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少年讀書郎,唐宋詩詞胸中藏。

    欲將美名留盛世,眼前即是好時光。

    少年讀書立誌,乃是人之常情。誌向雖然高遠,然真正能實現少年之誌者,卻少之又少。立誌不在高遠,而重在實際。掃不了天下,我們就掃自己的小屋;實現不了治國平天下的報負,就在家鄉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隻要無愧眼前盛世,無愧於家鄉人民,縱然實現不了少年之誌,今生今世,我們又夫複何求?

    新年過後,地上的殘雪還未融盡,天空中已經透出春天的氣息來。太陽每天都暖洋洋地在天上掛著,成群的麻雀在各家小院裏飛來飛去,尋找可口的食物,楊柳開始泛出點點綠意。

    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八十一,黃狗臥陰地。農曆的季節真叫個準時,去年冬天下了那麽大的雪,居然在短短幾天時間內,消失得潰不成軍,隻在角落裏孤芳自賞。清清的雪水注入小河淙淙流淌,白魚在水中泛起水花,又該是它們產卵的季節了。

    村民們都說,冬天下了那麽大的雪,空氣中水汽大,來年夏天的雨水一定小不了。

    天暖和起來了,張金牛還繼續他的捉黃鱔事業,張二楞也沒聽老婆的話去南方打工,待在家裏繼續琢磨他自己的事。

    侯誌禮到外村小學教書去了,老婆孩子就留在了楊村。侯誌禮在外麵教學倒也落得清靜,可不知怎的,家裏盡出些鬧心的事。大正月裏,侯家的大黃狗不見了;二月沒過完,一窩小雞又讓人連窩端了;三月剛開個頭,家裏的窗玻璃被人砸爛;四月裏,又不知是誰夜裏在侯家院門口拉下一堆臭屎。侯誌禮的老婆在楊村周圍連罵了十八圈,把人家列祖列宗都給罵上了,就是沒人接她的茬。

    到了夏秋之交,果然應了村民們的預言,這年雨水特別的大。幾天大雨剛過,又來了兩天大暴雨,楊村村前村後的河水漲得滿滿的。村裏的水塘也積滿了水,都漫過低窪路麵了。

    楊村周圍的河水與村內的水體本不相連,大暴雨過後,河水比村內水塘水位要高出一米多。有一天夜裏,不知是誰挖開了楊村寨溝與小河相連接處,河水徑直流到村內的寨溝,引起村內水位猛漲,村內低窪路段足足被淹了一米多深,張鐵牛家的廚房都進水了。

    張鐵牛住在村內,他的雞場又在村外,路麵上積水那麽深,拉雞飼料都成了問題。高玉明住在村中間,也被大水堵在村中出不來。小梅和秋水二人一個在村東、一個在村西,扯著喉嚨就罵開了,罵那個挖開缺口放水的人,罵那人缺了八輩子德,罵人家一家人不得好死。

    幾天之後,河水水位下去了,張鐵牛和高玉明兩家才又從村中鑽了出來。

    大水過去之後,丁玉封來到高玉華家,說是要了解一下這場大雨有沒有給高莊小學造成什麽損失。高玉華帶著丁玉封在高莊小學各教室轉了一圈。丁玉封發現各教室牆上都有漏雨的痕跡,有的教室牆壁還出現了裂縫。

    丁玉封對高玉華說:“學校教室已成了危房,得想辦法重新建教室。縣教育局可以撥出一部分經費,高莊村委也要籌集一部分資金。因全縣各學校在這次大雨中教室的損毀情況都比較嚴重,教育局不能全額撥付,剩餘部分資金隻能讓高莊村委自己想辦法了。”

    由於農民的農業稅已經全部免除,高莊村委本身沒什麽公用資金,村委人員工資和辦公經費都是靠上級撥款,讓農民集資建校困難又比較大,許多農民的思想工作不容易做通,高玉華就把全村委私營業主召集起來開會,商量集資建校的事兒。

    楊村的楊正勝、高玉明也代表楊村參加了會議。二人商量之後,就在會上提出,現在的高莊小學距離楊村太遠,孩子們上學不方便,要跑三裏多路,而其他村莊離學校大多隻有一裏多路程,最多不過二裏,這對楊村不公平。如果讓楊村集資出錢,學校必須遷校址,再向南遷1000米。對於楊村的意見,其他距離學校較近的幾個村又不同意,說如果遷校址,他們也不出錢。會議吵吵嚷嚷沒個結果。

    高玉華看這樣吵下去也解決不了問題,就提出一個折中方案:如果學校遷址,集資就由楊村出;如果不遷址,集資就由現在距離學校較近的幾個村莊出。集資金額定為30萬元,加上縣教育局10萬撥款,共40萬元建一所教學樓,徹底解決學校的危房問題。

    距離學校較近的幾個村覺得30萬元對於他們來說數額太大,如果經濟條件最好的楊村退出集資,幾個村集資這麽多,村民們恐怕很難接受,就沒敢答應下來。楊正勝和高玉明商量了一下,決定給楊正興兄弟打個電話,征求一下他們的意見。

