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桑接近東麵的山脈,這裏的地形也不能稱之平川了,連綿的起伏丘陵讓地形變得有些複雜,不過這並不妨礙騎兵的行動。
按照原定的計劃,驍騎營將會從這裏北上,抵達東觀,將司馬軍引入到並州軍的伏擊圈之中。
但現在他們卻想走也走不了,因為在前麵兩個方向上,出現了司馬軍的伏兵,攔住了他們北上的道路,而身後的司馬軍追兵,也已經是步步緊逼,與他們相隔隻有十餘裏,轉瞬即至。
得到前方有伏兵的消息之後,文欽心底突地一沉,其實一路行來,文欽最擔心的莫過如此,驍騎營擁有足夠快的速度,倒是不用擔心被後麵的追兵追上,但如果前麵的伏兵進行攔截的話,他們便會處於一種不利的形勢之下。
所以,文欽在行軍之時,盡可能采用不同的路線,以防備司馬軍的堵截,但沒想到,司馬軍還是算準了他會走下桑這條路,事先在下桑進行了埋伏,如此一來,驍騎營便陷入到了困境之中。
文欽下令驍騎營暫停前進,在敵情未明的情況下,他也不敢貿然地采取行動,隻能是收縮兵力,構築臨時的防線,準備探明敵情之後再展開行動。
而對麵的司馬軍似乎也是圍而不擊,盡管他們已經攔截住了驍騎營,但是卻是按兵不動,並沒有表現出進攻的意圖,雙方於是處於一種僵持的狀態。
但文欽清楚,司馬軍之所以按兵不動,應該還是在等待司馬軍後續的人馬趕來吧,驍騎營初戰對付右翼營的表現確實是足夠驚豔了,以致於沒有那一支司馬軍騎兵敢於和驍騎營來單挑。
所以留給驍騎營突圍的時間已經不多了,如果現在一直等待而無所作為的話,等司馬軍七萬大軍全部圍攻而來的時候,一切都將為時晚矣。
驍騎營戰鬥力是比以前提升了不少,但因此證明驍騎營是天下無敵就大錯特錯了,如果對付同等數量的敵軍騎兵,驍騎營自信可以遊刃有餘地來對付,但麵對七倍於己的兵力,恐怕沒人認為驍騎營可以打得贏。
如果驍騎營真要有那種以一敵七的戰鬥力,那又何至於一種狂逃,調過頭把丫的滅了再說。
事實上,沒有人敢這麽托大,包括驍騎將軍文欽在內,都不會對這麽懸殊的兵力對抗心存什麽幻想,以一敵七,那簡直就是在做夢。
文欽的手下的校尉提出固守待援的計劃,文欽當即予以反對,認為越騎營和屯騎營都在遠在東觀,還指望著驍騎營把司馬軍引入到包圍圈之中呢,等他們接到消息前來救援的話,隻怕驍騎營已經是被司馬軍團團包圍了,就算是越騎營和屯騎營,想從七萬之眾的司馬軍手中救驍騎營出去,也絕非是易事。
搞不好,不光是驍騎營難以解救,甚至連越騎營和屯騎營都有可能折在這裏。
本來是並州軍伏擊司馬軍,現在反過來卻被人家圍點打援,這樣的結果,也絕不是文欽所希望看到的。
所以原地按兵不動等待救援的計劃根本就行不通,驍騎營想要全身而退,就必須自救,不能倚仗任何的人。
而且驍騎營是否突圍成功關係到並州軍整個戰略計劃的安排,原地等待和坐以待斃沒有任何的區別。
事不宜遲,文欽當機立斷地發出命令,要求驍騎營全體做好準備,即刻發起突圍之戰。
連續地奔馳了兩天,驍騎營就算是鐵打的,也有疲憊的時候,此刻局麵令人沮喪,士兵的士氣顯然也是有明顯的低落,在這種情況下,發起最為艱難的突圍戰鬥,誰心裏也沒有半點的把握。
在這種情況下,文欽倒是沒有氣餒,驍騎營現在麵對的局麵,能有當初從洛陽撤退時更為嚴峻嗎?那樣最為艱苦卓絕的戰鬥驍騎營都沒有被打垮而挺了過來,那麽現在的事,顯然絕不能算什麽事。
