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杜白騎著馬,慢慢上山。
太陽在他的身後,將他的影子拉的很長。
方證大師就在杜白的影子裏。
他看不清杜白的模樣,隻感覺這個人很危險。
像一樣危險。
“老和尚,為何攔我去路?”
杜白輕輕一聲,馬頭不避不讓,往方證瘦小的身上直直撞去。
方證見杜白如此霸道,忙側身一避,迴話到:
“老衲怎敢攔國師大人路,隻是國師召開武林大會。老衲身為少林寺方丈,算得上嵩山的地主,所以特來迎接國師大人。”
“哦,原來是這樣啊。那你就前麵帶路吧。”
杜白見方證姿態擺的很低,言語也十分的和氣,也就沒有為難他。
左冷禪見杜白對方證的態度有些親近,神色不由一沉,忍不住對方證陰聲說道:“少林寺在少室山,什麽時候能夠當得了嵩山派的主了。”
方證一愣,他從來都沒有聽到過左冷禪這樣對自己說話。
當今武林之中,方證無論地位還是武功,都是正道當仁不讓的第一高手。左冷禪五嶽盟主的名頭雖然極其威風,但比起少林主持方證大師,還是遜色一籌。
少林寺在少室山,嵩山派在峻極峰。
兩派同屬於嵩山地界,雙方之間也非常了解。
一直以來,左冷禪都是對方證極為忌憚,可是礙於少林寺雄厚的實力,他表麵上對方證總是謙讓三分,一直和和氣氣。
而方證雖然慈悲為懷,但其實他也知道自己這位老鄰居蠢蠢欲動的野心,也暗中防範著。
但在今日,聽到左冷禪毫不留情麵的諷刺自己,方證心中一驚,暗有所思:
左冷禪對老衲態度大變,毫無顧忌,,莫非他投靠了朝廷。
“老衲失言,望左掌門勿怪。”
方證輕歎一聲,雙手合十,向左冷禪賠禮。
左冷禪冷冷一哼。似乎並不領情。
嘶
一聲馬鳴,打斷了左冷禪與方證的對峙。
兩人迴頭一看,卻是杜白一拍馬頭,朗聲說道: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你們都是江湖上有名望的人,但別光記得把自己的小家看的太重,可別忘了這天下大家,也需要你們匡扶啊。”
見杜白開口,左冷禪與方證都收斂了一下,退到一邊,各自說道。
“阿彌陀佛,國師胸懷天下,老衲慚愧。”
“屬下一時妄言,打擾了國師,還請恕罪。”
方證聞言,眼中突然閃過一抹戒備之色。
左冷禪對國師自稱屬下,果然是投靠了朝廷。
看來這江湖的情勢是越來越不利了。
杜白對著方證擺了擺手,神情溫和說道:“老和尚,我召開武林大會,是有些事情要跟你們這些江湖人士交代。不過這裏人多嘈雜,議事不便,你就跟左冷禪選一些重要人物隨我進嵩山禪院吧。”
“這”
方證沉吟一聲,望了峻極峰上的武林人士們一眼,似有難言之隱,卻沒有立刻從命。
杜白看到方證躊躇擔心的樣子,淡淡一笑:“你這老和尚,這般惺惺作態,是不是擔心我會對你們不利。”
“阿彌陀佛。”
方證是個忠厚老者,聽到杜白把說的這麽明白,老臉也忍不住有幾分尷尬。
其實江湖上的人,最重臉麵,杜白身為國師召開武林大會,邀請重要人物赴會。
可誰才是武林的重要人物?
嵩山絕頂的江湖人士這麽多,強行把他們分個三六九等,難免會引起人心不滿。
方證感到麻煩的就是這件事。
但杜白所說的會不會擔心他這位國師會江湖人士不利。
方證當然也擔心了。
畢竟,大奸臣杜白的名聲,在民間可真是臭名遠揚,讓人不得不提防啊。
杜白見方證念了幾句佛號,也不再逼他,轉頭問起了左冷禪:“
“左冷禪,這附近可有什麽空曠的地方?”