    高玉華給楊正興兄弟二人打了電話,把集資情況向楊正興兄弟二人作了說明。電話中,楊正旺答應出資10萬元,楊正興承諾工程可以由他免費來承建,保證質量,按時完成。楊正勝、高玉明見楊正興把工程建設這一塊給攬了下來,剩下的有10萬元就差不多了,索性每人各承諾10萬元集資,寬備窄用,把教學樓建得好一點。這樣,高莊小校的集資建校一事就由楊村承擔下來,新校址向南移了1000米,就在楊村附近的一片空地上。

    秋收過後,楊正興從山西工地上抽調一部分人力和工程設備開赴楊村,不到兩個月,一座嶄新的教學樓拔地而起,高莊小學也隨即遷到新校址。這下可樂壞了楊村的那些孩子和家長們,孩子們再也不用跑那麽遠去上學了!

    夏秋之交的一場大雨,不僅給楊村帶來諸多不便,也給陳縣的公路造成毀滅性的破壞,陳縣的大小公路本來路況就不好,經過這場大雨的洗禮,公路已被毀得麵目全非,有人把情況反映到省交通廳,省交通廳派人到陳縣了解公路路況,發現問題果然十分嚴重,決定對陳縣全縣所有主幹道公路和鄉鎮公路進行一次公路大會戰,徹底解決陳縣交通狀況落後問題。為保證公路工程的質量和進度,避免公路建設資金被挪作他用,省交通廳還特意派出專門人員下到陳縣蹲點檢查,發現需要修建的公路及時上報,建設資金立馬到位。

    陳縣全縣設有好幾處這樣的蹲點鄉鎮,李莊鄉就有一處,蹲點人員就住在李莊小學附近的村委辦公室裏,自備幹糧食品,從不打攪當地村民。

    蹲點鄉鎮的好處自然不言而喻,近水樓台先得月嗎?本鄉哪條公路需要建設,鄉鎮幹部隻要領著蹲點人員去實地考察,如果蹲點人員認為需要修建,馬上就可以拍板,工程立即就能上馬。對於這種得天獨厚的優勢,其他沒設蹲點處的鄉鎮都羨慕得要死,然而,李莊鄉這個設了蹲點處的鄉,卻因幾個不爭氣村民的無知之舉,把到了手的好處卻白白讓給了高莊村委。

    在李莊鄉蹲點的是省交通廳的一位王處長,王處長就住在李莊小學附近。有一天,王處長看到李莊小學的一個小學生穿得破破爛爛,光著腳丫上學,就把那個小學生喊了過來,一翻小學生的書包,除了幾本作業本,沒有一本書。王處長就領著小學生到辦公室,問老師是怎麽迴事?老師說:“這個學生沒繳書費,書不能發給他,如果發書給他,其他的學生就會像他一樣,也不繳書費。”

    王處長問那個學生:“你為啥不繳書費?”

    那個小學生說:“家裏窮,爸爸得病死了,花光了家裏的錢,還欠了人家許多錢,家裏就媽媽和奶奶了,窮得連鞋都穿不上。”

    看到孩子如此光景,王處長想到了自己家裏也有一個這麽大的女兒,不覺動了惻隱之心,他對那位老師說:“書你先給他發了,迴頭我把錢替他繳上。”

    聽了王處長的話,老師就把書發給了那個小學生。

    王處長把書費替那個小學生繳了,又給了那個小學生300元錢,讓小學生把錢拿迴家,買雙鞋子,剩下的就給小學生家裏補貼家用。第二天,王處長就迴省城了。

    幾天以後,王處長帶著愛人和女兒又來到李莊,帶來了許多書本、文具和新衣服,然後把那個小學生叫過來,把東西都交給那個小學生。他對女兒說:“你看看現在農村孩子多可憐,上學有多難!再看看你現在的條件,就知道你現在的學習環境來得有多不容易了。”

    王處長的現身教育的確對女兒觸動很大,女孩把自己帶來的點心和食品一股腦兒地都給了那個小學生,還對那個小學生說:“以後家裏有什麽困難,你就給我打電話,我讓爸爸給你寄錢。”

    看完那個小學生後,王處長就讓司機把愛人和女兒送迴了省城。王處長獻愛心資助貧困學生上學的事兒在李莊被傳開了,李莊的學生家長們聞風而動,也不論家裏有沒有困難,隻管拉著孩子到王處長那裏哭貧叫窮,請求王處長資助。王處長把自己隨身攜帶的1500多元錢全都拿了出來,還是不斷有家長拉著孩子來請求資助。資助貧困學生倒惹來一身麻煩,王處長一看實在沒法再在這裏待下去了,就向李莊村委幹部借了一筆錢,打發了學生家長之後,連夜趕迴省城去了。

    李莊學生家長逼走王處長的事兒很快傳到楊村,楊村村民聽了,個個都很氣憤。有人說:“怪不得李莊人那麽窮,生生把一個活財神給逼走了,就這德性,窮死都不虧他。”

