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延粗粗一看,此人好生麵熟。
他在搜尋腦中記憶,突然靈光一閃。
“工師謀?”姬延脫口而出。
簡直難以置信,工師謀難道插上翅膀飛過來的?
“此人並非工師謀!”一旁的許敬卻斬釘截鐵地予以了否認,他與工師謀纏鬥甚久,自然知道他的很多細節。
姬延仔細一看,也發現了端倪,此人不單衣著異於工師謀,而且身材也較工師謀消瘦得多。不過五官卻是複製一樣。
世間竟有如此相似之人。
姬延雖然好奇,但最終也沒有去打攪那人。
王駕依計劃迴宮。
洛陽王宮。
姬延剛剛換好衣裝,內監徐來便來告知,說是大司空趙累已在內廷等候多時。
姬延和大司空趙累有約,每日早朝後會到內廷商議事情。
趙累趙國人,卻一生仕於周王朝,是周天子姬延的死忠粉。他是姬延在這個朝堂唯一能信任的大臣,況且這個老頭肚子裏很有貨,手揣著不知道幾把刷子。
所以姬延對於每日在內廷和趙累交談,很是有興致。
這幾日姬延都沒有上早朝,但是趙累卻依然準時到內廷等候。
連午飯都顧不得吃,姬延連忙趕去內廷。
一入內廷,姬延便看到滿頭白發的趙累佝僂的背躬,在這殿內略顯形單影隻,心中不禁五味雜陳。
“亞父久等了!”姬延掃去心中陰霾,興奮地上前叫了一聲。
亞父是姬延給趙累的尊號,其實也是向項羽學的,用姬延的話說是,用這麽一個虛名收攏趙累這麽一大牛逼人物,何樂而不為呢。
“老臣拜見大王。”一連等了幾天,總算見到姬延,趙累雖然心有不悅,卻依舊依人臣本分行了禮。
趙累不悅,不是因自己等得難受,而是痛心姬延幾日不朝,怠誤了朝政。
姬延邁步過去一把扶起趙累,握著他有些幹癟的雙手,關心道:“亞父珍重身體,切莫再久站了。”
天子關心下臣,那是莫大的殊榮。
不過,白發老頭趙累卻並未領情。
他緩緩躬下老腰,蹣跚後退了幾步,然後輕扶衣袖,湊道:“大王!老臣趙累,懇請告老還鄉。”
告老還鄉?
短短四個字,鏗鏘高亢,在姬延耳中久久迴蕩。
姬延有些沒有反應過來,他一向信任器重趙累,趙累對他也是盡忠職守,毫無怨言。
幾日不見,老頭卻突然上演這麽一出,姬延頓時心裏添堵,生出些不痛快。
他甩開趙累,疾步走到王座坐定,臉色陰沉地問道:“亞父真要舍孤王而去?”
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姬延有些莫名的孤獨。
這一問,也問得趙累無地自容,兩行老淚奪眶而出。
這個風燭殘年的老人,已經盡心盡力連續輔佐三任周王,風裏雨裏,從未曾想過背離。
然而現在眼見天子越發任意妄為,自己卻越發力不從心。
趙累一邊抹淚,一邊歎息:“老臣年邁,盼早日入土為安,恐無力再輔佐吾王。”
姬延怒道:“孤王不準奏!亞父走了,朝堂之上,孤王還有何人可以依托?”
趙累老淚橫秋地答道:“虎嘯而穀風至,龍舉而景雲往。朝堂乃大王之朝堂。大王知人善任,從諫如流,自然有忠義之士為大王驅使。大王之朝堂也自然會君明臣賢。”
“孤王之朝堂?天下諸侯,誰人還識得孤王?”趙累此言,讓姬延心中氣不打一處來。
這個天子之位,沒有讓他激動,反倒讓他覺得如此憋屈。
周王室雖然羸弱,卻有一個讓諸侯們覬覦的正統地位,所以諸侯們很是關心周王朝朝堂的動態。
各個諸侯國沒有積極朝拜這個朝堂,卻都積極安排了自己人,在這兒領著一份兼職。
所以所謂大王的朝堂,其實是天下諸侯的朝堂。
姬延,也隻是諸侯們眼皮子底下,頂著天子頭銜的玩偶而已。
諸侯不朝,不單是天子姬延的痛心之處,也是那些還心係王朝之人的痛心之處。這裏麵,自然是包括趙累的。
短短一句“誰人還識得孤王”,讓趙累哀歎萬分,無言以對。
而姬延,卻還隻是剛剛開始打開積壓在心中憤懣的缺口,他依著這個缺口繼續發泄:“孤王的朝堂,何人為孤王之賢臣?何人為孤王之良將?是大宰寧越?大司馬杜赫?大司寇顏率?大宗伯史舍?還是孤王的國舅,大司徒韓慶?”
