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造紙廠
穿成六零極品炮灰,我絕不洗白 作者:我是老古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得不說,小老太太是有幾分智慧的。
趙家打群架事件的後續和她預測的大差不差。
兩方人因為聚眾鬥毆,被保衛科的人各打五十大板,給對方道歉,並在眾人麵前做檢討才作罷。
當然,由於宴家是主動來找事的一方,過錯更大一些,警告一番後將其遣送迴去。
圍觀的鄰居也沒討到好,因為沒有及時勸架,被街道辦念叨了大半個小時。
什麽不團結,不能杜絕事態的擴大,並宣布,他們院今年的先進沒了。
這下在年末可少了好幾斤花生和瓜子的獎勵呢,一時間,大家紛紛哀怨不已。
婚禮中止,趙勇怕宴曼婷受委屈,帶著她前往毛主席的畫像宣誓。
把兩個獎狀一樣的紅本本供了上去,有人拿出收音機放著革命歌曲,兩人終於在鄰居和親人的見證下成為正式夫妻。
大家吵著要鬧洞房,被杜春華罵了出去,她對今天的事不是沒有怨言,但也明白怪不到兒媳婦身上。
有那樣的娘家她也不容易,往後不再和他們來往就成了。
至於會不會擔心引起宴家的報複,笑話,就他家那點能耐,能算計到她頭上才怪。
不過她也總算明白,自己兒子寧願把戶籍證明偷出來都要和她結婚是為什麽了。
原來是早知道宴曼婷被家裏許了人,才想著盡快把關係夯實。
嗯,先下手為強,看中了就絕不反悔,不愧是她兒子。
……
翌日,何瑞雪正在工作,突然一通電話打過來,指名道姓要求找她。
拿著聽筒,她禮貌詢問,“您好,我是采購三組幹事何瑞雪,請問您找我有什麽事嗎?”
“哦,何同誌你好,我是複興造紙廠的銷售處的組長,劉敦。
我們廠裏現在有一批計劃外的手紙,先前一直都是和你們商店合作的,想問問你們還要不要?”
“要,當然要,這樣,我下午會過來一趟,我們抽個時間詳談好嗎?”
“行,我下午都在廠裏,就等著何同誌的大駕了。”
複興造紙廠,是市裏的老牌大廠。
後來因為擴張,搬遷到了距離市區最近的縣城富山縣。
那裏山多水多,對造紙廠來說是再合適不過的選址。
自從造紙廠搬遷,附近的村民家家戶戶除了種莊稼,還會種些速生林,比如白樺和竹子之類,以及不可或缺的麥草,靠著造紙廠賺了不少錢。
何瑞雪沒有耽誤,快速處理完手頭上的工作,去食堂匆匆吃了午飯,便坐汽車前往富山縣。
造紙廠位於富山縣的大河邊上,因為目前去除汙染的手段匱乏,對於環境多多少少是有危害的。
但因為產量不大,使用的化工原料有限,所以造成的汙染並不嚴重,完全在河水自我清潔的範圍之內。
何瑞雪從來不打無準備的仗,在來之前就把關於複興造紙廠的基本情況打聽清楚了。
廠裏是前年市裏和富山縣聯合撥款籌建,使用的是當年民國時期造紙廠的舊設備。
後來聽說從滬市請來了從蘇聯留學歸來的專家,把設備全改造了一遍,快速擴大了產量。
廠區內有三間廠房,分別生產草紙、手紙等生活用紙,以及用來書寫的文化用紙,和紙板紙殼等包裝用紙。
外麵一圈是作為員工宿舍的平房和食堂,招來的工人大部分是附近的村民,少部分是下鄉知青。
“何同誌,久聞大名,真是年少有為啊。”
她還在廠區門口呢,劉敦就趕緊從銷售處的辦公室出來見她。
來人寸頭胖臉,穿著半新不舊的幹部服,挺著弧度不小的肚子,很普通的中年人。
“還要多謝劉同誌肯給我們商店一個機會,不知道這批手紙的具體數量有多少?”
“不急,何同誌先和我在廠裏逛逛?”
