真宗的痕跡,那就不太可能了。因為當年的萬化歸真宗,山門就在枝江上遊十餘萬裏的群山深處。
就算告訴於無謂,這枚玉佩是沿著這條十餘萬裏,各段名稱皆不相同的大河而來,他也會相信。
但不管怎麽說,這枚玉佩終究是個線索,等將來修為上去了,術算之術更上一層樓,於無謂覺得自己可能還能有些發現。
雖然到手了一冊萬化歸真訣,但於無謂現在還沒有空去修煉,當下之事,還是先替李玉昆把枝西郡中的妖邪清除幹淨,隻要能掩蓋自身氣息的話,於無謂認為並不會花費自己太多時間。
見他不再有疑惑,李玉昆也主動提起清剿妖匪的事。
他道:“其實遮掩兩位氣息的方法很簡單,一會兒我先傳二位一道法決,然後再借兩枚官印給你們,如此一來,你們就可以借助官印上的氣機,偽裝成我儒門之人了。”
於無謂沒想到竟然還有這種好事,要知道,官印是借的,法決卻不是,若能學會這個法門,那將來隻需從別處搞到一枚官印,將來在外邊行走,就可以偽裝成儒門官員了。
幸虧李玉昆不知道他心中想法,否則的話,還真未必願意將這門法決教給他們。
實際上,李玉昆之所以願意信任於無謂,甚至當初在偵測到他二人身上的怨力時,都沒有直接翻臉,乃是因為他自有一套驗證於無謂身份的方法。
玄、儒兩門,作為當下歸元界秩序一方的維護者,互相之間常有交流,但不論是玄門,還是儒門,都可謂是宗派眾多,源流複雜,所以數十劫下來,自然而然地,就發展出一種互相鑒別身份的方法。
儒門官員自不必說,他們身處官府之中,也不似尋常儒士一般,收斂自身氣息,所以玄門修士並不需要其他辦法,就能驗證一個受到承認的儒門官員身份。
而儒門修士若是想辨認出玄門修士的身份,那就比較困難了,因為一般情況下,玄魔兩道的修士,都會將自身氣息收斂。
所以一些玄、儒兩道的大能修士在商議之後,便定下了一個身份識別的方案。
在這個方案當中,道門弟子的身份令牌,就是他們身份的標誌,而儒門主官的官印,則具有檢測驗證身份令牌的作用。
隻要玄門弟子主動激活身份令牌上的相應標識,在感應範圍內的儒門主官就能通過官印,知曉其屬於哪個宗派。
當初於無謂和九迎風在郡府之外受阻,李玉昆卻派出了陳參正前來迎接,就是因為於無謂用神識和李玉昆進行了短暫的交流之後,激活了身份令牌上的標識,獲得了他的信任。
當然,並非所有的玄門身份令牌都有這個功能,隻有一些比較大的宗門,才會被人間各國的官印“記錄在案”。
因為對宗門的中低階弟子而言,這非但不是一件壞事,反而能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
要知道,就憑李玉昆剛才表現出的能力,雖然還比不上長生修士,卻也非尋常步虛修士能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