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如同一部盤旋在山路上的老爺車,明明費了半天功夫趕了20裏路,其實隻是迴到了比一個小時前剛剛經過的地方高幾米的位置。行速也不是均勻的,峰迴路轉的時候慢一些,長驅直入的時候快一些。
代邵佳覺得現在的自己和幾年以前並沒有太大差異,唯一的差別在於年齡長了幾歲,除此之外,實在沒有可以稱道的地方。曾幾何時,他也曾為自己能夠考上大學而慶幸,為自己能夠擁有鄭丹芹而興高采烈,為自己英語通過六級而自鳴得意,然而現在,每當閑暇下來的時候,他都會在內心深處拷問自己,上大學這幾年來,我到底學會了什麽,懂得了什麽,之於社會,我到底能夠做些什麽,畢業以後我能夠找到工作嗎,如果找不到工作我該怎麽辦?
代邵佳因此而陷入了深深的焦慮中,他開始為自己的前途和命運擔心起來。當然,這並不代表兩年或者一年以前他就不曾為前途擔憂過,而是擔憂從未像現在這般強烈,每每想到近在咫尺的畢業,他就不禁心驚膽戰起來。“畢業等於失業”的號角已經吹響在了大學校園裏的每一個角落,據代邵佳所知,在自己的學長中間,找不到工作的、零工資就業和工資待遇甚至比農民工還要低的大有人在,而這些,隻是無法在官方的統計數字中體現出來而已。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學校公布的就業率有增無減,這使學校在代邵佳心目中的形象大打折扣。
代邵佳原本準備考研究生,可不久前研究生教育將全麵自費的消息使他打了退堂鼓。他心裏十分清楚,自己之所以上得起大學,完全得益於大娘的房子,要不然自己就會如同昔日的夥伴們一樣四處流浪,靠外出打工養家糊口,代邵佳的高中同學朱誌凱便是其中一個。
代邵佳是在暑假迴家的途中遇到朱誌凱的,代邵佳下火車後在市裏轉乘迴縣裏的公汽,剛登上汽車,他就發現坐在倒數第二排的朱誌凱。朱誌凱穿著一件藍色襯衣,豎著的短發被抹得澄亮,看起來十分精神。相形之下,代邵佳卻顯得有氣無力和茫然失措。
“代邵佳,邵佳,你是代邵佳吧?”
“朱誌凱,真巧啊。”
昔日同窗相見,代邵佳自有一番滋味在心頭,他雖然不知道朱誌凱混得如何,但從對方的衣著和神態看得出,他一定混得還不賴。
代邵佳挨著朱誌凱坐下了。
“你還在上大學吧?”朱誌凱近乎輕蔑地說。
“是啊,馬上讀大四了。”
“大學有什麽讀頭,還不如早早出來打工掙錢。我當初就沒讀那個什麽狗屁大學。”三年過去了,朱誌凱比以前傲慢了許多。朱誌凱所謂的狗屁大學其實就是指三江大學,隻不過與代邵佳有所不同的是,朱誌凱考取的是專科。但朱誌凱並沒特指三江大學的專科是狗屁,而籠統地說三江大學是狗屁大學,這令代邵佳極為不快。不過,代邵佳並未發現出自己的不滿,而是迎合了朱誌凱的說法。
“是啊,上大學沒意思。”
“就是。我覺得上大學跟不上大學一個樣,上大學就是浪費光陰,蓄骨頭,大學畢業了也一樣打工,和高中畢業沒什麽區別。”
這句話正好撩到了代邵佳的痛處,也是代邵佳所擔心的地方。朱誌凱仿佛並沒注意到這些,依然自顧自地手舞足蹈著,唾沫橫飛,如果不是巴士的空間所限,他的雙腳甚至都要蹬到半空中。旁人看得出來,朱誌凱是故意而為之,他想借打擊代邵佳的自信以謀求快感,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便是如此。
代邵佳的臉色越發陰沉了下來,額頭上的汗珠越聚越多。
朱誌凱遞給代邵佳一包紙巾,“你看你,熱成這個樣子。”
朱誌凱的話語猶如洞開了的閘門,一泄不可收拾。
“我手下就有兩個大學生學徒,在跟我學模具手藝。我常常跟他們開玩笑,我說你們大學算是白上了,到頭來還不是和我們沒上大學的人一樣。我的兩個學徒年紀比我都大,比你也大,而他們的工資每月才1000多點。這還不算低的,還有更低的,當他們找不到工作的時候啥事都願意幹,哎,如今的大學生真是不值錢了,連雞都不如。”
