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改革時期,徐萬昌也和全國各地一把地主的土地、牛馬、農具分給窮人,徐萬昌也是被分的對象,把自己的土地都分給了一些窮苦的人們,不過心裏並不覺得不愉快,因為他從來就具備扶貧濟困的品格,從來就把交接朋友放在第一位,再加之他最早的接受了黨的教育,明知道這樣的做法是早晚的事兒。
按占有的土地說他應該劃為地主的成分,土改工作隊長根據當地老百姓的意見就給他定性為中農的成分。有一些外地的窮頭都以為徐萬昌是站荒戶應該是地主的成分,再加之他那樣的有名氣一定的有相當多的財產,就在當地糾集一夥人來分徐萬昌的果實(當時的農民給這樣的做法去了一個名字叫做“飛”)。結果幾次都被當地的農會給頂了迴去。因此,徐萬昌的人身絲毫沒有收到一點傷害。
在土改的前一年,救過劉占領的小白馬突然的失蹤了,到底是去了哪裏誰也不知道。徐萬昌解釋說:“是馬三分龍,它是有靈性的,在馬的心裏主人隻有一個,不可能有第二個主人,因此就迴到大草原上去了。”雖然這樣的說,在劉家人的心理也都覺得有些失落、淒涼,隻能是用這樣的一個故事來安慰一下罷了。
土改工作隊中的大事小情還都離不開徐萬昌,因為這個屯子的每一個人的掌故他都了如指掌。不過他的年歲也確實是太大了,他盡可能的把孫子劉山往前推。從互助組到高級社一直到生產隊,劉山曾擔任過組長、生產隊長等。徐萬昌屯還始終是劉家做帶頭人。
土地改革結束不久徐萬昌這裏再也不是三姓家族了,投親訪人們來這裏定居的很多,但是大部分都是從山東來的,隻有一戶姓張的是從山裏走出來投靠徐萬昌而來的。這時的徐洪海也娶妻生子,搬到了徐萬昌東北角的隨興屯去了。這裏還是一個比較偏僻的山溝溝,這裏的人們還是愛老守田園,剛解放的農民見識還是比較少的,特別是接受儒家教育的烙印太深“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這裏的人們能夠走出小山溝到外麵闖蕩的人屈指可數。因此這裏的人們看到外麵的一切事物都覺得新鮮,隻知道春種秋收,麵朝黃土背朝天,隻講究誰的農活做得好,隻要是踏實種地就叫做本分。
劉山現在也在農業社裏當隊長呢。雖然大字不識一個,不過在徐萬昌的熏陶下對外界的事物接受的較快。也很願意為大夥做事。
剛搬進徐萬昌不久的張老漢他對中的這行不在行,不過他走山路、行圍打獵倒是個好手。一口氣登上幾個山頭氣都不帶長出一口的。槍法都數得上是百發百中的。劉山也隻好讓他給生產隊喂養牲畜,不過他倒是挺幹的來的。
一天,生產隊長劉山從村裏給張大爺家帶迴了一封信。這對張老漢來說就是廢紙一張。“這是什麽東西?”他問劉山。“這可能就是傳說中的鴻雁捎書。”劉山又仔細的端詳了一下信封想了想說:“我聽大隊長說這是你兒子來的信。你兒子?”劉山說著象想起了什麽,“不對呀!來的時候你不說沒有孩子嗎?大隊長怎麽說是你兒子來的信呢?“劉山反問了一句。張老漢這才實話實說。“我曾經有過兒子,我以為是墜崖了,沒想到他還活著呢。”劉山也是鬥大的字不識一口袋就趕緊說:“你快到管理區去找李大隊長去吧!”
