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去哪我管不到,一定要注意安全,別被人給搶了。”


    如今的治安不太行,路上甚至經常有劫道的強盜山匪出沒。


    家裏的東西不看好,放在外麵一沒留神就要被人順走。


    什麽路不拾遺,那是後來大家都吃穿不愁才有的景象。


    就比如他們商店的賣進口貨的那層,自行車之類的大件還好,早早有人預定,剛到貨就有人買走。


    像是巧克力、肉罐頭、香水等小件商品,都是裝在塑料盒子裏,用掛鎖鎖住,等結賬後才能拿到櫃台開鎖。


    不然人多的時候一擁而上,偷摸揣進兜裏,在沒有監控的情況下,商店的損失誰來賠?


    趙梅丫撇嘴,不屑道,“不用擔心我,她多刁鑽的人,和山裏人的關係處得不好,單獨住在山道邊上,翻過兩個山頭才能遇到一戶人家。


    她兒子又是個孬種,連隻雞都不敢殺,我還怕她不成?”


    何瑞雪點頭,想到今天被帶來的小姑娘,歎了口氣。


    “她孫女才真是可憐,人本來就瘦,來迴折騰好幾天,鞋子和腳都磨得不成樣子……小姨沒得到滿意的結果,迴去後估計要拿她出氣。”


    何瑞雪同情她,卻也想不出辦法幫助她,給衣服和吃的吧壓根到不了她手裏。


    真放在家裏養,趙翠丫能立刻舉家搬過來賴著不走。


    趙梅丫倒是沒什麽感觸,“這世道誰不可憐,不都是這麽過來的,做人啊,還是要靠自己撐起來,不然誰幫忙都是白瞎。


    當初我和幾個姊妹嫁人,嫁的都是周圍村裏的,嫁妝也一樣,幾件衣服兩套被褥,沒人多也沒人少,如今我們的日子大不相同,不都是自己過出來的?


    當年你爸還是個種地的,吃不得苦,扔下鋤頭就說要去城裏找活幹,別人都勸他安分我,隻有我支持他。


    頭三年他給人當學徒,不光半分錢都沒有,還要沒日沒夜幹活跑腿,年節送禮不能少。”


    她攤開手,露出老樹根一般遍布深刻溝壑的手掌,語氣悵然。


    “那幾年,家裏家外全靠我一把抓,出門種地迴家帶娃,你大哥差點沒直接生在地裏。


    有年沒怎麽下雨,我一個人擔著水桶,前後都裝得滿滿當當,來迴澆好幾畝地,肩膀腫得衣服都穿不進去。


    人家兩個男人幹的活,我們家就我一個勞力,全幹了,你想都知道要花多少力氣。


    秋收前我餓得難受沒睡好,第二天去割稻子,鐮刀沒留神喇在手上,差點把手掌削下去半截。


    用布捆起稍微止住血繼續幹,不幹不行啊,稻穀不能爛在地裏,全家人的口糧呢,那時候又疼又累,我都不知道怎麽熬下來的。”


    何瑞雪聽得皺眉,眼淚止不住地一滴滴往下落。


    握住她粗糙的手,心疼不已,“媽,往後有我,你再也不用過苦日子了。”


    趙梅丫擺手,笑著說,“再苦都隻有幾年,後來你爸賺到錢,把我接到城裏,我就幫人洗衣打掃衛生。


    住的是窩棚,吃的是窩頭,這都算好的,有多少人苦一輩子都混不出頭?如今你們兄妹幾個都有出息,我和你爸也算是到了享福的時候。”


    所以他們迴到村裏,才會想方設法躲懶。


    前半生已經吃了太多苦,後半輩子怎麽都要彌補迴來。


    要是跟隔壁村張老頭似的一頭紮在地裏累死過去,他們到了黃泉路上都要扯著喉嚨喊冤不肯走,不然這輩子未免太不值當了。


    何瑞雪靠在她的肩膀上,“媽對我最好,我也要對媽最好,往後你搬來城裏住,我想辦法把你和爸的戶籍也弄過來,咱一家人都吃商品糧,地裏的活你們都別沾手。”


    趙梅丫的心像是泡在熱水中,越發覺得閨女貼心,輕輕撫摸著她的背。


    “咱的能力有限,過好自己的日子就行,哪來的本事幫完這個又幫那個?


    再說,你幫了人家也不一定記恩,沒準還要得寸進尺,如今外麵不太平,多少人被身邊人舉報,媽隻希望你平平安安的。”


    “媽,我還小呢,沒什麽經驗,你才是我的主心骨,凡事都離不得。


    往後你可要聽我的按時去檢查身體,多活幾十年,沒準還能看到我的孩子結婚生子呢。”


    “行,媽就算被罵成老妖怪都要活著,一直陪著你。”


    門外秋風蕭瑟,草木凋零。


    室內兩人靜靜靠著,連風都柔緩幾分,仿佛在為此刻的溫情脈脈駐足。


    ……


    三年後


    1972年冬


    何瑞雪年滿21周歲,因為幾年來表現優異,屢次立下功勞,帶領著采購三組一騎絕塵。


    有韓馥箐的提拔,加上使用了【步步高升】的卡牌,沒人卡她的職位,所以她幾乎是一年往上晉一級。


    前年她在出差途中的火車上發現了人販子團夥,順藤摸瓜救出了十幾個小孩,收獲一枚見義勇為的獎狀和感激無數。


    同年,她編寫出采購手冊,合理規範化采購中的冗雜、模糊的流程,讓剛入職的員工看到手冊就快速熟悉要做的事,老員工也能節省下不少時間。


    借鑒後世的報表,她還優化了各種登記用的表格賬冊,使其變得更加精簡清晰,一目了然,不管是商店還是廠家都能得到便利。


    去年,她參考從前去村裏賣貨的貨郎,提出在住戶多的山腳下開辟特殊的流動供銷社,方便山區和偏遠農村的人民和外界交換物資。


    說是供銷社,其實就是幾塊木板臨時搭建起來的房子,牆麵釘著好幾層木架子,固定在一輛驢車上。


    側麵開著大窗,另一麵留著進出的門,中間的車板上還能堆放不少貨物。


    十天開門一次,幾個員工在周邊輪換,驢子是商店特批的,能載人也能拉貨。


    平時喂點草料和豆子,要是沒貨了就去附近公社或是縣城的供銷社補貨。


    當然,其中要克服的問題也不少,長期風餐露宿都不用說,山民多刁蠻不講理,很少會安分做交易。


    野蠻生長的人不講究禮義廉恥,看中了直接搶,甚至埋伏在路邊的草叢準備幹一票大的。


    所以凡是派出去的員工都是膘肥體壯,手上有些功夫,腰間挎著槍。


    再說,車上的東西價值並不高,真遇到處理不了的情況就拋下東西直接跑路,畢竟強盜也是都圖財,敢傷害公職人員的人微乎其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成六零極品炮灰,我絕不洗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是老古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是老古董並收藏穿成六零極品炮灰,我絕不洗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