“你這不是在損人嗎,大學生怎麽不如雞了?”代邵佳想要正麵駁斥朱誌凱大學生不如雞的論調,可他終究沒有將心裏的話說出口,取而代之以沉默。在有些時候,無聲的抗議甚至比有聲的抗議更有威懾力。
“我們老板說大學生說話一套一套的,可做起事來就不是那麽迴事——”見代邵佳沒搭理自己,朱誌凱便識趣地沒再說下去,取而代之的是尷尬地微笑。如若在從前,朱誌凱的微笑代表的是友好,而現在,在代邵佳看來則是譏諷與嘲笑。
同學間的重逢就這樣草草地收場了,最後,他們禮節性地向對方詢問了電話號碼,然後揮手告別而去。
代邵佳因此而陷入了沉思,他一次次地詰問自己,上大學究竟有什麽意義。是啊,上大學究竟有什麽意義,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時期,麵對不同的學習和就業環境迴答可能有天壤之別,然而,在此時的代邵佳看來,引用朱誌凱的話來說就是“大學生不如雞”。代邵佳雖然對從朱誌凱嘴裏冒出這番話十分反感,但他的確是這麽以為的,在時下,大學生簡直成為了無能、下作、放蕩的代名詞。他因此也徹底放棄了考研的念頭。
代邵佳現在最想要的,就是能夠找到一份工作,哪怕待遇差一些,他也無所謂,這樣至少可以為自己漂泊的心找到泊岸。
暑假剛過,代邵佳就開始為找工作而籌劃了。可他能夠籌劃什麽呢,沒有經濟基礎作支撐,一切都隻能是空談,在其他的同學動輒花費上千元為自己量身打造一套求職裝的時候,他卻隻能厚著臉皮找同學借衣服來穿;在其他同學天南地北在各地的招聘會間穿梭的時候,他卻隻能死守著三江市這一畝三分地。於是在許多同學找到工作的時候,他卻依然是個自由人,用人單位拒絕他的理由很簡單,就是沒有工作經驗。他有時也與招聘方麵拒理力爭,你們不錄用我,我怎麽可能有工作經驗呢?招聘人員接著會說,對不起,我們不能給你這個機會。
就這樣,代邵佳在一次又一次的打擊中日益自卑起來,他的心境也由失望到幾近絕望,他甚至想到了死,他想,鄭丹芹選擇跳樓自殺之前,悲觀失落也不過如此吧。
代邵佳覺得現在的自己和幾年以前並沒有太大差異,唯一的差別在於年齡長了幾歲,除此之外,實在沒有可以稱道的地方。曾幾何時,他也曾為自己能夠考上大學而慶幸,為自己能夠擁有鄭丹芹而興高采烈,為自己英語通過六級而自鳴得意,然而現在,每當閑暇下來的時候,他都會在內心深處拷問自己,上大學這幾年來,我到底學會了什麽,懂得了什麽,之於社會,我到底能夠做些什麽,畢業以後我能夠找到工作嗎,如果找不到工作我該怎麽辦?
代邵佳因此而陷入了深深的焦慮中,他開始為自己的前途和命運擔心起來。當然,這並不代表兩年或者一年以前他就不曾為前途擔憂過,而是擔憂從未像現在這般強烈,每每想到近在咫尺的畢業,他就不禁心驚膽戰起來。“畢業等於失業”的號角已經吹響在了大學校園裏的每一個角落,據代邵佳所知,在自己的學長中間,找不到工作的、零工資就業和工資待遇甚至比農民工還要低的大有人在,而這些,隻是無法在官方的統計數字中體現出來而已。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學校公布的就業率有增無減,這使學校在代邵佳心目中的形象大打折扣。
代邵佳原本準備考研究生,可不久前研究生教育將全麵自費的消息使他打了退堂鼓。他心裏十分清楚,自己之所以上得起大學,完全得益於大娘的房子,要不然自己就會如同昔日的夥伴們一樣四處流浪,靠外出打工養家糊口,代邵佳的高中同學朱誌凱便是其中一個。
代邵佳是在暑假迴家的途中遇到朱誌凱的,代邵佳下火車後在市裏轉乘迴縣裏的公汽,剛登上汽車,他就發現坐在倒數第二排的朱誌凱。朱誌凱穿著一件藍色襯衣,豎著的短發被抹得澄亮,看起來十分精神。相形之下,代邵佳卻顯得有氣無力和茫然失措。
“代邵佳,邵佳,你是代邵佳吧?”