這封信又一次驚醒了張老漢的多年的噩夢,想起了兒子——啊山,當年在老家給當地的一個牧主放牛,春末夏初的季節,牛兒正處在發情的階段,兩頭公牛相互拚鬥,雙雙都的掉進了山澗裏邊去了,這下啊山可傻了,趴在崖邊瞧了好久,連牛的影子也沒看見,急的他連哭帶喊的折騰了好一陣子,也都無濟於事。
山裏的蚊子個頭特別的大,夕陽西下蜜蜂大小的蚊子瞎蠓都出來覓食了,叮咬的老牛們都無法吃草了,到了該迴家的時候了。阿山坐在懸崖邊他多想跳下去呀,實在是不敢迴家了,兩頭老牛怎麽能賠得起呢?的蚊子和瞎蒙也借此機會貪婪的吮吸著,不知道叮上了多少,密密麻麻的紅著肚子還在品嚐著正在痛苦中思索的血。太陽露在外麵的半邊紅臉就要下去了,一會老爹就會來找的,我怎麽說呀?這不是斷了我們全家人的口糧了嗎?我不能死要到外麵掙錢還債!再說好死不如賴活著,我一定要活下去,給全家人爭氣!想到這裏他一咬牙,一跺腳專殺那個就離開了此地。也沒想到告訴老爹老媽一聲。
夜幕就要拉開了,張老爹嘴了埋怨著走出家門:“這小子一定是睡著了,天都這般光景了怎麽還不見迴來呢?”
他來到啊山放牛的地方,在山崖邊看到了啊山放牛用的鞭子,嚇得一庇護坐在了地上,他明白了,孩子掉到山澗裏了,他一數老牛發現又少了兩頭腱牛。他就哭著說:“孩子你不應該為這兩頭牛就喪了命啊!咱爺倆慢慢地掙錢還唄……。哭得淚水都是紅的了,著鮮紅的淚水也許是死蚊子和瞎蒙的傑作,也許是張老漢傷心到了極點了。
張大爺把牛給牧主趕了迴去。牧主首先看到的是少了最狀的兩頭牛,張大爺哭訴著他所看到的一切。“看你哭得這麽傷心,我相信你不是把我的牛給宰了吃肉了。也不追究你兒子的責任了。從現在起你就得給我再放上十年的牛,至於工錢嗎?我不說你也會知道是怎麽迴事吧!”(意思是還賬賠牛款)。
還沒用上十年窮苦人就翻身了,張老漢隻放了二年的牛,牧主就被分了,那裏被壓迫的人們也和其他地方的農民一樣都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劉山對著正在沉思中發呆的張老漢說:“你還愣著幹什麽?還不快去找大隊長去!”老張迴憶中醒了過來。轉身向管理區跑去……
張老漢一路小跑來見李大隊長。“你看信封上寫著張誌山(老爹收)嗎。”大隊長指著封皮上的姓名說。“這是從你老家哪裏轉過來的”大隊長補充著說。也不管大隊長說什麽,張老漢像發了狂一樣轉身就往家裏跑去。“我還有兒子!”張老漢像發了瘋似的說:“我兒子沒死他還活著呢!”老伴兒聽了從屋子裏踉蹌著跑了出來問:“老頭子你是不是想兒子想瘋了?你可千萬別嚇我呀!”隨後跟來的大隊長在一旁笑著解釋說:“是真的!你兒子是咱們部隊上的人。”大隊長也被二位老人家的激動所感染了。“你看這是咱部隊的免費郵章,你照著這上的地址就可以找到你的兒子。”他用手指點著給老人家看。這些都是白費力氣的事兒,什麽免費呀什麽部隊呀,對這兩位老人來說都是一些沒有影子的話,他們現在所關心的就是兒子是不是真的還活著。一聽能找到兒子老漢來勁了,指著信封說你把這給我叨咕叨咕,我幹著急不知道畫的都是啥。大隊長當麵把信打開,把信封裏的一張火車票遞給張老漢說:“你拿著它就可以坐火車去看兒子了。”老漢急切地問:“上哪去坐呀?”大隊長說:“去你去哈拉濱(就是現在的哈爾濱。)就有火車了。你再聽一下你兒子是怎麽說的吧。大隊長認真的讀了起來,老人張著嘴聽著,心裏還嘀咕著:“我見到他一定要問一下,你跑的時候咋不告訴我一聲呢?這小子都說些啥呀?沒聽懂。”張老漢張大爺又追問了一句。
