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他覺得哪裏不對時,薛瑤英便直說:“無妨無妨,逸崧正值盛年,又如何不風流?”
薛瑤英滿臉理解的表情,讓高嶽不知說什麽好。
為了岔開話題,高嶽便問煉師是否要即刻啟程。
煉師說是,還請逸崧抽出些人手,送我前去百裏城,碎金小娘子還在堂中睡著,就不用打攪她了。
天明後,高嶽很恭敬地替薛瑤英舉著行李,兩人宛若師徒,立在打開的宅門前,“馬上至外城館驛,我就找人手送煉師。”
“這位煉師何處去?”突然,在身後傳來如此聲音。
這聲音高嶽太熟悉。
他帶著憤恨的眼神轉過來。
果然在巷口的雪地中,數名家奴抬著簷子,當中坐著名目光充滿欲望的美婦,可不正是延光公主嗎?
還沒等高嶽說什麽,延光公主微笑著,抬步下了簷子,隨後對薛瑤英行禮。
薛瑤英急忙掐指迴禮。
“是這樣的,如今避難奉天城內皇室女眷極多,有的信佛,有的信道,她們都想為國家祈福,陛下先前也答應我,城中是有座閑置的公廨屋宇的,可辟為女冠,就缺名煉師,這位薛煉師清名在外,可入冠中。”延光不緊不慢地道來。
“煉師要去涇州迴中山修行。”高嶽警惕十分。
“諸色羽流,哪裏有在這裏清修來得好?”延光公主抬出了李唐皇帝和道家間的特殊身份,語氣雖然輕柔,可充滿了不容置疑的霸道。
而後延光公主滿是喜悅的表情,說了聲“萱淑,找到了煉師,此後你可時時去冠中去進香祈福。”
高嶽的身後,那邊樓院的門閽處,唐安公主不知何時起依偎在牆處,不發一語。
接著唐安走了出來,朗聲說:“不用姑母勞心,萱淑可在字宅立玄元皇帝真容,一樣可進香祈福。”
這話說得延光有些驚訝。
她和高嶽昨夜到底有無?
接著延光公主看看高嶽,對方也是一臉鐵青,又想這高台郎,容貌身形倒是過得去,莫非實際有什麽暗疾,昨晚讓萱淑慚恨,鬧得男女雙方大不愉快?
可延光公主還不死心,便又抬出其他皇室女眷來,強迫薛瑤英留在奉天城,更重要是將女冠立起來,伺機想把情勢給弄清楚。
手持拂塵的薛煉師則立在這數位的中間,似乎明白了什麽,這時她輕咳兩聲,說承蒙王室厚愛,莘若敢不從命。
這才算把此事暫時搪塞過去。
半個時辰後,義陽公主走在庭院當中,“咦?阿姊,聽說你昨夜有些起熱,痊愈了嗎?”
在她對麵的廡廊下,唐安坐在那裏,手裏持著淡碧色的桂竹尺八,秀發垂下覆額,穿著繽紛的雁齒裙(義陽還是第一次見姊姊穿得這樣鮮麗)。
“已經痊愈了,義陽,發發汗就好了......”接著唐安微微仰起麵來,看著庭中掛滿瓊雪的大樹,嘴唇圓起,接著空靈清涼的曲調自尺八孔中悠悠而起。
一陣風掠過,吹起了義陽的頭發,也卷起了樹冠上的雪,帶著尺八的曲聲,飛往遼遠處。
旬日之後,冬至日時,奉天城的鍾樓堂上。
“高卿最近似乎清瘦了不少。”席位上正襟危坐的皇帝,看著側邊坐著的高嶽,顴骨似乎都有些凸起,不由得心疼地說。
“臣,正在憂心涇原、鳳翔營田的耕作,及來年的漕運問題。”高嶽急忙迴答。
“高卿真的是田舍郎。”皇帝開玩笑地重複了這句話。
整個大堂一片讚許的笑聲。
高嶽瞥見,其中兵部尚書蕭複尤其笑得滿臉詭異。
高嶽望著他,嘴裏狠狠咕嚕兩句罵人的話。
“可惜要到來年,才可讓卿迴百裏城去督春耕,現在最關節的事,乃是自西蕃借兵的事。”皇帝這時為此次大臣、學士全體參加的朝集,定下基本的議題。
說到此,高嶽頓時浮起了畫麵:
就在三日前,城中偏僻的女冠裏,薛瑤英有點緊張在坐榻上,她充當的是望風角色,也是個隨時可能粉身碎骨的角色。
可為了報答逸崧的恩情,也隻能如此了。
她也清楚高嶽正在全力為自己斡旋著,她的人生沒有任何時候,比現在還要渴望去涇州。
後院處,唐安原原本本把父親在閣子召對裏,和一群翰林學士關於向西蕃借兵的談話內容和想法,全都告訴了高嶽。
李適沒料到隔牆有耳。
“我沒讓你打聽這些事,何況還是偷聽來的。”誰想,高嶽很平淡。
萱淑的臉兒立即漲紅,這讓她尷尬又氣惱。
“這對你是件很危險的行為。”接下來這句話,又讓萱淑的心情複雜許多。
“開春後高台郎是要迴百裏城去?”