左冷禪立刻從一邊走出來,迴話道:“稟國師,嵩山禪院往後走二百步,是古時帝皇封禪嵩山的封禪台,那裏地勢寬闊,本是個極好的場所。隻是在這裏的江湖人士都是布衣草莽,屬下擔心太過僭越,所以未曾安排讓人過去。”
哈哈哈哈
杜白聽到左冷禪的話後一聲長笑,接著說道:“這個無妨,百姓們明智未開,所以不懂,自宋朝之後,朝廷已經不再進行封禪了,本朝開國皇帝更是取消了泰山的封號。此後但凡是有對天地的祭祀,都隻在京城天壇舉行。好了,左冷禪,前方帶路。”
左冷禪領命前往帶路,但在誰也沒有瞧見的背後,這位五嶽盟主的老臉一黑,像是心裏突然冒出了一口惡氣一樣,憋得難受。
古代帝皇為了表彰自己功德,往往有封禪泰山或封禪嵩山的舉動,這是一種重大的祭祀禮儀,影響極大,堪稱為國家盛事。
左冷禪暗中深謀遠慮,為自己的霸業製定了龐大的計劃,他本想統一了五嶽劍派之後,還要掃滅日月教,再行並吞少林、武當。成為武林的第一人。
左冷禪如此野心勃勃,心中隱隱也敢以皇帝自居,這位於嵩山派後方的封禪台,左冷禪早已曾命人好好修整過一番。
可是左冷禪到底是出身江湖,對國家大事了解不多,他怎能想到,封禪這種祭祀古禮,國家幾百年前都已經不做了。
杜白的話說者無心,可是左冷禪聽者有意,他以為自己就是杜白口中的無知愚民。
以為站在封禪台上就能沾上一些帝皇之氣。
殊不知道這根本就是一個笑話。
嵩山禪院位於嵩山絕頂的峻極峰上。近百年來成為嵩山派掌門的住所。嵩山禪院和左冷禪都有一個禪字,但卻並非佛門弟子,而是屬於道家傳承。
杜白跟著左冷禪,帶著一千軍隊與過千的武林人士,浩浩蕩蕩的進入了嵩山禪院。
這座禪院裏麵古柏森森,清幽雅致,倒也當得起一派掌門的居所。
隻是嵩山禪院的雖然不小,但無論如何也擠不下兩千人。
軍隊與武林群雄依次走過嵩山後院之後,這才感到一片空曠。
前方就是封禪台,正如左冷禪說的那樣,果然地勢寬闊。
就算是幾千人之眾,也能輕易的站下。
杜白看了封禪台一眼,這座平台的地麵上都是用極為堅硬的麻石所建,每塊大石都鑿得極為平整,如此寬闊的峰頂渾然一體,放佛真的像雲海仙台一樣令人震撼。
不過細細看來,這封禪台地麵的石頭年深月久,也有很多毀敗的痕跡,但都被後來補上了,從石頭上斧鑿的印記上來看,修繕的時間並不長,也就是近幾年的時間。
左冷禪為什麽要修繕封禪台。
這原因還用的著說麽?
“封禪台果然是個好地方,左冷禪,你有心了。”
杜白迴首淡淡一句:
左冷禪卻聽得渾身冷汗。
不過杜白此時古井不波,也看不出他有什麽喜怒,他隻是擺擺手,對左冷禪下來命令:
“左冷禪,既然該來的人都已經來了,那麽該辦的事情也該辦了。”
“屬下遵命。”
左冷禪輕舒一口氣,向杜白一抱拳,便轉身走上封禪台石階上的最高處,朗聲說道:
“眾位朋友請了。”
山巔的風刮得猛烈,又如波浪一般,重重不絕。
但左冷禪一開口,無論風力如何強勁,他的聲音都一字一句清清楚楚的傳入了各人耳中。
無形之間,這位五嶽盟主已經露了一手深不可測的內功修為。
錦衣衛分散在封禪台四周守衛,但江湖上的武林人士聽到了左冷禪的聲音都轉過了頭,紛紛走了過來,圍到封禪台旁。
左冷禪見眾位武林人士站定,又抱拳說道:“眾位朋友瞧得起左某,惠然駕臨嵩山,在下感激不盡。眾位朋友來此之前,想必已然風聞,今日乃是當朝國師杜太白召開武林大會的日子。”
此言一出,台下忽然亂了起來。
有數百人亂叫了起來,
有的人說:“我輩江湖豪士,跟國師拉得上什麽幹係?”
