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日,大宋邸報的每一版頭條都是關於應天書院的。


    鄭鴻懿唆使學生辱罵天子!


    鄭誕強暴應天大學學生周玲。


    應天書院更是有多名學生言行不端,對抗朝廷,意圖禍亂新政,荼毒社稷!


    大版大版文字被印刷出來,在京畿路、京東路、京西路、京兆府、杭州府、江陵府等地發行。


    一時間,舉國震動。


    各地的讀書人也開始震驚地發現,老百姓們對大宋邸報出現了空前的熱情。


    隨著這兩年大宋邸報的普及,每一個人,每一天看大宋邸報,已經成了必備。


    不識字的則去茶樓去聽說書先說邸報的內容。


    以前人們總是以為,朝廷有什麽事情,老百姓是不大會關注的,因為他們在乎的是自己吃不吃得飽飯。


    但現在的情況卻完全不一樣了,老百姓不但關注,而且還在街頭議論。


    因為大宋邸報上的內容,都是切身關係到他們的利益的。


    就說這一次,應天書院抨擊新政,鄭誕強暴應天大學的女學生一事。


    新政是什麽?


    廢除了徭役!


    廢除了人頭稅!


    將以前的賦稅減到不足十分之一!


    大興學校,大興百科,修建書館。


    城南的木匠世家突然被官府的人找上門,以為是有麻煩,沒想到是被告知他的兒子被長安大學錄取了,讓兒子去讀書。


    城北繡工坊的李小蘭是遠近有名的繡女,也被請到了長安大學。


    這就是新政!


    新政幾乎處處都在讓普通人獲得更多的好處。


    剛開始大家不以為意,但現在可是在裏麵得到了實際好處了。


    所以,平民百姓能不關注麽?


    當他們在裏麵嚐到了甜頭,當沒有田地的下戶要養家糊口的時候,恰好邸報的某一欄有人在招募工人,他們當然願意看邸報,恨不得天天看。


    而現在應天書院居然抨擊新政!


    這是要和他們這些平頭老百姓為敵啊!


    我們這些老百姓到底錯了什麽得罪了你們這些天之驕子,你們要把我們往死裏壓?


    我們也不過隻是想吃飽飯,能讀書,能知道更多而已。


    我們一不偷,二不搶。


    當今天子想方設法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好,你們就想方設法來反對!


    這是百姓們的心聲。


    在鄭鴻懿被打入天牢後,政事堂、翰林院簡直被全國各地上來的奏疏給淹沒了。


    是日,翰林學士石洵在朝堂上對皇帝道:“陛下,今士林風化敗壞,有失陛下仁德,臣以為,當在全國肅清,徹查士林言行,以正綱常!”


    皇帝深以為意,便命劉彥宗、石洵聯合查辦,皇城司配合。


    正月二十八日,東京城突然出現了一個儒林日報的報紙。


    儒林日報抨擊新學,言新學乃奇技淫巧,下作之學,不當與聖學同入翰林,開設百科。


    同時,還對斥責劉彥宗、石洵等人的卑劣,稱其為繼蔡京之後的大宋奸相。


    不過,不到一天的時間,儒林日報便被封殺。


    隨即東京城所有的印刷館的老板都被請去喝茶,此後出了大宋邸報與東京快報,其餘所有報紙一律不許印刷。


    正月三十,朝廷向天下昭告應天學院鄭鴻懿等人罪行,所有人發配隴右都護府。


    鄭誕斬立決!


    幾十年後,當史官在迴憶這段曆史的時候是這麽給的評價,張沅事件和應天書院事件看似孤立不相關聯,但其實都是新學和舊學之間的鬥爭。


    而這場鬥爭,才剛剛開始。


    靖康二年的新學推行一直受阻,大大製約了工學、農學、藥學、商學、兵學等等學術的發展,而這些學術的發展,正是可以給皇帝的新政帶來實際成果的。


    新政若不能加快速度,皇帝無法實現征伐西夏,攻滅金國的戰略。


    所以,皇帝毫不留情,以最快最狠的手段,開始掃清新學的道路。


    從二月開始,朝廷開始徹查應天書院、白鹿洞書院、嶽麓書院和嵩陽書院。


    這不查不知道,一查查得連劉彥宗都驚出一身冷汗來。


    四大書院,每一座學院在授業之時,皆出言抨擊新政。


    如是,四大學院幾乎一半的人被抓走。


    此乃大宋立國而未有之。


    儒生們輩唿:嬴政二世而亡,今我大宋亡矣!


    徹查了四大書院後,趙桓重新委派了山長。


    朝廷又給各地知府下達了命令,全麵貫徹新學,如有違抗者,斬立決!


    如是,新學以雷霆般的手段,在中原、南方和西北之地迅速站穩手腳。


    僅僅是這樣,皇帝還不滿足。


    這一日早朝,皇帝對徐處仁說道:“七月之前,凡不能完成興建新學半年任務的知府,全部發配瓊州!”


    政事堂不敢反駁皇帝旨意,此令一經發出,各地的官員為了保住烏紗帽,開始大力興修新學。


    從小學到中學,以前拖延的,現在日夜趕工。


    幾座大型城市的大學任務也在瘋狂趕工。


    進入三月,餘寒已退,東京城的桃花開了。


    人們脫去冬日臃腫的衣裝,東京城街頭又能看見美麗的女子穿著錦繡華服私會情郎。


    聽說城南建了一座蹴鞠場,少年人坐不住了,三兩約著去玩蹴鞠。


    城東,則有一座恢弘的建築拔地而起,那是科學院新建的樓閣。


    與藝造局的精美、靈秀不同,科學院的樓閣整體色調呈深紅和黑色,給人一種莊肅的感覺。


    皇帝禦駕一路向科學院行去。


    禦前大臣緊隨其後。


    抵達科學院,趙桓急不可耐下車。


    趙桓帶著他的宰府們進了科學院,來到一座鍛煉鋼鐵的地方。


    這是一座全新改造的高爐鍛煉鋼鐵的設備。


    趙桓並不知道這個設備和後世的設備差別在哪裏,但確實與蘇子羽給他冊子上畫的是一模一樣的。


    司馬琦不愧是這方麵的天才,才短短幾個月,就將這東西整出來了。


    主要是這人,動手能力非常強。


    這方麵比那些整天隻靠嘴談治國的儒生要強太多。


    “陛下,這高爐煉鐵,的確比之前要好了許多不止。”


    “同樣的鐵礦加入進去,出來的熟鐵,量多了近一半,且熟鐵的質地亦更好。”


    趙桓大喜,他慶幸在長安城遇到了蘇子羽。


    “徐處仁,命工部即刻開始興建大宋鋼鐵司,朕要重新構建大宋鋼鐵,做統一管理,朕給你兩個任務,兩年之內,鐵量翻一番,五年之內,翻十番。”


    “遵……遵旨!”


    一邊唐恪用同情的目光看著徐處仁。


    今日來這裏,主要並不是看高爐鍛鐵,而是燧發槍!


    ps:繼續求月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迴到宋朝之帝國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唐曉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唐曉非並收藏迴到宋朝之帝國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