“是的。”
“高台郎喜歡長安的花嗎?”唐安沒頭沒腦地又問出這麽一句。
“是有喜歡的。”
“哪裏的?”
“興唐寺的牡丹。”
“是呢,牡丹總比雪團要好,雪再美,也不是真花,它隻能屬於月,而不是日。這其中的道理,萱淑已經明白了,謝高台郎。”唐安帶著遺憾可又釋然的眼神,看著院牆瓦當上的積雪,望著它們在刺溜的陽光下開始融化,接著笑了兩聲,便緩緩走出了女冠處。
“萱淑!”這時高嶽在身後喚了她一聲。
唐安便又不由自主地停下了腳步。
這似乎是他第一次喊我的名字。
“這聲萱淑,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以後不會再喊了。”高嶽緩緩地說道,“進獻阿陽侯恩仇記後的種種,是我的錯。”說完,高嶽對著李萱淑的背,恭恭敬敬地捧起衣袖,作揖到底,接著他很簡捷也很鄭重地說了句:
“恨不相知未娶時。”
“婦,婦家狗。這聲婦家狗,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滿長安城皆知,不過以後不會再喊了。”
走下台階時,門廊下坐著的薛瑤英,見到唐安公主已是滿麵淚水,以袖捂口,頭也不迴地離去了......
這時鍾樓堂下,地方節度們的代表全都登上台階,接著對皇帝叩首,隨後坐在側旁。
“劍南道西川節度使軍府掌書記,侍禦史臣絪......”這番話,讓高嶽自剛才的思緒裏醒來。
對麵廊柱下,鄭絪在拜謁皇帝後,整頓好衣衫,坐在那裏,和自己隻是匆忙地交互了下眼神。
他算是西川節度使張延賞來奉天城的代理人,來此商議西蕃借兵的大事。
薛瑤英滿臉理解的表情,讓高嶽不知說什麽好。
為了岔開話題,高嶽便問煉師是否要即刻啟程。
煉師說是,還請逸崧抽出些人手,送我前去百裏城,碎金小娘子還在堂中睡著,就不用打攪她了。
天明後,高嶽很恭敬地替薛瑤英舉著行李,兩人宛若師徒,立在打開的宅門前,“馬上至外城館驛,我就找人手送煉師。”
“這位煉師何處去?”突然,在身後傳來如此聲音。
這聲音高嶽太熟悉。
他帶著憤恨的眼神轉過來。
果然在巷口的雪地中,數名家奴抬著簷子,當中坐著名目光充滿欲望的美婦,可不正是延光公主嗎?
還沒等高嶽說什麽,延光公主微笑著,抬步下了簷子,隨後對薛瑤英行禮。
薛瑤英急忙掐指迴禮。
“是這樣的,如今避難奉天城內皇室女眷極多,有的信佛,有的信道,她們都想為國家祈福,陛下先前也答應我,城中是有座閑置的公廨屋宇的,可辟為女冠,就缺名煉師,這位薛煉師清名在外,可入冠中。”延光不緊不慢地道來。
“煉師要去涇州迴中山修行。”高嶽警惕十分。
“諸色羽流,哪裏有在這裏清修來得好?”延光公主抬出了李唐皇帝和道家間的特殊身份,語氣雖然輕柔,可充滿了不容置疑的霸道。
而後延光公主滿是喜悅的表情,說了聲“萱淑,找到了煉師,此後你可時時去冠中去進香祈福。”
高嶽的身後,那邊樓院的門閽處,唐安公主不知何時起依偎在牆處,不發一語。
接著唐安走了出來,朗聲說:“不用姑母勞心,萱淑可在字宅立玄元皇帝真容,一樣可進香祈福。”
這話說得延光有些驚訝。
她和高嶽昨夜到底有無?
接著延光公主看看高嶽,對方也是一臉鐵青,又想這高台郎,容貌身形倒是過得去,莫非實際有什麽暗疾,昨晚讓萱淑慚恨,鬧得男女雙方大不愉快?
