狹路相逢勇者勝!
此時驍騎營在文欽一馬當先的帶領下,鬥誌昂揚,氣勢如虹,他們已經顧不上去考慮尋找敵人的破綻和漏洞了,那怕遭遇到的,是最強之敵,他們也是一往無前,沒有退縮半步。
這就是虎豹騎的戰鬥精神,沒有他們打不贏的仗,沒有他們邁不過去的坎,不管這場戰鬥的勝負如何,光憑氣勢,驍騎營就已經先羸了第一陣。
雖然經過了兩天的長途行軍,從體力上來說驍騎營並不在最佳的狀態,但在生死關頭,迸發出來的能量,卻讓驍騎營的戰意直逼頂點,在文欽的帶領下,驍騎營此刻的速度,已經達到了他們平時訓練的最高速度,就同一柄柄的利刃,直插司馬軍的陣營。
司馬軍在此埋伏已久,一般的軍隊,到這種遭遇戰都會事先觀望一下,偵察一下敵情,然後才會行動,司馬軍沒有料想到驍騎營隻是剛剛出現在視線之中,就如同發了瘋了一般地衝了上來,靠,這也打得太生猛了吧!
慣性衝擊力可以說是驍騎營最大的法寶,速度越快,衝擊力自然越強,司馬軍雖然事先提前布署好了防線,但是顯然他們還是低估了驍騎營的衝擊波,驍騎營悍不畏死,每一名衝鋒在前的騎兵帶著一股視死如歸的氣勢,堅如磐石一樣的司馬軍陣地轉瞬之間就被這股洪流給衝垮了,雙方卷入到了最為殘酷的廝殺之中。
驍騎營的騎兵大多數使用的都是標配的馬刀,擁有了高橋馬鞍和雙邊馬鐙之後,並州騎兵完全的把雙手給解放了出來,不但他們可以雙手握刀,增加了劈砍的力度,而且騎在馬背上,他們可以大幅度的做攻擊和閃避的動作,將這種狹長的馬刀揮舞如風。
而司馬軍的騎兵,由於馬具的關係,在戰鬥時他們不得不緊緊地用左手來抓住韁繩,隻能是單手持槍或者持刀來作戰。
單手的武器在力度上自然是沒法和雙手的武器相提並論的,而且雙手武器也不是一加一那麽簡單,由於驍騎營在馬背上可以大幅度地移動,馬刀的使用更為地靈活多變,想怎麽劈就怎麽劈,想怎麽砍就怎麽砍。
而司馬騎兵那敢這麽大幅度的做動作,他們一大半的力氣都用在了雙腿和腰腹的上麵,就這還得注意平衡,一不留神就有可能從馬背上掉下來。
雙方陷入短兵相接的戰鬥之後,並州軍新式馬具的作用就充分的體現了出來,高橋馬鞍尤其是雙邊馬鐙,對騎兵戰鬥力的提升,簡直就是無與倫比的,在一對一的對抗之中,並州軍占據著絕對的優勢,動作靈活,身手矯健,而司馬騎兵卻是笨拙無比,反應遲鈍,雙方打起來,根本就沒有任何的可比性,並州軍占據著壓倒性的碾壓之勢。
驍騎營衝入到了敵陣之中,大肆地大砍大殺,司馬軍精心構築的防線,也根本就無法抵禦得了他們這樣的攻擊。
按理說,司馬軍早就料算到並州軍會攻擊他們兩支軍隊的銜接部,事先就已經調集了最為精銳的軍隊在駐守,但就是這麽堅固的防守,在驍騎營的強悍攻勢麵前,竟然也如同是紙一樣糊的一般,輕易地就坍塌了。
這一戰打得司馬軍都有些懷疑人生了,以前他們也不是沒有和並州騎兵交過手,但是這次再度交手之後,他們發現並州騎兵何止變強了一點點,那簡直就是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以前司馬軍還可以憑借著兵力上的優勢,和並州軍打個平手,但現在他們發現,兵力上的優勢已經不足以彌補這種戰鬥力上麵的差距了,現在並州軍的衝擊力,根本不是他們可以匹敵的。
許多的司馬兵也不是傻子,尢其是以前和驍騎營交過手的騎兵,對這種差距感同身受,近距離的短兵作戰,他們更能清楚地看到雙方裝備的不同。
並州軍在馬背上揮灑自如,許多動作看得司馬兵都心驚肉跳,就那一個側身橫劈,那幅度,別說是不抓韁繩,就算是抓著韁繩,也很可能從馬背上掉下來。
但是驍騎兵卻是安然無恙,坐在馬背上,安穩如山,看來能讓他們做出這種動作的,無疑是他們腳踩的那個東西。
其實那個東西也並不陌生,雖然材質不高,但它的樣子和司馬騎兵上馬時踩踏的那個馬鐙幾乎一樣,環狀的,可以把腳擱裏頭。
唯一不同的,是並州軍有兩個馬鐙,左邊一個,右邊一個,而且懸掛的位置也恰到好處,騎兵騎在馬上,雙腳自然正好踩在馬鐙上,不像司馬騎兵,那個單邊的馬鐙隻是上馬時臨時踩一下,騎上馬之後就完全沒用了。
馬鐙還是那個馬鐙,就是因為改變了一下使用方法,竟然能讓戰鬥力差上這麽多,究竟是什麽樣的天才,才會想到這個辦法的?