    還是高玉華腦筋轉得快,馬上意識到高莊村委的機會來了。他找到楊正勝和高玉明,商量把王處長接到高莊村委一事。楊正勝和高玉明是什麽人物,豈不知這裏麵隱藏的玄機?當即拍板同意,建議高玉華就把王處長接到楊村住,所有一切費用全部由二人承擔。高玉華答應了下來,又把楊村村民召集起來開會,說明接王處長到來的意義,要求楊村村民要以大局為重,吸取李莊的教訓,誰也不準給王處長添麻煩,否則就是楊村的罪人。

    高玉華和楊正勝、高玉明開完會之後,坐上楊正勝豬場的小汽車,急匆匆趕往省城去了。

    王處長在省城其實也挺為難,派下去蹲點本來就是省交通廳的決定,這是自己的工作,待在省城怎麽能行?可去了又怕李莊學生家長找麻煩,正在為難之際,高玉華他們找上門來了。

    高玉華說明來意後,對王處長說:“李莊人一直就那個樣子,你也別跟他們一般見識,你要是覺得不方便,就別在他們那裏蹲點了,到我們村去,反正距離也不是太遠。我已經安排好了村民,到了我們那裏,決不給你添任何麻煩,吃住也很方便,你就給我們一個麵子,到我們那裏吧!”

    王處長一聽正中下懷,當即答應了下來,收拾了一下行李,就隨高玉華一起到楊村去了。

    王處長到了楊村,高玉華讓張黑金在飯店給他留出一個固定房間,費用由楊正勝和高玉明來出。張黑金覺得自己在建小學教學樓時沒出一分力,都讓楊正勝和高玉明他們四個人包了下來,心裏過意不去,說什麽也不讓他們再出錢,就說住房免費,王處長吃飯的事也包在自己身上。王處長住下以後,覺得公路就在眼前,對自己檢查工程很便利,飯店裏有飯,想吃什麽張黑金就讓人給做什麽,生活上也不用發愁,就安心住下了。吃飯時張黑金不收飯錢,王處長不答應,說飯錢單位有補貼,自己不能白吃。二人爭執了很久,張黑金最後說:“王處長這樣吧,我隻收成本錢,不會賺你一分錢的,否則我以後在村裏還怎麽見人?”王處長隻得答應了下來。

    聽說王處長被高玉華給請到了楊村,李津鄉黨委書記王建業高興得屁顛屁顛的,心想自己平時怎麽就沒看出來,高玉華這人還有這麽一手,居然把一個活財神從別鄉給“搶”了過來,看來此人以後鄉裏要重用。王建業把鄉裏其他工作都暫時停了下來,帶領鄉裏一幫幹部整日領著王處長在鄉裏轉悠,把全鄉大大小小的公路都跑了個遍。此後不久,李津鄉所有公路遍地開花,在很短的時間內公路工程建設全部上馬,在全縣率先實現了村村通油路。

    楊村在這次公路大會戰中更是受益匪淺,村東修了一條柏油馬路直通村口,與村北的大公路連接起來,村西一條通往外鄉的土公路也正在積土,準備修建成柏油路,該公路離楊村村西還有200多米的距離。

    王處長在修路時要求積土的工作由當地村民來完成,在積完大路上的土後,張二楞背地裏對高玉華說:“不如咱把通往村口那200米的土也給積了,一塊修了算了,不然王處長走了就不好辦了。”

    高玉華說:“這能行嗎,這200米不在規劃之內呀?”

    二楞說:“管它在不在規劃之內,咱把土積了,看他王處長咋好意思不修?現在不把這段路修了,過了這個村可就趕不上那個店了。”

    高玉華說:“那好吧,你們先把土給積了。積好後我跟王處長說一聲,看能不能修,如果王處長不修,你們白出了力可不能怪我。”

    “哪能呢,高主任都把我們看成什麽人了?”二楞說。

    楊村人說幹就幹,在積完大路上的土之後,把通往楊村的200米支路的土也積上了。

    待大路動工時,王處長突然發現通往楊村的支路上也積上了土,忙問高玉華是怎麽迴事:“這條支路沒在規劃內呀,你們怎麽也積上土了?”

    高玉華陪著笑臉說:“這還不是村民看著王處長在這兒,想趁您的腿搓個繩,就把土給積了。反正一隻羊也是趕,兩隻羊也是趕,您就行行好,索性把這一段路也給修了算了。”

    王處長看看支路上積的土,想到村民也挺不容易的,自己若是以後走了,這條路還真是麻煩,索性好人做到底吧。就對高玉華說:“既然土都積上了,也不能讓村民白費了這個工夫,就一起修了吧。”

    經過兩年的艱苦努力,陳縣的公路大會戰勝利宣告結束,全縣公路麵貌煥然一新,公路的觸角延伸到陳縣的角角落落。修了這麽多的公路,省交通廳究竟要花費多少錢,誰也說不清楚,有人說需要幾個億,還有人說需要十幾億,反正依靠陳縣自己的力量去建設,恐怕二十年也達不到現在的水平。陳縣人民從心眼兒裏感激省交通廳的人,在王處長完成任務即將迴省城複命時,楊村人為王處長設宴踐行,許多人感動得都哭了:“王處長,您真是我們村的大恩人哪,迴去以後一定要常來看看我們,我們會時常想著您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小河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中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中人並收藏小河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