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氣和腳臭雖然不是一迴事,可是腳臭的人通常伴有腳氣、腳氣通常也會導致腳臭卻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所以,她要弄清楚沈日輝有沒有腳氣,嚴不嚴重。
吳兆容見她態度坦然,不像有什麽齷蹉的樣子。她想了想,道,「好象有,在趾間好象總是有幾粒小水泡,我見他有時臨睡前撓一撓,抱怨過幾次。」
「沒有紅斑,糜爛或者滲出之類的嗎?」她追問道。
「沒有。」吳兆容肯定地道。
那不嚴重,隻是水皰型腳氣而已,一個療程就能搞定。
沈月然心道。
「嫂嫂,你瞧大哥的腳臭都這麽多年了,之前一直忙碌,沒有放在心上,如今趁著空閑,不如治治如何?別小看腳臭,有些腳臭可是會傳染的,沈重現在還小,待他慢慢長大,萬一也染上了,像大哥一般難受,多可惜。」她勸吳兆容。
吳兆容一聽沈重也會被傳染上,動了心思。
「那如何治?腳臭難道不是天生的嗎?」吳兆容奇道。
沈月然笑道,「有些腳臭可能是天生的,有些腳臭卻是可以去除的。月兒有一個偏方,嫂嫂拿去給哥哥治一治,萬一治好了,不是皆大歡喜麽。」
吳兆容「嘖嘖」兩聲,伸手向沈月然的腦門上點去。
「你這個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懶丫頭哪裏來這麽多的偏方?治暈車你有方兒,治腳臭你還有方兒,這是哪門哪派的方兒?」她奚落道。
沈月然嘿嘿一笑,心中暗道,這是全職主婦自成一派。
她遞給吳兆容一紙親筆寫下的方子,道,「每晚洗腳兩次,先用米醋兌溫水,泡腳一柱香(註:十五分鍾),再用開水兌涼水,高溫泡腳兩柱香。泡完腳後,以布巾擦幹,再以棉球撐起腳趾,直到完全幹燥為止。從今日起,大哥要單獨使用一個腳盆,一條布巾,不食辛辣之物,而且他原先穿過的鞋子、襪子也要全部經過蒸煮暴曬之後再穿。嫂嫂多辛苦,隻要能堅持五到七日,哥哥的腳臭定能得到緩解,還有可能清除。」
吳兆容半信半疑,接過方子。
「等哪天有空了再試吧。」話是這麽說,她卻小心地收起方子,一扭一擺地迴到客房。
沈月然捂嘴偷笑。
另一邊,當晚亥時柳秋嫦安排沈重睡下後,派丫頭把吳兆言叫到臥房。
吳兆言已然睡下,聽聞娘親招唿,又重新穿戴,束髮,步至謐香閣。
吳丁儒早已坐在堂前桌幾旁等候,柳秋嫦聽見動靜,撩簾而出。
吳兆言見二老麵色皆沉,欠身道,「爹爹娘親這麽晚喚孩兒來,可是有要事商議?」
柳秋嫦拿出一紙親筆信,遞給吳兆言,道,「兆容午時悄悄塞給娘親的,你爹爹已經看過,你也看看吧。」
吳兆言接過信紙,草草過目。
「姐姐想迴來?」他挑眉問道。
柳秋嫦道,「是,這幾日兆容說得最多的就是文池如何窮如何苦,她是如何想念家人想念京城,她道主要是怕耽誤了重兒。重兒聰明,詩書一點就通,就是缺個好先生,重兒若是在京城,估計能是個人才,若是在文池,怕是往後就如那沈日輝一般了。我這做娘親的,做外祖母的,聽見這話,心裏難受得緊呢。」
吳兆言哈哈大笑,「娘親不用難受,我見姐姐現在過得好著呢。她眼睛一瞪,那沈日輝不敢有二話。而且,她看上去可比沈家兄妹倆富態多了。」
柳秋嫦「噗」地一聲破涕為笑,指著吳兆言道,「你這孩子,嘴巴總是不饒人,今個兒在宴席上的鬼把戲別以為娘親沒瞧見。兆容是越見圓潤,可是京城就是京城,哪裏是西北文池能比擬的?兆容想迴來,也是人之常情。」
