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1944年,出生於南京市,男,漢族。中專畢業(曾參加江蘇省幹部馬列主義理論學習,獲大學結業證書),後被分配於一大型的化工企業工作。

    自此,長期從事於化工設備的管理工作,為化工設備管理的工程師。其技術論文多次獲得廠、公司的一、二、三等獎,及南京市的三等獎。

    由於長期以來,對我國的曆史極感興趣,退休以後,故而撰此《中華曆史及舊事遺聞》並加以自己的觀點,饋贈以廣大的讀者。

    中 國 曆 朝 歌 謠

    三 皇 五 帝 夏 商 周,

    春 秋 戰 國 戰 火 猶。

    秦 漢 三 國 晉 統 一,

    五 胡 十 六 大 分 裂。

    南 朝 北 朝 是 對 立,

    隋 唐 五 代 又 十 國。

    宋 元 明 清 帝 王 休,

    民 國 共 和 五 千 年。

    說明:(一)我國第一個朝代,夏朝建立於公元前22世紀末。

    (二)周朝分西周、東周,而東周又分為兩個時期:春秋時期與戰國時期。

    春秋時期:(前五名為五霸),齊、宋、晉、秦、楚、魯、衛、陳、蔡、

    曹、鄭、燕(又一說:1,應為13個國家  2,五霸的名次還有兩種不同的

    說法 3,還有一些國家如:吳、越、虞、虢…等未計)。

    戰國時期:七雄如右;齊、楚、燕、趙、魏、韓、秦(還有一些國家:

    魯、宋、中山以及一些小封國未計)。

    (三)漢朝分西漢、東漢。

    (四)三國是:魏、蜀、吳。

    (五)晉朝分西晉,東晉,此時期為大分裂時代。

    主要的國家有:

    從265年司馬炎建立西晉的開始,至東晉期間,在我國的北方存在著五胡

    諸多國家(史說十六國)共有;漢、成、前燕、前涼、後趙、代、冉魏、

    前秦、後燕、西燕、後秦、西秦、後魏、後涼、南涼、北涼、南燕、西

    涼、北燕、夏。

    (六)東晉滅亡後,同時存在著;南朝(南朝取代了東晉)、北朝。

    南朝有:宋、齊、梁、陳(被隋滅)。

    北朝有:北魏、東魏、北齊、西魏、北周(到隋朝的建立)。

    (七)唐朝以後的五代、十國為小分裂時代。

    五代: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到宋朝的建立)。

    十國:前蜀、後蜀、吳、南唐、吳越、閩、楚、南漢、南平(荊南)、北

    漢(被宋朝滅)。

    (八)宋朝分北宋、南宋。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

    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

    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 唐朝 •; 太宗李世民

    前       言

    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曆史與燦爛的文明。我今以中華五千年的曆史,全麵、通俗、易懂的從民族、政治、經濟、軍事、思想、文化發展的角度以及曆史上的精彩故事為背景,同時采用“小百科”的形式濃縮於此,展現予廣大的讀者。

    漫步曆史的長河,我曾無數次的被曆史中的人和事,深深的震撼與感動,其深刻的影響著我華夏的文明與曆史的進步。

    不知是一種遺憾、無知是一種悲哀,願我炎黃子孫、華夏兒女,能從本書中感受到中華民族的曆史脈搏,以及了解中華曆史及曆朝、曆代的興衰,從而從中得到啟發。

    同時我希望所有的讀者在閱讀此書時,不要忘了:人類全部有文字記載的曆史,都是階級鬥爭的曆史,曆史是人民創造的。

    注:

    (1)關於春秋時期與戰國時期的年代劃分問題,眾說不一,非本書重點,這裏的年代劃分僅供參考。

    (2)本書選用了345篇目的故事或事跡(章節)。文中涉及的事跡、人物、年份、故事等,經多方參考,力求準確與年代考證。特別是有關中國古代思想史的闡述與論證,如有出入之處,敬請批評指正,並之以誠懇的謝意。

