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人,將田豐關入大牢,聽候發落。”
鄴城,大將軍府中,傳來袁紹的一聲怒吼。
幾乎所有人都打了一個寒噤,心中皆想,田別駕又剛而犯上了。
唉,隻是,田別駕這一次趕的時候不巧,主公的愛子袁尚突然得了重病,主公憂心忡忡,哪裏還有心思出兵討伐劉備啊。
這個田別駕,你進諫,是你的本分,也算是盡職了,至於主公聽不聽,那是主公的事,你左右不了啊。
你非得說什麽大事完了,主公因為一個小孩子而喪失統一四州的機會,真是昏庸之極,日後必為他人所滅。
你丫的,有這樣罵自己主公的嘛。
還好主公不算昏庸,念及著你以前的功勞,隻是把你打入大牢,不然,若是真換一個真正昏庸的,你肯定會屍首分家。
“哼。”袁紹不殺他,但田豐不領情,冷哼一聲,繼續大喊著,“主公不聽豐之言,日後必有大禍也。”
袁紹心情煩躁,怒吼一聲:“還愣著幹什麽,趕緊把田豐給我推出去,關入大牢,沒有本將的命令,誰也不許探視。”
田豐剛被推出大將軍府,沮授正好迎麵而來,見狀大吃一驚,急忙上前問道:“元皓,這是因何啊?”
田豐冷笑一聲:“豐勸主公,趁幽州內亂,劉備尚未掌控幽州大局,北上出兵,一戰而定幽州,完成北方統一大業。”
沮授一愣,問:“這幾日你我輪番勸諫,主公不是已有出兵意向乎,怎會突然改變主意,又對元皓如此?”
“莫非是……”沮授能想到的,無非是南陽派和潁川派又進讒言了。
“非也,主公愛子袁尚突染重病,主公心憂不已,無意出兵。豐隻不過是據實而言,卻惹得主公大怒,將豐下獄,任何人不得探視。”
“……”沮授登時一陣無語,什麽據實而言,肯定是你說話衝,冒犯了主公。
本來,沮授這次來大將軍府,也是想趁熱打鐵,讓袁紹下決斷。
這下可好,有這個零情商的田豐,以前的所有努力都付之東流了。
望著田豐被軍士押走,沮授長歎一口氣,喃喃自語道:“劉備乃世之梟雄也,一旦被其站穩腳跟,招兵買馬,任用賢才,主公再想定幽州,難也。”
慨歎一會兒,沮授轉身離開了。
沮授的智商絲毫不在田豐之下,而沮授的情商更是比田豐高得不是十萬八千裏啊,他知道什麽時候該犯上,什麽時候必須保持沉默。
這個時候,袁紹正在怒火之中,沮授若是敢再提北上討伐劉備之事,哪怕隻是為田豐求情,估計下場會跟田豐差不多。
袁紹因為愛子袁尚突染重病,錯失了北伐劉備的最好時機,暫且不說。
就說袁紹之弟袁術,剛在合肥沒享受幾天好日子,就又遇到兵事了。
呂布兵敗,張濟西歸,孫策就坐不住了,親自統領三萬兵馬,北上攻打合肥。
本來,袁術在曆陽、巢縣、舒縣、石亭、無為、廬江等人,都是駐紮了人馬的,以防備江東孫策會跨江北上。
但是,呂布和張濟兩路進攻,袁術大軍節節敗退,他隻得將兵力收縮,放棄了長江沿岸,兵力全部退迴合肥。
這麽一來,孫策就心動了。
他這個江東小霸王,野心卻不止在江東啊,看到如此好的機會,豈能放過。
這個時候,孫策剛剛將江東全境占領,卻麵臨著幾個隱患:一是民心未能全附,二是江東還有山越未除,三是江東士族龐雜,尚不能歸心於孫氏。
按說孫策這個時候出兵北上,是很不理智的,但是,淮南之地的誘惑是孫策無法抵抗的。
偏安於江東之地,不是孫策的性格,他早就盯上了淮南之地。
