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寶釵之論惜春譏諷
林家有女名青筠[紅樓] 作者:桃之夭夭夭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p>
轉眼已到第二日,乃是黛玉帶三春姊妹迴來的日子。下人們遵照吩咐有條不紊的忙碌,青筠親自檢查了一遍,忽見劉山家的過來迴話,手中還捧著一隻白瓷大盤,裏頭是鮮紅欲滴的櫻桃。
“這是哪兒來的?”
劉山家的笑迴道:“迴大姑娘,這是張大人命人送來的,另有些紗羅瓜果,因這櫻桃難得,我想著大姑娘今兒設宴,便做主帶了來。”
“張大人?哪位張大人?”青筠一時不解。初來京城的頭幾日,與林家有來往的世交皆打發人來過了,且皆是內宅女眷們名義,猛然蹦出了個張大人倒教她疑惑。
劉山家的說道:“大姑娘莫不是忘了,咱們老爺在金陵有位故友張令聞張先生,他家三公子今年上京赴考得了二甲好名次,如今在翰林院當值呢,可不就是張大人。張大人說前些時日忙於公務,今天才知道兩位姑娘上京的事兒,實在慚愧,恰好新得了些櫻桃,送來給兩位姑娘。又說往後在京城裏,姑娘們若有什麽事隻管打發人去尋他。”
“哦,原來是他,難為他記著了。迴禮可打發人送去了?”青筠聽到是張鳴送來的,了然,外人不知,她卻是與張家算熟悉了。接了櫻桃擺在席上,又暗暗犯疑。如今即入五月,櫻桃四月便熟了,此時便是有怕是也極少,張家在金陵雖有些清名,在京城卻無甚根基,如何得的櫻桃?
隨之又笑自己,難不成不準張家有幾個位高權重的世交麽。
“還沒迴呢,正來迴大姑娘。”
“那便按著往年的例迴了吧。”
正說著又小丫頭跑來稟報:“大姑娘,姑娘和賈家二奶奶姑娘們到了。”
聞言青筠忙去迎接,未至二門便見幾個嬌豔的姑娘在丫鬟們的簇擁下走來,最引人注目的反倒是王熙鳳。橘紅對襟褙子上繡鏤金百蝶穿花,下著明黃鳳仙裙,配著雙鳳齊翔牡丹紋樣的深橘色宮絛,喜氣富貴又明豔照人。三春是一樣的打扮,粉紅底子刺繡交襟長褙子,下著白紗裙,再留心一瞧,果然同原著中一般,每人頸間戴著一隻金項圈兒。
“青筠姐姐。”黛玉先幾步迎上來,白底撒紅花的長身對襟褙子,下配大紅百褶裙,腕上一對通透玉鐲,發間一支碧玉簪、兩朵玉片攢出的頭花兒,清新別致,嫋娜風流。
“妹妹,璉二奶奶,這三位便是表姑娘吧?果然個個不凡。”青筠剛要再說幾句,突然發覺多了一人。但見其十三四歲,體態略豐,麵容端莊神色淡然,姿容之美與黛玉不相上下,乃因比黛玉略長兩三歲,一身藕合紗衫淡粉紗裙,倒格外有份沉靜嬌豔。盡管心中有所猜測,麵上卻帶著幾分疑惑,笑問道:“不知這位姑娘是……”
黛玉介紹說:“這位是二太太的外侄女,薛家姐姐薛寶釵,比我略長三歲。前幾日薛家太太攜家進京,如今暫住在榮國府,今天姊妹們都過來小聚,我便邀薛姐姐同來。”
青筠聽了便了然,薛寶釵比她大一歲。
“原來是薛家姐姐。”青筠又與三春一一認過,便領著幾人往園中去:“今天請姐妹們也沒什麽好招待,隻是一些尋常點心菜品,隻園中花兒開的好,或可賞玩。還望姊妹們莫嫌棄。我已命人收拾了聽雨軒,幾位姐妹便住下來,我不好出門,權賴姐妹們來了陪著說說話。”
王熙鳳聽的笑起來:“瞧瞧,瞧瞧,我可說錯了不曾?林大姑娘這嘴就是巧,你都這麽說了,姑娘們可不就住下了?總不好吃了就走,丟下林大姑娘一個孤零零的可憐。”