也有的人說:“左掌門你攀附權貴,結交了官府,行徑當真令人不齒。”
還有的人幹脆罵了起來。
左冷禪見群情聳動,氣度依舊穩健,並無慌亂,他接著道:
“國師召開武林大會,有三件大事要做,第一件事就是討伐多年來危害江湖的魔教。第二件事,就是處理武林之中的幾樁慘案,最後,國師為平息武林的紛爭,還準備宣布一件大事。”
台下的眾人一聽說國師準備討伐魔教,登時聳然動容,不少人都驚疑了一聲,似乎不敢相信。
一時間,封禪台忽然安靜了下來。
洶湧的怨情也隨風而逝。
魔教屠戮江湖百餘年,與江湖上的人可以說是仇深似海,不共戴天。
這封禪台的千餘人中,至少也有一半人經曆過於魔教殘忍的戰鬥,甚至有很多人的親朋好友,骨肉至親也遭到了魔教的屠殺。
所以左冷禪一提到魔教,立刻激起了封禪台上武林人士的仇恨之心。
若是國師真的要剿滅魔教,那可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啊。
封禪台上的武林人士這樣一想,頓時也安靜了下來,連帶著看四周的士兵也少了許多戒備的心思。
左冷禪見場麵得到控製,便繼續說道:“各位先請坐。這裏不設桌椅,簡陋怠慢了,敬請各位貴賓見諒。一會,我們就有請國師大人登台講話。”
群雄當即就地坐下,各門各派的弟子都隨著掌門人坐在一起。
。
杜白騎著馬,慢慢上山。
太陽在他的身後,將他的影子拉的很長。
方證大師就在杜白的影子裏。
他看不清杜白的模樣,隻感覺這個人很危險。
像一樣危險。
“老和尚,為何攔我去路?”
杜白輕輕一聲,馬頭不避不讓,往方證瘦小的身上直直撞去。
方證見杜白如此霸道,忙側身一避,迴話到:
“老衲怎敢攔國師大人路,隻是國師召開武林大會。老衲身為少林寺方丈,算得上嵩山的地主,所以特來迎接國師大人。”
“哦,原來是這樣啊。那你就前麵帶路吧。”
杜白見方證姿態擺的很低,言語也十分的和氣,也就沒有為難他。
左冷禪見杜白對方證的態度有些親近,神色不由一沉,忍不住對方證陰聲說道:“少林寺在少室山,什麽時候能夠當得了嵩山派的主了。”
方證一愣,他從來都沒有聽到過左冷禪這樣對自己說話。
當今武林之中,方證無論地位還是武功,都是正道當仁不讓的第一高手。左冷禪五嶽盟主的名頭雖然極其威風,但比起少林主持方證大師,還是遜色一籌。
少林寺在少室山,嵩山派在峻極峰。
兩派同屬於嵩山地界,雙方之間也非常了解。
一直以來,左冷禪都是對方證極為忌憚,可是礙於少林寺雄厚的實力,他表麵上對方證總是謙讓三分,一直和和氣氣。
而方證雖然慈悲為懷,但其實他也知道自己這位老鄰居蠢蠢欲動的野心,也暗中防範著。
但在今日,聽到左冷禪毫不留情麵的諷刺自己,方證心中一驚,暗有所思:
左冷禪對老衲態度大變,毫無顧忌,,莫非他投靠了朝廷。
“老衲失言,望左掌門勿怪。”
方證輕歎一聲,雙手合十,向左冷禪賠禮。
左冷禪冷冷一哼。似乎並不領情。
嘶
一聲馬鳴,打斷了左冷禪與方證的對峙。
兩人迴頭一看,卻是杜白一拍馬頭,朗聲說道: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你們都是江湖上有名望的人,但別光記得把自己的小家看的太重,可別忘了這天下大家,也需要你們匡扶啊。”
見杜白開口,左冷禪與方證都收斂了一下,退到一邊,各自說道。
“阿彌陀佛,國師胸懷天下,老衲慚愧。”
“屬下一時妄言,打擾了國師,還請恕罪。”
方證聞言,眼中突然閃過一抹戒備之色。
