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後,夏人收斂己方士兵時舉著的火把,在荒原上是繁若星辰,伴隨著淒厲的哭聲,與屍骸的腥臭混合,隨著狂風直吹到契吳山上來。


    而得勝歸來的唐軍,則也搶著在山腳處砍伐木材,不敢懈怠,環繞赫連廟所在的白色契吳城立木柵宿營。


    支起的帳幕燭火下,高嶽很滿意此次對戰的結果,並讓隨己而來的周子平,詳細統計好將士們的斬獲,這時拓跋朝暉的幼子盛,被高嶽的牙兵推入進來。


    “我不會斬你,不過希望你和這位名叫移鼠的帝天僧,在合適時機去白城子,勸說你的父親投降,你平夏部沒有任何得勝或脫逃的可能。”高嶽語氣溫和,對拓跋盛如此說到。


    這會兒盛看到了對方口中的“帝天僧”,也就是叫移鼠的男子,他神色十分祥和,一雙眼睛很靜謐地看著自己。


    這會兒幾位大將入帳,請示高嶽下步是否該乘勝追擊,直迫統萬城下。


    “不,先前利在急戰,現在我軍既已奪取契吳山和黑水,便無落敗之憂,在此催促徐抱暉、張光晟、杜黃裳和康日知的兵馬聚合。”想了下,高嶽又補充下,“而後派遣熟羌義從的輕騎,輪番抄掠統萬城四周,將叛羌盡量全都逼迴城中,或驅散出去。”


    而後,唐軍很快就圍繞著統萬城,開始了輕騎兵式的劫掠,這對剛剛形成“半遊牧半定居”模式的夏國政權來說非常有作用:大部分的蕃落營帳都在統萬城下聚居,不少酋長頭人已開始營造館舍定居——閃電飛馳而至的唐軍,大部分是熟羌義從,拋擲火把燒毀建築,或射殺掠奪夏人婦孺和他們的牲畜。


    得知泥香王子戰死,自己兩個兒子生死未卜的青天子元暉,麵如死灰,幾乎喪盡了所有的鬥誌,此刻便聽從麾下的勸告,將城外遭到唐騎襲擾攻擊的蕃落男女,統統遷到城內來。


    同時高嶽也趁機,在不斷收縮包圍網。


    不久,徐抱暉、康日知領七千騎,在攻陷統萬城北二百裏開外的榆多勒城後,又奪占了石子嶺,得到高嶽的指令,便南下來黑水與之會師,加入對統萬城的攻擊。


    和二位節帥一道來的,還有迴紇的一員“梅錄”(將軍之意)和三千迴紇鐵騎,這位梅錄叫藥羅葛靈,為武義可汗的養子,在迴紇國內很有權勢,極受可汗的信任。


    但實際藥羅葛靈是個漢人,本來姓呂,因擅長謀劃才於大漠出頭頭地的,也正因如此,高嶽和他結好交厚。從藥羅葛靈口中,高嶽明白他的任務,明裏是協助武義可汗的準嶽父,也即是唐家平統萬城的,但暗中他還負責向唐家索取今年的“市馬錢”,此外還有迎接德陽公主出嫁。


    高嶽就對他說:“隻要一下統萬城,公主婚嫁隊列即刻沿此地直通天德軍城,隨即貴家可汗便能來迎親,兄還可帶迴十萬匹上好布帛,充我唐的市馬錢。”


    藥羅葛靈大喜,表示我們迴紇會全力幫忙。


    這時高嶽就趁機拉攏藥羅葛靈,“我唐和迴紇通婚後,便是一家人,兄以後但有任何事,隻顧告訴仆即可。”


    這藥羅葛靈雖然身份成了迴紇人,可骨子裏還是漢人,漢人和漢人間的交流他當然能神會,當即誠惶誠恐,表示願和高嶽通好。


    高嶽便答應他,仆馬上就奏請朝廷,授兄檢校仆射的官銜,從此你在唐和迴紇兩國裏,都是貴不可言。


    作為迴報,藥羅葛靈就答應高嶽,一旦婚禮大功告成,他就勸說武義可汗出兵五萬,自北庭配合唐家,狠狠打擊西蕃!


    兩位權臣一拍即合。


    不久,渾瑊領四千騎兵,也抵達了沃野泊,和高嶽會師。


    接著張光晟的三千振武騎兵也自駱駝堰而來,不但張本人到位,在勝州的西界處,原本內遷的一部吐穀渾赫連奉,領著族人三千帳來投奔張光晟,表示要依附唐家,和平夏部黨項割裂友誼。


    各部取齊後,高嶽便下令,全軍大舉南下,至統萬城的北原處屯營。


    十月二十日,高固、張敬則領三萬步卒,攜帶銅炮、車輛和輜重,也已到統萬城的東處,並在無定河處搭建數座浮橋,和高嶽的軍營相通起來。


    城中夏人曾出動兩千輕騎想爭奪焚燒浮橋,被定武軍布設的虎踞炮一頓猛射,敗退了迴去。


    又過兩日,賈耽所督的唐軍旗幟在南山和西原出現:在賈耽巧妙的部署下,西路唐軍分為兩線,夾著奢延水布陣,南山為保大、靜塞、神策決勝各軍,西原為朱邪盡忠和慕容俊超兩部騎兵,同樣在水川上,賈耽下令搭起四座浮橋。


    如是,唐軍加上依附的仆從軍,共十萬人,四麵合圍統萬城。


    大明宮內,皇帝臉色陰沉萬分。


    果然現在關東各方鎮,都在拉著朝廷的後腿。


    剛剛被朝廷認可旌節的宣武劉士寧,就迫不及待地巡視轄境內的各州縣,然後忽然將朝廷委任的宋州刺史給趕走,換上了劉逸準,隨即劉士寧才假模假樣地上奏,請求朝廷認可。


    朝廷多次下詔,叫田緒和李納毀掉德州的三汊城,以免彼處成為魏博和淄青相連勾結之地,可兩位節度使對朝廷置若罔聞,反倒開始加固增修三汊城的城堞。


    最囂張的還是淮西吳少誠,他居然擅自決開司河和洧河,給本鎮的農田灌溉,然後兩河帶著漕運河水一起流入到淮西去了,漕河居然幹涸見底,朝廷的船隻根本不得過!


    皇帝大怒,連續下達詔書叱責吳少誠,可吳充耳不聞。


    最後皇帝想到,全國的精兵強將都被派去征討統萬城了,西北和西南也在全力支持這場戰事,朕不能以小忿亂大局,隻能派遣中官,加封吳少誠為檢校司空,這才讓吳重新答應把堤壩築起,但出人出錢修堤的還是朝廷。


    “朝廷待我如嬰兒,不啼哭便不會來哺育。”吳少誠事後洋洋得意地對謀士李元平如此說到。


    “你給朕等著,等高三從統萬城凱旋,自當與你淮西好好算賬!”皇帝咬牙切齒,心中恨意也愈發強烈起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幸運的蘇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幸運的蘇拉並收藏大唐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