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數日內,高嶽、韋皋揭發彈劾張延賞“失理所,釀兵亂”的奏章如雨點般送抵奉天城。
可張延賞就慘了,如今蜀、京畿間的驛站道路全被高嶽、韋皋把持,他的奏章寫了是一份又一份,可沒一份送到李適眼前的。
李適在鍾樓閣子內繞堂而走,怒氣勃發。
學士鄭絪則是又惱又驚,不斷在皇帝麵前解釋說,高嶽和韋皋故意挑起西山軍兵亂,逐出張延賞,企圖覬覦蜀地。
“文明你說的,朕全都知曉,可高嶽和韋皋這二位鬼得很,又推舉李晟為西川節度使,就算朕想要製裁他倆,可哪裏來的把柄?”李適也很苦惱。
鄭絪便請求說:“陛下隻要秉承正心,激濁揚清,有無把柄還不是一樣?”
“陛下,如今對於天下來說,失張延賞無可無不可,可失蜀地可就萬萬不可。”翰林學士衛次公當即反駁鄭絪,意思是皇帝你還是多擔心下蜀地的財賦能不能送到。
吳通玄、吳通微即刻附和衛次公,“從周所言甚是,陛下又焉知高嶽和韋皋不是一片真心?”
“現在高嶽的奸狀還不夠清楚嗎?”鄭絪悲憤起來,接著指責衛次公乃高嶽棚友,以舊情害公義。
“文明如此說,你我和高嶽豈不是同年之友,如我衛次公言語失當乖謬,請即刻出院!”衛次公絲毫不為所動。
“嗯......”皇帝這時又猶豫起來。
“君子知事非難,處事則難,有些事如果隻談是非,不談利害,亦不可也。”衛次公振振有詞。
“陛下!”鄭絪畢竟實誠,當即就哭起來。
可吳通玄和吳通微卻說:“高嶽、韋皋掌西漢水、褒斜水和上津道,輔佐劉使相轉運財賦,陛下單憑一人之情,破卻全局安危,竊不取。”
陸贄沉默不語。
皇帝看看陸贄,便問“陸九如何看。”
陸贄還是不說話。
皇帝便又問一遍。
陸贄這才迴過神來,悠悠開口,“臣在想,如高嶽、韋皋若真的是奸迴,那為何聖主播遷奉天時還要鞍前馬後呢?”
這話戳中了皇帝的心窩,李適立刻不再作聲。
良久,李適對鄭絪說,“出製文,讓張延賞來奉天吧,朕讓他迴京在朝廷平章事,一展所長!”
鄭絪隻能咬緊牙關,表示無條件服從。
完了,看來嶽父雖然撿迴了條命,可西川卻失去了,讓高嶽得利。
為什麽,高嶽你為什麽如此對我?
此刻鄭絪心中充滿了不解,憤怒。
而事後,皇帝又在閣子後的樓院寢所,親自接待了鄭絪,親口答應鄭絪,張延賞我是要讓他為宰相的。
得到皇帝親口的保證後,鄭絪的情緒才算是稍稍緩和下來。
並且皇帝很生氣,對鄭絪說,高嶽、韋皋這兩位也開始居功自傲,胡亂行事,文明你放心,馬上朕就下詔書叱責他倆。
屏風後,王貴妃和唐安、義陽正在做針線活,義陽吐吐舌頭,悄聲詢問這會是真的嗎?
