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後的暑假,昭音迴來時,發現姐姐已先在家裏了。令她非常奇怪的是,姐姐又去拿了衣料和圖紙來,重現繡花過日子的時光了。這情景驟然勾起昭音內心一種傷愁的憂慮,仿佛無望的不安生活又如畫圖把人卷進去了。
多年以前,每到中午,昭音和弟弟一起在過道裏的地麵上說話和玩耍,有時候相對躺下,有一句沒一句地講孩子的事情。當昭音想到一個故事的疑問時,弟弟已經睡著了,昭音便也想睡,可是她精力正好,便沒有睡著。
那時,她迴頭看身邊的媽媽,看到她依然不聲不響地在繡花。昭音不敢打擾她,也不敢正麵端詳她,便不時偷偷地從旁觀察一下。
人聲靜寂,門前的苦楝樹長得高大極了,這時搖下它的陰影來,樹影在地麵上遊移不定,似乎在白亮的陽光海洋上飄浮,令人覺得它的身子也情願躲避到門裏來,這倒令景象輕靈飄忽起來。在這風光的底下,是逼近門和孩子手臂來的無邊無際的暑氣。
昭音發現媽媽神色困倦。每當她麵無表情,並且失去了精力時,昭音總擔心她正在最失望的時刻,難免要有些令人不安的舉動。那使自己非常恐懼的“舉動”沒有真正出現,因此昭音總是捉摸不著。
她偷偷往上看媽媽的臉,發現她的睫毛覆了下來,好像閉著眼一樣。有時昭音內心放鬆了,就覺得在午後的樹邊門內,媽媽這情態仿佛是在嗅著野果的氣息,那麽這是她閉著眼迷醉在腦海裏的無限荒原上了。
可是她並沒有睡去而是注視著孩子的舉動,並且生氣了。正是這生氣使她一言不發,而且一動不動。昭音以為自己看透了這秘密,因此心中不安極了。
過了一會,她忽然動了一下,手又上下拉起針線來了。昭音便沒有再偷看她了。
正是那“一動不動”裏麵的含義,使昭音現在也漸漸表現出那種情態來了。
“原來你打算暑假迴來繡花?”
“這哪用打算?想繡就繡,要不然多沒事。”昭華迴答。
聽了這句話,昭音空站著,不聲不響了。單單為“要不然多沒事”這半句,就要她用十分鍾的悶站來消釋其造成的反感。可是姐姐的聲音還在說:“你要是沒事也來繡繡……”
昭音生氣極了。她心裏驟然湧起一連串的想法:
多麽好的時光,你竟然不去看書,也不去練字,難道你以為時光可以這樣度過嗎?你已經有相互喜歡的人,可是現在卻這樣無聊地說話,沒有去改變自己,也沒有努力使人生更有意義。這怎麽會是喜歡一個人的狀態呢?當人生已經到達這樣的階段,你卻沒有呈現新的麵貌,難道人生可以如此疲軟嗎?我覺得如果如此,你們必定沒有相互愛慕之情。而且你是個教師,一個教師不去接近更真實的東西,卻說出這樣的話來,即使不是教師,我們難道就可以離開知識了嗎……
昭音呈現出想象中媽媽的那種稟性,一動不動地生悶氣,卻發現沒有人為此憂心忡忡,於是她無力地走開,到房子裏去站著,心裏充滿了無聊的感覺。
“我無法自辯,”她想,“也許這並不能阻礙我……”於是她想開了。
雖然昭音心裏賭氣說:“你們必定沒有相互愛慕之情”,可是實際上,她還未如此想。相反,姐姐心中那秘而不宣的情感是昭音最滿意的地方。
“都說孩子出去讀書,迴來麵貌自然就大不相同了。怎麽昭音一點變化都沒有呢?”一個嬸子突然說。
“要等到她有變化,不知何年何月呢。”
“我說,變化最明顯的就是昭華了。記得她剛出去,一迴來就顯得精神煥發,滿是朝氣,臉色也白皙了,麵貌都明朗了,言行舉止都像模像樣,好像換了個人似的,穿著打扮也新鮮了。怎麽昭音就一點也沒變呢?”
“個人性格不同啊……”媽媽隻好迴答一句。
嬸子含笑不說了。昭音瞥了她一眼,心想:我不變化,難道你不高興?