相比而言,幾乎所的人的都是蠢人,為什麽這麽簡單的東西,就沒有人能想得到?
看到雙邊馬鐙的人都恨不得有一種一頭撞死的感覺,感覺這麽多年簡直就是白活了,這麽一個簡單的馬具,可以如此高效地提升騎兵的戰鬥力,卻沒人能做出來,真是蠢到家了。
許多的騎兵此刻都恨不得趕緊迴去再找一個馬鐙來,左右兩邊各掛上一個,他們迫切地也想要嚐試一下這雙邊馬鐙來帶來的騎乘快感。
戰鬥進行的幾乎是毫無懸念,在驍騎營的強大衝擊力麵前,司馬軍再堅固的防線也是無濟於事,盡管他們調集了大批的軍隊來堵截,但在犀利的攻擊麵前,也隻能是螳臂擋車而已。
驍騎營一路向前,殺得司馬軍是人仰馬翻,屍橫遍野,就算他們拚盡全力,想要截住驍騎營,最終證明也隻是徒勞而已。
在驍騎營身後緊追不舍的是司馬昭,他已經使出了吃奶的力氣在拚命的趕路了,但可惜還是追不上驍騎營,等他們和前麵的司馬軍會師之時,驍騎營已經是突圍而去了。
此時驍騎營在文欽一馬當先的帶領下,鬥誌昂揚,氣勢如虹,他們已經顧不上去考慮尋找敵人的破綻和漏洞了,那怕遭遇到的,是最強之敵,他們也是一往無前,沒有退縮半步。
這就是虎豹騎的戰鬥精神,沒有他們打不贏的仗,沒有他們邁不過去的坎,不管這場戰鬥的勝負如何,光憑氣勢,驍騎營就已經先羸了第一陣。
雖然經過了兩天的長途行軍,從體力上來說驍騎營並不在最佳的狀態,但在生死關頭,迸發出來的能量,卻讓驍騎營的戰意直逼頂點,在文欽的帶領下,驍騎營此刻的速度,已經達到了他們平時訓練的最高速度,就同一柄柄的利刃,直插司馬軍的陣營。
司馬軍在此埋伏已久,一般的軍隊,到這種遭遇戰都會事先觀望一下,偵察一下敵情,然後才會行動,司馬軍沒有料想到驍騎營隻是剛剛出現在視線之中,就如同發了瘋了一般地衝了上來,靠,這也打得太生猛了吧!