“到底是璉二奶奶知道我,若不是知道璉二奶奶是管家奶奶,每天睜眼起便有一二百件事等著吩咐調停,我定要請了璉二奶奶住下來,多與二奶奶說幾句話,不知有多大好造化。”青筠倒也喜歡和王熙鳳說笑,這裏的姑娘們大多秉承閨訓,兼之不熟,誰能像王熙鳳似的敢放開了大說大笑。怨不得人人都說“罵鳳姐、恨鳳姐、不見鳳姐想鳳姐”,便是原著裏賈母都說隻有鳳姐逗得笑一笑方覺心裏頭舒坦。
黛玉挽著林青筠的胳膊笑道:“我是要好好兒住幾日的,青筠姐姐隻管歇著,一應瑣事都有妹妹呢。”
“那可好,妹妹管家比我還厲害,我就好生受用幾日。”說笑著,園子就到了。
三春姊妹與薛寶釵基本少言,都在暗暗打量林青筠,心中難掩詫異。便是先前聽了黛玉所說,她們卻想著一個林家沒落旁支的孤女,哪怕做了林家義女又如何?瞧大太太邢夫人便知道,世家貴女的休養氣度可不是那麽好學的,便是真有規矩涵養,與她們立在一起隻怕也差別立現,誰知竟是想差了。又想到她身邊與黛玉一樣有個宮裏出來的嬤嬤,便釋然,與此同時又難掩羨慕。
寶釵在心裏歎著林青筠好命,宮裏嬤嬤尋常請不到,若不然……
林青筠到底與三春不熟,席上便由黛玉周全招待,慢慢兒言語多了,又同是相差無幾的年輕小姑娘們,對著滿園好景色,都放開了心玩鬧起來。便是一貫穩重自持的薛寶釵也言語活潑不少。
“如此好的荷塘景色,又有開的這樣好的石榴花,若不作詩吟誦一番豈不可惜。”黛玉到底是文人秉性,當即便提議作詩。
青筠聽了連連擺手,趕緊與王熙鳳坐在一處:“妹妹可別算上我,你是知道的,我詩文平平,沒得惹人笑話。璉二奶奶一人也無趣,莫不如叫上幾個丫頭,我陪著璉二奶奶一起投壺。”
“哎呦,可別這麽說,你若不會作詩誰會?我是不會那些濕啊幹啊的,你不必管我,我自己樂著呢。”王熙鳳笑著推她。
薛寶釵也笑著接道:“不過是頑罷了,哪裏那麽認真,若真論起來咱們作詩算什麽,沒得傳出去惹人笑話。咱們女孩兒原不該識字,既認得了字也該用在正經地方,這作詩作詞原是玩鬧消遣,針鑿女工方是咱們的本分。”
這話一出氣氛無形中便微微一變。
青筠留心一看,果然見黛玉麵色不好,卻因在自家待客,寶釵是客人,不好反駁。探春微微皺眉顯見得的是讚同,卻似有所顧慮佯作沒聽見,迎春是個木頭人,這會兒隻滿眼看著紅豔豔的石榴花兒目不斜視,反倒是最小的惜春情緒毫無掩飾,憤憤的一哼。
“寶姐姐的話我卻不懂,若咱們女孩兒不該認字讀書,那寶姐姐怎麽就讀書了呢?我還聽說寶姐姐自幼讀書,博古通今,再沒有不知道的書。若咱們女孩兒果然不該讀書,寶姐姐豈不是後悔死了?也該再找個什麽神仙方兒來配丸子藥,一吃下去什麽書都忘了,隻管針鑿女工的本分。”
惜春這番話真真是說的刁蠻刻薄,且話中有話,還影射了寶釵所服用的“冷香丸”。那什麽神仙方兒,一堆的花兒朵兒的,賈府上下都傳遍了。偏生惜春一貫的性子乖僻,脾氣上來嘴裏不饒人,直刺的人下不來台也常有。
這道怪了,薛家才來幾天,怎麽就得罪惜春了?若沒得罪,哪怕惜春果真說話直也萬不會如此不給顏麵。
薛寶釵是個穩得住的,哪怕被擠兌的尷尬臉紅,卻很快便恢複如初,口中淡淡輕笑道:“原以為隻顰兒口齒伶俐說話不饒人,想不到四妹妹也如此厲害,我算是領教了。”
青筠睨了薛寶釵一眼,故作疑惑的問:“顰兒是誰?”
