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運則進了孟素蓉的院子,早有小丫鬟報了進去,錦心出來打簾子,孟素蓉也迎了出來:“老爺迴來了。快到年下了,衙裏事務必多,老爺勞累了。”
顧運則也覺得身上疲憊,順手脫了外袍交到孟素蓉手上,便往椅子上坐了,還沒說話就聽見廂房裏傳來咯咯的笑聲,正是顧蔚然的。
年近不惑又得子,也是人生一大快事,顧運則聽著小兒子的笑聲,眉頭也展開了些:“蔚哥兒做什麽呢?”
孟素蓉笑吟吟地道:“跟他姐姐玩兒呢。”
“他們姐弟兩個倒是親熱,差著這許多年紀也能玩到一塊兒去。”顧運則聽了也高興。
“蔚哥兒打生下來,嫣兒就跟著乳娘學照顧他,還給他換過尿布呢。”孟素蓉說起這兩個兒女,笑容便愈深,“血脈親情,蔚哥兒別看還小,跟他姐姐親熱著呢。”
自打有了蔚哥兒,顧運則覺得在這院子裏聽見看見的笑容越來越多了,每次他過來,即便是有些心事,也不由得要輕鬆起來。
“老爺這是有什麽事?”孟素蓉與他十餘年夫妻,自然了解至深,親手端了茶過來,便隨口發問。
一說起這話,顧運則的眉頭便又皺了起來:“前些日子,衙門裏新來了一個同知,姓甄。”
“前幾日?”孟素蓉有些奇怪,“這才臘月,也還不到調任授官的時候啊……”
顧運則冷笑道:“就是這個理兒。這甄同知自打來了,瞧著就頗有些桀驁的模樣,這些日子我才打聽到,原來是茂鄉侯府的遠親。他家太太,乃是茂鄉侯府一個庶女的夫家小姑。就連這同知,也是走茂鄉侯府的路子來的。”
孟素蓉也微微皺起了眉,嘴上還不得不勸慰道:“任他是什麽侯府的遠親,老爺隻管做自己的官就是。”
自打去年出了李檀彈劾茂鄉侯的事之後,雖說李檀已死,但近來朝廷上風波頗多,說來說去還是圍繞著立儲一事來的。本來德妃一黨就占著帝寵,如今又有個走茂鄉侯府關係來的官兒,顧運則隱隱隻覺得似乎情形有些不好,想了想又叮囑道:“謝宛娘那裏,你可要叮囑過了,萬不可亂說話。”
說到謝宛娘,孟素蓉倒並不覺得擔心:“依妾身看,那姑娘並不像呂家那孩子一般,一心想著報仇。”
這一年來孟素蓉對謝宛娘一直冷眼旁觀,覺得這女孩兒與呂良大為不同,看起來隻想求個安穩的生活罷了,呂家村的事兒,她是絕不會對外人主動提
起的。這自然是省心,隻是卻也總讓孟素蓉有些難以言喻的不適,既覺得她太容易忘了父母之仇,卻又覺得一個女孩兒家的生活不易,想要過日子也無可厚非。因是如此,孟素蓉除了每月一日不差地撥給她月例之外,並不與她多做接觸。
顧運則一個男人家,對謝宛娘一個未嫁閨女自不好這樣注意,聽了孟素蓉的話倒是略鬆了口氣:“這便好。隻是今年的年禮,少不得還要給甄家備上一份。”
“妾身知道。”孟素蓉倒微微一笑,“隨他是哪個侯府舉薦來的,老爺隻管按規矩來,妾身也按著禮數來往就是。”顧運則的意思她自然明白,無非是說對甄家要親近些,隻是畢竟甄同知職位低些,又不能做得讓人覺得上下顛倒。
“甄太太可是隨著夫君來了任上?家中可有兒女?”