王貴妃笑笑不語。
唐安則臉色很平靜,似乎早已有了答案。
果然第二天,劉晏登堂來拜謁皇帝,鄭絪在旁邊侍坐,劉晏直接賀喜皇帝,說蜀地的兩稅上供錢五十六萬貫已提前征收完畢,在兵亂裏毫發無損,正在蜀都城安頓秩序的韋皋和高嶽,要將這筆錢帛沿漢州,北進至利州三泉,再於三泉上船,經西漢水(嘉陵江)直接運抵鳳州北的大散關,可入鳳翔,再入奉天。
隨即鄭絪震驚起來:昨夜還說要叱責兩人的皇帝立刻喜笑顏開,說高、韋昔日定難有功,今則轉輸有勞,朕要下詔書褒美,並且要賜予金銀器皿。
此外皇帝還對劉晏說,朕準許李晟的請求,以趙光先為洋州刺史,王佖為利州刺史,不過李晟女婿張彧卻不可為劍州刺史,入朕身邊為禮部司郎中。
這算是皇帝最後的底線了。
至於高嶽推舉韓潭、張昢等人的請求,同樣許可。
鄭絪內心裏深深歎口氣,閉上雙眼,在痛苦的同時什麽都明白了。
這個年頭,有權有兵有錢,連長安天子都得來巴結你。
更何況高嶽和韋皋是絕對根正苗紅的“奉天元從黨”,讓皇帝懲處他倆,豈不是等於叫皇帝自廢左膀右臂?原先的種種,真的是自己太過幼稚。
鄭絪不由得想起先前高嶽嘲笑自己的話語:
“你們滎陽鄭家出來的,各個都泥古不化,像倔驢般。”
確實自己在變通這個方麵,還不如陸贄。
四月初,利州三泉供軍院前,車馬船鼎沸不休,蜀地的上供稅賦換成錢、帛後,在這裏被裝載入船,插著紅旗的船隻沿著西漢水排成長龍,直向北麵的興、鳳二州而去。
每艘船的板上,都立著一兩名奉義軍的士兵,標誌這條蜀地連結奉天城的生命線,是韋皋在把持。
高嶽也領著得到犒賞的白草軍,浩浩蕩蕩返歸興元府,還帶來十萬貫的私財,這錢是高嶽要用來造船場的。
這次入蜀,真的是大有所得,除去錢外,更有數百工匠到手。
下麵就得看我興元府和上津道的了,絕不能遜於韋皋的表現。
入府的高嶽很快就得到信件,是自驛道飛馳而來的,送信人是山南東道節度使賈耽。
賈耽稱,旬日之後,請白草軍和梁、利、洋三州的團結子弟,入上津堡,監護此處至興元府的水陸通道。
因為韓滉也已提前征收該年的兩稅錢,組織起進奉船隊伍,正向襄陽城而來。
幾乎同時,韓滉的信使也抵達興元府,在得劉晏和高嶽的邀請後,韓滉答應給高嶽四艘千斛平乘船,他會在轉輸的過程裏直接讓船抵興元府,由高嶽接收。
並且韓滉還慷慨答應,這四艘千斛船上共二百名宣潤的弩手,也全都送給高嶽,以三年為期,高嶽保障他們的俸錢,他們則可以教習白草軍弩機戰技,算是他對高嶽的一番心意。
“宣潤弩手,威震天下,能來興元真的是如虎添翼!”高嶽欣喜不已,心想這下可以鍛煉軍隊的弩射之術了。
可在此前,高嶽最為關心的事,一是船場,二是營田,三是設立漕運巡院。
很快高嶽決心,在府城南老渚河與漢水的合流處,設立船場。
並在府西北的赤崖口,設立漕運巡院和軍資庫。
可張延賞就慘了,如今蜀、京畿間的驛站道路全被高嶽、韋皋把持,他的奏章寫了是一份又一份,可沒一份送到李適眼前的。
李適在鍾樓閣子內繞堂而走,怒氣勃發。
學士鄭絪則是又惱又驚,不斷在皇帝麵前解釋說,高嶽和韋皋故意挑起西山軍兵亂,逐出張延賞,企圖覬覦蜀地。
“文明你說的,朕全都知曉,可高嶽和韋皋這二位鬼得很,又推舉李晟為西川節度使,就算朕想要製裁他倆,可哪裏來的把柄?”李適也很苦惱。
鄭絪便請求說:“陛下隻要秉承正心,激濁揚清,有無把柄還不是一樣?”
“陛下,如今對於天下來說,失張延賞無可無不可,可失蜀地可就萬萬不可。”翰林學士衛次公當即反駁鄭絪,意思是皇帝你還是多擔心下蜀地的財賦能不能送到。
吳通玄、吳通微即刻附和衛次公,“從周所言甚是,陛下又焉知高嶽和韋皋不是一片真心?”
“現在高嶽的奸狀還不夠清楚嗎?”鄭絪悲憤起來,接著指責衛次公乃高嶽棚友,以舊情害公義。
“文明如此說,你我和高嶽豈不是同年之友,如我衛次公言語失當乖謬,請即刻出院!”衛次公絲毫不為所動。
“嗯......”皇帝這時又猶豫起來。
“君子知事非難,處事則難,有些事如果隻談是非,不談利害,亦不可也。”衛次公振振有詞。
“陛下!”鄭絪畢竟實誠,當即就哭起來。
可吳通玄和吳通微卻說:“高嶽、韋皋掌西漢水、褒斜水和上津道,輔佐劉使相轉運財賦,陛下單憑一人之情,破卻全局安危,竊不取。”
陸贄沉默不語。
皇帝看看陸贄,便問“陸九如何看。”
陸贄還是不說話。
皇帝便又問一遍。
陸贄這才迴過神來,悠悠開口,“臣在想,如高嶽、韋皋若真的是奸迴,那為何聖主播遷奉天時還要鞍前馬後呢?”