薛寶釵笑道:“還能是誰?自然是林妹妹。這還是寶玉取的字,說妹妹眉間若蹙,若取字,莫若‘顰顰’二字最妙。”
“薛姐姐快別說這話!”青筠不輕不重的截斷對方言語,麵色卻十分鄭重:“姑娘家的小字皆由父母所取,亦或將來定親後由夫家所取,怎可輕視玩鬧。幾年前妹妹去外祖家年紀尚小,賈家寶二爺同樣年幼,小孩子玩鬧說笑本就不該當真,薛姐姐怎好堂而皇之的稱唿起來?”
薛寶釵一怔,顯然沒料到林青筠突然張口,還有這番指責,偏她一貫以穩重自持示人,又最是講究女子貞靜德言容功,一時間不禁麵色漲紅,訕訕笑道:“倒是我口誤,一時沒留神就帶了出來,我自罰一杯。林妹妹,原諒姐姐一迴,自此之後我定是改了。”
青筠忙站起來,欠身致了一禮:“薛姐姐不過口誤罷了,說開便無事。薛姐姐莫怪我斤斤計較,到底女子名節是大事,輕忽不得。義父遠在揚州,臨上京前我在義父跟前作保,定要好好兒照顧妹妹,萬不能讓妹妹受委屈。”
薛寶釵趕忙起身避開,並不受禮,又歎道:“青筠妹妹待林妹妹一片愛護真心,誰能怪罪?都怪我不好,不該出口無狀。”
黛玉從青筠駁寶釵時便微微紅了眼,早年初來賈府,寶玉見麵就給她取字,她心中不悅,卻因初來乍到寄人籬下不好表露出來,就那樣還惹得寶玉砸玉,不知多少人私下裏說她。幸而姐妹們也知道姑娘家的字不是隨意取的,並不將此掛在嘴上,便是寶玉也不再提起,偏生來了個寶釵,不知哪裏聽到從前的話,今兒竟講了出來。
黛玉過來挽住青筠的胳膊,衝著寶釵俏皮笑道:“我看出來了,寶姐姐是羨慕我有姐姐疼呢。看寶姐姐怪可憐的,我便將青筠姐姐舍出來,寶姐姐也喚一聲姐姐罷了。”
“好你個林妹妹!打趣起我來了,你的青筠姐姐比我還小一歲呢。”薛寶釵麵上佯怒,心下一鬆,作勢就要擰黛玉的臉,實際上卻明白是黛玉故意以此來化解方才的尷尬氣氛。
黛玉邊躲邊笑,嘴裏還不停的迴道:“那又如何?莫不聞‘拄拐棍的孫孫,搖車裏的爺爺’,誰說小一歲便做不得姐姐了?你便是喚我姐姐,我也應的。”
探春撲哧一聲也笑了:“了不得了,林姐姐這是著魔了。我看莫不如你們各自作詩一首,誰的詩好誰便為長,如何?”
“我看好!這個好!”惜春不嫌事兒大,拍著手一個勁兒的讚同。
迎春無奈歎道:“可罷手吧,再鬧頭發就散了,盡讓丫頭們看笑話了。”
王熙鳳一直自得其樂的吃著瓜果點心品著茶,見她們如此方笑道:“姑娘們可真會樂,倒把這一桌子的好茶好水好果子都便宜了我。”
笑鬧的兩人這才停手,各自由丫鬟整理了頭發衣服,定出題目作詩。青筠本不欲參加,又被拉著不許脫逃,隻得費心做出一首交差。幾個人裏就數黛玉、探春、寶釵三人興致最高,惜春也是胡亂湊出一首,迎春親自將諸人詩詞錄寫在紙上,大家評賞了一迴,共推探春的石榴詩句最妙。
這時惜春湊到林青筠跟前,仰著頭眼巴巴的道:“青筠姐姐,聽林姐姐說你會畫畫兒,尤其擅長西洋畫兒,能不能教我?”
惜春年紀小,如今才六七歲,雖平日裏瞧著清冷,此時滿眼期盼的模樣卻格外可愛。青筠心理上早是成年人,黛玉敏感多思心理反而較為早熟,惜春卻是完完全全的孩子性情,惹得她格外喜歡。
“我早聽妹妹說有個會畫畫兒的惜春小妹妹,既然你有興趣,我定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想到這樣一個喜愛作畫的小姑娘最後卻遁入空門,不免唏噓。
“那我可要叨擾姐姐了。”惜春當即就坐不住了。
青筠隻得與黛玉幾人說了一聲,領著惜春去自己院中。
轉眼已到第二日,乃是黛玉帶三春姊妹迴來的日子。下人們遵照吩咐有條不紊的忙碌,青筠親自檢查了一遍,忽見劉山家的過來迴話,手中還捧著一隻白瓷大盤,裏頭是鮮紅欲滴的櫻桃。
“這是哪兒來的?”