“都來了。甄太太有一子兩女,兒子和小女兒年紀還小,留在家鄉由甄家老太太撫養,大女兒倒都跟著來了任上,聽說已然十三歲了,比咱們嫣兒還大一歲。”
孟素蓉便拿定了主意:“既是如此,我們女人家少不得要相互走動,先看看人再說。”別看後宅婦人,說起來是不通政事,但自有自己的法子。
顧運則也是這個意思。畢竟甄同知乃是他的下屬,自不能自降身份去迎合,亦不能不知底細便隨意為敵,倒不如由孟素蓉這裏下手,先探探底細。
“還要勞煩太太。”
“老爺說這些話做什麽。”孟素蓉心裏微微一酸,“夫妻本是一體,妾身從未忘記過。”
“是,是。”顧運則有些慚愧,不知說什麽好,半晌才道,“蔚哥兒這半晌沒動靜,怕是睡了?嫣兒哄弟弟委實有一手。”說到這裏忽然想起柳姨娘說的話,“怎麽兩個丫頭不去韓家讀書了?”
孟素蓉略一躊躇,總歸不好跟丈夫說自己妹妹的壞話,便含糊道:“琴棋書畫那些,略知些陶冶性情也就夠了,針線雖要緊,咱們家的女孩兒將來也不必事必躬親,倒是管家理事是要緊的。在韓家也叨擾了幾個月,我想著也不好太過,韓家雖不說什麽——隻浩哥兒入北麓書院一事就是韓家費心了,再把兩個丫頭送去盡著住——我瞧著老太太那裏也不怎麽喜歡,前日還嫌過年不熱鬧,說銀子都花在兩個丫頭身上了。”
顧運則眉頭皺了皺。雖然不怎麽愛聽妻子說老娘的不是,但自己親娘是個什麽樣子他豈能不知?鄉村人家都是重男輕女,沒聽說過還要花錢讓女兒讀書識字的,可如今他家裏不是普
通鄉民了,這官宦人家的姑娘,若是走出去大字不識一個,連著父母麵上都無光。
“既這樣,這筆銀子也別從公中走了,我外書房那裏,明日就叫人給你送二百兩過來。韓家那裏的先生委實是好的,兩個丫頭跟著必有進益。別的不說,嫣兒轉過年就十二了,不是小孩子。若是這一任滿了,京城那邊也安靜些,或許咱家還得進京去,那時候嫣兒少不得要出門,不能讓她丟了臉不是?”
孟素蓉眉梢眼角就帶了幾分笑意。雖說顧老太太重男輕女,顧運則對女兒倒是疼愛的。
“那就過了年再瞧瞧。”要說韓晉大部分時間也是在書院裏,大不了他幾時迴來,自己家就幾時把女兒接迴家便是,“別人不說,那鄭嬤嬤確實是難得的,隻是咱們家的姑娘,其實也用不到那許多規矩。高門大戶裏,規矩多,日子也難過。咱們家的姑娘,總歸是找個門風簡單的才好。”
“嗯。”這一點上顧運則與孟素蓉英雄所見略同,“咱們嫣兒老實,不能叫人欺負了去。”
孟素蓉心裏暗笑,嘴上卻不揭破,夫妻兩人說了幾句,也就雙雙就寢。
第二日顧運則去了衙門,他外書房的小廝果然送了二百兩銀票過來,孟素蓉收了,也就按部就班指導起兩個女兒過年的事來。好在去年兩個女孩兒都已然做過一次,今年倒是駕輕就熟起來,事情雖多,也是井井有條。
到了臘八那日,顧家精心製了許多臘八粥,往衙門裏顧運則那些下屬家中均送了一遍。這也是當地習俗,家家都做粥並相互饋贈,甄家那裏,孟素蓉特地派了楊媽媽過去,送的粥也格外做得細致,裏頭用的桂圓、蓮子、紅棗及米豆等,都是上好的。
楊媽媽去了一時,帶了個婆子迴來,身上穿得幹幹淨淨的細印花棉布的襖裙,頭發幹淨利落挽個圓髻,插了根金包銀的素麵簪子,耳朵上一對鏤空梅花金耳墜,手腕上還套個素金蝦須鐲,到了孟素蓉麵前就行下禮去,滿麵笑容道:“奴婢姓杜,家裏太太派我來謝過夫人,原是我們剛來,禮數上有所不周,待屋子收拾好了,還要請請酒,到時還請夫人賞臉過去。”