讀完信後,李大隊長看張大爺還在那傻愣愣地站著,就知道他沒明白信的內容。連忙解釋說:“你兒子在信中說他現在是旅長了,讓你拿著車票找地方政府,把你送到車站帶著地址下了車就會有人把你送到他那裏去的。”張老漢這下總算聽清楚了,對老伴兒說:“還不進屋去拿好東西,咱倆一塊兒去看兒子!”大隊長說:“你暫時還不能去,這隻是一個人的車票啊!”“我有辦法。”他一邊說著一邊就要把手中的車票撕成兩半。“可不能撕!撕了就誰也去不成了!”大隊長著急的嚷著。
老兩口子爭論了好一會兒,總算確定下來是讓張老漢先去看看。果然按信中所說的那樣,帶著地址每到一處都有人負責照顧張大爺,一路都是綠燈的來的了兒子家。
到了家裏爺倆個道了離別之情以後,兒子操起電話,(這都是首長專用的都不用撥號,)“喂!給我送二斤燒牛肉,外帶二兩老白幹。”說完不大的工夫酒、菜到齊了。兒子陪著張大爺吃完了這頓接風的飯。張大爺大口的吃肉、滿手的抹一油,嘖嘖著嘴說:“這牛肉還真是滋味,就還真有勁兒。你小子是不當年真的把牛給殺了學會燒牛肉了?”兒子也不答話。兒媳婦在一旁看著盛菜,招待著這很少見的公爹,真要笑出聲來了,但又強隱著沒敢笑。
牛肉、喝二兩小酒一進肚,老張把嘴巴一摩挲說:“忙你的去吧!我要一個人躺一會。”“剛吃完飯你應當運動一下在休息,這樣對你的胃有好處。”兒媳婦囑咐說。你們在這裏整天的吃肉我還(胃)為誰呀?我也要為自己了。說完就找個地方躺下了。
睡醒後屋子裏沒有一個人了,老漢想起吃飯的一幕,幹都有些不妥。兒媳婦是城裏的人嫌我髒都不和我在一起吃飯,這不是我久留之地呀!一台頭看見了桌子上的電話,心裏說這是個好東西,要啥它就來啥呀!我走的時候要帶上它。
老漢出去撒尿的時候,經過洗手間,(實際他來到兒子就告訴他屋子裏有廁所,老漢覺得不方便,就到外麵去。)看見兒子正在擠牙膏要刷牙,這下老漢的心裏就更別扭了,剛來到你們就背著我吃東西,這叫我還怎麽呆呀?他想好了主意沒有做聲。早飯時兒子又是拿起電話說:“早餐要豐盛些。”說完就放下了。
再好的早餐老漢也沒吃出什麽滋味,胡亂的吃完了早飯,連一句話都沒和兒子說。兒子覺得奇怪著急上班也沒來得及問一下,問候一聲就走了。
老漢看他們都走了,先是拿起兒子的牙膏一嚐清涼可口真好吃,不怪這小子自己偷著吃呢?我不能全吃了的給老伴兒留點兒嚐嚐,又抄起桌子上的電話,費了好大的力氣把線都扯斷了揣在衣襟的下麵,照著來時的辦法有一路順風的趕迴了家。
“老伴兒啊!我迴來了。”老漢氣唿唿的說。“你怎麽迴來的這麽快呀?”老伴兒奇怪的問。“在那呆不住還生氣。迴來後讓你也享受一下美餐。”說完把牙膏掏了出來,遞給老板說:“你嚐嚐這東西可香甜了,不過得少吃,我看咱兒子用東西往嘴裏抹一下就行了。”然後又弄來一些藤條從窗戶上扯了出去,接在屋簷下的椽子上認真的對老伴兒說:“你就等著吃燒牛肉吧。喂!送來二斤牛肉。”他學著兒子的樣子說著。說完就翹著二郎腿,端端正正的坐在那裏等著牛肉的到來……。
老人徐萬昌聽說老張頭有一個在隊伍裏當官的兒子,心裏很是羨慕。又聽說他坐火車去的,心裏就更加的佩服他有個好兒子。聽說老張迴來了就趕緊的來他家裏嘮一會。
“大哥,人老了可千萬不要到兒子跟前去呀!這不我到了兒子那裏還沒呆上幾天,就看見他在背地裏偷吃東西。”他深有感觸的對徐萬昌說。說完又隨手指了一下拿一瓶牙膏。“那可能是你兒子吃的養身體得藥吧。”徐萬昌猜測著說。聽了這話,張老漢有些後悔自己的做法。附和這說:“對呀!我從去到我偷著跑迴來的時候我愛吃什麽他就給我買什麽,也不應該怕我吃啊!”