隻不過,袁術是其故主,孫策若是輕易討伐,於名聲不利。
徐州呂布呢,孫策自忖暫時不是他的對手,所以,袁術稱帝之後,呂布和張濟先後罷兵,孫策的機會就來了。
張昭和張紘等等一班文臣是不同意的,說是江東未定,孫策親率大軍北上,必生變故,但周瑜支持孫策,程普等一眾老將也支持,孫策就下了決定。
孫策跟周瑜又一番商量,決定隻帶三萬江東軍北上,其餘江東軍留守,以應變故。
果然,跟曆史上的情況大致吻合。
孫策三萬兵馬走到錢塘的時候,吳郡太守陳瑀暗中勾結山賊祖郎、焦已和嚴白虎,讓他們做內應,準備襲擊江東諸郡。
豈不料,此事被魯肅察覺,留守江東的呂範、徐逸便率軍強行攻打陳瑀屯兵的海西之地,大破陳瑀。
隨後,祖郎、焦已和嚴白虎也先後兵敗,祖郎單身逃脫,焦已和嚴白虎皆被呂範所殺,江東之亂起得快,平得也快。
陳瑀以及其麾下大將陳牧,還有祖郎一起北上,投奔了張濟。
本來,曆史上,陳瑀兵敗,麾下大將陳牧被殺,祖郎投降江東,隻有陳瑀一個人北上投奔了袁紹,被袁紹任命為故安都尉。
張濟的到來,扇動了蝴蝶的翅膀,結果就不一樣了。
陳牧和祖郎驍勇,陳瑀是徐州陳珪的從弟,東漢名臣陳球的長子,張濟自然不會將他們拒之門外,盡數接納下來。
陳牧和祖郎雖說驍勇,但張濟不缺大將,他們的到來隻是錦上添花。
可陳瑀就不一樣了,他跟陳珪是堂兄弟啊,這層關係很近的,日後張濟染指徐州,若是能得陳珪父子相助,絕對事半功倍。
曆史上曹操二征徐州,若無陳珪父子相助,哪裏會有那麽容易擊敗呂布啊。
孫策北上的同時,曹操也忍不住東進了。
曹操東進的目標是陳國,既然南下掃平張濟不成,東進滅掉小小的陳國應該沒問題吧。
陳王劉寵和國相駱俊經營陳國有方,民眾十幾萬,帶甲兩萬,糧草豐足,國內百姓安居樂業,實乃東漢末年少有的人間天堂啊。
曹操之所以一直沒動陳國,是因為陳國就他眼皮子下麵,養肥宰殺豈非更爽。
若無張濟,曹操也未必現在就要攻打陳國,畢竟陳王劉寵乃劉氏後裔,他跟劉備不一樣,是真正的漢室後裔。
(本章完)
鄴城,大將軍府中,傳來袁紹的一聲怒吼。
幾乎所有人都打了一個寒噤,心中皆想,田別駕又剛而犯上了。
唉,隻是,田別駕這一次趕的時候不巧,主公的愛子袁尚突然得了重病,主公憂心忡忡,哪裏還有心思出兵討伐劉備啊。
這個田別駕,你進諫,是你的本分,也算是盡職了,至於主公聽不聽,那是主公的事,你左右不了啊。
你非得說什麽大事完了,主公因為一個小孩子而喪失統一四州的機會,真是昏庸之極,日後必為他人所滅。
你丫的,有這樣罵自己主公的嘛。
還好主公不算昏庸,念及著你以前的功勞,隻是把你打入大牢,不然,若是真換一個真正昏庸的,你肯定會屍首分家。
“哼。”袁紹不殺他,但田豐不領情,冷哼一聲,繼續大喊著,“主公不聽豐之言,日後必有大禍也。”
袁紹心情煩躁,怒吼一聲:“還愣著幹什麽,趕緊把田豐給我推出去,關入大牢,沒有本將的命令,誰也不許探視。”
田豐剛被推出大將軍府,沮授正好迎麵而來,見狀大吃一驚,急忙上前問道:“元皓,這是因何啊?”
田豐冷笑一聲:“豐勸主公,趁幽州內亂,劉備尚未掌控幽州大局,北上出兵,一戰而定幽州,完成北方統一大業。”
沮授一愣,問:“這幾日你我輪番勸諫,主公不是已有出兵意向乎,怎會突然改變主意,又對元皓如此?”