“大王!老臣錯了!老臣錯了!”姬延滔滔不絕,字字揪心,讓聽者趙累早已泣不成聲。
他羞愧萬分,不敢抬頭再看王座上的姬延一眼。
姬延知道,趙累突然請辭,其實是怨自己幾日不朝,耍性子來了。他說這番肺腑之言,除了發泄,便是讓趙累不再有這麽兒戲的念想。
見火候已到,姬延稍稍舒展一下心情,走下王座,來到趙累跟前,再次拉住趙累的雙手:“亞父乃孤王之肱骨,若無亞父,孤王就真的隻是諸侯們的一具傀儡了。”
“大王——”趙累連連後退,跪拜於地,久久不起。
這一次,姬延沒有去扶趙累,而是又迴到王座,淡然道:“卿雖為孤王之亞父,但這一跪,孤王也受得起。此跪以後,妄亞父再莫有歸田之念。起身吧!”
姬延此舉,讓趙累的愧疚之心稍稍緩解,連連磕頭:“謝大王!謝大王!”
待到趙累起身站直,姬延再次走下王座,畢恭畢敬地朝趙累鞠了一躬:“孤王有錯在先,妄亞父見諒。”
“大王!萬萬不可——萬萬不可——”受姬延一鞠躬,趙累雖然惶恐,卻很是感動。
一番寒暄,已去了一刻鍾的工夫。
二人終於開始談論正事。
姬延笑道:“孤王三日不朝,怠誤了不少朝政,亞父快快與孤王說道說道吧。”
“喏!”趙累領命,奏道:“現下天降大旱,又有景翠伐韓雍氏之戰。兩事皆係我宗周,大王不在朝中,群臣自然都很是不安。不過臣以大王龍體欠安為由都打發去了。”
“辛苦亞父了!”姬延知道,趙累說出來隻是隻言片語,但要打發那些老奸巨猾的大臣們,還是要費一番心機的。
姬延又用期待的眼神望著趙累。
趙累會意,繼續奏道:“大王一直關心的高都之事,近日並未有人迴報!”
他在搜尋腦中記憶,突然靈光一閃。
“工師謀?”姬延脫口而出。
簡直難以置信,工師謀難道插上翅膀飛過來的?
“此人並非工師謀!”一旁的許敬卻斬釘截鐵地予以了否認,他與工師謀纏鬥甚久,自然知道他的很多細節。
姬延仔細一看,也發現了端倪,此人不單衣著異於工師謀,而且身材也較工師謀消瘦得多。不過五官卻是複製一樣。
世間竟有如此相似之人。
姬延雖然好奇,但最終也沒有去打攪那人。
王駕依計劃迴宮。
洛陽王宮。
姬延剛剛換好衣裝,內監徐來便來告知,說是大司空趙累已在內廷等候多時。
姬延和大司空趙累有約,每日早朝後會到內廷商議事情。
趙累趙國人,卻一生仕於周王朝,是周天子姬延的死忠粉。他是姬延在這個朝堂唯一能信任的大臣,況且這個老頭肚子裏很有貨,手揣著不知道幾把刷子。
所以姬延對於每日在內廷和趙累交談,很是有興致。
這幾日姬延都沒有上早朝,但是趙累卻依然準時到內廷等候。
連午飯都顧不得吃,姬延連忙趕去內廷。
一入內廷,姬延便看到滿頭白發的趙累佝僂的背躬,在這殿內略顯形單影隻,心中不禁五味雜陳。
“亞父久等了!”姬延掃去心中陰霾,興奮地上前叫了一聲。
亞父是姬延給趙累的尊號,其實也是向項羽學的,用姬延的話說是,用這麽一個虛名收攏趙累這麽一大牛逼人物,何樂而不為呢。
“老臣拜見大王。”一連等了幾天,總算見到姬延,趙累雖然心有不悅,卻依舊依人臣本分行了禮。
趙累不悅,不是因自己等得難受,而是痛心姬延幾日不朝,怠誤了朝政。
姬延邁步過去一把扶起趙累,握著他有些幹癟的雙手,關心道:“亞父珍重身體,切莫再久站了。”
天子關心下臣,那是莫大的殊榮。
不過,白發老頭趙累卻並未領情。
他緩緩躬下老腰,蹣跚後退了幾步,然後輕扶衣袖,湊道:“大王!老臣趙累,懇請告老還鄉。”
告老還鄉?