這話戳中了皇帝的心窩,李適立刻不再作聲。
良久,李適對鄭絪說,“出製文,讓張延賞來奉天吧,朕讓他迴京在朝廷平章事,一展所長!”
鄭絪隻能咬緊牙關,表示無條件服從。
完了,看來嶽父雖然撿迴了條命,可西川卻失去了,讓高嶽得利。
為什麽,高嶽你為什麽如此對我?
此刻鄭絪心中充滿了不解,憤怒。
而事後,皇帝又在閣子後的樓院寢所,親自接待了鄭絪,親口答應鄭絪,張延賞我是要讓他為宰相的。
得到皇帝親口的保證後,鄭絪的情緒才算是稍稍緩和下來。
並且皇帝很生氣,對鄭絪說,高嶽、韋皋這兩位也開始居功自傲,胡亂行事,文明你放心,馬上朕就下詔書叱責他倆。
屏風後,王貴妃和唐安、義陽正在做針線活,義陽吐吐舌頭,悄聲詢問這會是真的嗎?
王貴妃笑笑不語。
唐安則臉色很平靜,似乎早已有了答案。
果然第二天,劉晏登堂來拜謁皇帝,鄭絪在旁邊侍坐,劉晏直接賀喜皇帝,說蜀地的兩稅上供錢五十六萬貫已提前征收完畢,在兵亂裏毫發無損,正在蜀都城安頓秩序的韋皋和高嶽,要將這筆錢帛沿漢州,北進至利州三泉,再於三泉上船,經西漢水(嘉陵江)直接運抵鳳州北的大散關,可入鳳翔,再入奉天。
隨即鄭絪震驚起來:昨夜還說要叱責兩人的皇帝立刻喜笑顏開,說高、韋昔日定難有功,今則轉輸有勞,朕要下詔書褒美,並且要賜予金銀器皿。
此外皇帝還對劉晏說,朕準許李晟的請求,以趙光先為洋州刺史,王佖為利州刺史,不過李晟女婿張彧卻不可為劍州刺史,入朕身邊為禮部司郎中。
這算是皇帝最後的底線了。
至於高嶽推舉韓潭、張昢等人的請求,同樣許可。
鄭絪內心裏深深歎口氣,閉上雙眼,在痛苦的同時什麽都明白了。
這個年頭,有權有兵有錢,連長安天子都得來巴結你。
更何況高嶽和韋皋是絕對根正苗紅的“奉天元從黨”,讓皇帝懲處他倆,豈不是等於叫皇帝自廢左膀右臂?原先的種種,真的是自己太過幼稚。
鄭絪不由得想起先前高嶽嘲笑自己的話語:
“你們滎陽鄭家出來的,各個都泥古不化,像倔驢般。”
確實自己在變通這個方麵,還不如陸贄。
四月初,利州三泉供軍院前,車馬船鼎沸不休,蜀地的上供稅賦換成錢、帛後,在這裏被裝載入船,插著紅旗的船隻沿著西漢水排成長龍,直向北麵的興、鳳二州而去。
每艘船的板上,都立著一兩名奉義軍的士兵,標誌這條蜀地連結奉天城的生命線,是韋皋在把持。
高嶽也領著得到犒賞的白草軍,浩浩蕩蕩返歸興元府,還帶來十萬貫的私財,這錢是高嶽要用來造船場的。
這次入蜀,真的是大有所得,除去錢外,更有數百工匠到手。
下麵就得看我興元府和上津道的了,絕不能遜於韋皋的表現。
入府的高嶽很快就得到信件,是自驛道飛馳而來的,送信人是山南東道節度使賈耽。
賈耽稱,旬日之後,請白草軍和梁、利、洋三州的團結子弟,入上津堡,監護此處至興元府的水陸通道。
因為韓滉也已提前征收該年的兩稅錢,組織起進奉船隊伍,正向襄陽城而來。
幾乎同時,韓滉的信使也抵達興元府,在得劉晏和高嶽的邀請後,韓滉答應給高嶽四艘千斛平乘船,他會在轉輸的過程裏直接讓船抵興元府,由高嶽接收。
並且韓滉還慷慨答應,這四艘千斛船上共二百名宣潤的弩手,也全都送給高嶽,以三年為期,高嶽保障他們的俸錢,他們則可以教習白草軍弩機戰技,算是他對高嶽的一番心意。
“宣潤弩手,威震天下,能來興元真的是如虎添翼!”高嶽欣喜不已,心想這下可以鍛煉軍隊的弩射之術了。
可在此前,高嶽最為關心的事,一是船場,二是營田,三是設立漕運巡院。
很快高嶽決心,在府城南老渚河與漢水的合流處,設立船場。
並在府西北的赤崖口,設立漕運巡院和軍資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