“你——你——那是錯怪你的兒子了。你就說說坐火——火——火車到底是一種什麽滋味?人們都說舍——舍——不吃舍不喝留錢坐火車嗎!”徐萬昌著急的問著。他所關心的就是坐火車到底是一個什麽感覺。
“要我說坐火車好真不敢坐馬車舒服,他把你卷到一個小房子裏,外麵什麽也看不見也不知道走得快慢,跟看不見老板子坐在哪裏。”就像小孩兒坐在悠車裏不睡才怪呢。要不是有有個娘們喊叫下車還止不一定睡到什麽時候呢。
坐火車到底是個什麽樣子,從老張頭的嘴裏也沒聽出什麽,他心裏想,以後有機會一定的親自去做一做,到底是行不行隨便坐,倒還是一個未知數。徐萬昌思索著離開了張老漢的家。心裏埋怨自己咋沒有這樣坐火車的機會呢?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薦、求點擊、求評論、求紅包、求禮物,各種求,有什麽要什麽,都砸過來吧!
按占有的土地說他應該劃為地主的成分,土改工作隊長根據當地老百姓的意見就給他定性為中農的成分。有一些外地的窮頭都以為徐萬昌是站荒戶應該是地主的成分,再加之他那樣的有名氣一定的有相當多的財產,就在當地糾集一夥人來分徐萬昌的果實(當時的農民給這樣的做法去了一個名字叫做“飛”)。結果幾次都被當地的農會給頂了迴去。因此,徐萬昌的人身絲毫沒有收到一點傷害。
在土改的前一年,救過劉占領的小白馬突然的失蹤了,到底是去了哪裏誰也不知道。徐萬昌解釋說:“是馬三分龍,它是有靈性的,在馬的心裏主人隻有一個,不可能有第二個主人,因此就迴到大草原上去了。”雖然這樣的說,在劉家人的心理也都覺得有些失落、淒涼,隻能是用這樣的一個故事來安慰一下罷了。
土改工作隊中的大事小情還都離不開徐萬昌,因為這個屯子的每一個人的掌故他都了如指掌。不過他的年歲也確實是太大了,他盡可能的把孫子劉山往前推。從互助組到高級社一直到生產隊,劉山曾擔任過組長、生產隊長等。徐萬昌屯還始終是劉家做帶頭人。
土地改革結束不久徐萬昌這裏再也不是三姓家族了,投親訪人們來這裏定居的很多,但是大部分都是從山東來的,隻有一戶姓張的是從山裏走出來投靠徐萬昌而來的。這時的徐洪海也娶妻生子,搬到了徐萬昌東北角的隨興屯去了。這裏還是一個比較偏僻的山溝溝,這裏的人們還是愛老守田園,剛解放的農民見識還是比較少的,特別是接受儒家教育的烙印太深“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這裏的人們能夠走出小山溝到外麵闖蕩的人屈指可數。因此這裏的人們看到外麵的一切事物都覺得新鮮,隻知道春種秋收,麵朝黃土背朝天,隻講究誰的農活做得好,隻要是踏實種地就叫做本分。