慣性衝擊力可以說是驍騎營最大的法寶,速度越快,衝擊力自然越強,司馬軍雖然事先提前布署好了防線,但是顯然他們還是低估了驍騎營的衝擊波,驍騎營悍不畏死,每一名衝鋒在前的騎兵帶著一股視死如歸的氣勢,堅如磐石一樣的司馬軍陣地轉瞬之間就被這股洪流給衝垮了,雙方卷入到了最為殘酷的廝殺之中。
驍騎營的騎兵大多數使用的都是標配的馬刀,擁有了高橋馬鞍和雙邊馬鐙之後,並州騎兵完全的把雙手給解放了出來,不但他們可以雙手握刀,增加了劈砍的力度,而且騎在馬背上,他們可以大幅度的做攻擊和閃避的動作,將這種狹長的馬刀揮舞如風。
而司馬軍的騎兵,由於馬具的關係,在戰鬥時他們不得不緊緊地用左手來抓住韁繩,隻能是單手持槍或者持刀來作戰。
單手的武器在力度上自然是沒法和雙手的武器相提並論的,而且雙手武器也不是一加一那麽簡單,由於驍騎營在馬背上可以大幅度地移動,馬刀的使用更為地靈活多變,想怎麽劈就怎麽劈,想怎麽砍就怎麽砍。
而司馬騎兵那敢這麽大幅度的做動作,他們一大半的力氣都用在了雙腿和腰腹的上麵,就這還得注意平衡,一不留神就有可能從馬背上掉下來。
雙方陷入短兵相接的戰鬥之後,並州軍新式馬具的作用就充分的體現了出來,高橋馬鞍尤其是雙邊馬鐙,對騎兵戰鬥力的提升,簡直就是無與倫比的,在一對一的對抗之中,並州軍占據著絕對的優勢,動作靈活,身手矯健,而司馬騎兵卻是笨拙無比,反應遲鈍,雙方打起來,根本就沒有任何的可比性,並州軍占據著壓倒性的碾壓之勢。
驍騎營衝入到了敵陣之中,大肆地大砍大殺,司馬軍精心構築的防線,也根本就無法抵禦得了他們這樣的攻擊。
按理說,司馬軍早就料算到並州軍會攻擊他們兩支軍隊的銜接部,事先就已經調集了最為精銳的軍隊在駐守,但就是這麽堅固的防守,在驍騎營的強悍攻勢麵前,竟然也如同是紙一樣糊的一般,輕易地就坍塌了。
這一戰打得司馬軍都有些懷疑人生了,以前他們也不是沒有和並州騎兵交過手,但是這次再度交手之後,他們發現並州騎兵何止變強了一點點,那簡直就是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以前司馬軍還可以憑借著兵力上的優勢,和並州軍打個平手,但現在他們發現,兵力上的優勢已經不足以彌補這種戰鬥力上麵的差距了,現在並州軍的衝擊力,根本不是他們可以匹敵的。
許多的司馬兵也不是傻子,尢其是以前和驍騎營交過手的騎兵,對這種差距感同身受,近距離的短兵作戰,他們更能清楚地看到雙方裝備的不同。
並州軍在馬背上揮灑自如,許多動作看得司馬兵都心驚肉跳,就那一個側身橫劈,那幅度,別說是不抓韁繩,就算是抓著韁繩,也很可能從馬背上掉下來。
但是驍騎兵卻是安然無恙,坐在馬背上,安穩如山,看來能讓他們做出這種動作的,無疑是他們腳踩的那個東西。
其實那個東西也並不陌生,雖然材質不高,但它的樣子和司馬騎兵上馬時踩踏的那個馬鐙幾乎一樣,環狀的,可以把腳擱裏頭。
唯一不同的,是並州軍有兩個馬鐙,左邊一個,右邊一個,而且懸掛的位置也恰到好處,騎兵騎在馬上,雙腳自然正好踩在馬鐙上,不像司馬騎兵,那個單邊的馬鐙隻是上馬時臨時踩一下,騎上馬之後就完全沒用了。
馬鐙還是那個馬鐙,就是因為改變了一下使用方法,竟然能讓戰鬥力差上這麽多,究竟是什麽樣的天才,才會想到這個辦法的?
相比而言,幾乎所的人的都是蠢人,為什麽這麽簡單的東西,就沒有人能想得到?
看到雙邊馬鐙的人都恨不得有一種一頭撞死的感覺,感覺這麽多年簡直就是白活了,這麽一個簡單的馬具,可以如此高效地提升騎兵的戰鬥力,卻沒人能做出來,真是蠢到家了。
許多的騎兵此刻都恨不得趕緊迴去再找一個馬鐙來,左右兩邊各掛上一個,他們迫切地也想要嚐試一下這雙邊馬鐙來帶來的騎乘快感。
戰鬥進行的幾乎是毫無懸念,在驍騎營的強大衝擊力麵前,司馬軍再堅固的防線也是無濟於事,盡管他們調集了大批的軍隊來堵截,但在犀利的攻擊麵前,也隻能是螳臂擋車而已。
驍騎營一路向前,殺得司馬軍是人仰馬翻,屍橫遍野,就算他們拚盡全力,想要截住驍騎營,最終證明也隻是徒勞而已。
在驍騎營身後緊追不舍的是司馬昭,他已經使出了吃奶的力氣在拚命的趕路了,但可惜還是追不上驍騎營,等他們和前麵的司馬軍會師之時,驍騎營已經是突圍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