    (3)本書選擇成語約為1143個(雷同不計;成語出處,原則不標)。詳見各章節正文,及“成語運用索引”(同一成語,“運用索引”節,中隻標出三個)章節。

    編      者

    目                 錄

    遠 古 時 期

    地球人類------1

    上 古 時 期

    三皇五帝------2    逐鹿中原------3

    夏   商  周

    夏朝確立------4    商興夏亡------5    周興商亡-----6    司母戊鼎------7

    西周終結------8

    春       秋

    春秋開戰------9    二人乘舟------10   聖人孔子-----11   亞聖孟子------12

    管仲叔牙------13   空城之計------14   唇亡齒寒-----15   五張羊皮------16

    愚不可及------17   退避三舍------18   巧妙勸阻-----19   一鳴驚人------20

    搜孤救孤------21   晏子遺聞------22   孫子兵法-----23   苦肉之計------24

    臥薪嚐膽------25   反儒墨子------26   春秋小結-----27

    戰        國

    三家分晉------28   楊朱自我------29   道教老子-----30   莊子無為------31

    儒家荀子------32   法家韓非------33   魏國西門-----34   大才吳起------35

    俠士聶政------36   神醫扁鵲------37   賢明君主-----38   自食其果------39

    商鞅變法------40   孫臏削足------41   合縱連橫-----42   屈膝相談------43

    韓王分權------44   門客三千------45   焚契買義-----46   燕王讓位------47

    瓦解聯盟------48   李冰治水------49   將相相和-----50   火牛複國------51

    屈原沉江------52   遠交近攻------53   紙上談兵-----54   毛遂自薦------55

    盜取兵符------56   小小甘羅------57   郭開讒言-----58   竊國得相------59

    奸詐李園------60   諫逐客書------61   荊軻刺秦-----62   戰國小結------63

    秦       朝

    吞並六國------64   一統中華------65   指鹿為馬-----66   揭竿而起------67

    西楚霸王------68   劉邦滅秦------69   殘暴項羽-----70   暗渡陳倉------71

    楚漢分界------72   四麵楚歌------73

    漢       朝

    漢朝確立------74   誅殺功臣------75   製定朝儀-----76   呂氏臨朝------77

    陳平周勃------78   欒提冒頓------79   緹縈救父-----80   文景盛世------81

    晁錯削地------82   平定七國------83   洞察契機-----84   李廣軼事------85

    宮闈爭鬥------86   西漢二將------87   出使西域-----88   蘇武牧羊------89

    史家絕唱------90   春秋繁露------91   霍氏家族-----92   五日京兆------93

    宦官石顯------94   昭君出塞------95   鑿壁偷光-----96   王莽篡位------97

    東漢確立------98   光武中興------99   班固班超-----100  王充論衡------101

    大科學家------102  政治動蕩------103  黃巾起義-----104  漢帝簡介(1)--105

    漢帝簡介(2)--106  漢帝簡介(3)--107  漢朝小結-----108

    三       國

    董卓之死------109  曹操其人------110  江南東吳-----111  皇室劉備------112

    三分天下------113  三國鼎立(1)--114  三國鼎立(2)-115  略論曹操------116

    魏之演變------117  魏滅蜀漢------118  晉統天下-----119  三國小結------120

    晉        朝

    西晉武帝------121  八王混戰------122  五胡簡介-----123  分裂諸國------124

    捫虱王猛------125  王馬天下------126  北伐平胡-----127  宰相謝安------128

    蘭亭集序------129  東晉滅亡------130  晉帝簡介-----131  晉朝小結------132

    南  北  朝

    南北對峙------133  兩朝事遺(1)--134  兩朝事遺(2)-135  兩朝事遺(3)--136

    兩朝事遺(4)-137  兩朝事遺(5)-138  圍棋小述-----139  南北小結------140

    隋       朝

    文帝楊堅------141  煬帝楊廣------142  隋朝末年-----143  隋朝事遺(1)--144