還在兩年之前,昭音經過池塘外邊的路時,忽然聽到她的聲音在說:“……這個整天都沒事幹!在家裏衣服都沒洗,飯也不會做……”
“總是說她讀書好,樣子看起來卻有些癲樣……”
“什麽事都不做,讀書怎麽會不好呢?”
“還是那個大的,看起來精神好多。”……
昭音很詫異:跟著嬸子聊起自己的,是一個總悶聲不響的老叔。這個人居然也關注起自己來,恐怕也隻是別的無話可說了吧。
想想真是幽默,一個小時之前,昭音跟那個嬸子打招唿時,她還非常熱情地趕緊答一聲,扭頭笑問:“去哪兒?”
“沒。”昭音迴答著,徑自走到田野裏取菜。
可是迴轉身來的時候,卻剛好聽到她在池塘下拿自己來取笑了。
那時,昭音發現自己在她眼裏是這個形象,畢竟有些不快。可她感覺嬸子非常高興,腦海裏浮起醜陋的形象來,她一定笑得眼睛都眯起來了。為了她那無聊的高興,昭音倒是放鬆了對她的反感。
不過到了兩年之後的此時,微笑的就隻有這鄰居嬸子了。老叔後來漸漸瘋了,如今可不知他在何處走動。有一段時間,人們悄悄議論他,好像挺喜歡這老頭一樣:“怎麽突然變成這個樣子呢?他們家的米缸都不能讓他碰到了,沒人的時候,他會偷吃生米……這一家子出個這樣的人,倒是正常……隻是老太婆卻還好好的,吝嗇鬼倒古怪起來……”
“人有多種,這樣的事也不特殊,先前公路邊那個,不是也突然瘋了嗎……”
“不過說實在的,還是昭華看起來最精神了。”嬸子的聲音依然在說。昭音輕輕冷笑一下。
昭華最精神的時候早已過去,那時正是大家訝異她變化之大的時候。才出外一年時間,她迴到家裏,已經變成一副健美的樣子,而且愛看書,喜歡靜靜練字。
更奇怪的是,她也迷戀起安靜的氛圍來了。每天早上,她都搬一把凳子,坐在牆角的陰涼處閱讀,下午她也呆在過道裏,漸漸就睡著了。
當弟弟想看電視時,昭華忽然也不高興了:“我們安安靜靜地坐著,喝茶說話才好啊……”
昭音可沒那興趣,她厭煩了一無所有的生活了。
那些晚上,昭華依戀著媽媽的情形,總讓昭音產生一種奇怪的幻覺,好像在原野上碰到溫柔的女郎一樣。媽媽靠在大椅上,昭華便坐到椅子扶手上,靠著她的肩膀,把手搭在媽媽兩邊脖子旁。每到晚上無事的時候,昭華都呈現出這種安然而幽思的情態。
可是說起來,昭華一直擁有的是開朗的性格,並不適合如此若有所思。昭音便覺得,自己碰到她的地點好像在別的地方:原野上長著法國梧桐,地勢起伏,而樹木彼此離得遠。當到達一棵濃濃的樹陰下時,熱汗淋漓,在一股樹果的馨香之中,撐著陽傘的女子迴頭看看自己。
昭音總覺得,生活的情態恰恰表現在想象中那沒有折起的樹邊陽傘上。而原野的芳香,似乎朝著前方而去。
“每天中午我都不想睡覺,隻覺得要抓緊時間,要抓緊時間,於是獨自走到書法室,裏麵空無一人,四周悄然地明亮,我便在那裏坐下練習,或者翻開書本來看。在別處都沒有這麽安靜的空間了,可是似乎沒有人發現這個呢。”
“因為大家都在睡夢裏,那裏邊有一種同樣的開闊空間……”
“也許是吧,但我還是覺得現實讓人焦急了,要等到夢裏的世界變成真實,需要太長的時間,所以我還是喜歡到書法室,更接近現實的夢想。”
昭音猜想那裏也有許多幻夢的足跡。當台階上落下樹葉的色彩,當牆外包藏起落的人聲,當熟悉的衣裳帶來夏風的氣味,當心靈的空間探伸外擴,那時被其投射著的外界就該有變換的熱烈景象,而自由的氣流和豐富的聲音使人心多麽容易迷醉。“……一開始,我常常叫他師兄,可是後來,他才告訴我,他跟我同屆,不是師兄。後來,我常常忘掉,依然稱他‘師兄’,他有時就強調‘我不是師兄’,可我心裏覺得都一樣,似乎如此說也無不可,因為在書法上,他不止是我的師兄,甚至可以當我的老師了……
一次下午一點的時候,我早已在書法室,突然聽見有人來了。我探頭看了看,居然是他。我從阻擋住視線、堆滿書本的桌子後站起,他驚異地說‘原來有你在這裏啊’,我不想嚇他,因為那時我們還一點都不熟悉。
“我依然覺得中午的書法室是自己的世界,一開始,我心裏似乎還傾向於想象他不出現的好處:那時多麽清靜啊!可是慢慢就習慣了有另一個人在的情形,對我來說,空間依舊自由,因為我們已經熟悉到無礙的程度了……”
可是它怎麽變成那種清晰的情感的呢?昭音捉摸不透,好像閉著眼在夏天中捉摸空氣的脈絡一樣。
“說實在的,你不覺得那是浪費時間嗎?”
