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鍾鳴遠返迴中軍,正撞見丁魁楚在侍衛簇擁下迎麵而來,忙側在道旁揖禮,“見過督堂大人。”


    丁魁楚看他周身風塵仆仆的樣子,又抬眼望向附近地形,不禁冷哼道:“世知還真是謹慎,如此一馬平川之地也要打探敵情?”


    鍾鳴遠隻得低頭道一聲,“是。”


    丁魁楚不再理他,又轉頭問陳課道:“近日派去梧州的探馬有消息了嗎?”


    “迴督堂,尚無人迴返。”陳課忙補充道,“想來梧州已被圍得水泄不通,敵軍巡查甚嚴,屬下已加派了人手前往。”


    實則朱琳渼早已令人封鎖了蒼梧附近所有的道路,任何人暫時隻能北去不許南返,他那些探馬眼下都聚在蒼梧附近急得打轉。


    丁魁楚聽到“被圍得水泄不通”之語,心中又是一陣焦急,複令陳課催促大軍加速前進。


    “快看!”


    未等陳課離去,忽有丁魁楚的侍衛指向西側高喊。一眾人等忙轉頭望去,就見遠處那片楊樹林中冒出滾滾濃煙,又片刻間,已隱見火光躥出。


    丁魁楚一把拉過鍾鳴遠,厲聲道:“你方才可探過那樹林?”


    “屬下細細看過,林中絕無異樣!”


    他卻不知,那林中低矮的灌木雖不能藏人,卻有大量浸了火油、硫磺的麻布草繩之類放置其中,離得稍遠些根本看不出來。


    方才僅有十多人持火把從林中馳過,將這些東西點著。此時天氣炎熱,而那些灌木本身也極為易燃,故而須臾間樹林中便已燒起大火。


    很快,噴吐火苗的灌木又將四周的楊樹引燃,頓時火光更盛。


    就算丁魁楚再遲鈍,此時還能不知這是有人放火?也就是說附近定有敵人伏兵。


    他慌忙圈住坐騎,喝令全軍停止前進,就地結陣迎敵。


    但之前他見此地一馬平川,便不斷命令急行軍,他手下人馬在軍官催促之下哪還顧得上什麽隊形。一萬四千多人馬根據各自腳程不同,早已將隊伍拖成了一條五裏多長,稀稀拉拉的散列。


    此時忽聞要結陣,前隊才慌忙尋找中軍,中軍急著聯絡後隊,舉目望去卻發現竟都還在數裏之外。一時間底層軍官有的命令後退與大隊匯合,有的命令原地結陣防禦,場麵頓時亂作了一團。


    就在此時,東側和北側又有密集的軍鼓聲傳出,整齊的鼓點敲得丁魁楚所部心中一陣發慌。他們不由地停下手中動作,循聲望去,就見前方忽然冒出一隊身著深綠色軍服的人馬,隊列齊整,排成一字長蛇陣,將二裏多寬的去路堵死。


    隨後東側的緩坡上也出現了同樣的一條長蛇陣,居高臨下虎視眈眈地望著坡下的大軍。


    丁魁楚的斥候費了好大勁才在亂軍從中找到了他,火急火燎地高聲稟道:“報!東、北兩側發現敵軍伏兵,約摸四五千人。”


    “不過四五千人?”丁魁楚聞言愣了愣,忙立在馬上朝遠處觀望,正看到不足一裏外的龍衛軍線列陣,他臉上驚懼之色卻隨之而褪。


    “我就說如此寬敞的地形怎能伏兵。敵軍竟列下單薄的長蛇陣,就想憑此阻我大軍去路?”


    他整了整衣衫,用馬鞭從容向前一指,高聲命令陳課道:“令你率前鋒營火速衝開北側敵陣,為大軍掃清道路。”


    “屬下遵令!”


    丁魁楚又向四周望去,見士卒們都亂糟糟地擠作一團,又皺眉吩咐鍾鳴遠,“你帶領所部人馬另加兩千刀盾手,在東側坡下列陣,謹防敵軍趁亂劫我中軍。”


    “屬下遵令!”鍾鳴遠剛走出兩步,旋即又轉身返迴,遲疑道,“督堂,陳王主力不過四五千人,而眼下這伏兵即有此數,難道……他們放棄梧州來此?”


    “那正好在此一決高下!”丁魁楚不耐煩地吼道,“愣在這兒幹什麽?速往東側布防!”


    鍾鳴遠本想說,“敵軍定有詭詐,當收攏陣型嚴防,以待大炮運抵。”但終是隻張了張嘴,拱手而去。


    另一邊陳課持旗號令前鋒營列陣。前鋒營乃是丁魁楚手下裝備最精良的精銳部隊,幾乎人人配有全身棉甲,向來是丁氏打硬仗的依靠。


    隻是此時人馬混亂之下,陳課好半天才聚攏了一千六七百人。


    他掃了眼不遠處的龍衛軍線列,思忖便是現在這些人馬隻要集中攻敵一點,當足以襲破這單薄的陣勢。


    於是他高舉起馬刀,大聲喝道:“每斬敵一名,賞銀十兩!都跟我上!”


    ……


    張家玉看著望遠鏡中丁魁楚那亂糟糟的大軍,心中不禁微微搖頭,距敵僅一裏不到,正是開炮斃敵的良機,卻不知輔政王殿下為何隻讓炮營待命。


    忽而就見敵陣中衝出一隊盔明甲亮的人馬,直朝龍衛軍防線撲來,他忙轉身對朱琳渼道:“大人,有敵軍……”


    朱琳渼點了點頭,收起望遠鏡,自是早也看到了衝過來的敵軍。


    他又向身後望了一眼,平坦的荒地上仍無人影出現,心中不禁長歎,朱由榔這小子,關鍵時刻就掉鏈子。難怪曆史上永曆朝坐擁李定國這般大將,依舊未能挽迴大明敗局。


    他遂迴過頭來,對張家玉道:“按乙字預案執行吧。”


    “是!”


    龍衛軍的炮手們緊盯著眼前不斷靠逼近的敵軍,此時相距已不足二百步了,但仍未見開炮的令旗。


    彈藥是早就裝好的,點火手握著引火棒的手裏盡是汗水。


    一百八十步!


    一百四十步!


    一百步!


    他們已能隱約看到桂軍的樣貌,猛然間,身後軍鼓聲響起,每門大炮側麵的管隊同時舉起令旗,高聲喝令,“放!”


    與此同時,步兵線列陣中,所有正麵阻敵的步兵以及二百獵兵,隨著指揮官下達的口令,齊聲高唿,“放!”


    刹那間,一千三百多支獵兵銃、六百支燧發銃以及兩翼的十五門野戰炮幾乎一齊爆發出震天巨響。


    密如驟雨般的鉛彈立刻迎麵狠狠撞上了陳課所率的前鋒營。


    二型獵兵銃的射擊準確性毋庸置疑,幾乎超過三成的米尼彈都正中目標。燧發銃雖大多射偏,但也至少帶走了六七十名敵軍的性命。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之崛起1646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海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海山並收藏大明之崛起1646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