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雖是件小事,但顧炎武曾常年在敵占區活動,對此類事情有特殊的敏感,故而仍將其報給了輔政王殿下。


    “哦?此人原在何處?”


    “迴殿下,這高翔此前被押往南平做苦力。”


    南平乃是延平府府治所在,位置更在福京中心,想要將此地的俘虜搞出去,絕不是件容易的事。朱琳渼手指輕敲木幾,“建虜如此大費周章,其中定有什麽隱秘。顧大人要盡快使人查明其目的。”


    “屬下遵命。”顧炎武忙道,“錦衣衛北鎮在直隸、遼東一帶已布下了些眼線,當很快便有消息迴來。”


    之後又說了些北方各地的情報,顧炎武躬身告退,在外麵等了許久的宋應星忙隨石霖進了王府書房。


    待見到朱琳渼後,他行了禮,隨即急道:“殿下半個多月前曾急令軍器局加快獵兵銃的打造,並趕製一批重炮。


    “眼下一千三百支銃皆已造好,正分批交予餘將軍點驗。隻是卻未料到,這米尼彈製起來極費工夫。至昨日清點時,僅得三萬多顆。”


    宋應星又詳細說了米尼彈生產過程,朱琳渼這才想起來,由於沒有衝壓設備,想要快速製造直徑非常精確的槍彈,確實是件很麻煩的事情。


    眼下製造米尼彈的方式是將融化的鉛水澆入模具,待冷卻後取出,由工匠手工打磨光滑,而後在底部鑽孔,再裝入木塞。


    其中任何一道工序隻要稍有差錯,就會導致槍彈重心不穩或是口徑誤差過大。


    先前全軍僅有二百多支線膛槍,全靠手工打磨還勉強能供應得上,而現在有了一千五百來支獵兵銃,這槍彈供應便成了大問題。


    宋應星又道:“此外銃彈製作過程中有超過七成皆有瑕疵,不但浪費極大,且兩名工匠便需配監收一人。為製這三萬顆米尼彈,現已耗銀近四千兩……”


    一顆子彈要一錢三分銀子!“高精尖”武器果然不是窮人能玩的。朱琳渼無奈搖頭,“暫且先這麽造吧。若戰場上迷你彈實在不夠,以鉛彈裹皮革倒也能湊合使用。


    “等我從西南迴來,咱們好好研究一下水力衝壓設備,這問題便能解決。”


    “是。”宋應星隻得拱手道,“學生也會令工匠們盡快熟練技藝,多出成品。”


    他頓了頓,又繼續道:“另外,為遠那邊已將鑄炮的工藝標準化流程大致整理成冊。首批依此標準鑄造的四門九磅炮業已移交給了餘將軍。”


    朱琳渼欣慰地點了點頭,鑄炮可是事關重大,尤其是對於水師來說。


    由於蓋倫船載炮數量極多,一條五百來噸的戰船便需近二十門各種口徑的大炮。整個水師僅是初期規劃,就至少需要一百四五十門炮。


    而且這些大炮還得提前準備,否則等戰船下了海水兵們卻沒有大炮可用,卻是要鬧笑話了。


    現在鑄炮的標準化流程有了,那麽隻要繼續投銀子進去,便能不斷擴大生產規模,保證大炮的供應。


    “哦,對了,殿下,數日前還有幾條和蘭商船在月港卸了七萬多斤銅礦。”宋應星接道,“工部現下正在抓緊熔煉。”


    其實這事朱琳渼已得禮部所報。荷蘭人到底還是妥協了,賠了大明五萬兩“醫藥費”,另遞書致歉,並保證不在大明沿岸襲擊商船。現在他們交易的銅礦石也到了。


    不過縱使荷蘭人不在沿岸攻擊商船,卻也無法改變大明海運被他們壟斷的境況。


    隻要離岸超過百裏,依舊是荷蘭艦隊的天下。以現在的通訊能力,就算他們在外海擊沉了商船,大明也很難得到消息。


    這也是為什麽西班牙暫時不敢再接近福京沿岸的原因。


    朱琳渼點頭道:“告訴為遠,督造重炮之事還要抓緊。銅盡管用,以後還會有大批銅礦運抵。”


    限於這個時代的鑄造水平,尤其是沒有朱琳渼從旁指導的情況下,他仍是不太放心讓徐爾路用鐵來鑄造重炮。


    要知道,海戰當中,隻要有一次炸膛,很可能便會令整條戰船失去戰鬥力。


    但如此一來,僅是水師鑄炮所需的銅,就要超過四十萬斤。這麽大的數量,以荷蘭人的壟斷價格,恐怕得近百萬兩白銀支出才夠。


    這也是朱琳渼急於拿下廣東,和葡萄牙、西班牙取得聯係的重要原因。菲律賓、印度等地都是產銅大戶,而且貨源多了之後,賣方自會競相壓價。


    “學生謹記。”


    至宋應星領命離去,朱琳渼又讓石霖將張家玉找來,吩咐他調集四千龍衛軍即刻整備,並準備相應的後勤輜重,近日便要發兵西征兩廣。


    以龍衛軍的戰鬥力,即便僅裝備燧發銃,朱琳渼也有信心以三四千人將丁魁楚擊敗。


    而如今已有一千五百多支線膛銃列裝,龍衛軍的實力又得以大幅提高,故而四千兵力西征足矣。


    剩餘的一千龍衛軍除坐鎮福京應急之外,朱琳渼還為他們安排了旁的任務。


    次日,因輔政王南去泉州而暫時多時的朝會再次重開。


    文華殿前,龐天壽當眾宣讀了兩道聖旨——當然,皆是出自朱琳渼之手,過內閣後用了玉璽而已。


    這第一道聖旨便是痛陳逆賊丁魁楚謀反、弑君、不奉召等八大罪狀,隨後即令當朝輔政王殿下率軍西征兩廣,討伐叛逆。並傳檄兩廣官員,當東迎朝廷大軍,違者以附逆論處。


    其實自朱聿奧倒台起,便不斷有朝臣上表彈劾丁魁楚,或請朝廷出兵伐之。


    但朱琳渼執政之初福京人心浮動,而丁魁楚仍控製著兩廣之地,擁兵過萬,頗具實力。


    是以朱琳渼為求大明穩定,一直壓著此事未提,那些彈劾丁魁楚的奏章也全都被內閣留中不發。


    此時朝會上突然說要西征,眾官員卻反倒有些愣神。但他們很快便反應過來,立刻齊伏於地,高唿,“祝殿下旗開得勝!”


    此次西征既有討逆大義,又是匡複社稷之舉,整個朝堂之上自無一人敢不表示支持的。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之崛起1646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海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海山並收藏大明之崛起1646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