    隋朝事遺(2)--145  隋朝事遺(3)--146  隋朝小結-----147

    唐       朝

    李淵建唐------148  玄武之變------149  唐朝太宗------150  唐初宰相(1)--151

    唐初宰相(2)--152  唐初宰相(3)--153  擇定太子------154  玄奘西行------155

    宗教簡敘------156  高宗李治------157  二聖時期------158  女皇則天(1)--159

    女皇則天(2)--160  狄張二相------161  唐朝五女(1)--162  唐朝五女(2)--163

    開元盛世------164  安史之亂------165  中唐宰相(1)--166  中唐宰相(2)--167

    鑒真東渡------168  重整河山------169  詩仙李白------170  詩聖杜甫------171

    忠烈之士------172  文字簡介------173  唐代書法------174  李泌歸山------175

    茶聖陸羽------176  巨匠韓愈------177  香山居士------178  唐柳宗元(1)--179

    唐柳宗元(2)--180  永貞革新------181  唐朝末期------182  黃巢起義------183

    朱溫滅唐------184  唐帝簡介(1)--185  唐帝簡介(2)--186  唐帝簡介(3)--187

    唐朝小結------188

    五 代 十 國

    五代十國(1)--189  五代十國(2)--190  五代十國(3)--191  五代十國(4)--192

    後周世宗------193  宰相馮道------194  遼國崛起------195  遼朝簡介(1)--196

    諸國興衰------197  簡短小結------198

    宋       朝

    陳橋兵變------199  全國統一------200  半部論語------201  遼朝簡介(2)--202

    宰相寇準------203  天下憂樂------204  鐵麵包拯------205  西夏興衰------206

    六一居士------207  宋朝變法------208  才華橫溢------209  資治通鑒------210

    金朝興衰------211  奸相蔡京------212  宦官童貫------213  李綱抗金------214

    國寶故事------215  北宋皇帝------216  宋朝詞女------217  奸相秦檜------218

    民族英雄------219  書生退兵------220  詩人陸遊------221  理學大師------222

    愛國詞人------223  南宋奸宰------224  丹心永存------225  英雄詩詞------226

    蒙古興起------227  三字經敘------228  南宋皇帝------229  宋朝小結------230

    元       朝

    成吉思汗------231  耶律楚材------232  統一中國------233  元朝世祖------234

    元朝點滴(1)--235  元朝點滴(2)--236  戲曲大師------237  元曲狀元------238

    雜劇三齣------239  馬可波羅------240  元朝宰相------241  紅巾起義------242

    元帝簡介(1)--243  元帝簡介(2)--244  元朝之談------245  元朝小結------246

    明       朝

    崛起江淮------247  成功之路------248  嚴懲貪官------249  宰相謀反------250

    滅殺功臣(1)--251  滅殺功臣(2)--252  靖難之役------253  明帝朱棣------254

    遷都北京------255  永樂大典------256  鄭和航海(1)--257  鄭和航海(2)--258

    名臣於謙------259  明朝楊榮------260  明朝才子------261  明朝世宗------262

    奸臣嚴嵩------263  海瑞罷官------264  本草綱目------265  抗倭英雄------267

    明朝改革------268  禦用工具------269  明朝宦官(1)--270  明朝宦官(2)--271

    西方宗教------272  科技先驅------273  著名人士(1)--274  著名人士(2)--275

    著名人士(3)--276  努爾哈赤------277  奸瑣小人------278  明朝末帝------279

    大順政權------280  抗清將領(1)--281  抗清將領(2)--282  明朝皇帝(1)--283

    明朝皇帝(2)--284  明朝小結------285

    清       朝

    收複台灣------286  清朝確立------287  千秋功過------288  順治定鼎------289

    日耳曼人------290  匹夫有責------291  第一勇士------292  康熙大帝(1)--293

    康熙大帝(2)--294  政績排列------295  言論摘抄------296  文字之獄------297

    名臣簡介(1)--298  名臣簡介(2)--299  改土歸流------300  世宗胤禎------301

