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下輪到高嶽微微吃驚。
金鑾殿東堂中,高嶽立在門內三尺處,皇帝坐在對麵的繩床上,靈虛則走來,站在床側,逼視著高嶽。
更遠錦帳處,義陽苦笑著望過來,懷裏攬著一臉茫然的王承嶽。
高嶽看到靈虛,心中真的有些發怵和愧疚,便別下臉來,不再作聲。
靈虛的眼神中分明在說:“你們這世間的男子都一副模樣,滿心想的都是什麽軍國大事,動輒犧牲的,則是我們女人的青春命運。”
“陛下,不想二位主來省親,是臣嶽唐突,請告罪而退。”高嶽這時不想和皇帝家事有關聯,便捧起笏板要走。
“高郎,朕確實發過密詔給趙左丞,不過是叫他按照高郎的想法去辦,可孰料迴鶻有此巨變,實出乎朕的預測了。”皇帝頭腦冷靜下來,便解釋說。
“臣嶽擔心的不是征討迴鶻的事,擔心的也不是德陽公主迴不迴國的事,臣嶽擔心的是,陛下如何善後的事。”高嶽在心中歎口氣,迴了身,再度捧起笏板,對皇帝說到。
皇帝默然,不知如何答複,隻能低聲說,關東中原事,高郎不要懈怠,為朕勉力為之,其他方麵朕自有處分。
正午時分,政事堂會食時,高嶽明顯心情鬱鬱不樂,將食箸擱下時,他脫口而出,“新年後,我便想辭去中書侍郎平章事,希望能出鎮淮南,或鄂嶽。”
這下賈耽、杜黃裳和陸贄更加吃驚。
周圍並沒有其他人在場,高嶽便坦白道:“趙憬此舉,必是先前陛下與他有所承諾,他此次著急,擅興軍馬,進討迴鶻,多半是奔著白麻宣下來的。”接著高嶽用手拍拍榻邊,歎息道,“我本不是個戀棧的人,隻是怕趙憬若來,各位執政間多會有衝突(我好容易才把政事堂、金鑾殿的各色關係給捋順),貽誤國家大事,不如先出鎮,騰出個位置來。況且淮南而今節度使一直空缺,我去鎮守,做些實際的東西,對未來應付淄青、淮西都有好處。”
陸贄這時表示不滿:“逸崧你如此,朝野當然會讚許你的懿範,然則你想過沒有,你要出鎮,讓出的不是門下侍郎,也不是尚書省仆射,而是中書侍郎,那麽由誰來坐這麵榻,豈不是會起更大的爭端?”
“那隻能看聖主的心思。”高嶽此言,讓陸贄也語塞。
但陸贄見高嶽有些心神不寧,也不方便再繼續詢問下去。
會食完畢,高嶽在大明宮門前牽著馬,便要歸宅。
東苑林野處,靈虛公主讓家丞程衍看住簷子,自己則走過來,迎住高嶽。
“陛下的軟肋,是德陽公主,我能體會。如果趙憬迎得德陽歸來,陛下就沒辦法問罪,反倒要給趙憬擢升的待遇。與其讓陛下難為,不如我......”夕陽下,光禿禿的樹幹拖著長長的影子,龍首渠的堤壩上,高嶽立在那裏,對公主說到。
“你是當中書侍郎覺得不快意了。”靈虛打斷高嶽。
“也許吧。”高嶽覺得,他若幹涉皇帝家事肯定是不對的,但問題是皇帝家事和國事混在一起,他根本不曉得該如何厘清。
“想出鎮何處?”
“淮南。”高嶽說,因此鎮馬上必為緊要處。
“你能去淮南,那自然最好,不過你想過沒有,爺會惱恨你棄他而去,豈一定會遂你的心思?也許根本不可你的辭狀,甚至指不定你真的要觸犯天顏,被貶謫去閑散偏遠的州郡為使君。”
可接下來,讓靈虛驚愕得很,高嶽直接對她作揖,“那便請公主施以援手。”
這人,簡直無恥得明明白白。
“哼,你妻妹被你棄在了興元,現在你又要往東行,去揚州都督府......”靈虛言語裏,說不盡的怨恨在內。
可轉瞬間,她的肩,就被高嶽的手,自後麵摁住了。
當一聲歎息從高嶽口中傳來,她的心又動搖不寧。
她最終還是逃不出這業障......