“兒郎們,虎豹騎當年縱橫天下,身經百戰,從來也沒有畏懼過任何戰鬥,今天,驍騎營也不會有任何的孬種,隨我殺出一條血路去!”文欽撥刀在手,振臂高唿。
這個時候,領軍之將的作用就凸顯無疑,如果文欽畏縮了,那麽整個驍騎營就會徹底地崩潰,但如果文欽能率先站出來,必然會極大的鼓舞士氣,戰場上永遠也沒有一帆風順的事,順風仗要打,逆風仗也要打,驍騎營有著虎豹騎的光榮傳承,他們誓死而戰的信念永遠也不會垮掉。
文欽原本就是一位善於衝鋒陷陣的驍將,雖然他此時身為驍騎將軍,統領驍騎營,但是危難關頭,他還是一樣能挺身而出,衝鋒在第一線上。
在文欽的帶領之下,驍騎營的鬥誌被重新點燃,他們不等司馬軍形成合圍之勢,便立刻率先向北發起了進攻,去衝擊前麵的司馬軍陣地。
堵截在前麵的司馬軍有兩個營的兵力,一個居於東北方向,一個居於西北方向,同時將驍騎營北上的兩條路都給封死了。
文欽沒有專門地正麵去攻打,而是率軍直襲這兩條司馬軍的結合部,一般而言,兩支軍隊各有領軍之將,本軍陣營是一個整體,戰鬥力相對而言要強悍一些,但兩軍的銜接部位,往往因為指揮的關係,是很難形成統一而有效的戰鬥力的,文欽刻意地從兩支軍隊的銜接處尋找突破口,自然是很有針對性。
不過司馬軍似乎是注意到這個問題,在這個方向上,安排的並不是弱旅,而是司馬軍中最為強悍的部隊。
而且對於驍騎營的強行突圍,司馬軍似乎也是早已預料到了,他們在一開始就利用地形擺出了一個防守的陣式,用來阻擋並州軍的攻勢。
驍騎營將速度提升到了極致,萬馬奔騰,激起了衝天的塵煙,他們一個個高聲地呐喊著,殺氣如雲,氣吞如虎,有如決堤的洪水,以不可阻遏之勢,向著司馬軍的陣地衝去。
按照原定的計劃,驍騎營將會從這裏北上,抵達東觀,將司馬軍引入到並州軍的伏擊圈之中。
但現在他們卻想走也走不了,因為在前麵兩個方向上,出現了司馬軍的伏兵,攔住了他們北上的道路,而身後的司馬軍追兵,也已經是步步緊逼,與他們相隔隻有十餘裏,轉瞬即至。
得到前方有伏兵的消息之後,文欽心底突地一沉,其實一路行來,文欽最擔心的莫過如此,驍騎營擁有足夠快的速度,倒是不用擔心被後麵的追兵追上,但如果前麵的伏兵進行攔截的話,他們便會處於一種不利的形勢之下。
所以,文欽在行軍之時,盡可能采用不同的路線,以防備司馬軍的堵截,但沒想到,司馬軍還是算準了他會走下桑這條路,事先在下桑進行了埋伏,如此一來,驍騎營便陷入到了困境之中。
文欽下令驍騎營暫停前進,在敵情未明的情況下,他也不敢貿然地采取行動,隻能是收縮兵力,構築臨時的防線,準備探明敵情之後再展開行動。
而對麵的司馬軍似乎也是圍而不擊,盡管他們已經攔截住了驍騎營,但是卻是按兵不動,並沒有表現出進攻的意圖,雙方於是處於一種僵持的狀態。
但文欽清楚,司馬軍之所以按兵不動,應該還是在等待司馬軍後續的人馬趕來吧,驍騎營初戰對付右翼營的表現確實是足夠驚豔了,以致於沒有那一支司馬軍騎兵敢於和驍騎營來單挑。
所以留給驍騎營突圍的時間已經不多了,如果現在一直等待而無所作為的話,等司馬軍七萬大軍全部圍攻而來的時候,一切都將為時晚矣。
驍騎營戰鬥力是比以前提升了不少,但因此證明驍騎營是天下無敵就大錯特錯了,如果對付同等數量的敵軍騎兵,驍騎營自信可以遊刃有餘地來對付,但麵對七倍於己的兵力,恐怕沒人認為驍騎營可以打得贏。
