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驗貨
穿成六零極品炮灰,我絕不洗白 作者:我是老古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作為在職場上摸爬滾打過的人,必須遵守的第一要義就是不要和別人隨便談論政治。
在後世,這會給人一種鍵政達人,輕浮狂妄的壞印象。
而在這個年代,嗬嗬,謹言慎行可是能保命的。
她點頭,采用廢話攻擊,“你說的對,你們廠的規模真大啊。”
劉勳頓時索然無味,大概是覺得她是個生瓜蛋子。
剛出茅廬,不懂他的暗示。
於是再懶得和她套近乎,直接帶著她前往廠裏的倉庫。
這裏有專人看管,見到他過來,都起身打招唿。
切好的手紙用紙袋子包裝好,一疊疊摞放著,每放一米來高便用硬紙板隔開,一直頂到天花板上,看起來格外壯觀。
當然,如今手紙幾乎都是供給多職工階層的,當下人最常用的還是草紙,以廢紙為原料,不蒸煮消毒,也不脫墨漂白。
成品的顏色是瓦楞紙一樣的黃色,硬度高,極為粗糙,但便宜實惠,在二十一世紀的農村依舊有人在用。
六十年代的農村自然是不舍得買紙的,最常用到的大概是包穀葉和高粱杆,前者容易破還剌屁股,後者截成十多公分長,劈兩半,如廁籌一樣刮著用。
有的家庭用不起尿布,就把細沙土曬幹或炒幹,墊在小屁股下,拉完後幹爽沒什麽氣味,土還能拿來肥田。
大概後世貓砂的靈感就來自於此?
劉勳摸著紙堆,不無得意,“我們廠的紙機是改良過的,你瞧這紙,真是白如雪,軟如棉,賣到滬市去都不缺人要。”
以何瑞雪的目光,眼前的紙顏色要麽偏黃要麽偏灰,不夠軟,帶著許多褶皺,能見到明顯的雜質。
雖不及他吹噓的,但在這個年代,確實是一等的品質。
比百貨商店目前賣的手紙都要好上一籌。
她掃視著倉庫,說,“這些都是你們打算出的貨?”
“不是,差不多半個倉庫,後麵都是草紙。”
何瑞雪點頭。
草紙一般都發去各個供銷社,或是讓人到各個公社大隊叫賣,有的快遞員便會做這個兼職。
去送信的時候他們往往會給人帶一包草紙,從中賺個一分兩分錢,也能方便村裏的人。
何瑞雪算了一下,半個倉庫也不少了,能撐起他們商店一個月的采購量。
“劉同誌,我想知道,你們既然是按照計劃生產,就算有多餘的,也不該剩餘這麽多吧?”
“這個,其實這些是我們廠半年裏攢下來的,你也知道,每次生產都會比計劃多一點,用作儲備。
最近我們廠打算再擴建一個廠房,資金吃緊,隻能把庫存賣掉填補空缺。”
何瑞雪蹲下去,發現底下的紙上落了不少灰塵,質地也幹一些,確實是放了不短的日子,又問,“我能檢查一下質量嗎?”
劉勳頓了一下,說,“當然,何同誌真是盡職盡責,不過我們的紙都堆得好好的,弄亂了不好收拾,你隨便抽幾張檢查吧?”
