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在後世的企業待過的人,趙桓怎麽會不知道錢這東西的刺激作用呢?


    漲薪肯定要漲,但不能一下子漲太狠,不然是在搬石頭砸自己的腳,將自己往墳墓裏送,他之所以一下要提高到五貫,是要變著法子逼徐處仁多出點錢,最後定下來肯定不可能是五貫,最多也就二貫。


    當然,他也想好了,要在商部招募的民間商隊裏做所謂的績效考核,能者多得,這是自古不變的道理。


    事實上,河北與河東之地因為金軍南下戰亂,死了不少人,有許多良田失去了原來的主人,空置的現在都已經收編到朝廷名下,與京東路與京西路一起在售賣。


    關於如何獎勵民夫,趙桓就沒有時間去思考了,這個問題要交給徐處仁。


    他給徐處仁幾個關鍵點,民夫的收入不能低於二貫,這是底線,沒錢想辦法賺錢,唐恪的藝造局不是要開業了麽!


    徐處仁隻覺得蛋疼,他得迴去再好好算算按照皇帝的意思投下去,到底要花多少錢,這種規模的工事,一不小心就會成為一個無底洞,到時候他死都不知道是怎麽死的。


    想到這裏,徐處仁越發覺得交子這東西的推行進度要提前了。


    在徐處仁想這些問題的時候,皇帝的思維又開始跳躍了,他看著幽州、雲州和薊州的規劃圖,又看了看北邊的地圖,又將整個華夏地區的地圖打開。


    趙桓在地圖前來迴走動,宰相們也不知道皇帝腦子裏又在想什麽。


    作為帝國的總規劃者,趙桓的腦子是不能停下來的,中原地區被他換了血,新政的賦稅和徭役都推行下去了,河北與河東路的推行也相對順利,燕雲地帶亦是如此。


    四大陪都的規劃提案也成形,但是糧食問題越來越突出了。


    趙桓的這份全國規劃明顯與後世的崛起國策有點類似,將手中有限的資源先砸入幾個地理位置特殊的城市,來發展第一批大規模城市。


    如此這般,不僅僅可以立下標杆,還可以通過先發展起來的城市去輻射周邊的地域。


    但是吃飯問題要解決,大城市的糧食供應是一定要跟上的,不然就會造成糧價飛漲。


    大城市的糧食供應問題不僅僅是糧食總量的問題,就如周朝所說,東京城的糧食基本是從全國各地運來的,有水路和陸路,運輸的成本其實很高。


    運輸成本不僅僅是人力、無力成本,還有時間成本,時間一久,糧食在路上耽擱久,可能會出現意外,就算沒有出現意外,沒有立刻流通,在單位時間內產生的價值也會更低,這是最基礎的商業邏輯。


    如此這般,要發展大規模的城市,不僅僅是要移民建設城市,也不僅僅是要開荒種地,還要將最基礎的交通設施給搞好。


    一想到這裏,趙桓突然問道:“官員的俸祿標準整改提案有沒有做完?”


    徐處仁和周朝微微一怔,怎麽突然又從糧價、民夫的月祿到了官員的俸祿了?皇帝你腦子能不能再跳躍一點!


    徐處仁連忙答道:“已經做了一份初案。”


    “拿給朕瞧瞧。”


    趙桓又命人去政事堂取政事堂草擬的大宋官員俸祿提案,趙桓飛快看了一眼,覺得非常不滿意。


    不僅僅沒降多少,各種福利都還在,看來還真是需要讓他這個皇帝親自來推動這件事,現在朝廷欲大興工事,各方麵都要花錢,連他這個皇帝都要開始簡約,錢一定不能如此這般砸在官員身上。


    要降,必須降!


    不然朕哪裏來的錢修路?哪裏來的錢供給前線?哪裏來錢擴建城市?哪裏來的錢造船?沒有錢造船,用什麽來保障海運的安全?


    即便是銀行發行了交子,錢也不能亂印,不然通貨膨脹一起,民生還是要垮掉。


    看見皇帝的眉頭越來越緊,徐處仁覺得今天不再在這份提案上砍一半下去,是不會善罷甘休了。


    果然,趙桓直接粗暴道:“不必再考慮太多,時間最重要,先一刀切,所有官員降一半,取消其他所有福利,絲綢、火炭這些全部取消,要用自己買,朝廷要用錢的地方多得是,大家先好好節約,等大宋富裕起來再說。”


    趙桓一副老子就是奸商摳門老板的嘴臉,宰相們一時間還真拿他沒辦法,畢竟現在大家壓力都很大,錢的確不能亂花,不然到時候完成不了任務,別說這點俸祿了,位置還保不保得住是問題。


    按照皇帝的規劃,未來朝廷指不定要花多少錢,就抄家的那點屁錢,那也叫錢?賣地的倒是可觀,但是萬一也經不起花呢?


    尤其是還有一位守財奴周朝大人在這裏,那是將錢卡得死死的,其他部要錢,是一定要和他先吵一架的。


    一刀切的降完官員俸祿後,趙桓又道:“商部的藝造局怎麽樣了,都已經九月了。”


    唐恪連忙道:“迴稟陛下,再過五天便開業了。”


    “好,到時候朕和你一起參加你的拍賣會。”


    “陛下乃是九五之尊……”


    “朕要看看你是怎麽賺錢的,朕現在要錢。”趙桓說完,又對徐處仁道,“徐卿,你來看看這裏。”


    趙桓用手指著大宋地圖:“朕要打通開封通往四京的主幹道,必須打通,減少運糧的耗損,與副都的建設一起行動。”


    “這……遵命!”


    說完,皇帝總結道:“今年和明年,朕不要求你們能給朝廷賺錢,隻要能平賬即可,記住了,徐處仁,唐恪,商稅提高了,地也開始賣了,商部也開始賣貨了,貪官的家也開始抄了,但是朝廷不能拽著這些錢不放,要用出去,要讓百姓通過勞動獲得財富,這就是朕跟你們說的不僅僅要國富,而且還要民富!”


    “臣等謹遵陛下教誨!”


    和大臣們議論完事後,趙桓便在宮裏靜下來,天天看書寫字,享受秋日的陽光。


    古代沒有環境汙染,天空是湛藍的,秋風中有草木的清香,皇帝難得如此清閑地休息了幾天。


    在藝造局開業的前一天,秦檜屁顛屁顛跑來跟皇帝說:“陛下,您要的水泥,科學院已經按照您的配方,研究出來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迴到宋朝之帝國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唐曉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唐曉非並收藏迴到宋朝之帝國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