何瑞雪含笑點頭。
在單位裏待久了,她也明白有些人做事習慣迂迴。
先溝通下感情,等相互間有一個了解才好去飯桌上談生意。
不理解,但尊重。
她這種直來直去隻談公事,把重點放在合同內容上的人,反而是這些人眼中不近人情的異類。
兩人參觀起造紙廠內部,邊走邊聊。
指著腳步匆匆,來來往往的員工,劉勳歎氣,“何同誌,你是市裏大商店的人,不知道我們造紙廠的苦處啊。
我們幾條生產線上都實行三班倒,一旦開工就不能停,為什麽?設備都泡在水裏,一旦關機,紙漿全流跑了,損失誰來擔?”
“大家的日子都過得苦,沒個休息的時候,機器也是。
發電機壞了好幾次,廠裏特意去請的農機廠的電工,讓他們幫忙守著隨時修,又加裝了兩台電機,才確保生產順利。”
何瑞雪點頭,路過的員工們眼下或多或少都帶著青黑,可見辛苦。
她也相當敬佩這些辛勤勞作的前輩。
雖然平時老喊著擺爛,但沒有他們任勞任怨的貢獻與付出,也沒有後世人摸魚偷懶的機會。
“是挺不容易的,你們一直在開工嗎?沒有休息的時候?”
“那還是有的,要看原材料的,樹皮的供應是最缺的,麥草倒是不少,但也要在周邊的縣裏收購。
原料不夠的話就給我們放假,都按照生產計劃來。”
劉勳朝著她擠了擠眼睛,低聲說,“其實在六六年下半年,因為外頭鬧得太兇,我們廠不少人被波及,也關停過。
但沒辦法,廠裏的員工要吃飯,周圍大隊都要賣農副產品換錢,群眾的怒火頂不住啊。
所以六八年下半年,我們廠又開了起來,這迴招收的人多了三成,廠房也擴大了一間。
可見領導們都知道,隻有造紙廠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咱們身上才有一枚護身符啊。”
他說得意味深長,何瑞雪不明白他為什麽突然會和自己說起廠裏的隱秘,隻微笑著裝作沒有聽太懂。
趙家打群架事件的後續和她預測的大差不差。
兩方人因為聚眾鬥毆,被保衛科的人各打五十大板,給對方道歉,並在眾人麵前做檢討才作罷。
當然,由於宴家是主動來找事的一方,過錯更大一些,警告一番後將其遣送迴去。
圍觀的鄰居也沒討到好,因為沒有及時勸架,被街道辦念叨了大半個小時。
什麽不團結,不能杜絕事態的擴大,並宣布,他們院今年的先進沒了。
這下在年末可少了好幾斤花生和瓜子的獎勵呢,一時間,大家紛紛哀怨不已。
婚禮中止,趙勇怕宴曼婷受委屈,帶著她前往毛主席的畫像宣誓。
把兩個獎狀一樣的紅本本供了上去,有人拿出收音機放著革命歌曲,兩人終於在鄰居和親人的見證下成為正式夫妻。
大家吵著要鬧洞房,被杜春華罵了出去,她對今天的事不是沒有怨言,但也明白怪不到兒媳婦身上。
有那樣的娘家她也不容易,往後不再和他們來往就成了。
至於會不會擔心引起宴家的報複,笑話,就他家那點能耐,能算計到她頭上才怪。
不過她也總算明白,自己兒子寧願把戶籍證明偷出來都要和她結婚是為什麽了。
原來是早知道宴曼婷被家裏許了人,才想著盡快把關係夯實。
嗯,先下手為強,看中了就絕不反悔,不愧是她兒子。
……
翌日,何瑞雪正在工作,突然一通電話打過來,指名道姓要求找她。
拿著聽筒,她禮貌詢問,“您好,我是采購三組幹事何瑞雪,請問您找我有什麽事嗎?”
“哦,何同誌你好,我是複興造紙廠的銷售處的組長,劉敦。
我們廠裏現在有一批計劃外的手紙,先前一直都是和你們商店合作的,想問問你們還要不要?”
“要,當然要,這樣,我下午會過來一趟,我們抽個時間詳談好嗎?”