“朱誌凱,真巧啊。”
昔日同窗相見,代邵佳自有一番滋味在心頭,他雖然不知道朱誌凱混得如何,但從對方的衣著和神態看得出,他一定混得還不賴。
代邵佳挨著朱誌凱坐下了。
“你還在上大學吧?”朱誌凱近乎輕蔑地說。
“是啊,馬上讀大四了。”
“大學有什麽讀頭,還不如早早出來打工掙錢。我當初就沒讀那個什麽狗屁大學。”三年過去了,朱誌凱比以前傲慢了許多。朱誌凱所謂的狗屁大學其實就是指三江大學,隻不過與代邵佳有所不同的是,朱誌凱考取的是專科。但朱誌凱並沒特指三江大學的專科是狗屁,而籠統地說三江大學是狗屁大學,這令代邵佳極為不快。不過,代邵佳並未發現出自己的不滿,而是迎合了朱誌凱的說法。
“是啊,上大學沒意思。”
“就是。我覺得上大學跟不上大學一個樣,上大學就是浪費光陰,蓄骨頭,大學畢業了也一樣打工,和高中畢業沒什麽區別。”
這句話正好撩到了代邵佳的痛處,也是代邵佳所擔心的地方。朱誌凱仿佛並沒注意到這些,依然自顧自地手舞足蹈著,唾沫橫飛,如果不是巴士的空間所限,他的雙腳甚至都要蹬到半空中。旁人看得出來,朱誌凱是故意而為之,他想借打擊代邵佳的自信以謀求快感,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便是如此。
代邵佳的臉色越發陰沉了下來,額頭上的汗珠越聚越多。
朱誌凱遞給代邵佳一包紙巾,“你看你,熱成這個樣子。”
朱誌凱的話語猶如洞開了的閘門,一泄不可收拾。
“我手下就有兩個大學生學徒,在跟我學模具手藝。我常常跟他們開玩笑,我說你們大學算是白上了,到頭來還不是和我們沒上大學的人一樣。我的兩個學徒年紀比我都大,比你也大,而他們的工資每月才1000多點。這還不算低的,還有更低的,當他們找不到工作的時候啥事都願意幹,哎,如今的大學生真是不值錢了,連雞都不如。”
“你這不是在損人嗎,大學生怎麽不如雞了?”代邵佳想要正麵駁斥朱誌凱大學生不如雞的論調,可他終究沒有將心裏的話說出口,取而代之以沉默。在有些時候,無聲的抗議甚至比有聲的抗議更有威懾力。
“我們老板說大學生說話一套一套的,可做起事來就不是那麽迴事——”見代邵佳沒搭理自己,朱誌凱便識趣地沒再說下去,取而代之的是尷尬地微笑。如若在從前,朱誌凱的微笑代表的是友好,而現在,在代邵佳看來則是譏諷與嘲笑。
同學間的重逢就這樣草草地收場了,最後,他們禮節性地向對方詢問了電話號碼,然後揮手告別而去。
代邵佳因此而陷入了沉思,他一次次地詰問自己,上大學究竟有什麽意義。是啊,上大學究竟有什麽意義,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時期,麵對不同的學習和就業環境迴答可能有天壤之別,然而,在此時的代邵佳看來,引用朱誌凱的話來說就是“大學生不如雞”。代邵佳雖然對從朱誌凱嘴裏冒出這番話十分反感,但他的確是這麽以為的,在時下,大學生簡直成為了無能、下作、放蕩的代名詞。他因此也徹底放棄了考研的念頭。
代邵佳現在最想要的,就是能夠找到一份工作,哪怕待遇差一些,他也無所謂,這樣至少可以為自己漂泊的心找到泊岸。
暑假剛過,代邵佳就開始為找工作而籌劃了。可他能夠籌劃什麽呢,沒有經濟基礎作支撐,一切都隻能是空談,在其他的同學動輒花費上千元為自己量身打造一套求職裝的時候,他卻隻能厚著臉皮找同學借衣服來穿;在其他同學天南地北在各地的招聘會間穿梭的時候,他卻隻能死守著三江市這一畝三分地。於是在許多同學找到工作的時候,他卻依然是個自由人,用人單位拒絕他的理由很簡單,就是沒有工作經驗。他有時也與招聘方麵拒理力爭,你們不錄用我,我怎麽可能有工作經驗呢?招聘人員接著會說,對不起,我們不能給你這個機會。
就這樣,代邵佳在一次又一次的打擊中日益自卑起來,他的心境也由失望到幾近絕望,他甚至想到了死,他想,鄭丹芹選擇跳樓自殺之前,悲觀失落也不過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