如果驍騎營真要有那種以一敵七的戰鬥力,那又何至於一種狂逃,調過頭把丫的滅了再說。
事實上,沒有人敢這麽托大,包括驍騎將軍文欽在內,都不會對這麽懸殊的兵力對抗心存什麽幻想,以一敵七,那簡直就是在做夢。
文欽的手下的校尉提出固守待援的計劃,文欽當即予以反對,認為越騎營和屯騎營都在遠在東觀,還指望著驍騎營把司馬軍引入到包圍圈之中呢,等他們接到消息前來救援的話,隻怕驍騎營已經是被司馬軍團團包圍了,就算是越騎營和屯騎營,想從七萬之眾的司馬軍手中救驍騎營出去,也絕非是易事。
搞不好,不光是驍騎營難以解救,甚至連越騎營和屯騎營都有可能折在這裏。
本來是並州軍伏擊司馬軍,現在反過來卻被人家圍點打援,這樣的結果,也絕不是文欽所希望看到的。
所以原地按兵不動等待救援的計劃根本就行不通,驍騎營想要全身而退,就必須自救,不能倚仗任何的人。
而且驍騎營是否突圍成功關係到並州軍整個戰略計劃的安排,原地等待和坐以待斃沒有任何的區別。
事不宜遲,文欽當機立斷地發出命令,要求驍騎營全體做好準備,即刻發起突圍之戰。
連續地奔馳了兩天,驍騎營就算是鐵打的,也有疲憊的時候,此刻局麵令人沮喪,士兵的士氣顯然也是有明顯的低落,在這種情況下,發起最為艱難的突圍戰鬥,誰心裏也沒有半點的把握。
在這種情況下,文欽倒是沒有氣餒,驍騎營現在麵對的局麵,能有當初從洛陽撤退時更為嚴峻嗎?那樣最為艱苦卓絕的戰鬥驍騎營都沒有被打垮而挺了過來,那麽現在的事,顯然絕不能算什麽事。
“兒郎們,虎豹騎當年縱橫天下,身經百戰,從來也沒有畏懼過任何戰鬥,今天,驍騎營也不會有任何的孬種,隨我殺出一條血路去!”文欽撥刀在手,振臂高唿。
這個時候,領軍之將的作用就凸顯無疑,如果文欽畏縮了,那麽整個驍騎營就會徹底地崩潰,但如果文欽能率先站出來,必然會極大的鼓舞士氣,戰場上永遠也沒有一帆風順的事,順風仗要打,逆風仗也要打,驍騎營有著虎豹騎的光榮傳承,他們誓死而戰的信念永遠也不會垮掉。
文欽原本就是一位善於衝鋒陷陣的驍將,雖然他此時身為驍騎將軍,統領驍騎營,但是危難關頭,他還是一樣能挺身而出,衝鋒在第一線上。
在文欽的帶領之下,驍騎營的鬥誌被重新點燃,他們不等司馬軍形成合圍之勢,便立刻率先向北發起了進攻,去衝擊前麵的司馬軍陣地。
堵截在前麵的司馬軍有兩個營的兵力,一個居於東北方向,一個居於西北方向,同時將驍騎營北上的兩條路都給封死了。
文欽沒有專門地正麵去攻打,而是率軍直襲這兩條司馬軍的結合部,一般而言,兩支軍隊各有領軍之將,本軍陣營是一個整體,戰鬥力相對而言要強悍一些,但兩軍的銜接部位,往往因為指揮的關係,是很難形成統一而有效的戰鬥力的,文欽刻意地從兩支軍隊的銜接處尋找突破口,自然是很有針對性。
不過司馬軍似乎是注意到這個問題,在這個方向上,安排的並不是弱旅,而是司馬軍中最為強悍的部隊。
而且對於驍騎營的強行突圍,司馬軍似乎也是早已預料到了,他們在一開始就利用地形擺出了一個防守的陣式,用來阻擋並州軍的攻勢。
驍騎營將速度提升到了極致,萬馬奔騰,激起了衝天的塵煙,他們一個個高聲地呐喊著,殺氣如雲,氣吞如虎,有如決堤的洪水,以不可阻遏之勢,向著司馬軍的陣地衝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