劉山現在也在農業社裏當隊長呢。雖然大字不識一個,不過在徐萬昌的熏陶下對外界的事物接受的較快。也很願意為大夥做事。
剛搬進徐萬昌不久的張老漢他對中的這行不在行,不過他走山路、行圍打獵倒是個好手。一口氣登上幾個山頭氣都不帶長出一口的。槍法都數得上是百發百中的。劉山也隻好讓他給生產隊喂養牲畜,不過他倒是挺幹的來的。
一天,生產隊長劉山從村裏給張大爺家帶迴了一封信。這對張老漢來說就是廢紙一張。“這是什麽東西?”他問劉山。“這可能就是傳說中的鴻雁捎書。”劉山又仔細的端詳了一下信封想了想說:“我聽大隊長說這是你兒子來的信。你兒子?”劉山說著象想起了什麽,“不對呀!來的時候你不說沒有孩子嗎?大隊長怎麽說是你兒子來的信呢?“劉山反問了一句。張老漢這才實話實說。“我曾經有過兒子,我以為是墜崖了,沒想到他還活著呢。”劉山也是鬥大的字不識一口袋就趕緊說:“你快到管理區去找李大隊長去吧!”
這封信又一次驚醒了張老漢的多年的噩夢,想起了兒子——啊山,當年在老家給當地的一個牧主放牛,春末夏初的季節,牛兒正處在發情的階段,兩頭公牛相互拚鬥,雙雙都的掉進了山澗裏邊去了,這下啊山可傻了,趴在崖邊瞧了好久,連牛的影子也沒看見,急的他連哭帶喊的折騰了好一陣子,也都無濟於事。
山裏的蚊子個頭特別的大,夕陽西下蜜蜂大小的蚊子瞎蠓都出來覓食了,叮咬的老牛們都無法吃草了,到了該迴家的時候了。阿山坐在懸崖邊他多想跳下去呀,實在是不敢迴家了,兩頭老牛怎麽能賠得起呢?的蚊子和瞎蒙也借此機會貪婪的吮吸著,不知道叮上了多少,密密麻麻的紅著肚子還在品嚐著正在痛苦中思索的血。太陽露在外麵的半邊紅臉就要下去了,一會老爹就會來找的,我怎麽說呀?這不是斷了我們全家人的口糧了嗎?我不能死要到外麵掙錢還債!再說好死不如賴活著,我一定要活下去,給全家人爭氣!想到這裏他一咬牙,一跺腳專殺那個就離開了此地。也沒想到告訴老爹老媽一聲。
夜幕就要拉開了,張老爹嘴了埋怨著走出家門:“這小子一定是睡著了,天都這般光景了怎麽還不見迴來呢?”