劉山家的笑迴道:“迴大姑娘,這是張大人命人送來的,另有些紗羅瓜果,因這櫻桃難得,我想著大姑娘今兒設宴,便做主帶了來。”
“張大人?哪位張大人?”青筠一時不解。初來京城的頭幾日,與林家有來往的世交皆打發人來過了,且皆是內宅女眷們名義,猛然蹦出了個張大人倒教她疑惑。
劉山家的說道:“大姑娘莫不是忘了,咱們老爺在金陵有位故友張令聞張先生,他家三公子今年上京赴考得了二甲好名次,如今在翰林院當值呢,可不就是張大人。張大人說前些時日忙於公務,今天才知道兩位姑娘上京的事兒,實在慚愧,恰好新得了些櫻桃,送來給兩位姑娘。又說往後在京城裏,姑娘們若有什麽事隻管打發人去尋他。”
“哦,原來是他,難為他記著了。迴禮可打發人送去了?”青筠聽到是張鳴送來的,了然,外人不知,她卻是與張家算熟悉了。接了櫻桃擺在席上,又暗暗犯疑。如今即入五月,櫻桃四月便熟了,此時便是有怕是也極少,張家在金陵雖有些清名,在京城卻無甚根基,如何得的櫻桃?
隨之又笑自己,難不成不準張家有幾個位高權重的世交麽。
“還沒迴呢,正來迴大姑娘。”
“那便按著往年的例迴了吧。”
正說著又小丫頭跑來稟報:“大姑娘,姑娘和賈家二奶奶姑娘們到了。”
聞言青筠忙去迎接,未至二門便見幾個嬌豔的姑娘在丫鬟們的簇擁下走來,最引人注目的反倒是王熙鳳。橘紅對襟褙子上繡鏤金百蝶穿花,下著明黃鳳仙裙,配著雙鳳齊翔牡丹紋樣的深橘色宮絛,喜氣富貴又明豔照人。三春是一樣的打扮,粉紅底子刺繡交襟長褙子,下著白紗裙,再留心一瞧,果然同原著中一般,每人頸間戴著一隻金項圈兒。
“青筠姐姐。”黛玉先幾步迎上來,白底撒紅花的長身對襟褙子,下配大紅百褶裙,腕上一對通透玉鐲,發間一支碧玉簪、兩朵玉片攢出的頭花兒,清新別致,嫋娜風流。
“妹妹,璉二奶奶,這三位便是表姑娘吧?果然個個不凡。”青筠剛要再說幾句,突然發覺多了一人。但見其十三四歲,體態略豐,麵容端莊神色淡然,姿容之美與黛玉不相上下,乃因比黛玉略長兩三歲,一身藕合紗衫淡粉紗裙,倒格外有份沉靜嬌豔。盡管心中有所猜測,麵上卻帶著幾分疑惑,笑問道:“不知這位姑娘是……”
黛玉介紹說:“這位是二太太的外侄女,薛家姐姐薛寶釵,比我略長三歲。前幾日薛家太太攜家進京,如今暫住在榮國府,今天姊妹們都過來小聚,我便邀薛姐姐同來。”
青筠聽了便了然,薛寶釵比她大一歲。
“原來是薛家姐姐。”青筠又與三春一一認過,便領著幾人往園中去:“今天請姐妹們也沒什麽好招待,隻是一些尋常點心菜品,隻園中花兒開的好,或可賞玩。還望姊妹們莫嫌棄。我已命人收拾了聽雨軒,幾位姐妹便住下來,我不好出門,權賴姐妹們來了陪著說說話。”
王熙鳳聽的笑起來:“瞧瞧,瞧瞧,我可說錯了不曾?林大姑娘這嘴就是巧,你都這麽說了,姑娘們可不就住下了?總不好吃了就走,丟下林大姑娘一個孤零零的可憐。”