本朝習俗,官在三品以上者,其妻才可稱夫人,顧運則才是個從五品,還差著一截兒呢,這婆子唿為夫人,顯然是有意奉承著。孟素蓉聽了便含笑道:“你家太太也太客氣,外頭老爺們都是同僚,甄太太若有什麽事,隻管來找我。”說著,便叫錦眉拿了個荷包賞給這婆子。
杜婆子滿麵笑容地聽完了,
又說了幾句感謝的話,便退了出去。楊媽媽將人送了出去,轉迴來便拿了個青緞子荷包給孟素蓉看:“這裏頭是一兩的銀錁子。奴婢去看了看,屋舍雖小,裏頭擺設的東西卻都貴重,看來甄家果然有錢。”
這甄同知的底細,顧運則這些日子已然打聽過了。
茂鄉侯府的老夫人嚴氏,人如其名,不是個好相與的。老茂鄉侯姬妾不少,卻始終未有庶子出生,隻有一個庶女,名喚陸繡。其嫡長女陸錦入宮為妃之後,合家都水漲船高,這陸繡也得意過一陣子。
誰知老侯夫人並不打算讓她沾什麽光,幹脆利落尋了樁外麵好看裏麵光的親事,五千兩銀子就打發了出門。因她的兩子一女都出息,茂鄉侯府裏沒一個人敢出聲反對的。
陸繡在侯府裏過的也是穿金戴銀的日子,嫁出去夫家卻隻是個小官,雖頂了個少年進士的名聲,家裏卻窮,還有一堆窮親戚要拉拔。陸繡說是做了宗婦主持中饋,其實就是把嫁妝往裏填。五千兩銀子能填得多久?最後把自家小姑嫁了個鹽商,撈了一筆彩禮。
這鹽商自然就是甄家了。不過別看是商人,也頗有些雄心壯誌想著改換門庭。本朝商人地位雖仍舊低,但對士農工商之間改換身份的限製,倒沒有前朝那麽苛刻。甄家也算聰明人,先是大買田地做了地主,這便由商而農,而後便花錢捐了個監生。
監生也是可以授官的,不過是從八品的縣丞做起。這甄同知家裏有的是錢,本人又委實是精明,上下打點,如魚得水,十年間由個八品縣丞一直升到這個從六品的州同知。這裏頭當然少不了借了陸繡的關係,給陸府的銀子也不在少數。
“太太給那杜婆子的賞錢,不知是多少?”
孟素蓉微微一笑:“他家有錢,咱們不必在這上頭爭競,就是五分的一個銀錁子,還按著咱們家規矩來。待過些日子,見了那位甄太太,再做打算。”
顧運則也覺得身上疲憊,順手脫了外袍交到孟素蓉手上,便往椅子上坐了,還沒說話就聽見廂房裏傳來咯咯的笑聲,正是顧蔚然的。
年近不惑又得子,也是人生一大快事,顧運則聽著小兒子的笑聲,眉頭也展開了些:“蔚哥兒做什麽呢?”
孟素蓉笑吟吟地道:“跟他姐姐玩兒呢。”
“他們姐弟兩個倒是親熱,差著這許多年紀也能玩到一塊兒去。”顧運則聽了也高興。
“蔚哥兒打生下來,嫣兒就跟著乳娘學照顧他,還給他換過尿布呢。”孟素蓉說起這兩個兒女,笑容便愈深,“血脈親情,蔚哥兒別看還小,跟他姐姐親熱著呢。”
自打有了蔚哥兒,顧運則覺得在這院子裏聽見看見的笑容越來越多了,每次他過來,即便是有些心事,也不由得要輕鬆起來。
“老爺這是有什麽事?”孟素蓉與他十餘年夫妻,自然了解至深,親手端了茶過來,便隨口發問。
一說起這話,顧運則的眉頭便又皺了起來:“前些日子,衙門裏新來了一個同知,姓甄。”
“前幾日?”孟素蓉有些奇怪,“這才臘月,也還不到調任授官的時候啊……”
顧運則冷笑道:“就是這個理兒。這甄同知自打來了,瞧著就頗有些桀驁的模樣,這些日子我才打聽到,原來是茂鄉侯府的遠親。他家太太,乃是茂鄉侯府一個庶女的夫家小姑。就連這同知,也是走茂鄉侯府的路子來的。”