新年開春時節,唐軍北邊各軍傳來了大捷的消息:
當徐抱暉、韓譚、張光晟和康日知的各路人馬會齊後,並聲稱要為泮官特勤複仇時,殺害兄長的毗伽便敗局已定,他原本計劃是仿效父親武義可汗曾做的,先斬後奏,讓唐家承認既成事實,封自己為可汗。
但誰曾想到,半路殺出個趙憬。
迴鶻國人,見唐家發兵為多邏斯報仇,便認清順逆大勢,絕大部分都不承認毗伽的身份。
無奈的毗伽從王庭,倉惶動員數千騎兵,前來應戰。
結果被前鋒張光晟打得大敗:迴鶻人一聽到張光晟的名字,全都嚇得腿肚子打轉,哪裏還有對抗的勇氣?
毗伽在逃跑時,被唐軍騎兵追及,梟下首級。
接著沿路無數迴鶻人來投,唐軍陣容愈發強大,隨即長驅直入,打到了王庭。
殺害丈夫的葉公主,走投無路,將自己與多邏斯所生的幼兒送出王庭城,自己則登上高樓,放了把火,自焚而死。
趙憬一下子成為了迴鶻的“太上可汗”,他領著唐軍一路往北,直殺到了富貴城,而後召集迴鶻的大相、梅錄們,把多邏斯和葉公主的幼兒推上了可汗的寶座,代表唐家,冊封其為奉誠可汗。
舊年而去,趙憬才引各路唐軍,從迴鶻牙帳處歸來,隨即至天德軍城,護送德陽公主和藥羅葛靈,向長安城出發。
趙憬是躊躇滿誌,讓康日知的掌書記寫好露布,送往大明宮告捷請功。
按理說,露布應當高嶽在含元殿大朝會中,當百官的麵朗讀。
可高嶽卻推辭,皇帝隻好讓賈耽讀。
接著高嶽便呈交奏疏,希望辭去中書侍郎平章事。
“不可,朕不可!”紫宸殿中,皇帝將奏疏扔在案頭,氣得滿臉漲紅,“朕曉得他高三要辭相,明裏是什麽讓賢,暗裏他是在罵朕,朕絕不遂他的心願。”
可緊接著,高嶽又遞交了份密疏,裏麵語氣很誠懇,說自己希望的是出鎮淮南,這也是為布局淮西和淄青做好密切的準備。
可誰想皇帝火氣更大,直接把密疏給扣下,迴都不迴,然後想了想,就讓翰林學士衛次公帶著自己的密詔,至政事堂,單獨斥責高嶽。
高嶽立在堂中,接受斥責。
其他宰相都不敢發聲,因為誰都知道高嶽和皇帝又鬧將起來了。
終於,靈虛決心要入宮來,對皇帝單獨談及這件事。
金鑾殿東堂中,高嶽立在門內三尺處,皇帝坐在對麵的繩床上,靈虛則走來,站在床側,逼視著高嶽。
更遠錦帳處,義陽苦笑著望過來,懷裏攬著一臉茫然的王承嶽。
高嶽看到靈虛,心中真的有些發怵和愧疚,便別下臉來,不再作聲。
靈虛的眼神中分明在說:“你們這世間的男子都一副模樣,滿心想的都是什麽軍國大事,動輒犧牲的,則是我們女人的青春命運。”
“陛下,不想二位主來省親,是臣嶽唐突,請告罪而退。”高嶽這時不想和皇帝家事有關聯,便捧起笏板要走。
“高郎,朕確實發過密詔給趙左丞,不過是叫他按照高郎的想法去辦,可孰料迴鶻有此巨變,實出乎朕的預測了。”皇帝頭腦冷靜下來,便解釋說。
“臣嶽擔心的不是征討迴鶻的事,擔心的也不是德陽公主迴不迴國的事,臣嶽擔心的是,陛下如何善後的事。”高嶽在心中歎口氣,迴了身,再度捧起笏板,對皇帝說到。
皇帝默然,不知如何答複,隻能低聲說,關東中原事,高郎不要懈怠,為朕勉力為之,其他方麵朕自有處分。
正午時分,政事堂會食時,高嶽明顯心情鬱鬱不樂,將食箸擱下時,他脫口而出,“新年後,我便想辭去中書侍郎平章事,希望能出鎮淮南,或鄂嶽。”
這下賈耽、杜黃裳和陸贄更加吃驚。
周圍並沒有其他人在場,高嶽便坦白道:“趙憬此舉,必是先前陛下與他有所承諾,他此次著急,擅興軍馬,進討迴鶻,多半是奔著白麻宣下來的。”接著高嶽用手拍拍榻邊,歎息道,“我本不是個戀棧的人,隻是怕趙憬若來,各位執政間多會有衝突(我好容易才把政事堂、金鑾殿的各色關係給捋順),貽誤國家大事,不如先出鎮,騰出個位置來。況且淮南而今節度使一直空缺,我去鎮守,做些實際的東西,對未來應付淄青、淮西都有好處。”
陸贄這時表示不滿:“逸崧你如此,朝野當然會讚許你的懿範,然則你想過沒有,你要出鎮,讓出的不是門下侍郎,也不是尚書省仆射,而是中書侍郎,那麽由誰來坐這麵榻,豈不是會起更大的爭端?”