“……可是如果你到了社會上才找,那肯定是不純的。”昭音幼稚地說。
她應該聰明一點說:難道就非得弄成浪費時間嗎?可是她迷蒙的心一點都不介意這個。
對她來說,人生的分段是鮮明而令人絕望的。世界是截然不同的斷塊,今天無法看到明天的哪怕一根針線,而邁入社會難道不是等於完全墮落嗎?這種絕望一半來源於無知:那時他們兄弟姐妹還沒有人出來工作,而爸爸媽媽好像並不在他們的世界中。
姐姐講起他們是因書法結緣的,昭音聽了就覺得稱心如意,非常地愉快。此後她總偷偷觀察著姐姐那些有關書法的事情,一看到她和那個從未謀麵的人有執著地追求著意境的趨向就很開心。
在她的想象裏,已經信任地把昭華的男友想成了居住在某種境界中的人了——對她來說,這是人生唯一的可活之處。那時她終於知道自己不是那麽與世隔絕的了,至少可以觸摸到“他們”了。因此即使隻聽到姐姐一句發泄的喪氣話她也會失望之極,黯然失神,隻是並沒有說出來。
“那麽,你不要告訴別人。”
“我怎麽會告訴別人呢?”昭音奇怪地迴答。
這秘密雖然無疑是個秘密,可是擱置了兩年之後,終於不大像是秘密了。昭音也不清楚別人知道了沒,如果不知道,那麽現在訝異起來未免不夠名正言順了。
這其中的原因便是:昭華早已不在那狀態之中了。現在她心事重重,想要繡花度日呢。
多年以前,每到中午,昭音和弟弟一起在過道裏的地麵上說話和玩耍,有時候相對躺下,有一句沒一句地講孩子的事情。當昭音想到一個故事的疑問時,弟弟已經睡著了,昭音便也想睡,可是她精力正好,便沒有睡著。
那時,她迴頭看身邊的媽媽,看到她依然不聲不響地在繡花。昭音不敢打擾她,也不敢正麵端詳她,便不時偷偷地從旁觀察一下。
人聲靜寂,門前的苦楝樹長得高大極了,這時搖下它的陰影來,樹影在地麵上遊移不定,似乎在白亮的陽光海洋上飄浮,令人覺得它的身子也情願躲避到門裏來,這倒令景象輕靈飄忽起來。在這風光的底下,是逼近門和孩子手臂來的無邊無際的暑氣。
昭音發現媽媽神色困倦。每當她麵無表情,並且失去了精力時,昭音總擔心她正在最失望的時刻,難免要有些令人不安的舉動。那使自己非常恐懼的“舉動”沒有真正出現,因此昭音總是捉摸不著。
她偷偷往上看媽媽的臉,發現她的睫毛覆了下來,好像閉著眼一樣。有時昭音內心放鬆了,就覺得在午後的樹邊門內,媽媽這情態仿佛是在嗅著野果的氣息,那麽這是她閉著眼迷醉在腦海裏的無限荒原上了。
可是她並沒有睡去而是注視著孩子的舉動,並且生氣了。正是這生氣使她一言不發,而且一動不動。昭音以為自己看透了這秘密,因此心中不安極了。
過了一會,她忽然動了一下,手又上下拉起針線來了。昭音便沒有再偷看她了。
正是那“一動不動”裏麵的含義,使昭音現在也漸漸表現出那種情態來了。
“原來你打算暑假迴來繡花?”