孟素蓉也微微皺起了眉,嘴上還不得不勸慰道:“任他是什麽侯府的遠親,老爺隻管做自己的官就是。”
自打去年出了李檀彈劾茂鄉侯的事之後,雖說李檀已死,但近來朝廷上風波頗多,說來說去還是圍繞著立儲一事來的。本來德妃一黨就占著帝寵,如今又有個走茂鄉侯府關係來的官兒,顧運則隱隱隻覺得似乎情形有些不好,想了想又叮囑道:“謝宛娘那裏,你可要叮囑過了,萬不可亂說話。”
說到謝宛娘,孟素蓉倒並不覺得擔心:“依妾身看,那姑娘並不像呂家那孩子一般,一心想著報仇。”
這一年來孟素蓉對謝宛娘一直冷眼旁觀,覺得這女孩兒與呂良大為不同,看起來隻想求個安穩的生活罷了,呂家村的事兒,她是絕不會對外人主動提
起的。這自然是省心,隻是卻也總讓孟素蓉有些難以言喻的不適,既覺得她太容易忘了父母之仇,卻又覺得一個女孩兒家的生活不易,想要過日子也無可厚非。因是如此,孟素蓉除了每月一日不差地撥給她月例之外,並不與她多做接觸。
顧運則一個男人家,對謝宛娘一個未嫁閨女自不好這樣注意,聽了孟素蓉的話倒是略鬆了口氣:“這便好。隻是今年的年禮,少不得還要給甄家備上一份。”
“妾身知道。”孟素蓉倒微微一笑,“隨他是哪個侯府舉薦來的,老爺隻管按規矩來,妾身也按著禮數來往就是。”顧運則的意思她自然明白,無非是說對甄家要親近些,隻是畢竟甄同知職位低些,又不能做得讓人覺得上下顛倒。
“甄太太可是隨著夫君來了任上?家中可有兒女?”
“都來了。甄太太有一子兩女,兒子和小女兒年紀還小,留在家鄉由甄家老太太撫養,大女兒倒都跟著來了任上,聽說已然十三歲了,比咱們嫣兒還大一歲。”
孟素蓉便拿定了主意:“既是如此,我們女人家少不得要相互走動,先看看人再說。”別看後宅婦人,說起來是不通政事,但自有自己的法子。
顧運則也是這個意思。畢竟甄同知乃是他的下屬,自不能自降身份去迎合,亦不能不知底細便隨意為敵,倒不如由孟素蓉這裏下手,先探探底細。
“還要勞煩太太。”
“老爺說這些話做什麽。”孟素蓉心裏微微一酸,“夫妻本是一體,妾身從未忘記過。”
“是,是。”顧運則有些慚愧,不知說什麽好,半晌才道,“蔚哥兒這半晌沒動靜,怕是睡了?嫣兒哄弟弟委實有一手。”說到這裏忽然想起柳姨娘說的話,“怎麽兩個丫頭不去韓家讀書了?”
孟素蓉略一躊躇,總歸不好跟丈夫說自己妹妹的壞話,便含糊道:“琴棋書畫那些,略知些陶冶性情也就夠了,針線雖要緊,咱們家的女孩兒將來也不必事必躬親,倒是管家理事是要緊的。在韓家也叨擾了幾個月,我想著也不好太過,韓家雖不說什麽——隻浩哥兒入北麓書院一事就是韓家費心了,再把兩個丫頭送去盡著住——我瞧著老太太那裏也不怎麽喜歡,前日還嫌過年不熱鬧,說銀子都花在兩個丫頭身上了。”
顧運則眉頭皺了皺。雖然不怎麽愛聽妻子說老娘的不是,但自己親娘是個什麽樣子他豈能不知?鄉村人家都是重男輕女,沒聽說過還要花錢讓女兒讀書識字的,可如今他家裏不是普
通鄉民了,這官宦人家的姑娘,若是走出去大字不識一個,連著父母麵上都無光。
“既這樣,這筆銀子也別從公中走了,我外書房那裏,明日就叫人給你送二百兩過來。韓家那裏的先生委實是好的,兩個丫頭跟著必有進益。別的不說,嫣兒轉過年就十二了,不是小孩子。若是這一任滿了,京城那邊也安靜些,或許咱家還得進京去,那時候嫣兒少不得要出門,不能讓她丟了臉不是?”