左冷禪對國師自稱屬下,果然是投靠了朝廷。
看來這江湖的情勢是越來越不利了。
杜白對著方證擺了擺手,神情溫和說道:“老和尚,我召開武林大會,是有些事情要跟你們這些江湖人士交代。不過這裏人多嘈雜,議事不便,你就跟左冷禪選一些重要人物隨我進嵩山禪院吧。”
“這”
方證沉吟一聲,望了峻極峰上的武林人士們一眼,似有難言之隱,卻沒有立刻從命。
杜白看到方證躊躇擔心的樣子,淡淡一笑:“你這老和尚,這般惺惺作態,是不是擔心我會對你們不利。”
“阿彌陀佛。”
方證是個忠厚老者,聽到杜白把說的這麽明白,老臉也忍不住有幾分尷尬。
其實江湖上的人,最重臉麵,杜白身為國師召開武林大會,邀請重要人物赴會。
可誰才是武林的重要人物?
嵩山絕頂的江湖人士這麽多,強行把他們分個三六九等,難免會引起人心不滿。
方證感到麻煩的就是這件事。
但杜白所說的會不會擔心他這位國師會江湖人士不利。
方證當然也擔心了。
畢竟,大奸臣杜白的名聲,在民間可真是臭名遠揚,讓人不得不提防啊。
杜白見方證念了幾句佛號,也不再逼他,轉頭問起了左冷禪:“
“左冷禪,這附近可有什麽空曠的地方?”
左冷禪立刻從一邊走出來,迴話道:“稟國師,嵩山禪院往後走二百步,是古時帝皇封禪嵩山的封禪台,那裏地勢寬闊,本是個極好的場所。隻是在這裏的江湖人士都是布衣草莽,屬下擔心太過僭越,所以未曾安排讓人過去。”
哈哈哈哈
杜白聽到左冷禪的話後一聲長笑,接著說道:“這個無妨,百姓們明智未開,所以不懂,自宋朝之後,朝廷已經不再進行封禪了,本朝開國皇帝更是取消了泰山的封號。此後但凡是有對天地的祭祀,都隻在京城天壇舉行。好了,左冷禪,前方帶路。”
左冷禪領命前往帶路,但在誰也沒有瞧見的背後,這位五嶽盟主的老臉一黑,像是心裏突然冒出了一口惡氣一樣,憋得難受。
古代帝皇為了表彰自己功德,往往有封禪泰山或封禪嵩山的舉動,這是一種重大的祭祀禮儀,影響極大,堪稱為國家盛事。
左冷禪暗中深謀遠慮,為自己的霸業製定了龐大的計劃,他本想統一了五嶽劍派之後,還要掃滅日月教,再行並吞少林、武當。成為武林的第一人。
左冷禪如此野心勃勃,心中隱隱也敢以皇帝自居,這位於嵩山派後方的封禪台,左冷禪早已曾命人好好修整過一番。
可是左冷禪到底是出身江湖,對國家大事了解不多,他怎能想到,封禪這種祭祀古禮,國家幾百年前都已經不做了。
杜白的話說者無心,可是左冷禪聽者有意,他以為自己就是杜白口中的無知愚民。
以為站在封禪台上就能沾上一些帝皇之氣。
殊不知道這根本就是一個笑話。
嵩山禪院位於嵩山絕頂的峻極峰上。近百年來成為嵩山派掌門的住所。嵩山禪院和左冷禪都有一個禪字,但卻並非佛門弟子,而是屬於道家傳承。
杜白跟著左冷禪,帶著一千軍隊與過千的武林人士,浩浩蕩蕩的進入了嵩山禪院。
這座禪院裏麵古柏森森,清幽雅致,倒也當得起一派掌門的居所。
隻是嵩山禪院的雖然不小,但無論如何也擠不下兩千人。
軍隊與武林群雄依次走過嵩山後院之後,這才感到一片空曠。
前方就是封禪台,正如左冷禪說的那樣,果然地勢寬闊。
就算是幾千人之眾,也能輕易的站下。
杜白看了封禪台一眼,這座平台的地麵上都是用極為堅硬的麻石所建,每塊大石都鑿得極為平整,如此寬闊的峰頂渾然一體,放佛真的像雲海仙台一樣令人震撼。
不過細細看來,這封禪台地麵的石頭年深月久,也有很多毀敗的痕跡,但都被後來補上了,從石頭上斧鑿的印記上來看,修繕的時間並不長,也就是近幾年的時間。
左冷禪為什麽要修繕封禪台。
這原因還用的著說麽?