“這哪用打算?想繡就繡,要不然多沒事。”昭華迴答。
聽了這句話,昭音空站著,不聲不響了。單單為“要不然多沒事”這半句,就要她用十分鍾的悶站來消釋其造成的反感。可是姐姐的聲音還在說:“你要是沒事也來繡繡……”
昭音生氣極了。她心裏驟然湧起一連串的想法:
多麽好的時光,你竟然不去看書,也不去練字,難道你以為時光可以這樣度過嗎?你已經有相互喜歡的人,可是現在卻這樣無聊地說話,沒有去改變自己,也沒有努力使人生更有意義。這怎麽會是喜歡一個人的狀態呢?當人生已經到達這樣的階段,你卻沒有呈現新的麵貌,難道人生可以如此疲軟嗎?我覺得如果如此,你們必定沒有相互愛慕之情。而且你是個教師,一個教師不去接近更真實的東西,卻說出這樣的話來,即使不是教師,我們難道就可以離開知識了嗎……
昭音呈現出想象中媽媽的那種稟性,一動不動地生悶氣,卻發現沒有人為此憂心忡忡,於是她無力地走開,到房子裏去站著,心裏充滿了無聊的感覺。
“我無法自辯,”她想,“也許這並不能阻礙我……”於是她想開了。
雖然昭音心裏賭氣說:“你們必定沒有相互愛慕之情”,可是實際上,她還未如此想。相反,姐姐心中那秘而不宣的情感是昭音最滿意的地方。
“都說孩子出去讀書,迴來麵貌自然就大不相同了。怎麽昭音一點變化都沒有呢?”一個嬸子突然說。
“要等到她有變化,不知何年何月呢。”
“我說,變化最明顯的就是昭華了。記得她剛出去,一迴來就顯得精神煥發,滿是朝氣,臉色也白皙了,麵貌都明朗了,言行舉止都像模像樣,好像換了個人似的,穿著打扮也新鮮了。怎麽昭音就一點也沒變呢?”
“個人性格不同啊……”媽媽隻好迴答一句。
嬸子含笑不說了。昭音瞥了她一眼,心想:我不變化,難道你不高興?
還在兩年之前,昭音經過池塘外邊的路時,忽然聽到她的聲音在說:“……這個整天都沒事幹!在家裏衣服都沒洗,飯也不會做……”
“總是說她讀書好,樣子看起來卻有些癲樣……”
“什麽事都不做,讀書怎麽會不好呢?”
“還是那個大的,看起來精神好多。”……
昭音很詫異:跟著嬸子聊起自己的,是一個總悶聲不響的老叔。這個人居然也關注起自己來,恐怕也隻是別的無話可說了吧。
想想真是幽默,一個小時之前,昭音跟那個嬸子打招唿時,她還非常熱情地趕緊答一聲,扭頭笑問:“去哪兒?”
“沒。”昭音迴答著,徑自走到田野裏取菜。
可是迴轉身來的時候,卻剛好聽到她在池塘下拿自己來取笑了。
那時,昭音發現自己在她眼裏是這個形象,畢竟有些不快。可她感覺嬸子非常高興,腦海裏浮起醜陋的形象來,她一定笑得眼睛都眯起來了。為了她那無聊的高興,昭音倒是放鬆了對她的反感。
不過到了兩年之後的此時,微笑的就隻有這鄰居嬸子了。老叔後來漸漸瘋了,如今可不知他在何處走動。有一段時間,人們悄悄議論他,好像挺喜歡這老頭一樣:“怎麽突然變成這個樣子呢?他們家的米缸都不能讓他碰到了,沒人的時候,他會偷吃生米……這一家子出個這樣的人,倒是正常……隻是老太婆卻還好好的,吝嗇鬼倒古怪起來……”
“人有多種,這樣的事也不特殊,先前公路邊那個,不是也突然瘋了嗎……”
“不過說實在的,還是昭華看起來最精神了。”嬸子的聲音依然在說。昭音輕輕冷笑一下。
昭華最精神的時候早已過去,那時正是大家訝異她變化之大的時候。才出外一年時間,她迴到家裏,已經變成一副健美的樣子,而且愛看書,喜歡靜靜練字。
更奇怪的是,她也迷戀起安靜的氛圍來了。每天早上,她都搬一把凳子,坐在牆角的陰涼處閱讀,下午她也呆在過道裏,漸漸就睡著了。
當弟弟想看電視時,昭華忽然也不高興了:“我們安安靜靜地坐著,喝茶說話才好啊……”
昭音可沒那興趣,她厭煩了一無所有的生活了。