“應該的。”
下麵的抽不動,正常人為了避免造成麻煩,都會選擇檢查頂上的紙。
但何瑞雪不同,她的謹慎是刻在骨子裏的,無論別人說得多好聽,貨品沒在她手裏走過一遭,就代表交易不能成立。
畢竟她上輩子經手的貨物要是出了問題,可真是要出人命的。
不是誇張,有些心思不正的人,見他們公司有自己的貨船航線和空中運輸手段,就想著在他們的貨裏混入du品,通過他們攜帶入境。
那玩意是人能沾的嗎?就算她老板都不敢碰,反複重申要他們盯牢,不然就等著被公司丟出去背鍋當炮灰。
但那些人藏東西的手段實在防不勝防,技術不斷革新,她雖然不是檢測部門的,但也跟過幾迴全程。
因此鍛煉出了火眼金睛,想想都是一把心酸淚。
造紙廠別的不多,竹竿木棍不少。
她找了幾根結實的,又去搬來一塊石頭,利用簡單的杠杆原理,把紙堆中下部頂起一個角,然後從裏麵抽了半截出來。
見到劉勳難看的神色,她還以為是自己破壞了他們的貨物,連忙說,“劉同誌,這些都算在正常損耗之內,你放心吧。”
說完,她就拿著紙做檢測,主要測試成品的顏色、薄厚以及柔軟度,這些都算是合格。
就是經不住拉扯,輕輕一撕就破,劉勳也有話說,這些紙放得久了,或許是受潮。
何瑞雪不置可否,轉頭多測試了一樣,就是遇水後的狀態。
見她找人端來水盆,劉勳的額頭上開始冒汗,腳尖下意識朝向門口,這是想要逃走的肢體語言。
何瑞雪有些疑惑,但沒有說,把紙泡在水裏。
令她意外的是,浸了水,紙張不到五秒就散開了。
好家夥,你這是發明出了速溶紙啊,放在後世或許能打出入水即化的口號,方便各大馬桶用戶。
當在六十年代,大家用紙可講究個質量好,有許多人都用來墊在衛生帶裏,或是在產婦生孩子的時候墊在身下。
這些紙的表現真要和她試驗的一樣,那可就遭罵了。
再說,有的時候天氣熱,身上出汗多,如果用這個紙擦,不得漏一手啊?
不對啊,複興造紙廠的手紙商店裏也賣出過不少,一直挺受歡迎,沒見有人上門要求退貨什麽的,可見質量應當不錯。
她瞅了劉勳一眼,伸手從頂上取出一張紙來,再次測試。
果然,丟在水裏隻是打濕沉底,沒有散去的跡象,而且吸水性明顯比底下的那批強一大截。
何瑞雪注視著劉勳,滿眼促狹,語氣卻透著責問,“劉同誌,我是抱著萬分真誠的合作態度來的,但你似乎不太老實啊。”
劉勳此時就像是發現在秤底下安裝吸鐵石的水果商販,尷尬中帶著惱怒,同時覺得她沒事找事。
“這個,何同誌,是我的疏忽,我一定去批評車間裏的幾個班長,貨物出問題了都不知道上報。”
何瑞雪不想聽他甩鍋,“這是你們廠內部的事,與我無關。我現在就想知道,接下來的合作該怎麽進行?
劉同誌,大家都坦誠一點,倘若真要我把所有貨都一一驗過,隻是在耽誤大家的時間而已。”
在後世,這會給人一種鍵政達人,輕浮狂妄的壞印象。
而在這個年代,嗬嗬,謹言慎行可是能保命的。
她點頭,采用廢話攻擊,“你說的對,你們廠的規模真大啊。”
劉勳頓時索然無味,大概是覺得她是個生瓜蛋子。
剛出茅廬,不懂他的暗示。
於是再懶得和她套近乎,直接帶著她前往廠裏的倉庫。
這裏有專人看管,見到他過來,都起身打招唿。
切好的手紙用紙袋子包裝好,一疊疊摞放著,每放一米來高便用硬紙板隔開,一直頂到天花板上,看起來格外壯觀。
當然,如今手紙幾乎都是供給多職工階層的,當下人最常用的還是草紙,以廢紙為原料,不蒸煮消毒,也不脫墨漂白。
成品的顏色是瓦楞紙一樣的黃色,硬度高,極為粗糙,但便宜實惠,在二十一世紀的農村依舊有人在用。
六十年代的農村自然是不舍得買紙的,最常用到的大概是包穀葉和高粱杆,前者容易破還剌屁股,後者截成十多公分長,劈兩半,如廁籌一樣刮著用。
有的家庭用不起尿布,就把細沙土曬幹或炒幹,墊在小屁股下,拉完後幹爽沒什麽氣味,土還能拿來肥田。
大概後世貓砂的靈感就來自於此?
劉勳摸著紙堆,不無得意,“我們廠的紙機是改良過的,你瞧這紙,真是白如雪,軟如棉,賣到滬市去都不缺人要。”
以何瑞雪的目光,眼前的紙顏色要麽偏黃要麽偏灰,不夠軟,帶著許多褶皺,能見到明顯的雜質。
雖不及他吹噓的,但在這個年代,確實是一等的品質。
比百貨商店目前賣的手紙都要好上一籌。
她掃視著倉庫,說,“這些都是你們打算出的貨?”