“封禪台果然是個好地方,左冷禪,你有心了。”
杜白迴首淡淡一句:
左冷禪卻聽得渾身冷汗。
不過杜白此時古井不波,也看不出他有什麽喜怒,他隻是擺擺手,對左冷禪下來命令:
“左冷禪,既然該來的人都已經來了,那麽該辦的事情也該辦了。”
“屬下遵命。”
左冷禪輕舒一口氣,向杜白一抱拳,便轉身走上封禪台石階上的最高處,朗聲說道:
“眾位朋友請了。”
山巔的風刮得猛烈,又如波浪一般,重重不絕。
但左冷禪一開口,無論風力如何強勁,他的聲音都一字一句清清楚楚的傳入了各人耳中。
無形之間,這位五嶽盟主已經露了一手深不可測的內功修為。
錦衣衛分散在封禪台四周守衛,但江湖上的武林人士聽到了左冷禪的聲音都轉過了頭,紛紛走了過來,圍到封禪台旁。
左冷禪見眾位武林人士站定,又抱拳說道:“眾位朋友瞧得起左某,惠然駕臨嵩山,在下感激不盡。眾位朋友來此之前,想必已然風聞,今日乃是當朝國師杜太白召開武林大會的日子。”
此言一出,台下忽然亂了起來。
有數百人亂叫了起來,
有的人說:“我輩江湖豪士,跟國師拉得上什麽幹係?”
也有的人說:“左掌門你攀附權貴,結交了官府,行徑當真令人不齒。”
還有的人幹脆罵了起來。
左冷禪見群情聳動,氣度依舊穩健,並無慌亂,他接著道:
“國師召開武林大會,有三件大事要做,第一件事就是討伐多年來危害江湖的魔教。第二件事,就是處理武林之中的幾樁慘案,最後,國師為平息武林的紛爭,還準備宣布一件大事。”
台下的眾人一聽說國師準備討伐魔教,登時聳然動容,不少人都驚疑了一聲,似乎不敢相信。
一時間,封禪台忽然安靜了下來。
洶湧的怨情也隨風而逝。
魔教屠戮江湖百餘年,與江湖上的人可以說是仇深似海,不共戴天。
這封禪台的千餘人中,至少也有一半人經曆過於魔教殘忍的戰鬥,甚至有很多人的親朋好友,骨肉至親也遭到了魔教的屠殺。
所以左冷禪一提到魔教,立刻激起了封禪台上武林人士的仇恨之心。
若是國師真的要剿滅魔教,那可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啊。
封禪台上的武林人士這樣一想,頓時也安靜了下來,連帶著看四周的士兵也少了許多戒備的心思。
左冷禪見場麵得到控製,便繼續說道:“各位先請坐。這裏不設桌椅,簡陋怠慢了,敬請各位貴賓見諒。一會,我們就有請國師大人登台講話。”
群雄當即就地坐下,各門各派的弟子都隨著掌門人坐在一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