    三絕名士------302  高宗弘曆(1)--303  高宗弘曆(2)--304  四大名著------305

    淺談名著------306  劉墉傳奇------307  貪官和珅(1)--308  貪官和珅(2)--309

    白蓮傳教------310  虎門銷煙------311  鴉片戰爭(1)--312  太平天國------313

    清曾國藩(1)--314  清曾國藩(2)--315  鴉片戰爭(2)--316  萬園之園------317

    垂簾聽政(1)--318  垂簾聽政(2)--319  收複新疆------320  中法戰爭------321

    賣國大臣------322  中日戰爭------323  德宗光緒------324  列強瓜分------325

    戊戌變法(1)--326  戊戌變法(2)--327  西學嚴複------328  爭議人物------329

    清朝宦官(1)--330  清朝宦官(2)--331  辛醜條約------332  鐵路之父------333

    慈禧之墓------334  辛亥革命------335  功過千古(1)--336  功過千古(2)--337

    清朝末帝------338  清朝皇帝------339  清朝小結------340

    中 華 民 國------------------------------------------------------------341

    中華人民共和國---------------------------------------------------------342

    曆史事件---------------------------------------------------------------343

    成語索引---------------------------------------------------------------344

    百科索引---------------------------------------------------------------345

    後記-------------------------------------------------------------------347

    作者簡介---------------------------------------------------------------348

    遠   古   時   期

    地 球 人 類------1

    天地從何而來?人類從何而來?是什麽時間產生的?自古以來東、西方就有不同的傳說,而不斷發展的科學則又有一種說法:

    我東方的華夏兒女、龍的傳人,自古以來就有一個傳說:傳說中的遠古,天地一片渾沌,一萬八千年之前(這僅僅是,我國古代的一個傳說,它與人類考古的發現,相差甚遠),盤古這個神話中的人物,用大斧子將天地一劈為二,上為天,下為地。

    有個叫女媧的用五彩石將天補了起來,並用泥土塑造了一個男人,又造了一個女人,地球上從此就有了人類,這就是盤古開天辟地的傳說。

    而西方的傳說則是:全能的“主”、支配著一切的上帝(耶和華),在第一天創造了天地。第二天創造了空氣與水。第三天創造了樹木。第四天創造了晝夜、節令、年歲與眾星。第五天創造了飛禽走獸。第六天全能的主“上帝”,用泥土創造了一個男人叫亞當,就這樣上帝造好了一切。第七天上帝休息了,是為聖日。後來上帝又從亞當的身上取下了一根肋骨,創造了一個女人叫夏娃。從此地球上就有了男、女的人類。

    以上僅僅是東、西方不同的創世神話。以今天我們人類科技的發展認為:宇宙原先僅僅是一個密度極高的物質圓點,在137億年前,發生了一次大爆炸,產生了今天我們所見到的宇宙。

    人們剛開始時認為:我們所居住的地球就是宇宙的中心(地心學說),後來人們發現這是錯誤的,太陽才是宇宙的中心(日心學說,伽利略在17世紀認為)。

    隨著時間的推移,科學技術的發達,人們又認識到:太陽也不是宇宙的中心,他隻不過是銀河係中的一顆恆星罷了。今天我們人類又發現了河外星係。

    總之,我們不能完全說,宇宙是大爆炸而形成的,並且這是絕對正確的,這僅僅是一種科學的推測。

    然而,我們人類已能正確的考證出,我們的地球已有46億年的曆史。在漫長的時間裏,我們人類生活的地球開始慢慢的變冷。熾熱的地球上當時並沒有水分,含有水分的蒸汽,雲集在地球的上空,包裹著地球。地球在冷卻的過程中,地殼不斷的發生著變化。

    在漫長的、地球的曆史中,大爆炸所形成的地球終於變冷,導致了地球上空雲集的蒸汽變成了雨而落了下來。這個雨,不是下一天、二天,而是下了兩千年(這是科學家們的結論)。

    然而這些水,僅僅是我們目前地球上水量的一半,不足以產生生命。我們人類生活的地球是幸運的,一個天外飛來的、含有大量鹽分的水球,撞擊了地球,才形成了今天我們所見到的地球上的海洋。

    這時地球的冷卻在加速,地殼由於受冷而不斷的繼續發生著變化。有的地方,海洋變成了陸地,有的地方,陸地變成了海洋,這就是大陸板塊的漂移學說。

    在地球最開始的10億年前,地球上毫無生命可言。當陽光、空氣、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華曆史及舊事遺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翼龍浩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翼龍浩然並收藏中華曆史及舊事遺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