那些晚上,昭華依戀著媽媽的情形,總讓昭音產生一種奇怪的幻覺,好像在原野上碰到溫柔的女郎一樣。媽媽靠在大椅上,昭華便坐到椅子扶手上,靠著她的肩膀,把手搭在媽媽兩邊脖子旁。每到晚上無事的時候,昭華都呈現出這種安然而幽思的情態。
可是說起來,昭華一直擁有的是開朗的性格,並不適合如此若有所思。昭音便覺得,自己碰到她的地點好像在別的地方:原野上長著法國梧桐,地勢起伏,而樹木彼此離得遠。當到達一棵濃濃的樹陰下時,熱汗淋漓,在一股樹果的馨香之中,撐著陽傘的女子迴頭看看自己。
昭音總覺得,生活的情態恰恰表現在想象中那沒有折起的樹邊陽傘上。而原野的芳香,似乎朝著前方而去。
“每天中午我都不想睡覺,隻覺得要抓緊時間,要抓緊時間,於是獨自走到書法室,裏麵空無一人,四周悄然地明亮,我便在那裏坐下練習,或者翻開書本來看。在別處都沒有這麽安靜的空間了,可是似乎沒有人發現這個呢。”
“因為大家都在睡夢裏,那裏邊有一種同樣的開闊空間……”
“也許是吧,但我還是覺得現實讓人焦急了,要等到夢裏的世界變成真實,需要太長的時間,所以我還是喜歡到書法室,更接近現實的夢想。”
昭音猜想那裏也有許多幻夢的足跡。當台階上落下樹葉的色彩,當牆外包藏起落的人聲,當熟悉的衣裳帶來夏風的氣味,當心靈的空間探伸外擴,那時被其投射著的外界就該有變換的熱烈景象,而自由的氣流和豐富的聲音使人心多麽容易迷醉。“……一開始,我常常叫他師兄,可是後來,他才告訴我,他跟我同屆,不是師兄。後來,我常常忘掉,依然稱他‘師兄’,他有時就強調‘我不是師兄’,可我心裏覺得都一樣,似乎如此說也無不可,因為在書法上,他不止是我的師兄,甚至可以當我的老師了……
一次下午一點的時候,我早已在書法室,突然聽見有人來了。我探頭看了看,居然是他。我從阻擋住視線、堆滿書本的桌子後站起,他驚異地說‘原來有你在這裏啊’,我不想嚇他,因為那時我們還一點都不熟悉。
“我依然覺得中午的書法室是自己的世界,一開始,我心裏似乎還傾向於想象他不出現的好處:那時多麽清靜啊!可是慢慢就習慣了有另一個人在的情形,對我來說,空間依舊自由,因為我們已經熟悉到無礙的程度了……”
可是它怎麽變成那種清晰的情感的呢?昭音捉摸不透,好像閉著眼在夏天中捉摸空氣的脈絡一樣。
“說實在的,你不覺得那是浪費時間嗎?”
“……可是如果你到了社會上才找,那肯定是不純的。”昭音幼稚地說。
她應該聰明一點說:難道就非得弄成浪費時間嗎?可是她迷蒙的心一點都不介意這個。
對她來說,人生的分段是鮮明而令人絕望的。世界是截然不同的斷塊,今天無法看到明天的哪怕一根針線,而邁入社會難道不是等於完全墮落嗎?這種絕望一半來源於無知:那時他們兄弟姐妹還沒有人出來工作,而爸爸媽媽好像並不在他們的世界中。
姐姐講起他們是因書法結緣的,昭音聽了就覺得稱心如意,非常地愉快。此後她總偷偷觀察著姐姐那些有關書法的事情,一看到她和那個從未謀麵的人有執著地追求著意境的趨向就很開心。
在她的想象裏,已經信任地把昭華的男友想成了居住在某種境界中的人了——對她來說,這是人生唯一的可活之處。那時她終於知道自己不是那麽與世隔絕的了,至少可以觸摸到“他們”了。因此即使隻聽到姐姐一句發泄的喪氣話她也會失望之極,黯然失神,隻是並沒有說出來。
“那麽,你不要告訴別人。”
“我怎麽會告訴別人呢?”昭音奇怪地迴答。
這秘密雖然無疑是個秘密,可是擱置了兩年之後,終於不大像是秘密了。昭音也不清楚別人知道了沒,如果不知道,那麽現在訝異起來未免不夠名正言順了。
這其中的原因便是:昭華早已不在那狀態之中了。現在她心事重重,想要繡花度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