他來到啊山放牛的地方,在山崖邊看到了啊山放牛用的鞭子,嚇得一庇護坐在了地上,他明白了,孩子掉到山澗裏了,他一數老牛發現又少了兩頭腱牛。他就哭著說:“孩子你不應該為這兩頭牛就喪了命啊!咱爺倆慢慢地掙錢還唄……。哭得淚水都是紅的了,著鮮紅的淚水也許是死蚊子和瞎蒙的傑作,也許是張老漢傷心到了極點了。
張大爺把牛給牧主趕了迴去。牧主首先看到的是少了最狀的兩頭牛,張大爺哭訴著他所看到的一切。“看你哭得這麽傷心,我相信你不是把我的牛給宰了吃肉了。也不追究你兒子的責任了。從現在起你就得給我再放上十年的牛,至於工錢嗎?我不說你也會知道是怎麽迴事吧!”(意思是還賬賠牛款)。
還沒用上十年窮苦人就翻身了,張老漢隻放了二年的牛,牧主就被分了,那裏被壓迫的人們也和其他地方的農民一樣都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劉山對著正在沉思中發呆的張老漢說:“你還愣著幹什麽?還不快去找大隊長去!”老張迴憶中醒了過來。轉身向管理區跑去……
張老漢一路小跑來見李大隊長。“你看信封上寫著張誌山(老爹收)嗎。”大隊長指著封皮上的姓名說。“這是從你老家哪裏轉過來的”大隊長補充著說。也不管大隊長說什麽,張老漢像發了狂一樣轉身就往家裏跑去。“我還有兒子!”張老漢像發了瘋似的說:“我兒子沒死他還活著呢!”老伴兒聽了從屋子裏踉蹌著跑了出來問:“老頭子你是不是想兒子想瘋了?你可千萬別嚇我呀!”隨後跟來的大隊長在一旁笑著解釋說:“是真的!你兒子是咱們部隊上的人。”大隊長也被二位老人家的激動所感染了。“你看這是咱部隊的免費郵章,你照著這上的地址就可以找到你的兒子。”他用手指點著給老人家看。這些都是白費力氣的事兒,什麽免費呀什麽部隊呀,對這兩位老人來說都是一些沒有影子的話,他們現在所關心的就是兒子是不是真的還活著。一聽能找到兒子老漢來勁了,指著信封說你把這給我叨咕叨咕,我幹著急不知道畫的都是啥。大隊長當麵把信打開,把信封裏的一張火車票遞給張老漢說:“你拿著它就可以坐火車去看兒子了。”老漢急切地問:“上哪去坐呀?”大隊長說:“去你去哈拉濱(就是現在的哈爾濱。)就有火車了。你再聽一下你兒子是怎麽說的吧。大隊長認真的讀了起來,老人張著嘴聽著,心裏還嘀咕著:“我見到他一定要問一下,你跑的時候咋不告訴我一聲呢?這小子都說些啥呀?沒聽懂。”張老漢張大爺又追問了一句。
讀完信後,李大隊長看張大爺還在那傻愣愣地站著,就知道他沒明白信的內容。連忙解釋說:“你兒子在信中說他現在是旅長了,讓你拿著車票找地方政府,把你送到車站帶著地址下了車就會有人把你送到他那裏去的。”張老漢這下總算聽清楚了,對老伴兒說:“還不進屋去拿好東西,咱倆一塊兒去看兒子!”大隊長說:“你暫時還不能去,這隻是一個人的車票啊!”“我有辦法。”他一邊說著一邊就要把手中的車票撕成兩半。“可不能撕!撕了就誰也去不成了!”大隊長著急的嚷著。
老兩口子爭論了好一會兒,總算確定下來是讓張老漢先去看看。果然按信中所說的那樣,帶著地址每到一處都有人負責照顧張大爺,一路都是綠燈的來的了兒子家。
到了家裏爺倆個道了離別之情以後,兒子操起電話,(這都是首長專用的都不用撥號,)“喂!給我送二斤燒牛肉,外帶二兩老白幹。”說完不大的工夫酒、菜到齊了。兒子陪著張大爺吃完了這頓接風的飯。張大爺大口的吃肉、滿手的抹一油,嘖嘖著嘴說:“這牛肉還真是滋味,就還真有勁兒。你小子是不當年真的把牛給殺了學會燒牛肉了?”兒子也不答話。兒媳婦在一旁看著盛菜,招待著這很少見的公爹,真要笑出聲來了,但又強隱著沒敢笑。