“莫非是……”沮授能想到的,無非是南陽派和潁川派又進讒言了。
“非也,主公愛子袁尚突染重病,主公心憂不已,無意出兵。豐隻不過是據實而言,卻惹得主公大怒,將豐下獄,任何人不得探視。”
“……”沮授登時一陣無語,什麽據實而言,肯定是你說話衝,冒犯了主公。
本來,沮授這次來大將軍府,也是想趁熱打鐵,讓袁紹下決斷。
這下可好,有這個零情商的田豐,以前的所有努力都付之東流了。
望著田豐被軍士押走,沮授長歎一口氣,喃喃自語道:“劉備乃世之梟雄也,一旦被其站穩腳跟,招兵買馬,任用賢才,主公再想定幽州,難也。”
慨歎一會兒,沮授轉身離開了。
沮授的智商絲毫不在田豐之下,而沮授的情商更是比田豐高得不是十萬八千裏啊,他知道什麽時候該犯上,什麽時候必須保持沉默。
這個時候,袁紹正在怒火之中,沮授若是敢再提北上討伐劉備之事,哪怕隻是為田豐求情,估計下場會跟田豐差不多。
袁紹因為愛子袁尚突染重病,錯失了北伐劉備的最好時機,暫且不說。
就說袁紹之弟袁術,剛在合肥沒享受幾天好日子,就又遇到兵事了。
呂布兵敗,張濟西歸,孫策就坐不住了,親自統領三萬兵馬,北上攻打合肥。
本來,袁術在曆陽、巢縣、舒縣、石亭、無為、廬江等人,都是駐紮了人馬的,以防備江東孫策會跨江北上。
但是,呂布和張濟兩路進攻,袁術大軍節節敗退,他隻得將兵力收縮,放棄了長江沿岸,兵力全部退迴合肥。
這麽一來,孫策就心動了。
他這個江東小霸王,野心卻不止在江東啊,看到如此好的機會,豈能放過。
這個時候,孫策剛剛將江東全境占領,卻麵臨著幾個隱患:一是民心未能全附,二是江東還有山越未除,三是江東士族龐雜,尚不能歸心於孫氏。
按說孫策這個時候出兵北上,是很不理智的,但是,淮南之地的誘惑是孫策無法抵抗的。
偏安於江東之地,不是孫策的性格,他早就盯上了淮南之地。
隻不過,袁術是其故主,孫策若是輕易討伐,於名聲不利。
徐州呂布呢,孫策自忖暫時不是他的對手,所以,袁術稱帝之後,呂布和張濟先後罷兵,孫策的機會就來了。
張昭和張紘等等一班文臣是不同意的,說是江東未定,孫策親率大軍北上,必生變故,但周瑜支持孫策,程普等一眾老將也支持,孫策就下了決定。
孫策跟周瑜又一番商量,決定隻帶三萬江東軍北上,其餘江東軍留守,以應變故。
果然,跟曆史上的情況大致吻合。
孫策三萬兵馬走到錢塘的時候,吳郡太守陳瑀暗中勾結山賊祖郎、焦已和嚴白虎,讓他們做內應,準備襲擊江東諸郡。
豈不料,此事被魯肅察覺,留守江東的呂範、徐逸便率軍強行攻打陳瑀屯兵的海西之地,大破陳瑀。
隨後,祖郎、焦已和嚴白虎也先後兵敗,祖郎單身逃脫,焦已和嚴白虎皆被呂範所殺,江東之亂起得快,平得也快。
陳瑀以及其麾下大將陳牧,還有祖郎一起北上,投奔了張濟。
本來,曆史上,陳瑀兵敗,麾下大將陳牧被殺,祖郎投降江東,隻有陳瑀一個人北上投奔了袁紹,被袁紹任命為故安都尉。
張濟的到來,扇動了蝴蝶的翅膀,結果就不一樣了。
陳牧和祖郎驍勇,陳瑀是徐州陳珪的從弟,東漢名臣陳球的長子,張濟自然不會將他們拒之門外,盡數接納下來。
陳牧和祖郎雖說驍勇,但張濟不缺大將,他們的到來隻是錦上添花。
可陳瑀就不一樣了,他跟陳珪是堂兄弟啊,這層關係很近的,日後張濟染指徐州,若是能得陳珪父子相助,絕對事半功倍。
曆史上曹操二征徐州,若無陳珪父子相助,哪裏會有那麽容易擊敗呂布啊。
孫策北上的同時,曹操也忍不住東進了。
曹操東進的目標是陳國,既然南下掃平張濟不成,東進滅掉小小的陳國應該沒問題吧。
陳王劉寵和國相駱俊經營陳國有方,民眾十幾萬,帶甲兩萬,糧草豐足,國內百姓安居樂業,實乃東漢末年少有的人間天堂啊。
曹操之所以一直沒動陳國,是因為陳國就他眼皮子下麵,養肥宰殺豈非更爽。
若無張濟,曹操也未必現在就要攻打陳國,畢竟陳王劉寵乃劉氏後裔,他跟劉備不一樣,是真正的漢室後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