孟素蓉眉梢眼角就帶了幾分笑意。雖說顧老太太重男輕女,顧運則對女兒倒是疼愛的。
“那就過了年再瞧瞧。”要說韓晉大部分時間也是在書院裏,大不了他幾時迴來,自己家就幾時把女兒接迴家便是,“別人不說,那鄭嬤嬤確實是難得的,隻是咱們家的姑娘,其實也用不到那許多規矩。高門大戶裏,規矩多,日子也難過。咱們家的姑娘,總歸是找個門風簡單的才好。”
“嗯。”這一點上顧運則與孟素蓉英雄所見略同,“咱們嫣兒老實,不能叫人欺負了去。”
孟素蓉心裏暗笑,嘴上卻不揭破,夫妻兩人說了幾句,也就雙雙就寢。
第二日顧運則去了衙門,他外書房的小廝果然送了二百兩銀票過來,孟素蓉收了,也就按部就班指導起兩個女兒過年的事來。好在去年兩個女孩兒都已然做過一次,今年倒是駕輕就熟起來,事情雖多,也是井井有條。
到了臘八那日,顧家精心製了許多臘八粥,往衙門裏顧運則那些下屬家中均送了一遍。這也是當地習俗,家家都做粥並相互饋贈,甄家那裏,孟素蓉特地派了楊媽媽過去,送的粥也格外做得細致,裏頭用的桂圓、蓮子、紅棗及米豆等,都是上好的。
楊媽媽去了一時,帶了個婆子迴來,身上穿得幹幹淨淨的細印花棉布的襖裙,頭發幹淨利落挽個圓髻,插了根金包銀的素麵簪子,耳朵上一對鏤空梅花金耳墜,手腕上還套個素金蝦須鐲,到了孟素蓉麵前就行下禮去,滿麵笑容道:“奴婢姓杜,家裏太太派我來謝過夫人,原是我們剛來,禮數上有所不周,待屋子收拾好了,還要請請酒,到時還請夫人賞臉過去。”
本朝習俗,官在三品以上者,其妻才可稱夫人,顧運則才是個從五品,還差著一截兒呢,這婆子唿為夫人,顯然是有意奉承著。孟素蓉聽了便含笑道:“你家太太也太客氣,外頭老爺們都是同僚,甄太太若有什麽事,隻管來找我。”說著,便叫錦眉拿了個荷包賞給這婆子。
杜婆子滿麵笑容地聽完了,
又說了幾句感謝的話,便退了出去。楊媽媽將人送了出去,轉迴來便拿了個青緞子荷包給孟素蓉看:“這裏頭是一兩的銀錁子。奴婢去看了看,屋舍雖小,裏頭擺設的東西卻都貴重,看來甄家果然有錢。”
這甄同知的底細,顧運則這些日子已然打聽過了。
茂鄉侯府的老夫人嚴氏,人如其名,不是個好相與的。老茂鄉侯姬妾不少,卻始終未有庶子出生,隻有一個庶女,名喚陸繡。其嫡長女陸錦入宮為妃之後,合家都水漲船高,這陸繡也得意過一陣子。
誰知老侯夫人並不打算讓她沾什麽光,幹脆利落尋了樁外麵好看裏麵光的親事,五千兩銀子就打發了出門。因她的兩子一女都出息,茂鄉侯府裏沒一個人敢出聲反對的。
陸繡在侯府裏過的也是穿金戴銀的日子,嫁出去夫家卻隻是個小官,雖頂了個少年進士的名聲,家裏卻窮,還有一堆窮親戚要拉拔。陸繡說是做了宗婦主持中饋,其實就是把嫁妝往裏填。五千兩銀子能填得多久?最後把自家小姑嫁了個鹽商,撈了一筆彩禮。
這鹽商自然就是甄家了。不過別看是商人,也頗有些雄心壯誌想著改換門庭。本朝商人地位雖仍舊低,但對士農工商之間改換身份的限製,倒沒有前朝那麽苛刻。甄家也算聰明人,先是大買田地做了地主,這便由商而農,而後便花錢捐了個監生。
監生也是可以授官的,不過是從八品的縣丞做起。這甄同知家裏有的是錢,本人又委實是精明,上下打點,如魚得水,十年間由個八品縣丞一直升到這個從六品的州同知。這裏頭當然少不了借了陸繡的關係,給陸府的銀子也不在少數。
“太太給那杜婆子的賞錢,不知是多少?”
孟素蓉微微一笑:“他家有錢,咱們不必在這上頭爭競,就是五分的一個銀錁子,還按著咱們家規矩來。待過些日子,見了那位甄太太,再做打算。”