吳兆言想起今日午宴情形,嘻嘻笑道,「好想見那傻大個兒用筷子夾起灌湯包子然後被湯汁淌一臉的窘相,可惜了,可惜了。」
「閉嘴!」吳丁儒瞪眼,「論出身,沈日輝是原三品水利司務沈明功的長子,不比你低,論輩份,他是你姐夫。當年若不是沈明功事發,他沈家怎麽會遷往文池,他沈日輝又怎麽會一事無成?往後不許再對人家無禮,知不知道?」
吳兆言不以為然,「反正孩兒就是瞧他不順眼,傻不啦嘰,又臭烘烘的,一見就想戲弄。」
吳丁儒再次瞪眼。
柳秋嫦忙打圓場,「兆言的性子一向如此你又不是不知道……」
「一向如此你為何不嚴加管教?還是你也瞧不起那沈家人?」吳丁儒喝道,「人家大老遠地從西北趕來,日夜兼程,到了京城不說請人家到家裏坐坐,吃個家宴,盡地主之誼,你可倒好,請去了迎賓樓,我吳丁儒生平就不曾做過這等薄情寡義之事!」
柳秋嫦麵上一紅。
親家去世,女婿大老遠而來,她至今連吳家的門檻都不曾讓人家踏過,的確有些說不過去。好在沈家兄妹看起來都是不拘小節之人,否則,怕是早就拂袖而去。可是,她也有苦衷。沈明功當年貪腐之事轟動一時,雖說最後少祖不查,沈家外遷,不了了之,可是到底是有案底在身。吳丁儒明年致仕(註:退休),吳兆言又初入汴京府,她可不願在這個節骨眼兒上生出什麽事端。
柳秋嫦委屈得紅了眼眶,「好,好,你吳丁儒重情守信,你吳丁儒頂天立地,小人全由我柳秋嫦來做!當初你執意把兆容嫁到沈家,我悔了八年,悔得腸子都青了。如今你還要如當年一般犯傻嗎?那是沈家,那是曾經犯下貪腐罪的沈家,箇中嫌隙,我能不避嗎。」
「避嫌!避嫌!兆容就是沈家的長兒媳婦,你能避到哪裏去?」吳丁儒迴道。
柳秋嫦怒了。
「還不是你,還不是你,當年若不是你堅持當年指腹為親的諾言,兆容能嫁給罪臣之子嗎?」柳秋嫦氣得直拍心口。
「爹爹息怒,娘親息怒。」吳兆言忙扶起柳秋嫦。
「咱們還是商議姐姐的事。她說她想迴來,是想迴京城,還是迴吳家?」吳兆言言歸正傳。
</br>
吳兆容見她態度坦然,不像有什麽齷蹉的樣子。她想了想,道,「好象有,在趾間好象總是有幾粒小水泡,我見他有時臨睡前撓一撓,抱怨過幾次。」
「沒有紅斑,糜爛或者滲出之類的嗎?」她追問道。
「沒有。」吳兆容肯定地道。
那不嚴重,隻是水皰型腳氣而已,一個療程就能搞定。
沈月然心道。
「嫂嫂,你瞧大哥的腳臭都這麽多年了,之前一直忙碌,沒有放在心上,如今趁著空閑,不如治治如何?別小看腳臭,有些腳臭可是會傳染的,沈重現在還小,待他慢慢長大,萬一也染上了,像大哥一般難受,多可惜。」她勸吳兆容。
吳兆容一聽沈重也會被傳染上,動了心思。
「那如何治?腳臭難道不是天生的嗎?」吳兆容奇道。
沈月然笑道,「有些腳臭可能是天生的,有些腳臭卻是可以去除的。月兒有一個偏方,嫂嫂拿去給哥哥治一治,萬一治好了,不是皆大歡喜麽。」
吳兆容「嘖嘖」兩聲,伸手向沈月然的腦門上點去。
「你這個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懶丫頭哪裏來這麽多的偏方?治暈車你有方兒,治腳臭你還有方兒,這是哪門哪派的方兒?」她奚落道。
沈月然嘿嘿一笑,心中暗道,這是全職主婦自成一派。
她遞給吳兆容一紙親筆寫下的方子,道,「每晚洗腳兩次,先用米醋兌溫水,泡腳一柱香(註:十五分鍾),再用開水兌涼水,高溫泡腳兩柱香。泡完腳後,以布巾擦幹,再以棉球撐起腳趾,直到完全幹燥為止。從今日起,大哥要單獨使用一個腳盆,一條布巾,不食辛辣之物,而且他原先穿過的鞋子、襪子也要全部經過蒸煮暴曬之後再穿。嫂嫂多辛苦,隻要能堅持五到七日,哥哥的腳臭定能得到緩解,還有可能清除。」