短短四個字,鏗鏘高亢,在姬延耳中久久迴蕩。
姬延有些沒有反應過來,他一向信任器重趙累,趙累對他也是盡忠職守,毫無怨言。
幾日不見,老頭卻突然上演這麽一出,姬延頓時心裏添堵,生出些不痛快。
他甩開趙累,疾步走到王座坐定,臉色陰沉地問道:“亞父真要舍孤王而去?”
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姬延有些莫名的孤獨。
這一問,也問得趙累無地自容,兩行老淚奪眶而出。
這個風燭殘年的老人,已經盡心盡力連續輔佐三任周王,風裏雨裏,從未曾想過背離。
然而現在眼見天子越發任意妄為,自己卻越發力不從心。
趙累一邊抹淚,一邊歎息:“老臣年邁,盼早日入土為安,恐無力再輔佐吾王。”
姬延怒道:“孤王不準奏!亞父走了,朝堂之上,孤王還有何人可以依托?”
趙累老淚橫秋地答道:“虎嘯而穀風至,龍舉而景雲往。朝堂乃大王之朝堂。大王知人善任,從諫如流,自然有忠義之士為大王驅使。大王之朝堂也自然會君明臣賢。”
“孤王之朝堂?天下諸侯,誰人還識得孤王?”趙累此言,讓姬延心中氣不打一處來。
這個天子之位,沒有讓他激動,反倒讓他覺得如此憋屈。
周王室雖然羸弱,卻有一個讓諸侯們覬覦的正統地位,所以諸侯們很是關心周王朝朝堂的動態。
各個諸侯國沒有積極朝拜這個朝堂,卻都積極安排了自己人,在這兒領著一份兼職。
所以所謂大王的朝堂,其實是天下諸侯的朝堂。
姬延,也隻是諸侯們眼皮子底下,頂著天子頭銜的玩偶而已。
諸侯不朝,不單是天子姬延的痛心之處,也是那些還心係王朝之人的痛心之處。這裏麵,自然是包括趙累的。
短短一句“誰人還識得孤王”,讓趙累哀歎萬分,無言以對。
而姬延,卻還隻是剛剛開始打開積壓在心中憤懣的缺口,他依著這個缺口繼續發泄:“孤王的朝堂,何人為孤王之賢臣?何人為孤王之良將?是大宰寧越?大司馬杜赫?大司寇顏率?大宗伯史舍?還是孤王的國舅,大司徒韓慶?”
“大王!老臣錯了!老臣錯了!”姬延滔滔不絕,字字揪心,讓聽者趙累早已泣不成聲。
他羞愧萬分,不敢抬頭再看王座上的姬延一眼。
姬延知道,趙累突然請辭,其實是怨自己幾日不朝,耍性子來了。他說這番肺腑之言,除了發泄,便是讓趙累不再有這麽兒戲的念想。
見火候已到,姬延稍稍舒展一下心情,走下王座,來到趙累跟前,再次拉住趙累的雙手:“亞父乃孤王之肱骨,若無亞父,孤王就真的隻是諸侯們的一具傀儡了。”
“大王——”趙累連連後退,跪拜於地,久久不起。
這一次,姬延沒有去扶趙累,而是又迴到王座,淡然道:“卿雖為孤王之亞父,但這一跪,孤王也受得起。此跪以後,妄亞父再莫有歸田之念。起身吧!”
姬延此舉,讓趙累的愧疚之心稍稍緩解,連連磕頭:“謝大王!謝大王!”
待到趙累起身站直,姬延再次走下王座,畢恭畢敬地朝趙累鞠了一躬:“孤王有錯在先,妄亞父見諒。”
“大王!萬萬不可——萬萬不可——”受姬延一鞠躬,趙累雖然惶恐,卻很是感動。
一番寒暄,已去了一刻鍾的工夫。
二人終於開始談論正事。
姬延笑道:“孤王三日不朝,怠誤了不少朝政,亞父快快與孤王說道說道吧。”
“喏!”趙累領命,奏道:“現下天降大旱,又有景翠伐韓雍氏之戰。兩事皆係我宗周,大王不在朝中,群臣自然都很是不安。不過臣以大王龍體欠安為由都打發去了。”
“辛苦亞父了!”姬延知道,趙累說出來隻是隻言片語,但要打發那些老奸巨猾的大臣們,還是要費一番心機的。
姬延又用期待的眼神望著趙累。
趙累會意,繼續奏道:“大王一直關心的高都之事,近日並未有人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