“那隻能看聖主的心思。”高嶽此言,讓陸贄也語塞。
但陸贄見高嶽有些心神不寧,也不方便再繼續詢問下去。
會食完畢,高嶽在大明宮門前牽著馬,便要歸宅。
東苑林野處,靈虛公主讓家丞程衍看住簷子,自己則走過來,迎住高嶽。
“陛下的軟肋,是德陽公主,我能體會。如果趙憬迎得德陽歸來,陛下就沒辦法問罪,反倒要給趙憬擢升的待遇。與其讓陛下難為,不如我......”夕陽下,光禿禿的樹幹拖著長長的影子,龍首渠的堤壩上,高嶽立在那裏,對公主說到。
“你是當中書侍郎覺得不快意了。”靈虛打斷高嶽。
“也許吧。”高嶽覺得,他若幹涉皇帝家事肯定是不對的,但問題是皇帝家事和國事混在一起,他根本不曉得該如何厘清。
“想出鎮何處?”
“淮南。”高嶽說,因此鎮馬上必為緊要處。
“你能去淮南,那自然最好,不過你想過沒有,爺會惱恨你棄他而去,豈一定會遂你的心思?也許根本不可你的辭狀,甚至指不定你真的要觸犯天顏,被貶謫去閑散偏遠的州郡為使君。”
可接下來,讓靈虛驚愕得很,高嶽直接對她作揖,“那便請公主施以援手。”
這人,簡直無恥得明明白白。
“哼,你妻妹被你棄在了興元,現在你又要往東行,去揚州都督府......”靈虛言語裏,說不盡的怨恨在內。
可轉瞬間,她的肩,就被高嶽的手,自後麵摁住了。
當一聲歎息從高嶽口中傳來,她的心又動搖不寧。
她最終還是逃不出這業障......
新年開春時節,唐軍北邊各軍傳來了大捷的消息:
當徐抱暉、韓譚、張光晟和康日知的各路人馬會齊後,並聲稱要為泮官特勤複仇時,殺害兄長的毗伽便敗局已定,他原本計劃是仿效父親武義可汗曾做的,先斬後奏,讓唐家承認既成事實,封自己為可汗。
但誰曾想到,半路殺出個趙憬。
迴鶻國人,見唐家發兵為多邏斯報仇,便認清順逆大勢,絕大部分都不承認毗伽的身份。
無奈的毗伽從王庭,倉惶動員數千騎兵,前來應戰。
結果被前鋒張光晟打得大敗:迴鶻人一聽到張光晟的名字,全都嚇得腿肚子打轉,哪裏還有對抗的勇氣?
毗伽在逃跑時,被唐軍騎兵追及,梟下首級。
接著沿路無數迴鶻人來投,唐軍陣容愈發強大,隨即長驅直入,打到了王庭。
殺害丈夫的葉公主,走投無路,將自己與多邏斯所生的幼兒送出王庭城,自己則登上高樓,放了把火,自焚而死。
趙憬一下子成為了迴鶻的“太上可汗”,他領著唐軍一路往北,直殺到了富貴城,而後召集迴鶻的大相、梅錄們,把多邏斯和葉公主的幼兒推上了可汗的寶座,代表唐家,冊封其為奉誠可汗。
舊年而去,趙憬才引各路唐軍,從迴鶻牙帳處歸來,隨即至天德軍城,護送德陽公主和藥羅葛靈,向長安城出發。
趙憬是躊躇滿誌,讓康日知的掌書記寫好露布,送往大明宮告捷請功。
按理說,露布應當高嶽在含元殿大朝會中,當百官的麵朗讀。
可高嶽卻推辭,皇帝隻好讓賈耽讀。
接著高嶽便呈交奏疏,希望辭去中書侍郎平章事。
“不可,朕不可!”紫宸殿中,皇帝將奏疏扔在案頭,氣得滿臉漲紅,“朕曉得他高三要辭相,明裏是什麽讓賢,暗裏他是在罵朕,朕絕不遂他的心願。”
可緊接著,高嶽又遞交了份密疏,裏麵語氣很誠懇,說自己希望的是出鎮淮南,這也是為布局淮西和淄青做好密切的準備。
可誰想皇帝火氣更大,直接把密疏給扣下,迴都不迴,然後想了想,就讓翰林學士衛次公帶著自己的密詔,至政事堂,單獨斥責高嶽。
高嶽立在堂中,接受斥責。
其他宰相都不敢發聲,因為誰都知道高嶽和皇帝又鬧將起來了。
終於,靈虛決心要入宮來,對皇帝單獨談及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