牛肉、喝二兩小酒一進肚,老張把嘴巴一摩挲說:“忙你的去吧!我要一個人躺一會。”“剛吃完飯你應當運動一下在休息,這樣對你的胃有好處。”兒媳婦囑咐說。你們在這裏整天的吃肉我還(胃)為誰呀?我也要為自己了。說完就找個地方躺下了。
睡醒後屋子裏沒有一個人了,老漢想起吃飯的一幕,幹都有些不妥。兒媳婦是城裏的人嫌我髒都不和我在一起吃飯,這不是我久留之地呀!一台頭看見了桌子上的電話,心裏說這是個好東西,要啥它就來啥呀!我走的時候要帶上它。
老漢出去撒尿的時候,經過洗手間,(實際他來到兒子就告訴他屋子裏有廁所,老漢覺得不方便,就到外麵去。)看見兒子正在擠牙膏要刷牙,這下老漢的心裏就更別扭了,剛來到你們就背著我吃東西,這叫我還怎麽呆呀?他想好了主意沒有做聲。早飯時兒子又是拿起電話說:“早餐要豐盛些。”說完就放下了。
再好的早餐老漢也沒吃出什麽滋味,胡亂的吃完了早飯,連一句話都沒和兒子說。兒子覺得奇怪著急上班也沒來得及問一下,問候一聲就走了。
老漢看他們都走了,先是拿起兒子的牙膏一嚐清涼可口真好吃,不怪這小子自己偷著吃呢?我不能全吃了的給老伴兒留點兒嚐嚐,又抄起桌子上的電話,費了好大的力氣把線都扯斷了揣在衣襟的下麵,照著來時的辦法有一路順風的趕迴了家。
“老伴兒啊!我迴來了。”老漢氣唿唿的說。“你怎麽迴來的這麽快呀?”老伴兒奇怪的問。“在那呆不住還生氣。迴來後讓你也享受一下美餐。”說完把牙膏掏了出來,遞給老板說:“你嚐嚐這東西可香甜了,不過得少吃,我看咱兒子用東西往嘴裏抹一下就行了。”然後又弄來一些藤條從窗戶上扯了出去,接在屋簷下的椽子上認真的對老伴兒說:“你就等著吃燒牛肉吧。喂!送來二斤牛肉。”他學著兒子的樣子說著。說完就翹著二郎腿,端端正正的坐在那裏等著牛肉的到來……。
老人徐萬昌聽說老張頭有一個在隊伍裏當官的兒子,心裏很是羨慕。又聽說他坐火車去的,心裏就更加的佩服他有個好兒子。聽說老張迴來了就趕緊的來他家裏嘮一會。
“大哥,人老了可千萬不要到兒子跟前去呀!這不我到了兒子那裏還沒呆上幾天,就看見他在背地裏偷吃東西。”他深有感觸的對徐萬昌說。說完又隨手指了一下拿一瓶牙膏。“那可能是你兒子吃的養身體得藥吧。”徐萬昌猜測著說。聽了這話,張老漢有些後悔自己的做法。附和這說:“對呀!我從去到我偷著跑迴來的時候我愛吃什麽他就給我買什麽,也不應該怕我吃啊!”
“你——你——那是錯怪你的兒子了。你就說說坐火——火——火車到底是一種什麽滋味?人們都說舍——舍——不吃舍不喝留錢坐火車嗎!”徐萬昌著急的問著。他所關心的就是坐火車到底是一個什麽感覺。
“要我說坐火車好真不敢坐馬車舒服,他把你卷到一個小房子裏,外麵什麽也看不見也不知道走得快慢,跟看不見老板子坐在哪裏。”就像小孩兒坐在悠車裏不睡才怪呢。要不是有有個娘們喊叫下車還止不一定睡到什麽時候呢。
坐火車到底是個什麽樣子,從老張頭的嘴裏也沒聽出什麽,他心裏想,以後有機會一定的親自去做一做,到底是行不行隨便坐,倒還是一個未知數。徐萬昌思索著離開了張老漢的家。心裏埋怨自己咋沒有這樣坐火車的機會呢?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薦、求點擊、求評論、求紅包、求禮物,各種求,有什麽要什麽,都砸過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