“到底是璉二奶奶知道我,若不是知道璉二奶奶是管家奶奶,每天睜眼起便有一二百件事等著吩咐調停,我定要請了璉二奶奶住下來,多與二奶奶說幾句話,不知有多大好造化。”青筠倒也喜歡和王熙鳳說笑,這裏的姑娘們大多秉承閨訓,兼之不熟,誰能像王熙鳳似的敢放開了大說大笑。怨不得人人都說“罵鳳姐、恨鳳姐、不見鳳姐想鳳姐”,便是原著裏賈母都說隻有鳳姐逗得笑一笑方覺心裏頭舒坦。
黛玉挽著林青筠的胳膊笑道:“我是要好好兒住幾日的,青筠姐姐隻管歇著,一應瑣事都有妹妹呢。”
“那可好,妹妹管家比我還厲害,我就好生受用幾日。”說笑著,園子就到了。
三春姊妹與薛寶釵基本少言,都在暗暗打量林青筠,心中難掩詫異。便是先前聽了黛玉所說,她們卻想著一個林家沒落旁支的孤女,哪怕做了林家義女又如何?瞧大太太邢夫人便知道,世家貴女的休養氣度可不是那麽好學的,便是真有規矩涵養,與她們立在一起隻怕也差別立現,誰知竟是想差了。又想到她身邊與黛玉一樣有個宮裏出來的嬤嬤,便釋然,與此同時又難掩羨慕。
寶釵在心裏歎著林青筠好命,宮裏嬤嬤尋常請不到,若不然……
林青筠到底與三春不熟,席上便由黛玉周全招待,慢慢兒言語多了,又同是相差無幾的年輕小姑娘們,對著滿園好景色,都放開了心玩鬧起來。便是一貫穩重自持的薛寶釵也言語活潑不少。
“如此好的荷塘景色,又有開的這樣好的石榴花,若不作詩吟誦一番豈不可惜。”黛玉到底是文人秉性,當即便提議作詩。
青筠聽了連連擺手,趕緊與王熙鳳坐在一處:“妹妹可別算上我,你是知道的,我詩文平平,沒得惹人笑話。璉二奶奶一人也無趣,莫不如叫上幾個丫頭,我陪著璉二奶奶一起投壺。”
“哎呦,可別這麽說,你若不會作詩誰會?我是不會那些濕啊幹啊的,你不必管我,我自己樂著呢。”王熙鳳笑著推她。
薛寶釵也笑著接道:“不過是頑罷了,哪裏那麽認真,若真論起來咱們作詩算什麽,沒得傳出去惹人笑話。咱們女孩兒原不該識字,既認得了字也該用在正經地方,這作詩作詞原是玩鬧消遣,針鑿女工方是咱們的本分。”
這話一出氣氛無形中便微微一變。
青筠留心一看,果然見黛玉麵色不好,卻因在自家待客,寶釵是客人,不好反駁。探春微微皺眉顯見得的是讚同,卻似有所顧慮佯作沒聽見,迎春是個木頭人,這會兒隻滿眼看著紅豔豔的石榴花兒目不斜視,反倒是最小的惜春情緒毫無掩飾,憤憤的一哼。
“寶姐姐的話我卻不懂,若咱們女孩兒不該認字讀書,那寶姐姐怎麽就讀書了呢?我還聽說寶姐姐自幼讀書,博古通今,再沒有不知道的書。若咱們女孩兒果然不該讀書,寶姐姐豈不是後悔死了?也該再找個什麽神仙方兒來配丸子藥,一吃下去什麽書都忘了,隻管針鑿女工的本分。”
惜春這番話真真是說的刁蠻刻薄,且話中有話,還影射了寶釵所服用的“冷香丸”。那什麽神仙方兒,一堆的花兒朵兒的,賈府上下都傳遍了。偏生惜春一貫的性子乖僻,脾氣上來嘴裏不饒人,直刺的人下不來台也常有。
這道怪了,薛家才來幾天,怎麽就得罪惜春了?若沒得罪,哪怕惜春果真說話直也萬不會如此不給顏麵。
薛寶釵是個穩得住的,哪怕被擠兌的尷尬臉紅,卻很快便恢複如初,口中淡淡輕笑道:“原以為隻顰兒口齒伶俐說話不饒人,想不到四妹妹也如此厲害,我算是領教了。”
青筠睨了薛寶釵一眼,故作疑惑的問:“顰兒是誰?”