“不是,差不多半個倉庫,後麵都是草紙。”
何瑞雪點頭。
草紙一般都發去各個供銷社,或是讓人到各個公社大隊叫賣,有的快遞員便會做這個兼職。
去送信的時候他們往往會給人帶一包草紙,從中賺個一分兩分錢,也能方便村裏的人。
何瑞雪算了一下,半個倉庫也不少了,能撐起他們商店一個月的采購量。
“劉同誌,我想知道,你們既然是按照計劃生產,就算有多餘的,也不該剩餘這麽多吧?”
“這個,其實這些是我們廠半年裏攢下來的,你也知道,每次生產都會比計劃多一點,用作儲備。
最近我們廠打算再擴建一個廠房,資金吃緊,隻能把庫存賣掉填補空缺。”
何瑞雪蹲下去,發現底下的紙上落了不少灰塵,質地也幹一些,確實是放了不短的日子,又問,“我能檢查一下質量嗎?”
劉勳頓了一下,說,“當然,何同誌真是盡職盡責,不過我們的紙都堆得好好的,弄亂了不好收拾,你隨便抽幾張檢查吧?”
“應該的。”
下麵的抽不動,正常人為了避免造成麻煩,都會選擇檢查頂上的紙。
但何瑞雪不同,她的謹慎是刻在骨子裏的,無論別人說得多好聽,貨品沒在她手裏走過一遭,就代表交易不能成立。
畢竟她上輩子經手的貨物要是出了問題,可真是要出人命的。
不是誇張,有些心思不正的人,見他們公司有自己的貨船航線和空中運輸手段,就想著在他們的貨裏混入du品,通過他們攜帶入境。
那玩意是人能沾的嗎?就算她老板都不敢碰,反複重申要他們盯牢,不然就等著被公司丟出去背鍋當炮灰。
但那些人藏東西的手段實在防不勝防,技術不斷革新,她雖然不是檢測部門的,但也跟過幾迴全程。
因此鍛煉出了火眼金睛,想想都是一把心酸淚。
造紙廠別的不多,竹竿木棍不少。
她找了幾根結實的,又去搬來一塊石頭,利用簡單的杠杆原理,把紙堆中下部頂起一個角,然後從裏麵抽了半截出來。
見到劉勳難看的神色,她還以為是自己破壞了他們的貨物,連忙說,“劉同誌,這些都算在正常損耗之內,你放心吧。”
說完,她就拿著紙做檢測,主要測試成品的顏色、薄厚以及柔軟度,這些都算是合格。
就是經不住拉扯,輕輕一撕就破,劉勳也有話說,這些紙放得久了,或許是受潮。
何瑞雪不置可否,轉頭多測試了一樣,就是遇水後的狀態。
見她找人端來水盆,劉勳的額頭上開始冒汗,腳尖下意識朝向門口,這是想要逃走的肢體語言。
何瑞雪有些疑惑,但沒有說,把紙泡在水裏。
令她意外的是,浸了水,紙張不到五秒就散開了。
好家夥,你這是發明出了速溶紙啊,放在後世或許能打出入水即化的口號,方便各大馬桶用戶。
當在六十年代,大家用紙可講究個質量好,有許多人都用來墊在衛生帶裏,或是在產婦生孩子的時候墊在身下。
這些紙的表現真要和她試驗的一樣,那可就遭罵了。
再說,有的時候天氣熱,身上出汗多,如果用這個紙擦,不得漏一手啊?
不對啊,複興造紙廠的手紙商店裏也賣出過不少,一直挺受歡迎,沒見有人上門要求退貨什麽的,可見質量應當不錯。
她瞅了劉勳一眼,伸手從頂上取出一張紙來,再次測試。
果然,丟在水裏隻是打濕沉底,沒有散去的跡象,而且吸水性明顯比底下的那批強一大截。
何瑞雪注視著劉勳,滿眼促狹,語氣卻透著責問,“劉同誌,我是抱著萬分真誠的合作態度來的,但你似乎不太老實啊。”
劉勳此時就像是發現在秤底下安裝吸鐵石的水果商販,尷尬中帶著惱怒,同時覺得她沒事找事。
“這個,何同誌,是我的疏忽,我一定去批評車間裏的幾個班長,貨物出問題了都不知道上報。”
何瑞雪不想聽他甩鍋,“這是你們廠內部的事,與我無關。我現在就想知道,接下來的合作該怎麽進行?
劉同誌,大家都坦誠一點,倘若真要我把所有貨都一一驗過,隻是在耽誤大家的時間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