“行,我下午都在廠裏,就等著何同誌的大駕了。”
複興造紙廠,是市裏的老牌大廠。
後來因為擴張,搬遷到了距離市區最近的縣城富山縣。
那裏山多水多,對造紙廠來說是再合適不過的選址。
自從造紙廠搬遷,附近的村民家家戶戶除了種莊稼,還會種些速生林,比如白樺和竹子之類,以及不可或缺的麥草,靠著造紙廠賺了不少錢。
何瑞雪沒有耽誤,快速處理完手頭上的工作,去食堂匆匆吃了午飯,便坐汽車前往富山縣。
造紙廠位於富山縣的大河邊上,因為目前去除汙染的手段匱乏,對於環境多多少少是有危害的。
但因為產量不大,使用的化工原料有限,所以造成的汙染並不嚴重,完全在河水自我清潔的範圍之內。
何瑞雪從來不打無準備的仗,在來之前就把關於複興造紙廠的基本情況打聽清楚了。
廠裏是前年市裏和富山縣聯合撥款籌建,使用的是當年民國時期造紙廠的舊設備。
後來聽說從滬市請來了從蘇聯留學歸來的專家,把設備全改造了一遍,快速擴大了產量。
廠區內有三間廠房,分別生產草紙、手紙等生活用紙,以及用來書寫的文化用紙,和紙板紙殼等包裝用紙。
外麵一圈是作為員工宿舍的平房和食堂,招來的工人大部分是附近的村民,少部分是下鄉知青。
“何同誌,久聞大名,真是年少有為啊。”
她還在廠區門口呢,劉敦就趕緊從銷售處的辦公室出來見她。
來人寸頭胖臉,穿著半新不舊的幹部服,挺著弧度不小的肚子,很普通的中年人。
“還要多謝劉同誌肯給我們商店一個機會,不知道這批手紙的具體數量有多少?”
“不急,何同誌先和我在廠裏逛逛?”
何瑞雪含笑點頭。
在單位裏待久了,她也明白有些人做事習慣迂迴。
先溝通下感情,等相互間有一個了解才好去飯桌上談生意。
不理解,但尊重。
她這種直來直去隻談公事,把重點放在合同內容上的人,反而是這些人眼中不近人情的異類。
兩人參觀起造紙廠內部,邊走邊聊。
指著腳步匆匆,來來往往的員工,劉勳歎氣,“何同誌,你是市裏大商店的人,不知道我們造紙廠的苦處啊。
我們幾條生產線上都實行三班倒,一旦開工就不能停,為什麽?設備都泡在水裏,一旦關機,紙漿全流跑了,損失誰來擔?”
“大家的日子都過得苦,沒個休息的時候,機器也是。
發電機壞了好幾次,廠裏特意去請的農機廠的電工,讓他們幫忙守著隨時修,又加裝了兩台電機,才確保生產順利。”
何瑞雪點頭,路過的員工們眼下或多或少都帶著青黑,可見辛苦。
她也相當敬佩這些辛勤勞作的前輩。
雖然平時老喊著擺爛,但沒有他們任勞任怨的貢獻與付出,也沒有後世人摸魚偷懶的機會。
“是挺不容易的,你們一直在開工嗎?沒有休息的時候?”
“那還是有的,要看原材料的,樹皮的供應是最缺的,麥草倒是不少,但也要在周邊的縣裏收購。
原料不夠的話就給我們放假,都按照生產計劃來。”
劉勳朝著她擠了擠眼睛,低聲說,“其實在六六年下半年,因為外頭鬧得太兇,我們廠不少人被波及,也關停過。
但沒辦法,廠裏的員工要吃飯,周圍大隊都要賣農副產品換錢,群眾的怒火頂不住啊。
所以六八年下半年,我們廠又開了起來,這迴招收的人多了三成,廠房也擴大了一間。
可見領導們都知道,隻有造紙廠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咱們身上才有一枚護身符啊。”
他說得意味深長,何瑞雪不明白他為什麽突然會和自己說起廠裏的隱秘,隻微笑著裝作沒有聽太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