薛寶釵笑道:“還能是誰?自然是林妹妹。這還是寶玉取的字,說妹妹眉間若蹙,若取字,莫若‘顰顰’二字最妙。”
“薛姐姐快別說這話!”青筠不輕不重的截斷對方言語,麵色卻十分鄭重:“姑娘家的小字皆由父母所取,亦或將來定親後由夫家所取,怎可輕視玩鬧。幾年前妹妹去外祖家年紀尚小,賈家寶二爺同樣年幼,小孩子玩鬧說笑本就不該當真,薛姐姐怎好堂而皇之的稱唿起來?”
薛寶釵一怔,顯然沒料到林青筠突然張口,還有這番指責,偏她一貫以穩重自持示人,又最是講究女子貞靜德言容功,一時間不禁麵色漲紅,訕訕笑道:“倒是我口誤,一時沒留神就帶了出來,我自罰一杯。林妹妹,原諒姐姐一迴,自此之後我定是改了。”
青筠忙站起來,欠身致了一禮:“薛姐姐不過口誤罷了,說開便無事。薛姐姐莫怪我斤斤計較,到底女子名節是大事,輕忽不得。義父遠在揚州,臨上京前我在義父跟前作保,定要好好兒照顧妹妹,萬不能讓妹妹受委屈。”
薛寶釵趕忙起身避開,並不受禮,又歎道:“青筠妹妹待林妹妹一片愛護真心,誰能怪罪?都怪我不好,不該出口無狀。”
黛玉從青筠駁寶釵時便微微紅了眼,早年初來賈府,寶玉見麵就給她取字,她心中不悅,卻因初來乍到寄人籬下不好表露出來,就那樣還惹得寶玉砸玉,不知多少人私下裏說她。幸而姐妹們也知道姑娘家的字不是隨意取的,並不將此掛在嘴上,便是寶玉也不再提起,偏生來了個寶釵,不知哪裏聽到從前的話,今兒竟講了出來。
黛玉過來挽住青筠的胳膊,衝著寶釵俏皮笑道:“我看出來了,寶姐姐是羨慕我有姐姐疼呢。看寶姐姐怪可憐的,我便將青筠姐姐舍出來,寶姐姐也喚一聲姐姐罷了。”
“好你個林妹妹!打趣起我來了,你的青筠姐姐比我還小一歲呢。”薛寶釵麵上佯怒,心下一鬆,作勢就要擰黛玉的臉,實際上卻明白是黛玉故意以此來化解方才的尷尬氣氛。
黛玉邊躲邊笑,嘴裏還不停的迴道:“那又如何?莫不聞‘拄拐棍的孫孫,搖車裏的爺爺’,誰說小一歲便做不得姐姐了?你便是喚我姐姐,我也應的。”
探春撲哧一聲也笑了:“了不得了,林姐姐這是著魔了。我看莫不如你們各自作詩一首,誰的詩好誰便為長,如何?”
“我看好!這個好!”惜春不嫌事兒大,拍著手一個勁兒的讚同。
迎春無奈歎道:“可罷手吧,再鬧頭發就散了,盡讓丫頭們看笑話了。”
王熙鳳一直自得其樂的吃著瓜果點心品著茶,見她們如此方笑道:“姑娘們可真會樂,倒把這一桌子的好茶好水好果子都便宜了我。”
笑鬧的兩人這才停手,各自由丫鬟整理了頭發衣服,定出題目作詩。青筠本不欲參加,又被拉著不許脫逃,隻得費心做出一首交差。幾個人裏就數黛玉、探春、寶釵三人興致最高,惜春也是胡亂湊出一首,迎春親自將諸人詩詞錄寫在紙上,大家評賞了一迴,共推探春的石榴詩句最妙。
這時惜春湊到林青筠跟前,仰著頭眼巴巴的道:“青筠姐姐,聽林姐姐說你會畫畫兒,尤其擅長西洋畫兒,能不能教我?”
惜春年紀小,如今才六七歲,雖平日裏瞧著清冷,此時滿眼期盼的模樣卻格外可愛。青筠心理上早是成年人,黛玉敏感多思心理反而較為早熟,惜春卻是完完全全的孩子性情,惹得她格外喜歡。
“我早聽妹妹說有個會畫畫兒的惜春小妹妹,既然你有興趣,我定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想到這樣一個喜愛作畫的小姑娘最後卻遁入空門,不免唏噓。
“那我可要叨擾姐姐了。”惜春當即就坐不住了。
青筠隻得與黛玉幾人說了一聲,領著惜春去自己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