可延光公主還不死心,便又抬出其他皇室女眷來,強迫薛瑤英留在奉天城,更重要是將女冠立起來,伺機想把情勢給弄清楚。
手持拂塵的薛煉師則立在這數位的中間,似乎明白了什麽,這時她輕咳兩聲,說承蒙王室厚愛,莘若敢不從命。
這才算把此事暫時搪塞過去。
半個時辰後,義陽公主走在庭院當中,“咦?阿姊,聽說你昨夜有些起熱,痊愈了嗎?”
在她對麵的廡廊下,唐安坐在那裏,手裏持著淡碧色的桂竹尺八,秀發垂下覆額,穿著繽紛的雁齒裙(義陽還是第一次見姊姊穿得這樣鮮麗)。
“已經痊愈了,義陽,發發汗就好了......”接著唐安微微仰起麵來,看著庭中掛滿瓊雪的大樹,嘴唇圓起,接著空靈清涼的曲調自尺八孔中悠悠而起。
一陣風掠過,吹起了義陽的頭發,也卷起了樹冠上的雪,帶著尺八的曲聲,飛往遼遠處。
旬日之後,冬至日時,奉天城的鍾樓堂上。
“高卿最近似乎清瘦了不少。”席位上正襟危坐的皇帝,看著側邊坐著的高嶽,顴骨似乎都有些凸起,不由得心疼地說。
“臣,正在憂心涇原、鳳翔營田的耕作,及來年的漕運問題。”高嶽急忙迴答。
“高卿真的是田舍郎。”皇帝開玩笑地重複了這句話。
整個大堂一片讚許的笑聲。
高嶽瞥見,其中兵部尚書蕭複尤其笑得滿臉詭異。
高嶽望著他,嘴裏狠狠咕嚕兩句罵人的話。
“可惜要到來年,才可讓卿迴百裏城去督春耕,現在最關節的事,乃是自西蕃借兵的事。”皇帝這時為此次大臣、學士全體參加的朝集,定下基本的議題。
說到此,高嶽頓時浮起了畫麵:
就在三日前,城中偏僻的女冠裏,薛瑤英有點緊張在坐榻上,她充當的是望風角色,也是個隨時可能粉身碎骨的角色。
可為了報答逸崧的恩情,也隻能如此了。
她也清楚高嶽正在全力為自己斡旋著,她的人生沒有任何時候,比現在還要渴望去涇州。
後院處,唐安原原本本把父親在閣子召對裏,和一群翰林學士關於向西蕃借兵的談話內容和想法,全都告訴了高嶽。
李適沒料到隔牆有耳。
“我沒讓你打聽這些事,何況還是偷聽來的。”誰想,高嶽很平淡。
萱淑的臉兒立即漲紅,這讓她尷尬又氣惱。
“這對你是件很危險的行為。”接下來這句話,又讓萱淑的心情複雜許多。
“開春後高台郎是要迴百裏城去?”
“是的。”
“高台郎喜歡長安的花嗎?”唐安沒頭沒腦地又問出這麽一句。
“是有喜歡的。”
“哪裏的?”
“興唐寺的牡丹。”
“是呢,牡丹總比雪團要好,雪再美,也不是真花,它隻能屬於月,而不是日。這其中的道理,萱淑已經明白了,謝高台郎。”唐安帶著遺憾可又釋然的眼神,看著院牆瓦當上的積雪,望著它們在刺溜的陽光下開始融化,接著笑了兩聲,便緩緩走出了女冠處。
“萱淑!”這時高嶽在身後喚了她一聲。
唐安便又不由自主地停下了腳步。
這似乎是他第一次喊我的名字。
“這聲萱淑,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以後不會再喊了。”高嶽緩緩地說道,“進獻阿陽侯恩仇記後的種種,是我的錯。”說完,高嶽對著李萱淑的背,恭恭敬敬地捧起衣袖,作揖到底,接著他很簡捷也很鄭重地說了句:
“恨不相知未娶時。”
“婦,婦家狗。這聲婦家狗,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滿長安城皆知,不過以後不會再喊了。”
走下台階時,門廊下坐著的薛瑤英,見到唐安公主已是滿麵淚水,以袖捂口,頭也不迴地離去了......
這時鍾樓堂下,地方節度們的代表全都登上台階,接著對皇帝叩首,隨後坐在側旁。
“劍南道西川節度使軍府掌書記,侍禦史臣絪......”這番話,讓高嶽自剛才的思緒裏醒來。
對麵廊柱下,鄭絪在拜謁皇帝後,整頓好衣衫,坐在那裏,和自己隻是匆忙地交互了下眼神。
他算是西川節度使張延賞來奉天城的代理人,來此商議西蕃借兵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