吳兆容半信半疑,接過方子。
「等哪天有空了再試吧。」話是這麽說,她卻小心地收起方子,一扭一擺地迴到客房。
沈月然捂嘴偷笑。
另一邊,當晚亥時柳秋嫦安排沈重睡下後,派丫頭把吳兆言叫到臥房。
吳兆言已然睡下,聽聞娘親招唿,又重新穿戴,束髮,步至謐香閣。
吳丁儒早已坐在堂前桌幾旁等候,柳秋嫦聽見動靜,撩簾而出。
吳兆言見二老麵色皆沉,欠身道,「爹爹娘親這麽晚喚孩兒來,可是有要事商議?」
柳秋嫦拿出一紙親筆信,遞給吳兆言,道,「兆容午時悄悄塞給娘親的,你爹爹已經看過,你也看看吧。」
吳兆言接過信紙,草草過目。
「姐姐想迴來?」他挑眉問道。
柳秋嫦道,「是,這幾日兆容說得最多的就是文池如何窮如何苦,她是如何想念家人想念京城,她道主要是怕耽誤了重兒。重兒聰明,詩書一點就通,就是缺個好先生,重兒若是在京城,估計能是個人才,若是在文池,怕是往後就如那沈日輝一般了。我這做娘親的,做外祖母的,聽見這話,心裏難受得緊呢。」
吳兆言哈哈大笑,「娘親不用難受,我見姐姐現在過得好著呢。她眼睛一瞪,那沈日輝不敢有二話。而且,她看上去可比沈家兄妹倆富態多了。」
柳秋嫦「噗」地一聲破涕為笑,指著吳兆言道,「你這孩子,嘴巴總是不饒人,今個兒在宴席上的鬼把戲別以為娘親沒瞧見。兆容是越見圓潤,可是京城就是京城,哪裏是西北文池能比擬的?兆容想迴來,也是人之常情。」
吳兆言想起今日午宴情形,嘻嘻笑道,「好想見那傻大個兒用筷子夾起灌湯包子然後被湯汁淌一臉的窘相,可惜了,可惜了。」
「閉嘴!」吳丁儒瞪眼,「論出身,沈日輝是原三品水利司務沈明功的長子,不比你低,論輩份,他是你姐夫。當年若不是沈明功事發,他沈家怎麽會遷往文池,他沈日輝又怎麽會一事無成?往後不許再對人家無禮,知不知道?」
吳兆言不以為然,「反正孩兒就是瞧他不順眼,傻不啦嘰,又臭烘烘的,一見就想戲弄。」
吳丁儒再次瞪眼。
柳秋嫦忙打圓場,「兆言的性子一向如此你又不是不知道……」
「一向如此你為何不嚴加管教?還是你也瞧不起那沈家人?」吳丁儒喝道,「人家大老遠地從西北趕來,日夜兼程,到了京城不說請人家到家裏坐坐,吃個家宴,盡地主之誼,你可倒好,請去了迎賓樓,我吳丁儒生平就不曾做過這等薄情寡義之事!」
柳秋嫦麵上一紅。
親家去世,女婿大老遠而來,她至今連吳家的門檻都不曾讓人家踏過,的確有些說不過去。好在沈家兄妹看起來都是不拘小節之人,否則,怕是早就拂袖而去。可是,她也有苦衷。沈明功當年貪腐之事轟動一時,雖說最後少祖不查,沈家外遷,不了了之,可是到底是有案底在身。吳丁儒明年致仕(註:退休),吳兆言又初入汴京府,她可不願在這個節骨眼兒上生出什麽事端。
柳秋嫦委屈得紅了眼眶,「好,好,你吳丁儒重情守信,你吳丁儒頂天立地,小人全由我柳秋嫦來做!當初你執意把兆容嫁到沈家,我悔了八年,悔得腸子都青了。如今你還要如當年一般犯傻嗎?那是沈家,那是曾經犯下貪腐罪的沈家,箇中嫌隙,我能不避嗎。」
「避嫌!避嫌!兆容就是沈家的長兒媳婦,你能避到哪裏去?」吳丁儒迴道。
柳秋嫦怒了。
「還不是你,還不是你,當年若不是你堅持當年指腹為親的諾言,兆容能嫁給罪臣之子嗎?」柳秋嫦氣得直拍心口。
「爹爹息怒,娘親息怒。」吳兆言忙扶起柳秋嫦。
「咱們還是商議姐姐的事。她說她想迴來,是想迴京城,還是迴吳家?」吳兆言言歸正傳。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